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白纸门 >

第5章

白纸门-第5章

小说: 白纸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疙瘩爷悻头涨脑地骂了一通,就慌慌失失地找村长苗琐柱去了。乡里人好造恶刻话,说是苗村长挑唆疙瘩爷整治梭子花,梭子花的口舌传到吕支书那里,吕支书把苗琐柱骂了一顿,说影响了税收你负责啊?村长苗琐柱有苦难言,他就知道梭子花不是省油灯。梭子花有吕支书撑腰,村里村外指桑骂槐骂苗村长呢。村长苗琐柱正恼着,见疙瘩爷来了就说:“你愣头八脑地找梭子花,屁事没管,倒给俺招来骂名。”疙瘩爷心里歉歉地说不出话来,原来村里挺复杂呢。村长苗琐柱又说:“那丫头鬼着呢,别指望在她面前充爷们儿,俺看你就别去惹她了。”疙瘩爷脑袋嗡嗡的,满眼都是浑浑的黄白色。闷了很久,很沉地叹了口气,然后,倔倔地走了,脚片子落地很重,透一股狠气。 

  这一阵子,疙瘩爷像个怪物似的,纹丝不动地冲着碱厂站着。鹰隼一般的眼睛,如两洞黑黑的枪口,朝徒弟的碱厂瞄准。老人的花招儿被徒弟戮破了,他再也不把她当徒弟看了。她财迷心窍房顶开门谁也不认了。日子挤兑出一些非分的念头出来,是坑是井都想跳了,老人受不住了。人一到没辙的时候,就想起无赖般的损招儿。天黑透了,疙瘩爷就悄悄溜到碱厂的水道口,很吃力的搬来石块儿,再拿海藻堵缝儿,将水道口堵个严严实实。第二天早上,梭子花看见满院横淌竖流的污水,当下就炸了。工人们赶紧清理,一阵紧忙活。起初,他们以为是个个淘气的大鱼干的,可是隔了一日,水道口又堵了,堆放在库房里的碱包泡坏了不少。工厂里乱得像闹土匪,一连闹了好几天,找不到对手,气得梭子花对着旷野骂大街。后来,就派两个工人夜间蹲在树棵子里抓人。天黑不久,疙瘩爷又去了。他知道梭子花吃了亏对这事很上心了。 

  疙瘩爷站在夜海的风景里,听自己的心跳。一溜儿海风吹散一片薄云,夜空开始疏淡,如奶液注了清水,有朗朗暝色在天幕上起起伏伏。鹞鹰在跌宕起伏的晕光里飞着,投下怪拙的暗影。疙瘩爷不时望一眼做伴的鹞鹰,心里就壮实许多。他走上河堤时,脚底有些劲势了。拐了下道就到碱厂了,盐垛映着月光,地上旺白旺白的,十分刺眼。老人没有看出有啥不对劲儿,那里除了机器声就是他自己刮刮拉拉地走动声。老人轻车熟路又直奔水道口去了。老人刚刚弯下来,就被暗处跳出的两个小伙子揪住了。 

  “老东西,活腻了吧?” 

  “老不死的,可逮着你啦!” 

  疙瘩爷将肩膀一抖,鹞鹰就飞了。他脸上平平静静的,半晌才说:“放开俺,别碍俺的事儿。你俩的任务完成啦!去报告梭子花,是老朽跟他过不去!” 

  “嗳,倒打一耙,老东西,是你跟俺们捣蛋!”一个小伙子说。 

  疙瘩爷说:“跟你们没话,叫梭子花来。” 

  “你胡搅蛮缠,她不见你的!” 

  “她不见俺,俺跟她没完!”疙瘩爷也想硬气一回,挣脱了两个小伙子,又要弯腰去堵哗哗奔涌的水道口。两个小伙子匪匪地拖他:“老家伙找死不等天亮。”疙瘩爷运足气力愤愤地一抡胳膊,跌在泥坎子上了,骨碌碌滚进废水池里。脸碰在水泥管子上,鼻血像小红蛇似地爬出来。两个小伙子看着水里扑腾的疙瘩爷,幸灾乐祸地笑起来。疙瘩爷顿觉浑身火辣辣地难受,眼前天旋地转。一时间,他觉得身子飘起来,飘到深渊里。他觉着要死了,死对他没啥好怕的,无论是好死还是歹死,死了就完了。他的身子一欠一欠的,花骨朵般的水泡在他身边颤颤涌涌。他踢蹬双腿,瘦精巴骨的肩就顶着水道口了。浑水绞着骨头架子吱吱响。老人的圈子腿在废水里架出两张弓,将后背满满地顶在水道口上,废水就断流了。老人没声息了,怕是死了吧?两个小伙子慌了,赶紧七手八脚将老人拽上来。疙瘩爷水涝涝的身子向后挺着,使劲儿扭动着脑袋,眼窝里禁不住流进一片灼热的粘液,螫得眼睛生疼,眨眼就啥也看不见了,嘴里仍旧反反复复地咒骂着:“婊子养的,不明事理的东西!”吼着吼着他就没劲儿了,嗓子吼倒了,头搭拉下来,迷迷糊糊地被两个小伙子架了好长时辰,但没有服软儿,十分清醒地以一种仇恨的状态攥着拳头。两个小伙子远远地看见滩上黑黑耸出一截儿的泥屋了,就“扑”一声蛮横地将老人摔在地上,吼儿句:“老东西,放明白点,再去捣乱,放把火烧了你的鱉窝子!”转身就打着口哨走了。 

  疙瘩爷当下就昏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疙瘩爷苏醒了,他发现自己躺在海滩上,是被鹞鹰宽大有力的翅膀拍醒的。老人头枕着一片红藻草,浑身哆哆嗦嗦像打疟疾。他的两只老眼肿成了红钤铛,很费力地睁开一道缝儿。他要看看海,心里一百个想看,却一眼也不敢看。天还暗,夜气寒寒的,一片疲惫无奈的海滩,万物都悄悄默默的。潮音也小到听不见的程度。老人紧紧闭上眼,他、鹞鹰和老船与黑秃秃的海滩无声而长久地溶合在一起了。 

  浓雾落下来,将海藻苦涩、清凉的气味裹起来,疙瘩爷呼吸着这种气味儿,脑袋颤出醉态来了。抬头一瞧,太阳在他眼前摇荡出一片纯粹的藻红。知道太阳升起来还掉下去,掉下去的太阳还会升上来,而被毒死的红藻就再也回不来了。那一抹藻红在浪尖上滚滚跳跳向远处涌去。老人一蹭一蹭地爬起来,用痛苦的呻吟,在神经彻底麻木之前,仰望苍天厉厉地喊了一嗓子:“天杀的,天杀的呀——” 

  大铁锅 

  麦家引以荣耀的还有一个圆鼎。雪莲湾的圆鼎就是铁锅。传说鼎是由黄帝始创的,开始用它煮熟食物,后来加以附会,成为旌表勋绩的礼器。而对于铁匠家族、人丁兴旺时就叫鼎族了。做个大铁锅镇邪,是麦家的护身符。七奶奶挺信这个说法。七奶奶说大铁锅造于乾隆年间,祖宗传下来的。传到七爷这辈,还着实荣耀了一下子。 

  七奶奶记得那是1943年打鬼子那阵儿。她才十八岁,儿子疙瘩爷刚刚满五岁。日本鬼子秋季扫荡,七爷跟着县大队的人帮助村人往船上转移。船大没法拢岸,夜里有泥流将舢板埋了,七爷急中生智,想出用自家大铁锅运人的主意。铁锅够大的,推进水里,一趟能装几十口子人,比艘小船还顶用。后来鬼子杀过来了,就在海边泥岸上建炮楼子当据点,七爷被抓进据点当伙夫。县大队和八路军多次攻据点,拿不下来。这是雪莲湾入海口的唯一的码头,很重要。县大队和八路军又计划强攻,攻了一回,七爷望着八路军战士的尸体码成墙,血将那片泥岸都染红了,他心急火燎的。这个节骨眼儿上,据点里当伙夫的七爷想起做饭的大铁锅了。鬼子和伪军有五百多人守据点,吃饭成问题,后来发现海滩上的大铁锅就乐了。鬼子把铁锅抬进据点,由七爷用大铁锅煮米粥。就在县大队进攻据点的前一顿晚饭,七爷偷偷在大铁锅里放了毒,晚饭后鬼子和伪军躺倒一片,七爷粗拉一数有三百多人,没死的也捂着肚子哼哼呢。没喝粥的鬼子将七爷捆起来,将大铁锅里放满油,在油锅里将七爷炸了。当天晚上,县大队就十分轻松地将据点端了。后来,七爷和大铁锅的故事就传下来了。政府想教育人了,就端出大铁锅故事宣传一回,由七奶奶讲述更具说服力。讲得七奶奶望着大铁锅都木了,别的实惠没捞着,嘴皮子到练得不善。 






  
十二




  1958年的夏季,七奶奶当了村妇代会主任。村里为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收小锅办大食堂。被一时冷落的大铁锅又派上用场了。村干部说砌个大灶,用大铁锅煮饭。七奶奶心里难受,心想这合适么?七爷就光荣牺牲在这里。她眼前又浮现出七爷的影子。村干部说这更有意义,还委派七奶奶在食堂当家。七奶奶给人分饭时,就神神气气地站在大铁锅旁。她忽然觉得照进人儿的稀粥成为某种精神食粮了。大铁锅教育了几代人,喂养了几代人。有一天傍晚,村里一位成份不好的老头饿坏了,去偷大食堂的粥,被当场抓住,以为他要往大锅里放毒搞破坏。批斗会上,他们让七奶奶发言。七奶奶十分气愤,指着那人的鼻尖说:“你个坏东西,你也学七爷往锅里投毒?”那人点头说:“不是你让俺学七爷的么!”在场人就哄笑起来。领导背地捅七奶奶,提醒说,咋这样说,七爷投毒是为革命,他是反革命,界限问题不能含糊呢。当时村里小锅全砸了,藏锅不砸的抓起来办班。那一阵儿,全村就剩这个大铁锅了,专区和县里在村里开了吃食堂现场会,七奶奶站在大铁锅旁讲得直落泪。没隔多久,大食堂不办了,大铁锅就被遗弃了,霜打风吹扔在村口的麦场上。七奶奶召集族人准备把大铁锅请回老宅。可是不久,开始搞大炼钢铁运动,七个民兵进来就要砸这口铁锅,七奶奶躺在大铁锅里骂:“兔崽子们,你们的良心呢?这是啥样的锅不知道么?你们要砸锅就先砸死俺!”民兵们吓退了。七奶奶自己拧着小脚去邻村娘家叫来两个哥哥,连夜将大铁锅装上马车,拉到小学校后边的海边泥岸上埋了。埋铁锅的时候,七奶奶满脸的泪水已经流得不成样子了:“早就该让七爷入土为安了。”后来人们几乎将大铁锅忘却了。 

  七奶奶伤心的时候总是眨眼睛。 

  七奶奶眨眼的动作使苗村长心里没底了,他低着头不说话,怕七奶奶骂自己。隔了两天,田副乡长又来了,他听七奶奶讲到前些年关于大铁锅的几回折腾,心中也一番感慨。他想了想说:“七奶奶,这次将大铁锅请出来,情形就大不相同啦!县委肖部长主抓,配合爱国主义教育,谁敢不敬?”七奶奶提起铁锅就想七爷,眼窝潮潮的想落泪。她抬起袖衫,擦擦眼角说:“不是俺认死理儿,是俺怕这把老骨头经不住折腾哩。”苗村长插言说:“七奶奶,累不着您的。”田副乡长劝说:“七奶奶,你老看见啦,这会儿的孩子们都娇惯成小皇帝啦,那里知道革命斗争史?都他妈忘本喽,为了救救孩子们,你老也得给面子。还有,小日本眼下还挺狂,跟我们较劲,这大铁锅也算是他们侵华的一个证据呀!”七奶奶脸真松活一些,还是为难地说:“让俺讲啥就讲啥,不挖铁锅行不?”她话头顿住。田副乡长摇了摇头说:“那可不行,有实物才有力量,况且要录相呢。”七奶奶不说话了,像一尊表情复杂的菩萨。麦兰子凑过来,悄悄地跟七奶奶咬耳朵。苗村长瞪麦兰子一眼说:“去,孩子家掺和啥?”也不知是田副乡长偷听到了麦兰子的悄悄话,还是察颜观色悟出来什么,他笑笑说:“七奶奶,你有事儿需要乡政府办的,您说出来,俺去跑腿儿。”苗村长催促说:“七奶奶,小田都把话说这份上啦,你老还不给面儿?”七奶奶叹一声说:“俺这把老骨头哪有‘权’头硬呢!其实呀,俺也巴不得你们能干出个光宗耀祖的景儿来,不过俺也有个条件。”田副乡长说:“啥条件,尽管说。”七奶奶接着说了说麦兰子去学校教书的事儿。田副乡长满口应下。七奶奶抚摸着麦兰子的头,说:“俺们兰子究竟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还能沾上老太爷的光呢。”苗琐柱村长瞅着田副乡长笑,然后就问七奶奶:“锅埋哪儿啦?”七奶奶说:“海边的那片泥岸里。”苗村长焦急地说:“七奶奶,俺问是哪一块儿?”七奶奶想了想说:“那是俺娘家人埋的,他们都没啦,俺又没跟去。”田副乡长满不在乎地说:“让民工去挖,反正跑不出那片泥岸。”苗村长担心说:“别把岸上的皂角树糟踏喽。”田副乡长说:“那几棵树算啥?比起大铁锅的意义来,简直狗屁不是!”苗村长想了想,总感觉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后来一想,自己的事和麦兰子的事都寄托在这大铁锅上了。七奶奶想,看来拦是拦不住的,只能顺水洗船了,这旧事总能翻出新的花样儿来,人世苦乐唯有自己慢慢去品了。 

  第二天早上,麦兰子为七奶奶梳好头。七奶奶的脸黄得好看,像一朵水浸湿了的干菊花。她穿上阴丹土林蓝布大襟褂子,正对着镜子照,雪连湾小学的裴校长笑悠悠地走进宅院。一见裴校长,麦兰子就有些激动,她不看裴校长的脸,怕碰上他很辣的眼睛。七奶奶见麦兰子喜欢裴校长,也就跟着喜欢他了。将来麦兰子进了学校,还要裴校长照顾呢。裴校长中师毕业,三十冒头儿,人挺能干可命不好,前年新婚不久的妻子艾老师带孩子们去海边泥岸植树,不幸遇车祸死去了。裴校长一直没续娶,七奶奶看得出,裴校长对麦兰了有那个意思。麦兰子怕七奶奶和爷爷反对她嫁个二婚,就一直豆干饭闷着,不敢开口。但七奶奶知道,黄木匠的儿子大雄也在向麦兰子求婚。老太太还看得出,麦兰子心中为难了,他既看中裴校长的温文尔雅,又被大雄的强悍魅力所吸引。但是呢,麦兰子如果进了学校,大雄兴许就没戏了,她和翡校长的事儿就会有眉目了。看来这一步棋走活,后面的好多事情都顺了。 

  裴校长进屋就问麦兰子:“七奶奶要出远门么?”麦兰子笑说:“奶奶今天有重要活动。”裴校长马上明白了什么,急忙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大红聘书递给七奶奶:“七奶奶,咱学校想聘您当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呐!”七奶奶说:“别老扎咕俺了,日后你给兰子带进学校教书就成啦!这回田副乡长答应给她办的。”裴校长眼睛有了神采,笑说:“那可好,麦兰子准能成为好老师的。不过,七奶奶的辅导员也要当,昨天听了七奶奶的故事,老师和孩子们都喜欢呢。”麦兰子说:“奶奶一定要当。”七奶奶笑:“听俺们兰子的。”这时她发现麦兰子是大姑娘了,胸脯挺阔了,两条长腿圆得迷人。七奶奶又说:“得给俺兰子找个好婆家。”然后就用眼睛瞟着裴校长,麦兰子的半截粉白的脖子红了。裴校长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十三




  △闰年谣

  裴校长问:“七奶奶有啥活动?”七奶奶耳背没听见,麦兰子说了一遍挖铁锅的事。裴校长愣了愣,皱起眉毛,露出一种很不放心的神情,他怕学校后墙泥岸那片林子毁了。他心里最清楚,那片碱滩能长出树来多么不易?全校师生培育了十年的结果啊!不仅仅是绿化美观,而且是抵挡泥流的防护林。那片泥岸地势高,学校地势低洼,而且校舍破旧早该翻新,就因村里这笔钱迟迟不拨,修建校舍的事羊屙屎似的拖着。毁了树,泥冲了校舍咋办?裴校长心提起来,问:“谁负责挖呢?”麦兰子说:“田副乡长和村里头头。”七奶奶说:“说心里话,俺真不愿意动大铁锅,可是,俺不让动,他们就不让兰子进学校啊!你去找他们说,俺老太婆给你暗使劲儿!”裴校长怕惹了田副乡长,还硬着头皮去了。他知道田副乡长是抓宣传、文化和教育的,跟他如实摊牌,将来出啥事也好由官大的顶着。 

  麦兰子将那捆火纸夹在腋下,搀着七奶奶摇摇晃晃走出村口。 

  疙瘩爷拿干海藻搓一根绳子。 

  这个泥屋像个装满蛤蜊皮子的麻袋,在海风里脆脆地吱扭着。老人从不关门,让热热的阳光洒进来,让鲜润的海风溜进来,但那种很重的汗息和烟油子味老也散不去。那天早上,疙瘩爷爬进泥屋来的时候,嗅到这种气味儿,身体就不那么难受了,肚子里有些饿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