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番外 作者:冰蛇(晋江vip2013-09-01完结)-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项工作难度不大,开封有现成的排水沟,宽宽大大;大部分积水的地方是因为淤泥塞住了,只要清清淤泥就行了。排水沟又宽又深;一点儿都不偷工减料……不过即使如此,开封也无法逃开水灾的困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的百万人口的平原城市,周围河流湖泊环绕——此时黄河还没有改道,这是一个地势极低偏又多水的城市;建国一百年,开封经历了二十多次成规模的水灾……
李想叹了口气,这个城市其实是不适合做国都的,很容易被攻下来,也很容易被水淹……可是没办法啊,宋朝因为太祖上位的方式不是很光彩,对武将很防备,国都四周大量屯兵,大量屯兵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在生产力低下且交通不便的古代,只有选择田地肥沃本身就有一定农产品出产能力且水运方便,能够大量从南方运量的开封了……
可扭过头想,宋朝开国已经快二百年了,前头那么一大半儿的时间还不是安安宁宁的,偶有外敌,离开封千里之外就给打回去了!可见之所以亡国,跟国都在哪里关系不大,说来说起还是官家混账,把国家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在完全的君主制国家里,国家怎么样,很大程度上真的是拼运气。遇到明君就多兴盛几年,遇到昏君……
当然,这么大的城市,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是把排水沟清了淤泥就行了,还是有有几处地方需要新挖排水沟的,那是因为城市规划而不得不重建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开封的排水沟要求是很高的。李想一看施工的地方分散在城区的各个角落,老毛病又犯了,又组织了人挖地道。
对此,他的顶头上司石尚书忧心忡忡:“冀飞,你是魔障了不成?百姓家的地窖是为了放东西,可是官学的还有大宗正司的又算怎么回事儿?什么仓库啊书库啊,你这借口太牵强了。还有,你这几天挖排水沟挖到哪里去了,我怎么看运出来的土方多的过分了?你又偷偷挖地道了是不是!这次居然做的如此隐秘。”
李想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跟工匠们说这是官家的旨意,秘密在城里挖几处御敌的地道……所以他们口风才这么严。尚书您不用担心,不会出事儿的,他们的多出工的工钱,我自己垫上了。”
石尚书脸色大变:“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假传圣旨……”
李想摇摇头:“我只是跟那两个管事这么说的,没凭没据谁敢说我假传圣旨……这次用的工匠都是咱们部里直属的人,应该不会乱说的。”
石尚书脸色十分难看: “你虽然来工部不久,但是这样子,早晚要闹出事儿的!”
李想咬咬牙:“出事儿就出事儿吧,尚书,您的女婿不就在边境么,金人是什么样子,您不是都听说了么!如今我们对金人步步退让,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退无可退的。如今”
石尚书颓然地坐到椅子上:“知道了又如何,大家都知道金人早晚会打过来,金人肆虐,北面已经乱作一团了!听说宗汝霖等人在山东广集粮饷,为了招集抗金的勇士倾家荡产。偏官家却……”石尚书说到此处,心里也十分的难过,国之将倾,哪里是一夜变天的事儿?分明很早就有预兆了,明明可以避免,可是有这样的官家,所有人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宋一步一步向泥潭滑去。
“算了,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你花的自己的钱,我还能说什么?”石尚书眼圈发红:“我尽量替你瞒着,也去告诫一下旁人不要乱传……可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冀飞,你好自为之!”
这些日子,李想偷偷摸摸的修地道,之前一直都是他自己找了各种借口去修,此刻石尚书虽然只说帮他瞒着,他心里却像放下了一块儿千斤巨石一般!前几个工程还好说,有借口有理由,可修排水设施的时候弄了好几个能容千把人的大地道,这实在找不到什么借口了!最后只得打了施工过程中灰尘过多的旗号,把施工现场围住,又骗了工匠说这是上头的旨意,拿了自己的钱补贴工匠,就为了能把这个事情的保密性做到最好,也是为了施工过程中尽量不要被外界打断。
为了修这几个地道,李想手上的铜钱几乎花光了——他最近一两年赚的钱还没来得及全部兑换成金银,还剩下一小半儿的铜钱,这一下子全都给花了,整整五万贯砸了进去,砸出了四个大型地道……跟前头几个最多放几百人的地道不同,这几个大型地道,最小的一个都在一丈深以下,面积达到了几千平方米,有通风口,还选了地方下挖开出了水井,还在分叉的巷道中修了更深的可以通往排水沟的厕所……工程修了半截子,不知道修完到底要多少钱,估计还得再掏三四万贯。开封的人工成本太高了!换了青州,五分之一的钱都花不了。
李想的压力很大,花钱他不在乎,他知道他就算变成穷光蛋,李三娘也不会不要他,况且这些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他还赚的回来,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这是欺上瞒下的活儿,明知道是在做好事,可是却要偷偷摸摸,更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真的能派上用场……此刻有了石尚书的理解与支持,李想觉得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民居在五月份全部竣工了。
百姓们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居,当然,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更不要说李想建的这批房子外形实在不怎么样。许多百姓一看到房子外形就皱眉:这也太丑了吧?开封是千年的古城,后晋后梁后汉后周,接二连三的选择开封作为国都,自大宋建国以来,它又做了一百多年的国都,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都市里,大部分开封市民都是几辈子的城市人口,从来没下过乡,土坯房这种东西都是泥土不值钱的乡下才常用的,这么一个拥挤的大都市,寸土寸金,哪有地方让你挖泥巴盖房?故此开封的平民跟穷人住的大多是木板房。
土坯房哪里会好看得了?外面看灰黄的一片,一看就是贫民窟的模样,简直丑毙了!许多市民看着房子,脸色就难看了——施工期间为了防止灰尘到处飞,也不想被人干扰,所以拿板子遮挡了,只有一些报名参与修房子的市民知道房子盖成了啥样儿。
好在这些让官府造房的百姓大多经济能力一般,虽不太高兴,可也没怎么吵闹,安安静静的拎着简单的行李陆陆续续的进了家门,很快便有人高高兴兴的又窜出来叫其他人赶紧进屋了:“别发呆了快进来,屋里头有现成的床!”这又是李想的主意,土坯房花费不多,开封冬天也挺冷——没有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影响,北宋的开封的温度估计跟后世的内蒙差不多。索性建房子的时候顺便给每家垒了土灶,土灶挨着卧室的墙面,下头打通同乡卧室的土炕……反正都是土的,只有炕边儿用了点砖,统一弄土坯盖房子的时候顺便盖,一套三四百文的成本,正好把预算花光。当然夏天用的灶他们得自己另外搭一个,要不然烧起来,睡在炕上得热死……
老百姓还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发现屋里居然多送个能睡觉的抗,又看到房子里头用白灰草草涂过,看起来挺亮堂,一开始的不满全都没了!投亲靠友或者在外头的窝棚里呆了半年了,如今有个能住的地方了,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他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最基本的优点,等到冬天,这些市民就会发现,这厚厚墙壁的土坯房有多么的保暖了!把夹窗封上,火炕烧上,屋里头随便穿个羊皮坎肩就暖和的冒汗了!知道那时候,这些市民才意识到,整天被他们调笑叫做土鳖村汉的李郎中,为他们考虑的到底有多周到了……
相比之下,给学生们盖的宿舍可就不那么容易让人满意了。
赵思诚一脸便秘状的看着眼前直棱直角的几座楼,再看看墙上乱七八糟的口号,艰难的扭过头,问李想:“都写的这么乱了,你还想让我写什么?”
李想不好意思的挠头:“二哥前阵子才升翰林学士,太忙,我就没好意思请您过来写字,只请了文缜等人帮我写……如今想起还有个重要的牌子没有准备,我估摸着再让文缜跑一趟他得发脾气的,所以只能麻烦二哥了!”
赵思诚嘴角一抽:“原来是不好意思再让人家跑一趟,所以就叫我了?”
李想赶紧摇头:“绝对不是!我请您是因为我认识的人里头您的官儿最大了,写这个最重要的标语,对大家比较有激励性!”
赵思诚一脸黑线,算了算了,不跟他纠结,跟他纠结得被气死,看看李想让他写的东西,脸更黑了:“这就是你说的最重要的标语!”
李想理所应当的点头:“是啊!当然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那些都是劝告大家好好学习的,这个可不一样,跟催命符似的,看着就觉得头皮发麻,多重要啊!”
赵思诚:“……”算了,燕王可以写,何文缜可以写,凭什么我不能写,写就写!
离秋闱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被烧毁的官学终于重新开放了,这一天官学的山长请了三品翰林学士赵思诚为首的一堆官员过来参加开学典礼,对了,典礼开始之前路过的燕王也过来看热闹……
也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把官学的大门关的死死的,让一群人在大门口先弄个开门典礼再进去……一堆大小官员在门前新搭的临时讲台跟大家讲了半天的话,直晒的没有遮阳伞的学生们头晕目眩,李想在大遮阳棚底下一边儿喝茶一边儿偷笑:“我叫你们多事,我叫你们接地气,好好的接地气吧……”
快中午的时候终于开了,大门慢慢的打开,学生们十分兴奋的准备冲进去赶紧找地方歇歇,却被迎面的几个大字刺激的差点当场扑倒。
“离秋闱还有六十九天!!”
☆、115第一百一十七章
赵明诚嘴角直抽;怪不得李想说这句话重要,一人高半人多宽的九个大牌子,一拉溜的挂在进门的影壁墙上,要多显眼有多显眼,每次进门都要受一次刺激……果然很重要!
前来观礼的大小官员统统囧着一张脸,看着眼前直棱直角房檐极短层高也不高的房子……可真够难看的!
再看看院子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的各种字体龙凤凤舞的标语,书生们简直想以头抢地。
“六月不努力;七月徒伤悲,八月徒伤悲;九月徒伤悲,十月徒伤悲……”这一手行书写的好漂亮;可这是什么狗屁行文?
岳飞在大殿里打了个喷嚏。
“天才是一成的天资再加上九成汗水……”好吧话糙理不糙,而且这字忒漂亮了!可是为什么转过牌子,后头被人用鸡爪爬的字用炭笔写了一句:“没有那一成的天资;还是回家种地吧……”
何栗头上青筋直跳,扭过头怒视李想,李想擦擦汗:“咳咳,那天觉得好玩儿随便写的,写完忘了擦掉了。”
太可恨了!好不容易下定决定写的东西,被这家伙搅和成什么了?到处都是人,何栗也不敢骂李想,让别人听见更麻烦了,只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继续看别的字。
最让大家崩溃的是大讲堂的前头一个龙飞凤舞的忒大牌子上写着惊心动魄的一句话:
“未能金榜题名,尔等敢与王孙公子把酒言欢?”这是什么东西,内容太低俗了,而且这字儿比前头几个写的差远了,凭啥把它挂在大讲堂上头!
李想在一边笑的快抽抽了,酸秀才,你声音大点儿,再大点儿,燕王就在你背后,这种话能随便让人写么?只有真正的皇室宗亲才好意思写这种话啊!
当然李想不是希望人家倒霉,只是纯粹穷开心罢了!宋朝政治开明,谁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找人麻烦啊!燕王又是出名的好脾气,要不然李想也不敢求他写字。
“家中父母妻儿吃糠咽菜,考不上就回家种地!”这个,不押韵也就罢了,还有这破字谁写的?又是回家种地,这货成心的吧?
何栗又看看李想:“这是你新添的?”
李想点头,小声说:“好多人考了一年又一年,正当壮年的人,不但不能养家糊口,反而让妻儿老小全都辛辛苦苦干活儿给他买笔墨……梦想这个东西,自己努力是一回事儿,拖了全家一起吃苦,就太自私了。考个两次考不上,就该回去赚钱养家了,不然算什么男人。”
何栗无可奈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这话私下说说也就罢了,别在外面乱说,免得得罪人,尤其你又不是科举上来的。还好你这个写的不那么清楚,别人看到了只当你是激励人向上。”
李想嘿嘿的笑:“文缜兄越来越有人情味儿了……”
何栗的脸顿时黑了:“你又在拐弯抹角的讽刺我。”
李想:“你想多了……”
两个人在一边儿嘀嘀咕咕,别人知道他俩熟,也不过来掺和,只是路过的时候打个招呼,李想对这些人都不太熟,他从当官就忙着工程,跟别的部门的人打交道很少。何栗看他一脸呆像,就挨个给他介绍。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宿舍里头走。
“那个是祠部员外郎贺新航,喜欢喝酒……”
“那几个穿绿衣的都是太学博士,具体是谁我也不熟,只认识那个长胡子的姓白。”
说话间进了宿舍,官学山长给大家喜笑颜开的过来跟李想道谢。
王山长对李想是真心感激的,一个多月前宿舍的工程收尾,他过来看房子,惊讶的发现一楼有一间装修好的宿舍。一丈二尺宽三丈两丈深的房间,被装修成可以住四人的宿舍,靠着门,两边对称,从门到窗依次排布着到顶的大柜子跟一个双层床,再往里离窗户最近的地方是两个三尺长的桌子,桌子上头的墙上镶着书架。李想十分遗憾地表示,要不是为了防火问题,这样的屋子设计成六人间不成问题,随后拿了上头是床下头是衣柜书桌的设计图给王山长看,叹气说床铺底下点油灯或者蜡烛太不安全了,这样的六人间其实比他装修好的四人间住着还舒服的!
王山长到开封几家木器店一下子定了五百套这样的全套家具,原本只能住几百人人的一层宿舍一下子变成了如今这片能塞进去两千人都不成问题的规整的宿舍群,他们这所官学本来就挤得不行了了,奈何开封地价逆天实在没法扩建,这样是正常的扩建买地盖房子,拿得多少钱啊?李想真的帮了大忙了。
王山长对李想的帮助十分感激,连连道谢,说的李想听不好意思,人家王山长也是厚道人呢!见他提供了设计图纸,便从他的纸坊里进了一大批的玻璃纸给宿舍换上,说这样子采光更好,省油钱。这话明显是托词,油钱都是学生自己掏的,他这个山长这样做明显就是投桃报李——几百间宿舍也就罢了,他还让人把教室的窗户纸也统统换成了李想的纸坊里出产的中档玻璃纸。中档玻璃纸不比最透的那种暴利,可也不便宜了,毕竟不是必需品啊,一笔生意李想赚了一千多贯。这会儿人家又过来谢他,弄得李想十分的不好意思,连连谦让。
王山长不单感谢李想给盖房子设计家具,还要感谢一下别的东西:“还要谢郎中给我们撑场面,如若不然,这儿不过是个官学复课,我哪里哪里请的到赵学士跟何中丞?怕也就是这几个熟人过来走走了。”说的李想脸都要红了。
等王山长走了,何栗笑道:“果然会说话……他好歹也是王家人,在开封也有些面子的,便是不靠你,也能请不少人过来,你可别太得意了!”
李想道:“谁为这种事儿得意啊!”
说话间,一个容长脸的三十上下的男人过来与何栗打招呼,两个人“文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