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简写水浒传 >

第7章

简写水浒传-第7章

小说: 简写水浒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文炳说∶“假在这翰林图章上。这个印记是令尊做翰林学士时用的,如今升为太师丞相,还能用翰林印记吗?何况父给子信,也不必用印章。大人仔细盘问下书人便知。” 
  蔡知府叫来戴宗,问他在东京太师府是谁接他进去的,那人年龄大小,高矮胖瘦如何。 
  戴宗没到东京,当然答得不对。蔡知府大怒,喝令严刑拷问。 
  戴宗熬不住拷打,只得招道∶“这封回书是假的。小人经过梁山泊时被贼人抓上山去,搜出那封信,他们又写了回信,叫小的带回来。小的怕大人怪罪,所以没敢回禀。” 
  蔡知府当即决定∶择日把宋江、戴宗斩首,免致后患。六天后巳牌时候,军汉们押着宋江、戴宗来到法场,只待午时三刻监斩官来了就开刀问斩。 
  戴宗离开梁山泊后,吴用忽然连声叫苦,对晁盖说戴宗带去的假回书有漏洞。晁盖问什么漏洞,吴用说不该用”翰林蔡京”那个印记,哪有父亲给儿子写信用官印的!必须立即派人去江州搭救他们。 
  梁山泊众好汉立即打点出发。快到江州时,听说宋江、戴宗就要问斩。吴用和晁盖让众家兄弟和喽罗打扮成商贩、卖艺的、乞丐等,拥进城去,混在人群中,围立在法场四周。 
  午时三刻,监斩官蔡知府骑马到来,喝道∶“斩了报来!”梁山泊弟兄听到“斩”字,立即敲起锣来。晁盖、花荣、李逵等人纷纷拿起刀枪棍棒,大声喊叫着,杀死军汉狱卒,冲进法场。 
  李逵脱得赤条条的,抡起两把板斧,大吼一声,跳进法场,手起斧落砍翻了刽子手,又向蔡知府冲去。蔡知府胆颤心惊,在军汉护拥下逃离法场。 
  晁盖命喽罗背起宋江和戴宗,跟在李逵后边。李逵挥动板斧一味砍杀。在他斧下,官兵一排一排地倒下。梁山众好汉终于杀出法场,向城外奔去。 
  晁盖、宋江、吴用等出了江州,在穆弘的庄上歇息。宋江谢众人道∶“小人宋江和戴宗,若无众好汉相救,早已死于非命。诸位恩重如山,不知如何报答。黄文炳残害我俩,请诸位帮我杀了他,以雪胸中之恨!” 
  晁盖见现在人少力薄,要回山寨去调大队人马。宋江道∶“回山寨就来不及了,一者路途遥远,二者江州必然令各地严加防范,不好下手。如果有人知道黄文炳的住处就好动手了。” 
  薛永说∶“黄文炳家住在无为军城边。家有四五十口人,有个兄长,但二人分居。两家当中有个菜园子。”宋江说∶“好。现在大家去准备芦苇、沙袋。薛永和白胜先进城,明晚接应我们进去。” 
  第二天晚上三更时分,薛永和白胜按事先约定,在城墙上挂出白带子为信号。宋江叫喽罗把沙袋堆在挂白带子的城墙下边,然后担起芦苇踩着沙袋上了城墙。 
  喽罗把芦苇放在黄家兄弟两家当中的菜园子里点燃。霎时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街。宋江等在黄文炳家门外埋伏好,薛永去敲门叫道 ∶“隔壁大官人家失火,有箱笼搬来寄存,快快开门。” 
  大门开了,晁盖、宋江等呐喊着杀了进去,见一个杀一个,顷刻间全杀光了,财物也搬了出去,但只恨拿不着黄文炳。众好汉无奈,都上了船,摇开了,自投穆弘庄上来。 
  原来黄文炳此时正在江州城蔡知府处议事。他们听说江对岸无为军城起火,便到院中观望。黄文炳说∶“大人,我家失火,我要回去看看。”蔡知府忙叫派船送黄文炳过江。 
  黄文炳乘船向无为军城行去,这时迎面一条小船向他的官船撞来。黄文炳喝问∶“什么船竟敢如此无理!“小船上的李俊手中拿着挠钩,也不答话,一下钩住官船,纵身跳了上去,直奔黄文炳。 
  黄文炳情知不妙,翻身跳下水中。早就等在船底下的张顺把黄文炳拦腰抱住,扔到小船上。 
  梁山众好汉押着黄文炳来到穆弘庄上,把黄文炳剥掉上衣,绑在柳树上。宋江骂道∶“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三番五次唆使蔡知府害我?你平时作恶多端,人家叫你黄蜂刺,今天我要扳掉你这根刺!” 
  黄文炳知道难以活命,只求速死,免得受罪。宋江问∶“哪位弟兄替我下手?”李逵道∶“我来收拾这个东西。这家伙长得挺肥的,倒好烤着吃。”他拿起尖刀,一刀要了黄文炳的命。        
第十九回 及时雨梁山落草    
  数日后晁盖等人回到梁山泊,在聚义厅里大摆宴席。宋江对大家说∶“小可不才,一时酒后狂言,险些坏了性命。感谢众位力救残生,报了冤仇,我犯下如此大罪,只好投奔大家。” 
  晁盖说∶“这样最好,就请公明为寨主。”宋江推辞道∶“哥哥差矣。哥哥原是寨主,为何让了在下?论年龄仁兄比我大十岁,宋江若做了寨主岂不自羞!”于是重定座位,晁盖第一,宋江第二,吴用第三,公孙胜坐了第四。 
  李逵跳起来说∶“还做什么寨主!咱们有这么多兵马,不如造反,晁哥哥做大皇帝,宋哥哥做小皇帝,吴先生当丞相。我们都当将军,杀到东京,夺了鸟位,岂不是好!”戴宗喝道∶“铁牛,不许胡说!” 
  宋江怕连累在家的父亲和弟弟,就对晁盖说∶“小可上山落草,江州知府必然申奏朝廷,然后行文济州,捉拿小可家属。故宋江欲回家搬取老小上山,以绝挂念。”晁盖应允。宋江一人下山回乡。 
  宋江回到宋家村,晚上悄悄从后门入内,见了宋清说∶“我特来接父亲和你。”宋清说∶“你在江州做的事,这里都知道了。县衙天天派人来捉你,还限定我们不许离家。你快回梁山泊领人来救我们。 ” 
  济州的赵都头发现宋江,便领人来抓他。宋江得报,连夜离家逃走,赵都头紧追不舍。 
  宋江忽见有座玄女庙,就躲了进去。 
  宋江刚刚走进殿里,就听外边赵都头在喊∶“他跑进庙里了!” 宋江无处躲藏,慌乱中见殿上有个神橱,便掀开帐幔,躬身钻了进去。此时赵都头也领人冲进殿来。 
  赵都头打着火把到处搜寻,料定宋江躲进了神橱,便叫人拿来火把,掀起帐幔。几个人刚要伸头进去,突然神橱里吹出一阵恶风,扬起灰尘,火把顿时熄灭了。赵都头一惊,忙说∶“神明见怪,快出去!” 
  待众公人走远,宋江才从神橱里出来。忽见二道童来说∶“奉娘娘法旨,有请星主赴宫。”宋江问∶“哪位娘娘?现在何处?”道童说∶“星主到了便知,不必询问。” 
  道童领着宋江来到一座大殿。殿内金碧交辉,点着龙灯凤烛,两个青衣女童持笏捧圭,正中七宝座上坐着一位娘娘。宋江一见,连忙俯伏在地,道∶“臣乃下界庶民,不识圣上,伏望赐怜。” 
  娘娘说道∶“星主到此不必多礼,献酒!”宋江领过女童送来的酒后,娘娘又说∶“把三部天书赐给星主。”女童把托在玉盘里用黄罗帕子包着的天书送给宋江。宋江拜受,藏于袖中。 
  娘娘说∶“宋星主,传你这三卷天书,你若为主替天行道,为臣尽忠仗义,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吾有四句天言∶‘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要牢牢记住。” 
  原来宋江在神橱里睡着了,做了一个梦。他一摸袖中,果有天书三部,便又拜别娘娘像,走出庙门。此时梁山众好汉正在追杀官兵,李逵追上赵都头,一斧把他砍成两段。宋江连忙出来谢过众位救命之恩。 
  原来宋江下山后,晁盖和吴用不放心,就派李逵、刘唐等人随后接应,恰巧遇见赵都头在追杀宋江,赶忙上前迎战。刘唐对宋江说∶ “令尊、令弟已接上山寨。”宋江再次拜谢众人。 
  众人回到梁山,在大厅里庆贺宋江父子团聚。公孙胜也提出要回家探母参师,晁盖应允。李逵忽然放声大哭,宋江问他为何哭泣,他说∶“这个取爷,那个望娘,偏俺是土坑里钻出来的?” 
  晁盖问∶“你想怎样?”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哥哥在外给人做长工,如何养得起我娘!我也要接老娘来待这里快乐几时才好。” 
  晁盖道∶“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和你一起去。”宋江道∶“ 使不得,李家兄弟性如烈火,路上必有冲撞。况且他在江州杀了许多人,官府会画影图形拿他。” 
  李逵叫道∶“哥哥,你的爷接上山来享福,我的娘就该在村里受苦?”宋江说∶“你莫焦躁,既是要回去,就得依我三件事。”李逵忙问∶“哪三件事?” 
  宋江道∶“第一不许吃酒;第二悄悄接了娘就回来;第三不准带板斧。”李逵道∶“这三件事有什么依不得的!哥哥放心,我今日便走。”说罢,辞别诸好汉,提条朴刀,挎上一口腰刀下山去了。        
第二十回 李逵下山    
  李逵听说官府悬赏捉拿他,就只拣小路走。这天,路过一片树林,只见一个黑大汉手拿两把板斧,喝道∶“留下买路钱!”李逵骂道 ∶“你是什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那大汉道∶“你老爷是黑旋风李逵!” 
  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小子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闹!”他挺起朴刀直奔那汉。那黑汉哪里挡得住,正想逃走,被李逵一刀砍在大腿上,翻倒在地。 
  李逵一脚踏在黑汉胸脯上,喝道∶“认得老爷吗?我就是黑旋风李逵。你敢辱没老爷的名字!”黑汉道∶“小人叫李鬼。只因江湖上提起爷爷你的名字神鬼也怕,所以用爷爷的名字在这里剪径。” 
  李逵喝道∶“你在这里坏我名声,叫你吃我一斧!”李鬼哀告道 ∶“小的家有八十岁老母,无人赡养,爷爷杀了小人,老母必然饿死。杀我一人等于杀了两人!” 
  李逵寻思∶我特地回家接母,饿死他母亲,天地也不佑我,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放了你。你有孝顺之心,我给你十两银子做本钱,拿去改业。”当下取出十两银子给了李鬼。 
  李逵回到家里,只见母亲坐在床上问道∶“是谁来了?”李逵这才发现母亲双目已盲,坐在床上念佛,就答道∶“娘,铁牛回来了。 ”娘道∶“你去了多时,娘时常想你,哭瞎了眼睛。你如今如何谋生?” 
  李逵心想∶若说在梁山泊落草,娘定不肯去,于是应道∶“铁牛如今做了官,回来接娘去养老。”娘道∶“这就好了,只是我怎样跟你去?”李逵道∶“铁牛背娘到大路上,雇辆车子坐着去。” 
  李逵背着娘,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山上小路。走了大半天,娘说 ∶“铁牛,渴死我了,去寻口水来喝。”李逵把娘放在大青石上,说 ∶“娘耐心坐一坐,我去找水来喝。” 
  李逵在破庙里寻个香炉子,到溪水里洗干净,装上水走了回来,可是却不见了娘。他急坏了,丢下香炉,拿起朴刀四下寻找。 
  他见草地上有血迹,就沿着血迹寻去。 
  他走到一个洞口,见两个小虎崽子正在吃一条人腿。李逵暗道∶ “娘被老虎吃了。”不由心头火起,捅死这两只小虎,又钻进洞去等那母虎回来。 
  不一会儿,母虎回来了,它先把尾巴伸进洞来,然后倒退着半截身躯坐进洞里。李逵对着老虎屁股用力一刀戳去,正中老虎肛门。老虎吼叫一声逃出洞去,死了。李逵只得径自返回梁山泊。        
第二十一回 石秀行侠    
  一日,宋江、晁盖和吴用找戴宗说∶“公孙先生回蓟州探母参师,至今未归,也不知信息,烦请兄弟去一趟,探听他的虚实下落。” 戴宗欣然领命。 
  戴宗在路上结识了锦豹子杨林,二人来到蓟州城内。恰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人称病关索的杨雄决刑回来,亲朋好友给他挂红贺喜。这时来了一群军汉围住杨雄,为首的张保以借钱为名要敲诈他十两银子。 
  杨雄对张保说∶“你我虽然认识,但无银钱交往,怎能借给你钱!”张保道∶“你骗了许多银钱,怎么不给我些用用。”他向军汉一挥手,众人抢了彩缎花红等贺礼。杨雄手脚被张保等人抓住,动不得手。 
  这时一个大汉路见不平,上前劝道∶“为什么难为杨大哥?”张保叫道∶“你这饿不死冻不杀的乞丐,敢来多管闲事!”那大汉大怒,将张保劈头一提,摔倒在地。 
  其余军汉见了,纷纷上前动手,被大汉一拳一个打得东倒西歪。杨雄脱身,也拳打脚踢,把军汉们打翻在地。 
  张保见不是敌手,爬起来就跑。杨雄大步紧追不放。 
  戴宗、杨林把打抱不平的大汉领到酒店,戴宗边吃边说∶“我叫戴宗,这位兄弟叫杨林。敢问壮士高姓大名?”那人道∶“小人石秀,自幼学些拳脚,好打抱不平,人称拼命三郎。祖籍建康,随父流落在此。” 
  戴宗委婉地劝石秀不如到梁山去,论秤分金银,过着快活日子。若遇朝廷招安,大小还能做个官儿。石秀表示有机会一定去。戴宗和杨林辞别石秀,去寻找公孙胜,没有找到,就回梁山泊了。 
  杨雄追了张保回来,寻到石秀,感谢石秀相救,并留他在家帮助照看。杨雄妻子不贞,石秀又帮杨雄杀了他妻子和奸夫。二人决定投奔梁山泊。 
  途中,他们遇到鼓上蚤时迁。杨雄向石秀介绍时迁,说他能飞檐走壁,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石秀对时迁说∶“在下石秀,不知大哥要到哪里去?”时迁说∶“眼下生活无着,想去掘古墓,混碗饭吃。 ” 
  石秀说道∶“如今梁山泊招纳天下英雄好汉,我们就去投奔入伙。大哥不如跟我们一起去。”时迁欣然愿往,于是三人一同上路。 
  他们过了蓟州,进入郓城地面,这天来到一座高山下,进了一家酒店。时迁问店小二∶“有酒和肉吗?”店小二道∶“肉已卖完,酒还有些。”时迁说∶“也罢,有什么吃什么吧!” 
  石秀见房檐下摆着十几件兵器,问道∶“小二,这是什么地方,店里怎么有这许多武器?”小二说∶“这里是祝家庄,和梁山泊相距不远。我们准备好刀枪,以防他们来抢劫。” 
  晚上,时迁端了一只熟鸡来。杨雄问是哪里弄来的?时迁说∶“ 下午出去净手,见后边鸡笼里有这只鸡,我就捉来杀了,在后边小河里洗净煮熟,请二位吃。”石秀笑道∶“还是不改老本行。” 
  店小二发现鸡没了,又见桌上有鸡骨头,断定是被时迁等人吃了,便前来论理。时迁道∶“见鬼了,我这鸡是在路上买的。”小二道 ∶“我的鸡哪儿去了?”时迁道∶“叫野猫拖走了,黄鼠狼吃了,我怎么知道!” 
  石秀道∶“不要吵了,一只鸡值几个钱,我们赔你就是!”谁知店小二不依,道∶“那是报晓鸡,店里少不得。我不要钱,只要鸡。 ” 
  石秀怒道∶“你不讲理,老爷不赔,你能怎样?”小二冷笑道∶ “你别在这里撒野,这里不比别的客店,小心拿你到庄上当梁山泊贼人办!”石秀跳起道∶“我们就是梁山泊好汉,看你敢拿!” 
  小二大叫一声∶“有贼!”后屋立即跳出几条大汉,直奔杨雄和石秀,石秀一拳一个把他们打翻在地。 
  杨雄说∶“他们还会有人来,我们赶快走吧。”众人顿时背起包裹,拿起朴刀,朝林中小路走去。走着走着,突然草丛中伸出两把挠钩,一下子把时迁钩住,拖进树林中去了。 
  石秀刚要相救,又有两把挠钩向他伸来。杨雄眼快手疾,用朴刀一拨,把挠钩挡开。只听一声喊叫,接着传来一阵脚步声,好像使挠钩的人都走了。石秀、杨雄这才匆匆逃离险地。        
第二十二回 一打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