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白话仙佛奇踪 >

第5章

白话仙佛奇踪-第5章

小说: 白话仙佛奇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而志在修炼。入蜀,爱蜀中溪岭深秀,遂隐于鹤鸣山。弟子有王长者,习
天文通黄老,相与炼龙虎大丹。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余,饵之,若三十许
人。与王长入北嵩山,遇绣衣使者,告曰:“中峰石室藏上三皇内文皇帝九
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乃升天也。”于是真人戒七日,入石室,跫然有
声。掘地取之,果得丹书。精思修炼,能分形散影;每泛舟中、诵经堂上、
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起,人皆莫测。西城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
血。每岁其乡杀人祭之。真人召其神,戒之。遂灭。又,梓州有大蛇,时吐
毒雾,行人中毒辄死。真人以法禁之,不复为害。顺帝壬午岁正月十五夜,
真人在鹤鸣山梦觉,惟闻銮佩珊珊,天乐隐隐。瞪目东瞻,见紫云中素车一
乘,车中一神人,容若冰玉,神光照人,不可正视。车前一人敕真人曰:“子
勿惊怖,即太上老君也。”真人礼拜。老君曰:“近蜀中有六大鬼神枉暴生
民,深可痛惜。子其为吾治之,以福生灵。则子功无量而名录丹台矣。”乃
授以正一盟威秘录、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录丹灶秘诀七十二卷、雌雄剑
二把、都功印一枚。且曰:“与子千日为期,后会阆苑。”真人乃叩头领讫。
日味秘文,按法遵修。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动亿万数,周行人间,暴杀
万民,枉天无数。真人奉老君诰命,佩盟威秘录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
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经。立十绝灵幡周匝法席。鸣锺扣馨,布
龙虎神兵。众鬼即挟兵刃矢石来害真人。真人举手一指,化为一大莲花拒之。
众鬼复持火千余炬来。真人举手一指,鬼反自烧。遥谓真人曰:“师自住峨
嵋山,何为来侵夺我居处?”真人曰:“汝等残害众生,所以来伐汝,摈之
西方不毛之地。奉老君命也。自今速当远避,勿复行病人间。如违,即当诛
戮无留种。”鬼王不服,次日,复会六大魔王,率鬼兵百万环攻。真人乃以
丹笔一画,众鬼尽死。惟六魔王仆地不能起,扣头求生。真人不顾,复以丹
笔一裁,此山遂分为二。六魔王欲度不能,始大声哀求,愿往西方娑罗国止
焉。真人乃许之。倒笔再画,六魔群鬼悉起。真人命王长肩一大石为桥度之。
真人犹欲服其心,谓之曰:“试与尔各尽法力。”六魔曰:“惟命。”真火
投身入火,即足履青莲而出。鬼帅投火,为火所烧。真人入水,乘黄龙而出。
鬼帅入水,为水所溺。真人以身入石,透石而出。鬼帅投石,才入一寸。真


人咒神符一道,左手指之,鬼毙;右手指之,复生。鬼帅左右指,无生无死。
鬼帅化八大虎,奔攫而来。真人化一狮子逐之。鬼帅化八大龙,欲来擒师。
真人化金翅鸟,啄龙目晴。鬼帅作五色云,昏暗天地。真人化五色日,炎光
辉灼,云即流散。鬼帅变化技穷。真人乃化一大石,可重万余斤。以藉丝悬
之鬼帅营上。令二鼠争啮其丝,欲堕。鬼帅同声哀告,再不虐害生民。真人
遂命六大鬼王归于北酆③,八部鬼帅窜于西域。鬼众犹踌蹰不去,真人乃口
敕神符一道,飞上层霄。须臾风雨雷电刀兵毕至,群鬼灭影而遁。真人至苍
溪县云台山,谓王长曰:“此山乃吾成功飞腾之地也。”遂卜居。修九还七
返④之功。一日,复聆銮佩天乐之音,真人整衣叩伏。见老君千乘万骑来,
集云际徘徊不下。真人再拜,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子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
吾昔使子入蜀,但区别人鬼,以布清净之化。而子杀鬼过多,又擅兴风雨,
役使鬼神。阴景翳昼杀气秽空。殊非大道好生之意。上帝正责子过,所以吾
不得近子也。子且退居,勤行修谢。吾待子于无何有乡上清八景宫中。”言
讫,圣驾升去。真人遂依告文与王长迁鹤鸣山。谓弟子赵升曰:“彼处有妖,
当往除之。”及至,值十二神女笑迎于山前。因问曰:“此地有咸泉,何在?”
神女曰:“前大湫是。毒龙处之。”真人遂书一符,化为金翅鸟,向湫上盘
旋。毒龙惊,舍湫而去,遂得咸泉。后居民煮之有盐。十二神女各出一玉环
来献曰:“妾等愿事箕帚。”真人受其环,以手缉之,十二环合二为一。谓
曰:“吾投此环于井中,能得之者,应吾夙命也。”神女竟解衣入井,争取
玉环。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神,无得复出。”彼方之民至今不罹神
女之害,而获咸井之利。真人重修二十年,乃复领赵升、王长往鹤鸣山。一
日午时,忽见一人,黑帻绢衣,佩剑,捧一玉函进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
游阆苑。”须臾,有黑龙驾一紫辇,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车。旋踵至阙,群仙
礼谒。良久,忽二青童朱衣绛节前导曰:“老君至矣。”乃相与腾空而上,
至一殿,金阶玉砌。或谓真人曰:“将朝太上元始天尊也。”真人整衣,趋
进殿上。移时,殿上敕青童论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世世宣布为人间天师,
劝度未悟。仍密谕飞升之期。真人受命,乃复还鹤鸣山。桓帝永寿元年正月
七日五更初,长升见空中老君驾龙舆,命真人乘白鹤同往成都。重演正一盟
威之旨,说北斗南斗经毕,老君复去。真人欲留其神迹,乃于云台西北半崖
间,举身跃入石壁中,自崖顶而出。其山因成二洞。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
亭山中,上帝遣使者持玉册,授真人正一真人之号,论以行当飞升。真人乃
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其长子衡。且谓长升曰:
“尚有余丹,二子可分饵之。今自当随吾上升矣。”亭午,群仙仪从毕至,
天乐拥导,于云台峰白日升天。时真人年一百二十三岁也。

【注释】

①伏犀:头部前额到头顶的骨骼。
②河洛图纬:指周易和占卜卦术一类的书。
③北酆:指酆都,道家所说的鬼界,人死所归。
④九还七返:多次循环往复炼成,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萧史
乘龙驾凤,夫唱妇随

萧史为得道之人,好吹萧。秦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他就教弄玉吹萧。
萧声美妙,好似凤凰的鸣声,结果真有凤凰落在他们的屋子上。萧史便修建
了凤台。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共同升天成仙。

【原文】
萧史得道,好吹萧。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遂教弄玉吹萧,作凤鸣,有
凤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后弄玉乘凤,箫史乘龙,共升天去。


梅福
汉世为官,宋代成仙

梅福字子真,寿春人。在汉代为官,官为南昌县尉。梅福见当时王莽专
权,便长叹道:“生活使我受到煎熬,存在使我难离侮辱,智慧就是我的毒
药,身体就是我的枷锁。”于是他就离家去求仙道。他曾游遍了雁荡山和南
闽的各山,在仙霞山他遇到了空同仙君。仙君授给他内外丹法,并告诉梅福:
“你的仙缘在飞鸿山。”梅福便去飞鸿山,建房修炼。仙丹炼成,梅福又回
到寿春。一天,紫雾浮动在空中,金童玉女捧着诏书,乘鸾鸟而降下。梅福
拜过诏书,辞别家人,与金童玉女同乘鸾凤而去。人们曾在北宋元丰年间见
过梅福。梅福在仙府被封为寿春真人。

【原文】

梅福字子真,寿春人。仕汉为南昌尉。见王莽专政,叹曰:“生为我酷,
形为我辱,知为我毒,身为我桎梏。”遂弃家求仙,遍游雁荡南闽诸山。至
仙霞山,遇空同仙君,授以内外丹法。谓福曰:“汝缘在飞鸿山。”福遂往,
结庵修练。丹成复还寿春。一日紫雾浮空,金童玉女捧诏控鸾下。福拜诏辞
家,乘鸾而去。人见福于宋元丰①间。封寿春真人。

【注释】

①元丰,北宋神宗年号。

黄初平
能令石头变羊的道士

黄初平是晋代丹溪人。他十五岁时在外放羊,遇见一位道士,这道士把
他带到金华山石室中。他在那里修炼了四十多年。他的哥哥黄初起曾找弟弟
在那里。道士告诉他说:“在金华山中有一个牧羊儿。”黄初起就去了金华
山,见到了弟弟。初起问初平:“你的羊呢?”初平说:“就在山的东边。”
于是他们就去山东边去看羊。在那里见到的都是一块一块白石头,并没有羊。
初起正在迷惑不解,初平吆喝了一声,那些白石头都变成了羊。看到这种情
况,黄初起也丢弃妻子儿女,入山学道,后来也成了仙人。

【原文】

黄初平,晋丹溪人。年十五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
其兄初起,寻之不获。后遇道士善卜,起问之,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
初起即往见初平。问羊安在,曰在山东。往视之,但见白石磊磊。初平叱之,
石皆成羊。初起亦弃妻子学道,后亦成仙。


费长房
化竹假死,入山学道

费长房,汝南人。曾做管理街市的属官市椽。有一位老人在街市上卖药,
老人把一只壶挂在店铺门上边,他卖完药就跳进壶中。他这样做,街市上的
人都看不到,只有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很是惊奇。于是费长房就去拜见老
人。老人说:“你明天再来吧。”第二天费长房又去了,老人就跟他一起进
入壶中。只见那里楼堂华美,美酒佳肴充满其中。两人饮酒后,又从壶中出
来。老人叮嘱费长房说:“我的事你一定不要对别人说。”后来老人来到长
房所在的楼上,告诉他说:“我是一个仙人,因为有过失被上天责罚。现在
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必须离开这里,你能跟我一起走吗?楼下还有一点酒,
我们就饮酒告别吧。”费长房派了十个人去取酒,可他们怎么也扛不动。老
人笑了,用一个指头就把酒提上楼来。那酒器看来只能装一升多,但是两个
人喝了一整天,也没有喝光。费长房心中虽想跟老人去学道,但又担心家人
为他着急。老人看出了他的心事,就砍下一节青竹,让费长房把这段青竹挂
在住房的后面。长房照着做了。家人看到的人不是青竹而是费长房自己。家
人以为费长房上吊自杀了,全家大小惊哭不已,就把他埋葬了。其实费长房
就在他们的身边,可是大家都看不见他。于是费长房就随老人披荆斩棘入山。
老人把费长房一个人留在虎群之中,长房并不害怕;又让长房在一间空屋子
独睡,老人用一条朽烂不堪的绳子吊着一块重达万斤的大石,悬在长房睡床
上面。几条蛇爬来争着咬那条绳子,绳子马上就要断了,但长房也不躲开。
后来老人过来安慰他,说:“你是可教的人。”老人又让长房吃粪便,粪便
有三条虫子,脏臭已极。费长房心里觉得十分恶心。老人说:“你几乎就要
得道了,可惜这次没能做到,没有办法呀!”事已至此,费长房辞别老人下
山回家。老人送给他一节竹杖,说:“你骑这竹杖,随你去哪里,都能马上
就到。你到家后要把这竹杖扔到长着荆葛的坡上。”长房骑竹杖,果然很快
到家。他自己估算离开家已有十来天,可是实际上却已过了十几年。他把竹
杖扔向土坡,回头一看,竹杖化作了一条龙。家里人认为费长房已经死去很
多年了,这次一见到他,都惊怪不相信这是真的。费长房只得说:“以前你
们埋葬的不是我,只是一条竹杆。”大家挖开坟,打开棺木,那竹杆还在。
从此费长房便能医治百病,鞭赶鬼魅。在一次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他派人到
离家很远的宋地去买鲊鱼,买鱼人很快就能回来,还赶得上吃。桓景跟着他
学习仙术,有一天他对桓景说:“九月九日那天你家有灾。你可以做些红布
袋,里面装茱萸草,系在胳膊上。去登高山,喝菊花酒,就可以消灾免祸。”
恒景照他的话办了,全家都登上高山,傍晚回到家中,看到家中牛羊鸡狗都
惨死了。

【原文】

费长房,汝南人,曾为市椽①。有老翁卖药于市,悬一壶于肆头,及市
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翁曰:
“子明日更来。”长房旦日果往,翁乃与俱入壶中。但见玉堂广丽,旨酒甘
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嘱不可与人言。后乃就长房楼上曰:“我仙
人也。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
长房使十人扛之,犹不能举。翁笑而以一指提上。视器如有一升许,而二人
饮之,终日不尽。长房心欲求道,而念家人为忧。翁知,乃断一青竹,使悬


之舍后。家人见之,长房也。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殓之。长房立其傍,
而众莫之见。于是随翁入山,践荆棘。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长房亦不恐。
又卧长房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其上,众蛇竞来啮索,欲断,长房亦不
移。翁还抚之曰:“子可教也。”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
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奈何?”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
“骑此任所之,顷刻至矣。至当以杖投葛陂中。”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
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死久,
惊讶不信。长房曰:“往日所葬竹杖耳。”乃发冢剖杖棺,犹存焉。遂能医
疗众病,鞭笞百鬼。又尝食客,而使使至宋市鲊,须臾还,乃饭。桓景尝学
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
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
死焉。

【注释】

①市椽:司市官市正的属官。

蓝采和
夏着棉,冬卧雪的道士

蓝采和,不知是什么人。常穿破烂衣衫,腰间系六銙黑木腰带,(古制,
带按品级有金犀银铁,銙为带上饰物,最少为七,庶人七銙铁带)带宽三寸
有余。一只脚穿鞋,另一只光脚。夏天,他反在衣衫里多加棉絮,冬天,卧
在雪地里也不觉冷,嘴里出气总是热烘烘的。蓝采和常常在城中街市上乞讨,
手里拿着一对三尺多长的大拍板。他醉酒后就边走边唱,常惹来男女老少跟
着他,看他的怪样子。他象个疯子,可又不疯。他唱的歌词都是随口编出来
的,都是仙家的思想,人们都不明白。蓝采和得到了钱,就用绳子穿起来,
在地上拖着走。有时钱散落了他也不去理睬。他有时也把钱送给穷人或是酒
铺,他就这样周游天下。有的人在幼小时就见过蓝采和,到年老头白时再见
他还和先前一样。后来蓝采和在濠梁酒楼上饮酒,听到笙箫吹奏之声,忽然
乘白鹤飞升,在空中他把鞋子、腰带、衣裳和拍板都扔下来,悠然而去。

【原文】

蓝采和,不知何许人。常衣破褴衫,六銙黑木腰带①阔三寸余。一脚着
靴,一脚跣足。夏则衫内加絮,冬尝卧雪中,气出如蒸。每于城市乞索,持
大拍板②长三尺余,醉而踏歌,老少皆随看之。似狂非狂,歌词率尔而作,
皆神仙意。人莫之测。得钱则用绳穿,拖之而行。或散失亦不顾,或赠贫者
或与酒家。周游天下。人有自獐时见之者,及斑白见之,颜状如故。后于濠
梁酒楼上饮酒,闻有笙箫声。忽然乘锥而上,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
而去。

【注释】

①六銙黑木腰带,銙为腰带上的饰物,古人腰带及銙部按品级而有定制。
带,分金、犀、银、铁等质料。銙数上至十三,最少为七。此处六銙,言其
穷困。
②拍板,乐器,敲打节拍用,形类今竹板。

孙登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