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突围-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称这是跨世纪的访问。他也直言不讳地问罗新华,他不理解,中国政府为什么只
让邓小平当副总理?“他应该是总理,是国家元首。”他有些忿忿不平地说。
罗新华笑道,这是上头的事,他不清楚。
丹尼尔又问副总理在国家领导人中排第几位?
罗新华想了想说,第三位吧。
丹尼尔就递给他一本刚出版的《时代周刊》画报,指着封面上邓小平的大幅彩
色照片得意地说:“可他在世界排第一。”那神态好像邓小平是美国的副总理。
罗新华看过才知道,原来《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世界第一位伟大人
物。
丹尼尔介绍说,这不是刊物评的,是几十万读者选出来的。他还说,亚洲领导
人被评为世界伟人,这在《时代周刊》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还是第一次。
罗新华倒被他的情绪感染了,凝视着画报颇有些动情地说:“谢谢你,谢谢美
国人民。”
几分钟后,丹尼尔便接到报告:被调往A 区的两支行动小组已全部到达指定位
置。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泰伯森作了报告。从显示器中可以看出,宴会已进入尾声。
两名中方贴身警卫也已站到侧门边等候护送邓小平退席。就在这时,连接外线的电
话铃响了。丹尼尔抓起话筒听了一下,又递给罗新华:“找你的。”
罗新华颇感奇怪,接过话筒一听才知是刘秘书打来的。对方言语很简单:“‘
长城’请你立即返回住地。”
“长城”是王枫的代号。
罗新华心头一紧,不知王枫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找自己,忙应了一声:“好,我
马上回去。”
第十五章 《朝日新闻》的首席记者
我们在肯尼迪中心观看了一场很轻松的演出。
后来我和邓、邓的夫人卓琳、罗琳莎以及艾米一起登台与演员们见面。当邓拥
抱美国演员,特别是拥抱演唱中国歌曲的小演员时,流露了真诚的感情。他亲吻了
许多儿童,后来记者们报道说不少观众甚至感动地流泪了。参议员拉克泽尔特是极
力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但这次演出之后,他说他们输了,没有办法投票反对儿
童唱中国歌曲(孩子们演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邓和他的夫人似乎真诚地喜
欢人民,他确实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们。
也许因为邓的精力充沛和个子矮小的缘故,那天晚上艾米和其他孩子们都非常
喜欢挨着他,同他在一起,其实双方似乎都有这种感情……
摘自卡特1979年1 月29日日记一1979年1 月29日晚8 时。华盛顿。肯尼迪艺术
中心。
他随潮水般的人群从白宫新闻大厅又涌到了肯尼迪艺术中心。他和所有的记者
一样,神情急切,脚步匆匆,机敏的目光四下寻觅着。他确实很焦虑,因为按计划
中部署他必须在今天晚上想办法接近目标,完成他的“采访”任务。
五颜六色的彩灯将艺术中心大厦装饰得金碧辉煌,灿烂绚丽。停车场、入口处、
长廊中、阳台上,到处是身穿制服的警察,便衣特工和各种监控仪器。那些手持请
柬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虽然都是华盛顿的名流和要人,却也均受到警卫的严密盘查,
甚至连女人携带化妆品的小皮包也不允许带入场内。他已从报纸上获悉:为了保护
邓小平的安全,卡特命令安全部门仅在华盛顿就调集了一万多名警力和各种先进的
监控防暴设施,真称得上全力以赴,警戒森严。他冷笑一声,这又有什么用呢?再
多的警察,再尖端的设备也休想阻止他的行动,也休想阻止他的计划。通过一天多
的观察,他对“目标”的活动范围和规律已基本掌握,这更增添了他走向成功的信
心。每想到那即将完成的伟大使命,他便禁不住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心中充满了
复仇的喜悦和快感。
由于没有请柬和特别采访证,他和大部分记者仍被挡在入口处前的休息厅内,
只能通过电视屏幕了解场内的情景。邓小平由卡特夫妇陪同已走进二楼的包厢。两
千多名特邀观众起立欢迎,掌声雷动。
他却把目光一直盯在前厅的入口处。他真有点纳闷:这些美国政客为什么会对
邓小平表现出这样强烈的热情?狡猾的卡特为什么要用这样破天荒的隆重仪式欢迎
邓小平?据白宫新闻处透露,卡特还破例批准美国的四大电视台对今晚的演出进行
全球性的卫星直播。乔尼说得对,这在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上的确是从来没有过的。
不过,他现在对卡特和这场“史无前例”的晚会却一点不感兴趣,他关注的只是一
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已经盯了他很久,可以说从邓小平的专机一到华盛顿
他就盯上了这个人。他决定今天晚上就要采取行动。但万万没想到,在白宫的宴会
结束后,这个“小人物”竟从他的视线中失踪了。这令他大为疑惑,他没敢在白宫
久留,随记者群匆忙赶到第二个采访地点肯尼迪艺术中心,继续寻找失踪的“目标”。
按他掌握的规律这个时候此人应该早已进入艺术中心,应该出现在那些现场直
播的电视记者的摄像机内。然而他看遍了所有的直播屏幕,也没发现这个人的身影。
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惊异和不安。他思索了一番,断定此人还没有进入演出大厅,也
断定他一定会进入演出大厅,作为一个享有特权的记者他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
的采访机遇。
可他为什么没来呢?他能去哪里呢?
二杜立彬非常恼火,恼火得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他没想到在这样关键的时候
镁光灯的电池竟出了故障。平素他总喜欢把手中的照相器材称为“武器”,精心照
料,他的这种细心很受同事和上司的称道。而偏偏在这场一生难得、举世瞩目的
“战斗中”,他的“武器”却突然打不响了。这对一名肩负重任的老记者来说无疑
是失职和耻辱。他真后悔今晚出来前没多带一块备用的电池本来他是要带上的,并
已装入采访包。但他又想多带一架备用照相机,而进入宴会厅采访检查的非常严格,
对记者携带的器材限制也非常严格。思忖再三,他还是觉得后者更重要,便舍前留
后了。可老天偏偏与他作对,结果偏偏是电池出了问题。正当他举着照相机在宴会
厅为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镜头频频摁动快门时,镁光灯竟怎么也打不亮了。这种情
况在他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似乎还没遇到过。他急了一身汗也没抢修好,只得半途
退出宴会厅匆匆赶回下榻的肯塔基旅馆。王东升长年在这里租了一间客房,杜立彬
到华盛顿后便住了进来。等他换好电池心急火燎地返回白宫宴会厅时,晚宴已经结
束。邓小平已被卡特请到肯尼迪艺术中心观看文艺演出。杜立彬未敢喘息,又急匆
匆赶到距白宫数百米的肯尼迪艺术中心。
应邀出席晚会的宾客们都已入场完毕。艺术大厦前厅内拥满了保安人员和被挡
在外面等候采访的记者们。杜立彬扬起佩在胸前的红色特别采访证,在记者们嫉妒
和羡慕的目光中奋力朝入口处挤去。行进间他猛然重重地撞在一个人身上,对方踉
跄了一下,手中举着的照相机“啪”地摔在水磨石地面上。他呆住了,一时慌乱得
不知如何是好。对方也惊愕地望着他,似乎不明白自己的相机怎么会掉落。这是位
五十多岁的亚洲男子,面目和善,中等身材,瘦削的脸上戴着副贵重的金框眼镜。
挂在胸前的采访证标明他是一个日本记者。杜立彬忙从地上拾起照相机,发现镜头
片已被摔裂。他很尴尬地连声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日本记者接过摔坏的相机,用英语焦急不安地说:“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杜立彬一眼就认出这是尼康MK750 型长焦距全自动照相机。他早就想有一台这
样外型美观,性能优良的相机,但均因价格昂贵而一直未能如愿。可现在倒好,买
不起竟摔得起,给人家撞坏的偏偏是这种宝贝。他毫不犹豫地掏出皮夹,将里面的
七百多美元全部抽出来递给日本记者。“非常抱歉,这是赔偿费,请收下。”
日本记者不解地望着他连连摇头:“不,不,是我挡了您的路,怎么能让您赔
偿呢?”
杜立彬真诚地弯了弯腰:“我撞坏了您的相机,赔偿是应该的,只是钱太少了,
改日再向您补偿。”
日本记者却执意不肯接受。他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英语宽容地说大家都是同行,
这种时候难免有些冲撞,不必介意。
杜立彬很是感动。想了想,又摘下挂在胸前的上海牌照相机,很有些不好意思
地对他说:“这是我备用的机子,如不嫌弃请先拿去使用吧。”
日本记者很高兴地接过相机,还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我明天一定送还先生,
请告诉我您的住处。”
杜立彬忙说:“不用了,这个相机就送给您吧。”
日本记者一听又连连摇头,说如果这是赔偿他宁可放弃今晚的采访也不接收。
杜立彬只好说是借用,并将自己房间的电话号码写在名片背面递给他。
日本记者也非常恭敬地递上自己印有日、英两种文字的名片。
杜立彬虽没学过日文,但名片上的两行日本字他还大体认得:《朝日新闻》首
席记者平谷三九郎。
第十六章 红色风暴俱乐部(一)
整个美国和整个中国都看到,卡特总统和邓副总理29日夜里在超级明星们在华
盛顿的肯尼迪中心进行了热闹的演出后结下了友谊。他们站在舞台上,受到两千多
名客人的欢呼,耀眼的弧光灯照着他们,他们久久地互不松手。十亿人注视着他们
越过大洲的实况电视转播拥有有史以来最多的观众:十亿多人。它象征着少有的幸
福:两国人民的恋爱婚姻,以两国领导人的握手为象征。……来自北京的邓小平在
访问美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敌对之后,他们终于结下了友谊世界大国美国和古老的
中国。卡特总统在电视里喊道:“现在两国人民在一起了,上帝保佑你们!”
西德《图片报》1979年1 月30日专稿《邓小平和卡特的恋爱婚姻》(记者赫伯
特。克伦普)
一1 月29日晚8 时。
就在卡特陪同邓小平离开白宫宴会厅,在众多的保镖护卫下来到肯尼迪艺术中
心观看演出时,罗新华却急匆匆赶回了下榻的布莱尔大厦。“出了什么事?”
一进门,他便冲坐在沙发上吸烟的王枫劈头问道。
王枫看了他一眼:“阿龙给你来电话了。”
罗新华一时没听懂:“谁?”
王枫稍稍抬高声量:“阿龙,就是那个给我们寄‘刺杀迪姆虎计划’的李。乔
治。”
罗新华颇感惊异:“他不是死了吗?”
王枫笑笑,伸手摁了一下小桌上的自动录音电话的键钮。录音器中随即传出一
个女人微弱却很清晰的声音:“罗先生,你好,阿龙欢迎你到‘红色风暴俱乐部’
来。你在这里会欣赏到充满战斗激情的革命艺术,还会看到‘白毛女’的精彩表演。
快来吧,‘白毛女’一定会令你满意的。”
罗新华听罢录音,望着王枫不解地问:“这个女人是谁?她怎么知道我的姓名
和电话?”
王枫也有些迷茫地摇摇头。
肥头胖脑的刘晓军从卫生间走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接话道:“这是专门为那
个下流俱乐部拉皮条的。至于你的姓名和住处,连报纸上都登了,她能不知道?”
罗新华也好像听丹尼尔讲过,说他一到华盛顿就有好几家报纸都登了他的照片,
称他是中国的高级特工,专程来美国协助美方特工对付阴谋刺杀邓小平的杀手。看
来这个女人是相信了这种报道。
刘晓军是驻美联络处的二秘,在华盛顿已住了三年,对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
因为王枫不懂英语,他被临时调来既当翻译又当参谋。稍停,他又解释道:“接到
这个电话,我说别理睬她,在美国干这行当的女人多得很。可王部长却认为这事很
重要,非让我通知你马上赶回来。”
王枫侧目凝视着罗新华,询问道:“你觉得呢?”
罗新华没回答,打开电话录音又听了一遍,这才对王枫说:“我想马上去‘红
色风暴俱乐部’看看。”
刘晓军忙阻止道:“不可,不可,‘红色风暴俱乐部’是个臭名昭著的色情场
所,连稍有点身份的正经美国人都不去,你一个中国代表团的安全官员要是去了,
非被那些小报记者炒得满城风雨。”
王枫想了想,却点头道:“可以。”随后又补上一句:“让小刘和你一同去。”
刘晓军更急了:“这可是违反外事纪律的,上面如果追究下来,我可就毁了。”
王枫不以为然地挥挥手:“你现在归我指挥,外交部管不了。告诉你,要是我
懂美国话,这事还轮不到你哩!”
罗新华笑着催促道:“快走吧,跟着我你也正好开开眼。”
刘晓军只好取过外套,又对罗新华说:“你要把钞票带足,到那种鬼地方没钱
可进不了门。”
第十六章 红色风暴俱乐部(二)
隆冬的夜晚寒气逼人,凛冽的北风似乎比白天更猛烈。天空中还飘洒着零零星
星的雪花,但华盛顿市区到处灯火辉煌,车流涌动。
罗新华坐着刘晓军驾驶的蓝色别克牌小轿车,离开布莱尔大厦。
十几分钟后,刘晓军把车开进临街的一处停车场停下来,一摆脑袋:“到了。”
罗新华隔着车窗向外望去,见紧挨大街耸立着一幢青石结构的三层楼房。楼层
很宽,窗口却很小,样式很有些像古城堡,拱型的楼门上端闪着一行耀眼的用霓虹
灯组成的字母:“红色风暴俱乐部”;石阶上的旋转门旁倚着两个百无聊赖打手样
的守门人。凡要进入楼内的人都要出示证件,接受检查。
罗新华小声说:“我们没有证件怎么办?”
刘晓军推开车门,很内行地说:“没事,只要有美元就行。”
果然,当罗新华递给守门人两张十元美钞,便顺利地跨进了俱乐部的大门。
两人穿过门厅,径直来到一楼左侧的酒吧歌舞厅。一进门,便被一股狂热的喧
嚣声震得晕头昏脑:各种乐器和嗓门发出的声响如同汹涌的风浪撞击着整座舞厅。
透过迷蒙的灯光和浓重的烟雾,罗新华看见不大的舞台上站着一群穿戴怪异的青年
男女正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罗新华和刘晓军刚在靠近舞台的一张小桌旁坐
下,一名头戴绿军帽,身穿羊皮超短裙的黑人女招待便扭着滚圆的屁股走过来,将
涂抹得猩红的大嘴贴近罗新华耳边:“同志,喝点什么?”
罗新华要了两杯低度的巧克力麦芽酒,同时又塞给她一张十元美钞。
黑女人瞟了一眼刘晓军,伸出舌头舔了舔肥厚的嘴唇,笑嘻嘻地说:“你的小
宝贝真是一个美人,想去‘营地’吗?”
罗新华没明白她的意思,一时不知所云。
刘晓军厌烦地冲她挥挥手:“不去,不去。”
黑女人打个飞吻,扭着屁股走了。
罗新华问:“她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