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杜月笙野史_2 >

第16章

杜月笙野史_2-第16章

小说: 杜月笙野史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期。
    7月21日,法国巡捕又枪杀在水电工会俱乐部开会的工人,当场死伤20余人。这一惨案激起全市工人的愤怒,
其他工会也纷纷行动,支持罢工。罢工浪潮开始席卷上海滩。
    情形越来越严重。法国总领事甘格霖和巡捕总监费沃礼,请杜月笙出面设法不让工潮继续下去,可是,他们对工人
提出的要求却不肯接受。为了使法国人松口,杜月笙叫来门徒陆京士等人说:“你们去组织个‘罢工后援会’,处理有
关事宜,既要让法国人给工人长工资,又要迅速让工人上工。”
    然而,法国人态度十分强硬,对陆京士等人提出的要求根本不予理睬,并宣布法租界实行戒严,加派铁甲车巡逻,
同时继续逮捕领导罢工的工人,抓了几十人,但是,这还是无济于事。
    工潮一直坚持到8月中旬,由于法租界水电供应一天比一天紧张,电车交通断绝,垃圾堆得到处都是,法国当局无
法再坚持下去了,只好去找到陆京士:“我们愿意给工人增加工资,每人每月2。4元。但是,那领导罢工和带头闹事
的45人要全部开除。”
    杜月笙听到这一消息,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该死的法国人,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上海滩上还有我
们这些中国人。京士,去和那些头头说,立刻复工。”
    “那被开除的45名工人怎么办?”
    “这帮工头,开除得好!不然,他们就会认为在上海滩上他们是老大了。就按法国人的意思办。”
    陆京士嘴一歪:“不行啊,杜先生,这45个人都是头头和积极分子,一听说开除,他们无论如何不会叫工人复工
的,工人们也不会同意复工的。”
    杜月笙想了想,“好吧,你去对那45个人说,让他们一定要同意复工。至于工作,我负责安排他们到工会中去,
工资归我支付。”
    罢工的工人终于同意复工。但是,在签字的时候,却又掀起了一些波澜。
    工人代表说:“复工前,请先释放被捕的45名工人。”
    法国人说:“这些家伙全是一帮捣乱分子,这时候放他们出来,无异放虎归山。你们先复工,复工过后我们视情再
定。”
    “不行,一定得复工之前放!”
    “不行,只有复工后视情再定。”
    双方从早上争到中午,没有争出所以然,结果,字未签成。
    下午,杜月笙亲自驱车找到工会的头头,说:“不是都谈好了吗?怎么不签字呢?”
    “杜先生,我们有45个弟兄在罢工期间被他们抓进去了,我们要求先放出来,但法国人却硬要复工以后视情况再
定。”
    “那也没什么,他们还能不放人?”
    “法国人什么事干不出?有这几十个人关在里面,复工后,他们就会要挟我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再说,这几十
个兄弟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才被他们抓进去的,现在我们工资加了,但我们怎么能忍心看他们还在受苦呢?”
    杜月笙频频点头:“好,好,有情有义。我这就去找甘格霖总领事和费沃礼总监,要他们放人。”
    来到总领事馆,见到甘格霖和费沃礼,杜月笙说:“我是来要求放人的。”
    甘格霖说:“你能保证这些人出去后能老老实实的不惹事?”
    费沃礼说:“在这些日子里,我们让他们吃了许多苦头,放出去他们会继续煽动工人罢工来报复我们的。”
    “这件事,我想是没有关系的,既然大部分人都同意复工了,他们这几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办法,再说,还有我呢。”
    “杜先生,你能保证他们出来后会老老实实?”
    “我完全能够保证。如果他们出来后再闹事,我愿意赔偿双倍的损失。”
    于是,法国人立刻同意放人。第二天,罢工的工人全部复工。
    但是,法方要开除的那45个人,杜月笙垫了两个月的工资,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于是,这些人不服,纷纷到杜公馆说理,万墨林说:“杜先生说给你们发工资,不是已经发给你们了?”
    “只发两个月,现在为什么不明不白就不发了?”
    “杜先生又没说要一直发下去,发两个月还不行?你们自己想想,整天不上工,白花人家的工资,天底下有这种好
事吗?”
    “这……”
    “去吧,去吧,法国人不要你们,你们再找其他活,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工人们白白地从杜月笙那里领了两个月的工资,现在听到万墨林这样说,也觉得不好再说什么,悻悻而去。
    第二部分法总督不得不“恭敬从命”
    杜月笙的地位在法租界中空前巩固,上海滩所有的青帮人物都开始托关系与他结识,叙“兄弟”情。
    不久,一件与外国人牵连多日的事,使杜月笙的声望更加高涨起来。
    工人罢工事件结束,法租界的费沃礼总督被革了职后,法伯逊中校奉命来接替。此人比较耿直,而且清廉,更兼有
法兰西民族的傲慢,同时也接受费沃礼同上海滩的流氓来往而被革职的教训,所以十分讨厌流氓,更不屑与流氓来往。
    但杜月笙不理这一套,上海滩上,他不愿给你,你拿命也换不去;他要给你,你不要也得给你。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在法租界的一幢漂亮的洋房里,颇有军人气质的法伯逊中校迎来了3位客人。他们在书桌上
放下一只精致的红木圆盘,像一只微型的小圆台。在小圆台上,他们排下了黄灿灿的金碗、金碟、金勺和两双金筷。
    “尊敬的法伯逊中校,这是杜先生的意思。”来人说。
    法伯逊毫无表情,他围着书桌踱方步。忽然,他停止了脚步,往书桌边的椅子上一靠,开口道:“你们听着,本人
不吃这一套,把桌上的东西拿回去!还有,转告你们主子,要他解释清楚,这是什么意思,然后登报声明保证,以后不
再发生类似事件。否则,我将下逐客令,不准你们呆在法租界!送客!”
    送礼的人回到杜公馆,把情况一说,杜月笙笑了笑,没吱声。高鑫宝恰巧在一旁,火冒三丈地说:“他娘的,强龙
不压地头蛇,这小贼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到我们身上来了。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何必呢?老弟,”杜月笙缓缓地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三天后,法商电车公司的工人全部罢工。工人们提出了反对压迫、改善待遇等一系列要求。
    罢工的领袖是赵子英和沈静彝,他们鼓动起了每一个工人,使罢工的声势越来越大,法租界的电车交通全部瘫痪。
    法伯逊上任不久就遇到这样的事,十分尴尬,然而,他更担心上司不知内情,认为他无能,所以,他很想快些平息
事态。然而,尽管多次与工人们交涉,但总不能达成协议。
    两个月后,有人告诉法伯逊,带头罢工的赵子英和沈静彝都是杜月笙的徒弟。法伯逊由于上次对杜月笙送来的礼物
态度蛮横,不好意思去与杜月笙打交道。但事到临头,尽管法伯逊没办法焦头烂额,却依然叫人找来杜月笙的手下,说
:“杜先生公开登报声明的事就算了,但请先生写个书面保证,保证下次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可以,中校先生。但是,这点小意思还是请中校先生笑纳。中国有句话,叫做‘恭敬不如从命’;中国还有句话,
叫做‘下不为例’。先生既然来中国,还是要明白点。”来人不客气地说。
    法伯逊中校只好将原先退给杜月笙的金器全部收下。
    第二天,法商电车公司的工人全部复工。
    杜月笙当然也没有写什么保证书。

7。仗义支持打洋官司
    这一时期,杜月笙还做了另一件震动上海滩的大事,那就是帮助“江北大亨”顾竹轩与洋人打赢了官司。
    “江北大亨”是上海滩对天蟾舞台的老板顾竹轩的称呼。
    顾竹轩,江苏盐城人。清末民初,苏北天灾兵祸,顾家子女众多,顾竹轩排行第四,有一年逃荒到上海,以后当过
工部局巡捕,拉过黄包车。几年后,顾竹轩稍有了积蓄,开了一片车行,拜“大”字辈曹幼珊为师。继而,他也收徒弟
开香堂,人称“顾四爷”,在闸北大统路、潭子湾一带作威作福,因其祖籍苏北,故称其为“江北大亨”。
    顾竹轩开车行不久,结识了一个小寡妇,此人叫王月花,有财有貌,扬州人,满嘴扬州平话般的口音。顾竹轩经常
以老乡的身份找她聊天,谈家乡风土人情。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成了相好。
    从此,顾家车行里不断添置新车,王月花俨然以老板娘自居,发号施令,顾竹轩对这位财神奶奶也言听计从。
    顾竹轩开车行发财以后,经常和王月花一起到湖北路和丹桂舞台听戏。
    这时,京剧在上海渐渐走红,像丹桂这样的戏院,几乎天天客满。
    顾竹轩想,开车行毕竟和黄包车夫打交道,难以和上流人物攀辈分,不如开个戏馆。他虽然这样想,却不曾和别人
讲过。恰巧那一天和他一起当过巡捕的马小六子来看他,两人多日不见,一问起来,小六子已经升了巡官,专门管南京
路到福州路一带的茶楼、戏馆、妓院、书场。
    顾竹轩留下小六子吃饭,两人边饮边谈。
    小六子说:“老四,开戏馆确是很赚钱,你有意思,完全可以开一个!”
    顾竹轩哈哈大笑说:“小六子,你喝醉了吧,而今上海是寸土寸金,买地皮,造房子,全套弄起来,总要得上万元。
我到哪儿去弄?你别瞎说了!”
    小六子带了几分醉意,说:“我不是酒后胡说,丹桂斜对面,湖北路南京路路口的那块空地,地段不错吧。这块地
是工部局圈了的,现在想标价卖掉,这事我有办法,出几千块钱买下来,造个戏院是没有话说的!”
    顾竹轩仍然摇头。
    小六子面孔一板,把酒杯重重一放说:“老四,我对你一片真心,从不开玩笑,你说钱不够,我指点你一条路。”
    顾竹轩忙问:“找谁?”
    小六子神秘地一笑说:“找你的心上人王月花嘛!”
    顾竹轩不由脸上发烧,但是,当晚他果真和王月花商量投资开戏园的事。
    顾竹轩的意思是把车行全部盘出,专门开戏园。王月花不同意,她说:“多经营一样,多一条财路,你看黄金荣、
杜月笙他们,样样都干,苏北人难道比他们差?争口气,我帮着你,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顾竹轩听了,望着王月花深情地说:“我何尝不想,不过,我财力不够,你有,可那是寡妇人家活命钱。我全心经
营戏馆,不会有太大闪失,但是别人的闲话难听,也对不起你。”
    王月花用手指头在他的额上一戳:“咱们俩还分什么,你去张罗吧。要开戏园就大大地干一番!”
    和王月花谈妥后,顾竹轩就到巡捕房去找小六子,商量吃下工部局的那块地皮。小六子拍胸脯帮忙,接着顾竹轩又
亲自找了这一地盘的地头蛇季云卿,打通关节,一切都弄得妥妥帖帖,不久,一座崭新的大戏院就在一乐天茶馆对门盖
了起来。
    顾竹轩给戏园取名天蟾舞台,大家都知道刘海戏金蟾,当然有天赐金蟾,发财之意。
    戏园开张,顾竹轩福至心灵,聘请当时有名文武老生、花旦、丑角演出连台本戏《开天辟地》。这是一出神怪戏,
机关布景奇妙,噱头十足,场场客满。顾竹轩因此也很快财源滚滚。
    正当顾竹轩财运亨通、踌躇满志的时候,有一天,杜月笙打发人来告诉他说:“你那个天蟾舞台要保不住了!”
    顾竹轩听了真是大吃一惊,急忙赶往杜公馆,一见杜月笙就问:“杜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杜月笙有些着急地说:“你园子旁边不是永安公司吗?他们要你这块地方,准备盖10层大楼,开一个旅馆,这公
司是在英国注册的,工部局是要买他们账的,听说准备给价收回天蟾地皮。”
    “那你合计一下,怎么办?”顾竹轩一下子失了主意。
    “这事我和黄老板都帮不上忙。租界是人家洋人当家,我们的力量仅此而已!”
    “杜先生,你要帮我啊!”
    “我看你还有个法子,你还可以拼一拼。”
    “怎么拼?”
    “和洋人打官司。这样,有可能赢。”
    “拼不赢怎么办呢?”顾竹轩又有些胆怯。
    “不拼也不能拱手相让呀!”杜月笙鼓励他说。
    眼看戏院要保不住,顾竹轩心里急死了,虽说杜月笙给他指了一条路,但是他还是觉得前路渺茫……
    坐了一会儿,他心情烦燥地告辞了杜月笙。回家的路上,他又想起情人王月花。如果戏院关门,怎么对得起她?自
己回去再当黄包车行老板,就永远算不上上海闻人了。想来想去,他更加烦死了,不小心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一跤跌
倒在地上,摔得屁股生疼。但是,这一跌却把顾竹轩的狠劲跌了出来,他一瘸一拐地走着,自言自语说:“大不了摔倒
收场,回老家种地去。我要拼一下,不能就这样便宜永安公司!”
    不久,工部局果然命令天蟾舞台一个月内拆迁,只是象征性地给几百两银子的迁移费。派来执行命令的是一个叫阿
华的巡官。
    阿华走到戏园写字间,见到顾竹轩,坐下来叹了一口气:“老四,端人碗,受人管,这倒霉的差使偏偏派在我头上。
说什么呢?老四,我尽力拖着,你去想办法。”
    顾竹轩反而哈哈大笑,用手掌重重拍了一下阿华的肩膀:“阿华,我怎能怪你?不过我顾老四也不是好惹的,我要
和永安公司打官司,打不赢,我从此就不在上海滩上混!”
    阿华有点胆怯地说:“老四,永安公司的后台是英国总领事,你能跟英国人斗?”
    顾竹轩微笑不答。他一下子比以前胸有成竹多了。
    原来,两天前,顾竹杆又去找了一次杜月笙,杜月笙表示坚决支持他与洋人打官司。因为洋人今天能挤掉“江北大
亨”,明天就能挤掉他这个“上海大亨”。
    当天,杜月笙带着顾竹轩又去找了另一位名人,“三北大亨”阿德哥虞洽卿。
    虞洽卿听了顾竹轩讲了这事的前因后果,就说:“竹轩,打官司洋人与中国人不同,洋人有时认理不认人,不像我
们法院认人不认理,只要理在你手里,你就不用怕。不过,打官司时间长,不知道要打到哪一年?你有没有这么多钱?
舍不舍得?”
    “没问题,阿德哥,有我呢。”杜月笙在一旁一拍胸脯说。
    这时,顾竹轩表情十分庄重,说:“虞老,我顾老四争气不争财,我准备全部家私赔光,绝不退让,大不了回苏北
种地去!”
    虞洽卿连声拍掌说:“好,你有志气!这忙我帮定了。我给你请两位外国律师,官司打下去,准有好消息!”
    于是,这场天蟾舞台做原告,控告工部局违反合同,强迫迁让,官司先告到了英国驻上海的总领事馆。
    这诉状一递进总领事馆,顿时使总领事目瞪口呆:中国人告工部局的事,他还是头一次见到。他心想:“此风一长,
以后租界里的中国人还能管得了吗?”
    他马上叫来工部局经办这事的人,问清了前因后果,半晌讲不出话,只好摇了摇头说:“你们办事太笨了,这块地
方怎么能卖给那个中国戏院老板呢?他有了产权,就费事了。不过,绝不能让那姓顾的打赢官司。”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英国总领事馆的批文下来了。这是一纸英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