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乐么么茶-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作品中说:“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发现自己错了,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头怨自己错了。人生路,不回头。”
人常说,覆水难收,已经泼出去的水和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难以挽回。但人生之路是不可逆的,当然也就不可能重新选择。如果作出了选择,即使再不满意,也无可奈何,只有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只要不再为过去发生的事后悔,不再让那些已经过去已经做过的事影响我们,我们所挽救的是整个人生的快乐和圆满。
活过了,就不算遗憾,又何苦计较得与失、高与低的形式呢?
第二部分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1)
当心像明月一样时,有水就有月;当心要像天空一样时,云开现青天。这时,快乐象把左手交给右手一样容易。
享受人生的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屋内阴暗潮湿,发散出淡淡的霉味。
有一次妈妈外出给他们买回来两个香包,挂在他们的床头上。香气弥漫在屋子时,兄弟两个都很高兴,互相告诫,不要打开窗户,以免香气跑掉。
这时,哥哥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对弟弟说,妈妈经常把我们的被子拿出去晒,阳光一定很好,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潮湿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有了阳光,再加上香气,我们的房间不就可以温暖芳香了吗?”
妈妈笑道:“要香气,就必须关住窗户,要阳光,就必须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阳光和香气怎么可能都有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紧紧抓住,便另外一些东西,却需要我们把封闭的心灵的窗户敞开才能拥有。
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总结窗户与门功用的不同: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是啊,只需要打开一扇窗,我们就可以安坐在屋里享受春天,所谓“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就是这样一种乐事。
如果我们把门来喻作向外界去追求去奋斗的起点,一切财富都从门里进来,又都从门里出去,因此门代表了欲望和占有;而窗只让我们观赏,春光从窗户里进来,只要我们有安详的心情,就可以无限而且永远地拥有,因此窗户是享有生活的意境写照。
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这里就把窗户与人生的智慧联系起来。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好的阳光,但是我们只要心中开了一扇心窗,就能享受外界的阴晴圆缺。
可是我们占有财富,追求名声,以为是在给自己的的人生创造和积累快乐。我们以为能够得到满屋的阳光,却没意识到:阳光再灿烂,能不能照亮屋子只取决于一扇窗户。我们能够为人生所做的唯一有益的事情,就是打开挡住阳光的门窗。
在海边,有一个游客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游客对渔夫抓这么好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抓这么多?
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
游客又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游客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面带喜色地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晒晒太阳,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游客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MBA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游客回答:“15到20年。”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得意地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别墅里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鱼散散心,跟孩子们玩一玩,再去跟女朋友睡个觉,黄昏时到酒吧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罗!”
渔夫说:“我以为我现在准备干什么呢?”
有一天,戴奥真尼斯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可赐予他想要的任何东西。戴奥真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许就是这种知足的境界吧。
美丽在自己心里
一个孩子把妈妈拉到厨房里,告诉她,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
妈妈看着孩子神秘的样子,不由笑了。她问:“什么发现?”
孩子说:“我发现在每个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妈妈睁大了眼睛看着孩子,迷惑不解。
于是,孩子开始向妈妈演示他的发现。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苹果,然后用水果刀用力切开。不过,他不是从茎部到顶部这样竖着切,而是横向切开了苹果。
孩子拿起苹果给妈妈看:“妈妈,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妈妈也不由得由衷赞叹:“是啊,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如果自己的心中没有美丽,那么世界也就毫无美丽可言。我们缺少的不是美丽,美丽其实源于我们的内心,就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缺少的是发现和感受它们的心灵。
许多人被自己的现状所困扰,觉得现状并不是自己预期的生活。孤独困窘、贫病折磨,这样失意的日子该怎么过?而没有这一切、完全一帆风顺的人生又该怎么过?困顿得不耐烦,闲适得不耐烦,单调得不耐烦,总之对现有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耐烦。
莎士比亚就曾对生命作过这样的概述:
你并不快乐,
因为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
而遗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
你并不固定,
因为你的容颜像月亮一样随时变化,
你即使富有也和贫穷无异,
因为你正像一头不胜负重的驴子,
背上驮载着金块在旅途上跋涉。
人就总是这样,山底下的仰视山峰,无比敬仰,无比向往,以为那上头风光独好;而上得山顶的却又对空长叹“高处不胜寒”;围城外孤单的人向往着走进那温馨的灯火,围城内看似恩爱的人儿却想要出走,想象着过另一个世界的美丽。
诗人在天堂祝愿我们说:“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快乐。”可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有缘消受尘世中的快乐呢?
让我们细细点算一下自己的日子,看一看快乐在什么时候充满心间?
在朝九晚五之间的过程中,还是8小时之外?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是每月特定的某几天,还是提前筹划了好久的年假?
是运气好到每一分,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那么安详和滋润?或者相反,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或曾经的几年?或者干脆无奈地摇摇头?
让我们的思绪在曾经涉足的每个地方徜徉,看一看快乐在哪里随风飘荡?
是在那片桌上堆满文件的格子间?那幢装修不错的写字楼?那张刚刚能伸展开手脚的床?那间费尽了我们心思的小屋?那座动不动就来场瓢泼大雨的城市?或者放满了热水的浴缸?一杯咖啡端起来之后的阳台上?阳光照耀的草坪上,还是在去西藏的路上的背包里?
是一直在疾步要去到的那个地方?还是我们脚此刻踩住的这块草坪?
让我们调动每一束神经末梢,回味一下快乐曾经驻足于什么样的感觉?
是看着自己帐户上的数字飞速地䠀;跳跃增加的㬁;眼花缭乱?是从一个个品牌店里提回购物袋的重量?是卡布奇诺和爱尔兰咖啡的新鲜香味?或者是让一张大碟把音乐播洒时的节拍?或者是一部部好莱坞大片的震撼?或者是对着鱼缸里摇头摆尾的小金鱼喃喃自语?
这样一想,我们就能发现,上次那种甜美安详的感觉来造访的时候,
一天晚上,一个苦恼的人来到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花园,里面住着一些伊壁鸠鲁的弟子。
他进去以后,他惊讶不已。因为他看到这些人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像国王那样生活,像神那样活着。他们整个的生活就是喜乐。当他们去小溪洗澡,那不只是洗一次澡,那是顺着水波起舞,那是和着流水的节拍歌唱。
虽然只有面包和盐,甚至没有黄油,这些人每天都有一场欢乐的盛宴,因为他们如此满足,认为自己不再需要什么。这一切给访问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问伊壁鸠鲁:“下次我来,我要给你们带些礼物。你们要什么?”
伊壁鸠鲁说道:“给我们时间去想想,我们从未想过会有人给我们礼物,我们从自然接受了那么多的馈赠。但如果你坚持,就请带些黄油来,别的没什么,黄油就够了。”
这是一种内心的安然与自由,是人世间的一种风景!
这不意味着他要去喜马拉雅山,或逃到西藏去。不!他仍将立足于他生活的地方,但以一种不同的品质立足于此地。他将去爱、去同情,各种关系也将存在,但他依然是自由的。
能够快乐和安然地面对美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直接地依赖于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的心灵麻木了,分不清什么善恶美丑,纵有花不完的钱,也难享受真正的快乐。
为能发现美丽,享受快乐,我们不仅要“向外用力”,而且要“向内用力”。向外用力就是参与社会的协作与竞争,就是积极工作、努力赚钱。向内用力则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培养自己心灵对真善美的敏感。如果我们有较高的境界和敏感的心灵,就能经常地享受快乐。
中国古代哲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宏旨和情趣,例如,程颢窗前杂草丛生,甚至掩没了台阶,有弟子劝他割掉。他说:不用,这样可以常见到造物的勃勃生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池,养了几尾小鱼,经常站在池边玩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可以看到万物自得的意趣。”
杂草和小鱼,在现代人看来不过如此,但是程颢却能从中看到自然界的生机和万物自得的意趣,这就是古人所能享受到的快乐。现代人有几个能见得自然物之“生机”和鱼的“自得意”?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个测试:假如有来生,我愿做——(男人、女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如生而为另一性将生活得更好。更有一人语惊四座,他说来生他愿为一只熊,饿了就去觅食,累了倒下就睡,若欲望来了便在阳光下追逐交配。
总而言之,这个测试的结论是女人愿做男人,男人想做女人,或有人竟不愿做人。来生本是虚妄的,不过借以说说今生未逞的心愿罢了。
人是世间最脆弱的一族,万物都能损毁他,但他的高贵正在于他会思想,会主动改变环境,建造“人化的自然”。能够思想,所以高贵;能够不满,所以有漫漫的求索和对现状的积极变革。但是在忙着上下求索的时候,有必要先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康德说:天堂既在天上,也在自己的心中。
第二部分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2)
喧嚣中享受平静
国王悬赏要得到一幅最平静的画。
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最为他所喜爱,他决定从中作出选择。
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
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
但当国王靠近一看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一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乌坐在它的巢里——完全的平静。
国正把最高的奖赏给了后者,他解释说:“平静并不等于一个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和安然,这才是平静的真正意义。”
这是一个喧闹的世界。
在太阳落山之前,现代人如蛇虫一样依附在小车上,依附在豪华的房子里,依附在汉堡包和牛奶的快餐上,依附在金钱上,依附在成名路上的痛苦中,依附在冷漠和内心暴力的孤独中,依附在疯狂的抢购中,依附在短浅的满足里。当入夜的钟声敲响以后,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下,所有的人都在不知所措地喧嚣着——蹦迪、喝酒、狂歌。如果要问为什么,回答只有一个字:烦!热情一点儿的回答四个字:真他妈烦!
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李宗盛痛彻骨髓的歌声:“忙得没有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现代人的这种散乱只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浑浑噩噩,一种是心旌浮动。
浑浑噩噩就是糊里糊涂地虚度时日,无所事事地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在人生的修养上提升自己。而心旌浮动则是心念不安,异思迁和摇摆不止,表现出来就是浮沉、动荡和无法安然于一地一事。
我们无法让所有的“真他妈烦”变得“真他妈不烦”,也无法阻止别人支配自己的舞步与喉咙,但我们可以在喧嚣中找到平静。英国作家艾迪生说:“真正的幸福不显出露水,它摈弃浮华和喧嚣。”
我们在繁忙中失去了快乐,变䮡;得忧虑、疲劳和神经紧张,原因之一就是对那些与个人没有切身利害的事物,比如说内心的宁静,逸思的悠远,恬静的闲适,忘我的审美,境界的超越……等都已经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