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01道德经三帝注 >

第6章

01道德经三帝注-第6章

小说: 01道德经三帝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卷之三
德經上
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拢鵀槁}之時,乃所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不思則不得,不勉則不中,不行則不至,下德也。德有上下,此拢t之所以分歟?離形去智,通於大同,仁義禮智,蓋將簡之而弗得,故無以為。屈折禮樂,吁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故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堯舜性之仁,覆天下而非利之也,故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以制事,能無為乎?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禮以交物,以示人以節文仁義,其用多矣。莫先施報而已,施之盡而莫或報之,則忿爭之心生,而乖亂之變起。春秋之時,一言之不憐,一拜之不中,兩國為之暴骨,則攘臂而仍之,尚其息之小者。拢撕耢度识§读x,禮以履之,非所處也。故上仁則同於德,上義則有以為,上禮則有莫之應者。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道不可致,故失道而後德。德不可至,故失德而後仁。仁可為也,則為近乎義,故失仁而後義。義可虧也,虧則飾以禮,故失義而後禮。至於禮則離道滋遠,而所失滋幸印7参锊徊⑹⒌率且病@硐鄪Z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必衰也,實衰則偽繼之,而爭亂作,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為鑿,揣而銳之,敝精神而妄意度,玆謂前識。前識則徇末而忘本,故為道之華心勞而智益困,故為愚之始。儯鼊t屢中,此孔子所以惡子貢。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在彼者,道所去,在此者,道所尚。道所尚則厚而不薄,實而無華,非夫智足以自知,返其性本而不流於事物之末習,其孰能之?《易》曰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敦者,厚之至也。人生而厚者,性也。復其性者處其厚而已,此大丈夫所以備道而全德。
 
昔之得-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臁鹊靡灰杂f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
 《莊子》曰,通於一,萬事畢。致一則不貳,抱一則不離,守一則不遷。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昔之得一者,體天下之至精,物無得而耦之者,故確然乎上者,純粹而不雜。障然乎下者,靜止而不變。至幽而無形者,神也得一則不昧,至虛而善應者,谷也得一則不窮,萬物以精化形,故得一以生,侯王以獨制校实靡灰詾樘煜抡W蕴斓匾灾领逗钔酰m上下异位,幽明散殊,而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侯王之所以為天下正,非他求而外鑠也。一以致之而已,故曰其政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臁畬⒖中葻o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正而貴高將恐蹶。
 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裂則無以覆,發則無以載。神依人而行者也,歇則無以示。谷受而不藏者也,竭則莫之應。聚則精氣成物,得一以生故也。散則撸Щ隇樽儯б灰詼绻室病N┱玻誓苡f變而獨立於萬物之上,無以為正而貴高,將不足以自保,能無蹶乎?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賤者,貴之所恃以為固,下者,高之所自起。世之人睹其末,而拢颂狡浔荆乐艘娖涑桑}人察其微,故常得一也。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孤寡不穀,名之賤者也,而侯王以為稱,知所本而已。侯王所以貴高而不廈,其以此乎?

故致數譽無譽。
 自高以勝物,自貴以賤物,強而不知守以柔,白而不知守以黑,以求譽於世,而致數譽,則過情之譽暴集,無實之毀隨至,所以無譽。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玉貴而石賤,一定而不變,拢顺藭r任物,無所底滯,萬變無常,而吾心常一,是真得一者也,故不可得而貴賤。孟子曰:所惡乎執一者,謂其執一而廢百也。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非知化之拢荒芗按耍侵^上德。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之理,動靜相因,強弱相濟,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則已往而返復乎至靜,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動無非我,故曰反者道之動。柔之勝剛,弱之勝強,道之妙用,實在於此。《莊子》曰:積行〔粍贋榇髣僬撸┞}人能之,故云弱者道之用。四時之行,斂藏於冬,而蕃鮮於春。水之性至柔也,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其此之謂歟?然則有無之相生,若循環然,故無動而生有,有極而歸無,如枺髦喾矗豢梢韵酂o也。彼蔽於莫為,溺於或使,豈道也哉?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士志於道者也,上士聞道,真積力久,至詹幌ⅰ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則有疑心焉。疑心生則用志分,其於道也,一出焉,一入焉。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則信不足,以守智不足與明也,故笑。夫道無形色聲味之可得,則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遠矣。莊子曰大聲不入於俚耳,高言不止於腥酥摹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若日月之光,照臨下土者,明也。豐智原而不示,襲其光而不耀,故若昧。
 
夷道若纇,
 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懀А
 
進道若退。
 顏淵以退為進,莊子以謂坐忘。
 
上德若谷,
 虛而能應,應而不竭,虛而能受,受而不藏,經曰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大白若辱,
 滌除玄樱В欢靡淮茫蟀滓病L幮人之所惡,故若辱。

廣德若不足,
 德無不容,而不自以為有餘,故若不足。秋水時至,河伯自喜,所以見笑於大方之家。

建德若偷,
 拢塑P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伲嫒粲濉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
 大方者,無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無隅。

大器晚成,
 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長,故晚成。
 
大音希聲,
 動於無方,而感之斯應,故希聲。
 
大象無形。
 托於窈冥,而視之不得見,故無形。

道耄o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耄б印S髦豢傻靡玻}人得也道,故予而不費,應而不匱,曲成萬物,未嘗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體,耄Ш鯚o名而用,乃善貸且成,故勤而行之,則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其餘事猶足為帝王之功,傳曰:學始乎為士,終乎為拢

道生-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

一生二,
 天一而地二,次之水生而火次之,精具而神從之。

二生三,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三生萬物。
 天肇一於北,地耦一於南,人成位為三,三才具而萬象分矣。號物之數,謂之萬,自此以往,巧曆不能計。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止而靜,萬物負焉。君子所以日入而息。陽融而亨,萬物抱焉,拢怂韵蛎鞫巍1赜嘘庩栔校瑳_氣是已。莊子曰:至陽赫赫,至陰肅肅,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物罔隆而不殺,事靡盛而不衰,陰陽之撸挛镏硪病O⒂摚c之偕行,而不失其和,其惟拢撕醺蹲龉鹿巡环Y,人之所惡,而王公以為稱,已極而返,已滿而損,所以居上而不危。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木落則糞本,損之而益故也。月盈則必食,益之而損故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然則王公之所稱,乃所以政益而處貴高之道。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以強制弱,以剛勝柔,人之所教也。我之所教,則異乎此。強梁者有我而好爭,有死之道。智者觀之,因以為戒,故將以為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堅則毀矣,銳則挫矣,積行〔粍贋榇髣僬撸┞}人能之。

無有入於無間,
 《莊子》外篇論夔蛇風目之相憐,而終之以目憐心,蓋足之行,有所不至,目之視,有所不及,而惟神為無方也。內篇論養生之主,而况以庖丁之解牛。丁者火之陰而神之相也,故恢恢乎撸杏杏唷H粍t入於無間,非體盡無窮而撸o朕者,其孰能之?

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柔之勝剛,無之攝有,道之妙用,實寓於此。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玆所以為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不言之教,設之以神,無為之益,不虧其真。拢艘源吮愣煜沦e,無為而萬物化,故及之者希。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兩臂重於天下,則名與身孰親?生者豈特隋珠之重哉?則身與貨孰多?至願在我,名非所親也。至富在我,貨非所多也。惟不知親疏多寡之辨,而殘生損性,以身為殉,若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枺曛希M不惑哉?達生之情而不務生之所無以為,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得與亡孰病?
 列士徇名,貪夫徇利,其所得者,名與貨。而其亡也,乃無名之樸,不贊之埽∈肷跹桑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無慕於外,則音而不費。無累於物,則守而不失。取予之相權,積散之相代,其至可必。若循環然,豈可長久?
 
知足不辱,
 處乎不淫之度,何辱之有?

知止不殆,
 撸Ш跞f物之所終始,故無危殆之患。

可以長久。
 物有聚散,性無古今,世之人以物易性,故好名而徇利,名辱而身危,拢吮M性而足。天下至大也,而不以害其生,故可以長久,而與天地并。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域中有四大,道居一焉,體道之全,故可名於大。無成與虧,是謂大成。不有其成,故若缺。知化合變,而不以故自持,故其用不敝。此孔子所以集大成而為拢畷r。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充塞無外,贍足萬有,大盈也。虛以應物,沖而用之,故施之不竭,其用不窮,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
 
大直若屈,
 順物之變,而委蛇曲折,不求其肆,故若屈。
 
大巧若拙,
 賦物之形,而圓方曲直,不暗其妙,故若拙。

大辯若訥。
 不言之辮,是謂大辮,惠施多方,其辯小矣。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陽動而躁,故勝寒。陰止而靜,故勝熱。二者毗乎陰陽而不適乎中,方且為物汨,方且與動爭,烏能正天下?惟無勝寒之躁,勝熱之靜,則不維而清,抱神而靜,天下將自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以道治天下者,民各樂其業,而無所爭,糞其田疇而已。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強陵弱,斜┕眩m疆界不能正也。

罪莫大於可欲,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人之有欲,至於次性命之情以爭之,罪之所起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
 平為福,有餘為禍,知足不辱,何禍之有?

咎莫大於欲得。
 欲而得,則人所咎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見可欲,則不知足,不知足則欲得,欲得則爭端起而禍亂作。泰至則戎馬生於郊,然則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無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飲食而已,何爭亂之有?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天下雖大,拢酥灾牵斓离m遠,拢艘娭孕模侵芎跞f物,無遠之不察,故無待於出戶。心潛於神明,無幽之不燭,故無待於窺牖。莊子曰其疾俯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玆拢怂悦苓而獨化。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近取諸身,萬理咸備,求之於陰陽,求之於度數,而去道彌遠,所知彌少矣。
 
是以拢瞬恍卸灰姸粸槎伞
 以吾之智而知天下,是謂不行而知。以吾之心而見天道,是謂不見而名。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夫何為哉?巍巍乎其有成功,是謂不為而成。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
 學以致其道,始乎為士,終乎為拢占右娑婪e於厥躬,孔子謂顏淵曰,吾見其進也。
 
為道日損。
 致道者,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而萬事銷忘,故曰損。連伯玉所以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學以窮理而該有,道以盡性而造無,損之又損,則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無為也。寂然不動,無不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以靜則拢詣觿t王。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拢梭w道而以其真治身,帝之所興,王之所起,偶而應之,天下將自賓,太王直父,所以去鄧而成國於岐山之下。

拢藷o常心章第四十九

拢藷o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拢酥模f物之照也。虛而能受,靜而能應,如鎰對形,以彼妍醜,如谷應聲,以彼巨細,何常之有?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因民而已。此之謂以百姓心為心。莊子曰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善否相非,誕信相譏,世俗之情,自為同異,豈德也哉?德善則見百行無非善者,故不善者亦善之。德信則見萬情自非信者,故不信者亦信之。真偽兩忘,是非一政,是謂全德之人。此舜之於象,所以招哦仓

拢酥谔煜拢瑦聬聻樘煜聹喰摹
 方其在天下,則吉凶與民同息,雖無常心,而不可以不戒也。故所以為己,則惵惵然不自暇逸,所以為天下,則齊善否,同信誕,兩忘而椋渌u,渾然而已。

百姓皆注其耳目,拢私院⒅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故拢艘园傩諡樾模}人作而萬物睹,故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惟拢酥暵牐瑒t拢苏呙裰改敢病q鎽z撫奄,若保赤子,而仁覆天下。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萬物皆出於機入於機,大機自張,與出俱生,天機自止,與入俱死,生者造化之所始,死者陰陽之所變。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與生死為徒者,出入乎生死之機,固未免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