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曰∶理形于言,叙理成论。词深人天,致远方寸。
阴阳莫忒,鬼神靡遁。说尔飞钳,呼吸沮劝。
… 页面 43…
文心雕龙 ·39·
诏策第十九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
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 ”。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
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
锡胤。《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诰命动民,若
天下之有风矣。降及七国,并称曰命。命者,使也。秦并天下,
改命曰制。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
三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赦命,策封
王侯。策者,简也。制者,裁也。诏者,告也。敕者,正也。
《诗》云“畏此简书”, 《易》称“君子以制数度 ”,
《礼》称“明神之诏”,《书》称“敕天之命”,并本经典以
立名目。远诏近命,习秦制也。《记》称“丝纶”,所以应接
群后。虞重纳言,周贵喉舌,故两汉诏诰,职在尚书。王言之
大,动入史策,其出如綍,不反若汗。是以淮南有英才,武帝
使相如视草;陇右多文士,光武加意于书辞:岂直取美当时,
亦敬慎来叶矣。
观文景以前,诏体浮杂,武帝崇儒,选言弘奥。策封三王,
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诏严助,即云∶“厌承
明庐”,盖宠才之恩也。孝宣玺书,责博于陈遂,亦故旧之厚
也。逮光武拨乱,留意斯文,而造次喜怒,时或偏滥。诏赐邓
禹,称司徒为尧;敕责侯霸,称黄钺一下。若斯之类,实乖宪
章。暨明章崇学,雅诏间出。和安政弛,礼阁鲜才,每为诏敕,
… 页面 44…
文心雕龙 ·40·
假手外请。建安之末,文理代兴,潘勖九锡,典雅逸群。卫觊
禅诰,符采炳耀,弗可加已。自魏晋诰策,职在中书。刘放张
华,并管斯任,施令发号,洋洋盈耳。魏文帝下诏,辞义多伟。
至于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蔽乎!晋氏中兴,唯明帝崇才,以
温峤文清,故引入中书。自斯以后,体宪风流矣。
夫王言崇秘,大观在上,所以百辟其刑,万邦作孚。故授
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
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眚灾肆
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
大略也。
戒敕为文,实诏之切者,周穆命郊父受敕宪,此其事也。
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及晋武敕
戒,备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隐,
勒牙门以御卫,有训典焉。
戒者,慎也,禹称“戒之用休 ”。君父至尊,在三罔极。
汉高祖之《敕太子 》,东方朔之《戒子》,亦顾命之作也。及
马援以下,各贻家戒。班姬《女戒 》,足称母师矣。
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
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
文教丽而罕施,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
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
自教以下,则又有命。《诗》云“有命自天”,明命为重
也;《周礼》曰“师氏诏王”,明诏为轻也。今诏重而命轻者,
古今之变也。
赞曰∶皇王施令,寅严宗诰。我有丝言,兆民伊好。
辉音峻举,鸿风远蹈。腾义飞辞,涣其大号。
… 页面 45…
文心雕龙 ·41·
檄移第二十
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威声。故观电而惧雷壮,听声而
惧兵威。兵先乎声,其来已久。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
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
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
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 ”,即檄之本源也。及春秋征伐,自
诸侯出,惧敌弗服,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刘献
公之所谓“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者也。齐桓征楚,诘苞
茅之缺;晋厉伐秦,责箕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
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
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 》,书以尺二,明白之文,
或称露布。露布者,盖露板不封,播诸视听也。
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罚”;
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 ”。故分阃推毂,奉辞伐罪,非唯
致果为毅,亦且厉辞为武。使声如冲风所击,气似欃枪所扫,
奋其武怒,总其罪人,征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
之胆,订信慎之心,使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
坠于一檄者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意
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
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然抗辞书衅,
皦然露骨,敢矣撄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锺会檄蜀,
征验甚明;桓温檄胡,观衅尤切,并壮笔也。
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
… 页面 46…
文心雕龙 ·42·
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
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
也。故其植义扬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
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必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此其要
也。若曲趣密巧,无所取才矣。又州郡征吏,亦称为檄,固明
举之义也。
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相如之《难蜀
老 》,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及刘歆之《移太常 》,辞
刚而义辨,文移之首也;陆机之《移百官》,言约而事显,武
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
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
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赞曰∶三驱弛网,九伐先话。鞶鉴吉凶,蓍龟成败。
摧压鲸鲵,抵落蜂虿。移风易俗,草偃风迈。
… 页面 47…
文心雕龙 ·43·
封禅第二十一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
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
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
欲胜义则凶。”戒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
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巡岳,
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及齐桓之霸,爰窥王
迹,夷吾谲谏,拒以怪物。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然则
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以史迁八书,
明述封禅者,固禋祀之殊礼,铭号之秘祝,祀天之壮观矣。
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
亦彼时之绝采也。铺观两汉隆盛,孝武禅号于肃然,光武巡封
于梁父,诵德铭勋,乃鸿笔耳。观相如《封禅 》,蔚为唱首。
尔其表权舆,序皇王,炳玄符,镜鸿业;驱前古于当今之下,
腾休明于列圣之上,歌之以祯瑞,赞之以介丘,绝笔兹文,固
维新之作也。及光武勒碑,则文自张纯。首胤典谟,末同祝辞,
引钩谶,叙离乱,计武功,述文德;事核理举,华不足而实有
馀矣!凡此二家,并岱宗实迹也。
及扬雄《剧秦 》,班固《典引》,事非镌石,而体因纪禅。
观《剧秦》为文,影写长卿,诡言遁辞,故兼包神怪;然骨制
靡密,辞贯圆通,自称极思,无遗力矣。《典引》所叙,雅有
懿采,历鉴前作, 能执厥中,其致义会文,斐然馀巧。故称
… 页面 48…
文心雕龙 ·44·
“《封禅》靡而不典,《剧秦》典而不实”, 岂非追观易为明,
循势易为力欤?至于邯郸《受命 》,攀响前声,风末力寡,辑
韵成颂,虽文理顺序,而不能奋飞。陈思《魏德》,假论客主,
问答迂缓,且已千言,劳深绩寡,飙焰缺焉。
兹文为用,盖一代之典章也。构位之始,宜明大体,树骨
于训典之区,选言于宏富之路;使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
坠于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则为伟矣。虽复道极数殚,终
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赞曰∶封勒帝绩,对越天休。逖听高岳,声英克彪。
树石九旻,泥金八幽。鸿律蟠采,如龙如虬。
… 页面 49…
文心雕龙 ·45·
章表第二十二
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请,
俞往钦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然则敷奏以言,则章
表之义也;明试以功,即授爵之典也。至太甲既立,伊尹书诫,
思庸归亳,又作书以赞。文翰献替,事斯见矣。周监二代,文
理弥盛。再拜稽首,对扬休命,承文受册,敢当丕显。虽言笔
未分,而陈谢可见。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
书。
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
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
以执异。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
在文物, 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谓德见
于仪。其在器式,揆景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按《七
略》、《艺文》,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
纂者,乃各有故事,布在职司也。
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左雄表议,
台阁为式;胡广章奏,天下第一:并当时之杰笔也。观伯始谒
陵之章,足见其典文之美焉。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
末让表, 以三为断。曹公称“为表不必三让 ”,又“勿得浮
华”。所以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矣。至
如文举之《荐祢衡 》,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
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琳禹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
… 页面 50…
文心雕龙 ·46·
则其标也。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
显,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馀,故能缓急应节矣。逮晋
初笔札,则张华为俊。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
得其偶,世珍《鹪鹩 》,莫顾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有誉于
前谈;庾公之《让中书 》,信美于往载。序志联类,有文雅焉。
刘琨《劝进 》,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
且亦国华。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宜耀:循名
课实,以文为本者也。是以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
明而不浅。表体多包,情伪屡迁。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
其丽。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屈,必使繁约得正,
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子贡云“心以制之,言以结
之 ”,盖一辞意也。荀卿以为“观人美辞,丽于黼黻文章 ”,
亦可以喻于斯乎?
赞曰∶敷表降阙,献替黼扆。言必贞明,义则弘伟。
肃恭节文,条理首尾。君子秉文,辞令有斐。
… 页面 51…
文心雕龙 ·47·
奏启第二十三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
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
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
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诬: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
来,奏事或称“上疏 ”,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
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
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
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张
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
迭兴。若高堂天文,黄观教学,王朗节省,甄毅考课,亦尽节
而知治矣。晋氏多难,灾屯流移。刘颂殷劝于时务,温峤恳恻
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
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若
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有御
史,职主文法;汉置中丞,总司按劾;故位在鸷击,砥砺其气,
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也。观孔光之奏董贤,则实其奸回;
路粹之奏孔融,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若夫
傅咸劲直,而按辞坚深;刘隗切正,而劾文阔略:各其志也。
后之弹事,迭相斟酌,惟新日用,而旧准弗差。然函人欲全,
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诗》刺谗人,投畀豺虎;
… 页面 52…
文心雕龙 ·48·
《礼》疾无礼,方之鹦猩。墨翟非儒,目以羊彘;孟轲讥墨,
比诸禽兽。《诗》、《礼》、儒墨,既其如兹,奏劾严文,孰云能
免。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
骂,多失折衷。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
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是以立范
运衡,宜明体要。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裁,秉
儒家之文,不畏强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
绝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 ”,取其义也。孝
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
云“谨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