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特工的故事(全) >

第1章

特工的故事(全)-第1章

小说: 特工的故事(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74you
  序幕——二局A 
  2000年,一转眼上大四了,我开始提前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些调研。我的学校——XX学院,是国家XX部直属的一所重点高校。其实当年高考时,我本来最想去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但在那张写满招生高校和专业的报纸上,我看到了XX学院的名字。当时,据老师说,这所学校并不是每年都在我省招生的,而是几年才招一回,每次也从不超过2个名额。上一次在我省招生时,只招了一个人。可怕的是,那个人是全省文科状元。我顿时对这所神秘的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由于该学校是在提前录取批次的,所以和报北大并不冲突。一般来讲,提前录取批次的高校多以军事,公安院校为主,但由于XX学院直属于政府的XX部,所以也作为特殊院校而一直被列入提前录取一批中。于是,在填高考的志愿时,我在提前录取那一栏里的第一志愿填的是XX学院英语专业。在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一栏的第一志愿中,我填的是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剩下的各志愿里我也基本上都填的是英语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分数超过了北大的分数线不少,估计去英语专业是不成问题的。但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是全班同学中,甚至是全校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作为提前录取院校的XX学院早早就把录取通知书邮给了我。录取通知书是一张红色的酷似请柬的折叠硬纸卡片,封面上印着金黄色的XX学院四个大字,里面除了通知我于1996年9月1日去在北京的XX学院报到外,封一的那一面上还有原国家XX部部长,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某位领导的题词: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合格的XX干部。尽管和北大擦肩而过,我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后悔的,就冲XX学院的名字里XX那两个字就够〃光宗耀祖〃的了。父母也很高兴,觉得儿子这下子可一步登天了,国家XX部直属的学校,那将来可就是XX官了呀。亲戚朋友们中有的人以前从来就没听过这所学校,但现在一听到这么响亮的名字,也都觉得比上北大还要有前途。 
  一转眼近四年过去了。我现在早已没了刚踏入XX学院校门时的那种激情了。它可以说是一所迷你学校,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加在一起不超过两千人。校园也非常小,而且它似乎很少像一般的大学一样有什么文艺和体育活动,除了每年迎新生的晚会外,几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娱乐活动了。不过学校的学风很好,学生们学习都很刻苦。在这种氛围下,我四年来也是一直刻苦学习,几乎没怎么玩过。不过也的确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我考了九十分,在全国也排上了名次。而且还被推荐参加了XX学院的同声传译培训班,这是专门为XX部翻译部门输送人才而办的系统内高级翻译培训班。但我当时的想法已经和刚来到XX学院时及在校的前两年中的想法不同了,已经对将来到XX部工作失去了兴趣。因为在学校的几年里,我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师哥师姐,其中有些人去了XX部工作。但他们似乎干得都不太愉快。一问他们,他们就是一通怨言:工资奇低,不给房子,在国外工作时很艰苦,年轻人基本上都被派到亚非拉等生活水平低于国内的地区,而且在国外工作还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自己要是没有背景的话,一辈子只能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公务员。所以自九十年代起,XX学院的学生中想去部里工作的人就很少了。他们说的这些我其实都不太在乎,正所谓〃少年壮志不言愁〃嘛。 
  但让我真正对到XX部工作失去兴趣的却是在XX部实习期间。尽管是部属院校,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到部里实习的机会的。由于我平时表现一向很好,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班级学习委员,所以被推荐到部里一个重要部门实习。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XX部令我非常失望,倒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我不喜欢这种工作。想像中的那种高贵辉煌的XX工作好像一下子就变成现实中这样枯燥乏味。因为在外人眼中非常神秘的XX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咬文嚼字的文字工作,而且机关作风很浓,签字画圈,改标点符号。领导和下属都是整天闷在办公室里写稿子,改稿子。我当时甚至和别人开玩笑说,XX部实际上就是编辑部。也就是那时,我开始觉得,以我的个性,在这样的氛围里干一辈子肯定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自实习以后,XX部就从我的就业计划中永远退休了。 
  实习之后,虽然离找工作的时间还早,但既然我已经不打算去XX部工作了,就应该尽早为自己找到一个大方向。其实我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自由职业者式的同声传译员,很自由,没人管,而且收入奇高。在北京的一个资深的同声传译员每年拿个几百万似乎不成问题。但在外面做过几回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北京的同传的圈子很小,新面孔的年轻人要想打进去非常难。客户一般都会选择有名望的老翻译们。而我当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把我带进圈子,所以暂时放弃了在这方面的寻找。 
  那就再试试公司吧。说实话,我本来就对经济不感兴趣,在学校时的选修课上,能不选经济类的我就不选。但我还是跑了很多家公司,反倒发有现我比我自己想像中还不喜欢公司文化。每次面试或复试时,人力资源经理和总裁总是各公司的通用口径——我公司将提供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人才提供实现自我的平台,我们将用竞争力的薪资,吸引有团队精神的人才。。。。。每个公司都是那一套话,听得太多了我后来都觉得有点恶心了。我在课余时间到过一家公司实习,这是一家私营企业,我的职位是总裁的英文助理。工资给得很高,正式录用后可达八千元。但我没干多久就走人了,那个老板纯粹是一流氓,不干什么正事,在他身边准学不出好来,而且整天唧唧歪歪的,就算一个月一万八我也不伺候他呀。 
  尽管后来又有一些高薪的公司有意让我加盟,我最后还是都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我对公司事务的确是一点热情也没有,这样的话将来我怎么可能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转眼到了大家都开始正式找工作的时期了。首先来学校做宣传的是中央的各大部委。隔几天就来一个,在学校会议厅开个报告会,请在自己部门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谈体会,但学校里真正优秀的学生好像都对这些部门没什么想法,因为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待遇普遍偏低,所以有一部分人对它们根本不感兴趣。我也看了公务员的考录计划,但觉得这些部委要英语专业的职位好像以资料翻译居多,而且我一听某些部门的名字就兴趣全无了。 
  一天,在北京某高校举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我意外地发现了国家T部门在那里招聘。T部门的业务一向是我的兴趣所在。不瞒你说,在学校期间,我读了大量的英文小说,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间谍小说,另外百分之十基本上是侦探小说。我毫不犹豫地走到了T部门的招聘桌前,递上了自己的一位简历。 
  坐在桌前的是一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厚茄克,在他身后的上方,贴着T部门所需的专业:前面的十几个专业基本上都是语言类的,除了英语外,剩下的是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各语种,世界各大洲的基本上都涵盖了,非语言类的有法律,计算机和金融等。那人看了我的简历后,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成绩很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XX学院的主管机关XX部也是从事对外政治工作的,两种工作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似乎占了点天然的优势。 
  他问我是否了解T机关,我说很了解,因为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连我的国际关系课的论文题目都是。他一听,眼睛一亮,马上问我写了些什么内容。我把大致框架告诉了他。他这时也看出我的确很在行,至少在常识方面是这样。我接着问他,这次招的是对外情报人员还是反间谍人员。他没有回答,却对我说:〃我们俩之间的谈话是我今天来这里后程度最深的一次,其他不少学生甚至连我们这个机关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然后又接着回答我的问题:〃学语言的学生一般都搞去情报的。〃我一听,心里一热:对外情报,中国的CIA呀。我又问他,学外语的会不会去搞监听之类的东西。而他此时已经似乎很喜欢我了,直接说:〃我们从来都是量才而用,你来了我绝对不会让你搞内勤。〃我又问,〃考过公务员后还要不要通过特殊的考试呢?〃〃你放心,我考的都是些常识性的东西,对你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你真的打算来么?〃〃当然。〃〃那好〃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只笔,接着问我,〃你对我们这个领域内哪个具体方面感兴趣?〃我说,我学外语的,当然是对能常出国的那种情报工作感兴趣了。〃他微微一笑,用笔在我的简历上写上了〃二局A〃,然后让我回去等他们的电话。(现在我知道二局就是我刚去时被分到的那个局,A则是把应征者分成ABC等几类)。我转身离开时,发现我后面已经排了不少手拿简历的学生了,我在从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向外挤时,听见了那位特工招募者对马上递上简历的那个男生说:〃你是吉林大学的学生?〃〃是的,我特地来北京找工作〃。〃对不起,我们这个点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
特工的故事
第一部分 间谍培训
作者:74you
第一部分 间谍培训 
  只面向在京高校的学生?我了解教育部的政策,就算是在京高校的学生都不是人人都有毕业留京工作的指标,外地院校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在那所学校的大门口我与一起来的同班同学们会合了。他们也都向T机关投了简历。其中包括和我同寑室的小林和小丁。小林在向那位特工招募者递简历时,对方问他是否知道T机关是干什么的。小林说:和美国的CIA差不多吧。对方显得很高兴,说:看来你们XX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还收下了他的简历。(其实小林自己都承认,他对T机关的了解也就是仅仅知道它和CIA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我给T机关人员留下的印象帮的忙)小丁就更有意思了,他在递简历时,那位特工招募者见他的脸上有一道细长的刀疤(小时候玩刀时自己不注意划的),就问他:“你脸上有刀疤,这可不行 ,属于明显特征。你还不认识人家呢,人家先认识你了。”小丁一向头脑灵活,鬼点子多,马上回答:“我当初在考XX学院时,人家也说脸上不能有明显特征,但我还是来了呀。”(晕,他这叫什么逻辑)对方见他反应很快,就也照收了他的简历。其他的那些同学也都投了简历,对方也问了些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他们的回答是否让对主满意,但XX学院的学生的简历T机关好像全收了,不像某些学校的学生,一上去就被拒绝了。 
  过了大约一周,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主自称是T机关的干部考录人员,想约我当天来一次面试。我开始以为我将是和其他人一起去T机关面试,没想到对方却却告诉我,他们现在就在学校附近,想现在就约我到学校旁边的一家茶庄里喝茶。哈哈,不亏是情报机关,连面试都搞单线联系。 
  我到了茶庄后,见到了两个T机关人员,一个就是上次那位特工招募者。这一次,我知道他姓姚,是T机关干部局的一位领导,另一位要年轻些,身材高大,是他的下级,他就是刚才给我打电话的人。 
  他们先是问了一些关于我个人方面的问题。然后又很轻松地和我谈起了情报工作,姚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想像那么容易做,你想想,如果西方国家想用金钱收买中国人的话,他们的美元是很有诱惑力的。而我们的钱呢,尽管国家也有拨款,但和人家的钱比起来要少多了,用它来对西方人工作的话,我们似乎并不占优势。”随后又说:“你要是真的热爱这一行的话,将来和我们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些东西。”我也说出了自己对中国情报工作的一些看法。最后,他们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不能向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配偶说出自己真正的职业,你能接受么?”我回答说:“至少隐藏真实身份可以保障我的安全,至于其他方面的东西,就要显得次要了。”对方看来对这个答复很满意,然后就和我握手告别,并告诉我继续等电话。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小林和小丁也都与T机关的人员进行了面谈,他们也都觉得对方似乎比较满意,并让他们等电话。 
  又过了一周,我和小林和小丁被一起叫到了辅导员的办公室。辅导员对我们说:“今天上午T机关来了个老头子(估计指的是老姚),来调查你们三个人的背景和平时表现。我可好好把你们夸了一通呀。”我们三个当时都觉得:有戏。 
  其实我们三个人当中,我是对情报工作最感兴趣的,所以很重视这次机会。小林则差些,他觉得自己只要能留京就行了,对于自己具体做什么好像不是太关心。小丁开始时则更不太在意,他本来就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平时就总躺在宿舍的床上发表他的“政见”:“等过了十年,开同学会的时候,你们这帮想去机关的人都是这长那长的了,就我什么也不是。但我却开辆豪华大奔驰去参加同学会,那时候看看谁牛B。”但后来他又表现出很想去T机关,我就用他当初的关于同学会的话问他,他回答说:“如果真能去上的话,我也只打算和T机关签个几年合同,合同期一满我就去企业,公务员太穷了。” 
  又过了几周,T机关正式通知我们去它指定的一个地方去参加笔试和正式的面试。笔试的东西都我平时喜欢研究的那些东西,面试也很正规,老姚也在考官当中,不过他这次没问问题,只是埋头做记录,除此以外,还专门有一个以笔试形式进行的心理测试,内容是在一张答题纸上做选择题,一般都是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在两个极端和比较折中的方案中做出选择。后来听人说,答题的技巧在于,选极端的答案或折中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选极端的就一直选极端的,如果选折中的就一直选折中的,这样才能说明答题者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这显然比单纯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是极端还是折中更能考察一名可能成为情报人员的候选人的心理素质。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去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我的考点是在位于一个叫幸福街的地方的一所中学。那时是冬天,我在答《申论》时居然发起了烧,我倒,我大学四年都基本上没发过烧,怎么偏偏在这么个时候烧上了?在答题前,我们都要在一个信封上写上自己的通信地址和报考部门,以便将来把成绩邮给我们。坐在我后面的那位女孩报的是铁道部,她在看到我的报考单位后怔了一下,然后向我会意地一笑,还祝我成功。 
  我果然成功了。而且老姚告诉我,我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公务员考试也顺利地通过了,老姚说面试的考官也对有很深刻的印象,估计他推荐我去的二局会很愿意要我。 
  小林和小丁也都通过了考试,T机关在XX学院只要了我们三个人。随后我们又接受了体检。体检通过后没过多久,我们就在T机关的一座办公楼内和T机关正式签了约,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最低服务期为五年,如违约的话,每年交违约金一万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