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

第131章

命运的抉择-第131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孙露对这个忠厚的老管家也很是信任。只见她点了一下头便不再发话。
  穿过一个道圆形的拱门两人来到了整个杨府中最为僻静的小院中。那书房的门口赫然还守着两名身着黑衣的保镖。书房里头杨开泰正与其他几个财阀聊着什么。先行“国礼”后行“家礼”。杨开泰见孙露进来了立刻带着众人恭敬的起身行礼。孙露礼貌的回礼后又向杨开泰道了个万福。之后众人按照自己的身份按部就班的就坐。一旁的侍女连忙奉上了香茗然后退出书房关上了房门。整个书房顿时就与外界隔绝开了。只见孙露轻轻的缀了口茶后向众人客气道:“诸位股东远道迩来,杨府招待怠慢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那里,我等有幸得到首相大人的接见已经是感激涕淋了。”杭州商会的会长王霖生连忙拱手献媚道。孙露却摆了摆手将茶碗往几案上一搁道:“在这间书房里只有孙会长,没有孙首相。诸位今日前来想必为的都是商会的事情吧。”
  “是,是,总会长说的是。我等今日前来确实为的是商会的事宜。还请会长为我们做主啊。”一旁的苏九斤立刻接口道。和忠叔一样曾经是杨家大掌柜的苏九斤如今也算是个不小的财阀了。
  其实在众人眼中孙首相与孙会长并没什么区别。当初香江商会虽然是效仿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建立的。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本土话后香江商会在运营上同欧洲的公司有了一定差别的。就象荷兰与英国的公司主要地是同政府联合起来增长私人财富,政府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中取得巨额红利。而香江商会的业务却事无巨细都置于首相孙露的监督之下,商会成为了隆武政府不明确的工具与代理人。孙露则是连接两者的代理人。
  “哦?商会事宜?”孙露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公公。却听杨开泰率先开口说道:“露儿啊,大家想让你在南洋等地派些人马去。毕竟商会在那里有不少商栈和农场。南洋各国势力复杂,那些土人又暴虐。时常会来袭击我们的农场。有了军队我天朝子民也好在那蛮荒之地安心营生。”
  “是啊,是啊。还请孙会长为我等做主。”杨开泰这话音刚落其他人就连忙点头附和起来。
  孙露饶有趣味的看着眼前这帮人。所谓的保护天朝子民只是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这些人真正介意的是他们自己在东南亚的产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经营自己的殖民地时都会带上本民族的特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会在内陆建立起堡垒,改变当地土著的信仰。然后驱使大量的奴隶去找金矿和银矿。荷兰人和英国人则会选择沿海或岛屿优良的港口建立自己的炮台。一边掠夺当地的资源一边发展自己的垄断贸易。中国的表现大概就是经营殖民农场。
  孙露心里很清楚那些农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些股东财阀们最初向外投资并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将自己的家产转移到海外去。当年孙露北上勤王时这些股东虽然都出了钱。可是在心底里对义勇军却并没报多大的希望。许多人都是抱以悲观的态度看带清军的南下。当时恰逢香江商会开始向东南亚发展。这些地主出身的股东们立刻抓住了机会随着义勇军海军一起进军南洋。在南洋购买或吞并了大量土地并建立农场。一旦孙露失败清军真的南下他们也好就此卷着家产逃到南洋去。
  孙露最终还是成功的抵御住了辫子军的进攻。财阀们不用再提心吊胆着盘算何时逃亡南洋。然而当他们回头一看却发现当初投资的农场已经异常蓬勃地发展了起来。那些东南亚的农场一般以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为主。也连带着种植油棕、奎宁、香料等热带经济植物。在农场劳作的农民大多是当地的土人。并由当地的华人担任农场的监工。东南亚的气候的地理适合水稻的生长。为此中国的农场主们还带去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使得原本蛮荒的东南亚雨林很快就成为了亚洲新的农业基地。商会也在这种热带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起了许多新兴产业。例如甘蔗和油棕的大量种植连带着发展起了“榨糖业”和“榨油业”。产出的蔗糖除了转销回中国外更多的是通过荷兰人远销到了南亚、非洲乃至欧洲等地。油棕榨出的油除了可以充当食用油外还可以作为原料用来生产肥皂等轻工业品。这些巨大效益都是当初一心想要逃跑的地主们万万没想到的。
  快速发展的热带农业带来的是劳动力的紧缺。东南亚的土著并不足以满足农场、熬糖厂、榨油厂等等产业的需求。而此时的中原地广人稀。朝廷又颁布了许多鼓励农业的优惠政策。普通百姓谁会放弃自己的土地跑来给你做牛做马。于是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就被从非洲、印尼拐骗或贩卖来的奴隶给填补了。按照大明目前的法律在中国的领土上贩卖人口蓄养奴隶是犯法的。可法律没规定不能在国土以外的地方进行奴隶交易。那些财阀们当然毫不客气的就在东南亚蓄养起了奴隶。使得东南亚成了继新大陆后又一个重要的奴隶需求地。农场主对镣铐的需求连带着广东的铁器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而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地主老财们当然是将压榨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至。并仗着香江商会在东南亚的军事势力到处作威作福。结果随之而来的便是当地民众的奋起反抗。据陈家明的来信孙露得知仅去年发生在中国农场中的暴动就不下十几起。特别是印尼等地情况由为严重。压榨惯了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的地主们被野蛮的印尼土著给吓坏了。于是再三思量下只好回来找他们的首相大人来解决问题了。
  众人见孙露莫不做声以为孙露不想出兵。顿时就有几个股东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恳求道:“会长您不知道那些土人有多凶残。他们可是生吃活人的啊。若是没有军爷前去镇压恐我等就再也不敢踏上香料岛了。”
  孙露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股东,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殖民是一种卑鄙无耻,充满血腥的行径。所以孙露也不再介意在殖民地开展奴隶贸易。可是她从未想到过一群卑劣的地主,一个懦弱的理由,一支善战的舰队却开启了明帝国的殖民之路。然而殖民之路一旦开启就不可能轻易的停止。包括孙露自己在南洋都有规模不小的农场。她甚至还在马来半岛上拥有一个实验性的橡胶园。孙露当然不希望自己在南洋的产业受到不良影响。于是她从容的回答道:“如今中原战事正紧。不过介于我大明侨民的遭遇。我会调集一个团的兵力去南洋常驻新加坡配合第二舰队镇压香料群岛的暴民。”
  “我会调集一个团的兵力去南洋配合第二舰队镇压香料群岛的暴民。”孙露的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众人就立刻喜极而泣的连声道谢。这一千配有火枪的正规军是个什么概念。在南洋红毛夷只要出各百十来人拿把火枪就能将那些土著当鸭子一样赶。如今朝廷肯出兵相助众人当然是欢欣鼓舞。只听一个南洋来的财阀立刻抱拳保证道:“会长放心。这将士们的食宿粮饷花不了朝廷的钱。我等南洋的华商全包了。”
  “诸位放心,朝廷是不会让我大明子民在海外受委屈的。不过移居南洋的国民也要加强自身的防范。红毛夷在南洋人马少的可怜。做的缺德事更是数不甚数。但人家照样在能在南洋立足。有些事情也要好好向别人学学。”孙露想了一下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在南洋的聚居地要学红毛夷那样建堡垒架大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火器的威力又能保护自我。还有尽量同当地的土王、土司搞好关系。我大明同南洋诸国可是有上百年邦交的。许多事不用我们自己出手。尽量让那些土邦主替我们出面,做到以夷制夷。”
  众人听着孙露的讲解不由纷纷点头称是。而杨开泰则同一旁的王霖生互望了一眼。象是多了一分信心般王霖生试探着向孙露说道:“会长,这土著虽然可以放几枪赶跑他们。可是有些小国寡民却软硬不吃刁钻得很。”王霖生说罢拿来了一个彩瓷花瓶向孙露展示道:“会长请看个花瓶。”
  孙露疑惑着接过了花瓶仔细打量了一番。多年的经商经验让孙露多多少少对瓷器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从外观上看这花瓶的年代不长,样式是模仿景德镇的瓷器。可做工上却相差甚远,而且在颜色上过于鲜艳不够纯正。然而花瓶的底部却打着崇祯朝的年号。孙露将花瓶放在了几案上黛眉一皱向王霖生问道:“王会长这想必不是我大明的瓷器吧。若是我没猜错这该是东瀛倭国的仿制品。”
  王霖生听罢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向孙露夸赞道:“总会长好眼力。这确实是倭国的瓷器。我大明的瓷器历来垄断市场。其中七成出口周边国家。另有二成由荷兰人或葡萄牙人转手出口到欧洲。这二成的瓷器数量虽然不多。但都质量上乘。可是这些年中原战乱不断。包括江西景德镇在内的不少瓷器产地都已停产。江南受其影响产量也降低了不少。于是海外的瓷器市场就出现了巨大的空缺。而这些年填补这空缺的就是倭国的瓷器。”
  听了王霖生的解释孙露并没显出有多么的惊讶。对于倭国瓷器抢占中国瓷器市场的事孙露早就知晓了。为此她还同罗胜等人讨论过这事。按照他们的说法每当中原遭遇“麻烦”时,倭国就会乘机填补中国失去的市场分额。例如宋末、明初以及这次的申甲之乱。可以说倭国就是在中国退出的地方逐渐积聚了力量。广东虽然轻工业发达但在瓷器烧制方面并不占优势。也只好眼睁睁看着倭国在崇祯末年得了不少甜头。因此隆武朝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扶持景德镇的瓷器业。恢复南方瓷器的生产以求抢夺回失去的市场分额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王霖生提起此事肯定不止是为了瓷器的出口。
  当下孙露就不置可否的问道:“王会长,江西等地的瓷器作坊如今大多都已经恢复生产了。从新加坡传来的报告来看。我们正在逐渐恢复对欧洲的瓷器出口。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明的瓷器很快就会夺回原有的市场。毕竟在技术和质量上倭国瓷器是不可能同中国瓷器相提并论的。”
  “回总会长,老夫想提的不是我国瓷器对欧洲的出口。而是对倭国的出口。要知道历来大明对倭国的瓷器出口都是占二成以上的。可是近些年德川幕府大搞海禁。对大明的瓷器征收重税。如今大明对倭国的瓷器出口已经缩水足足有八成。而德川幕府却对这种仿冒的东西熟视无睹。”王霖生痛心疾首的说道。
  “是啊,露儿。不止是瓷器。丝绸、茶叶、布匹等等货品倭国一律抽重税。由于德川幕府的海禁。我大明的商船只能出入长崎港进行交易。每艘船竟要交纳‘船税’白银2~3万两之多。而倭国本国的船只每船所交纳的只不过白银3000~4000两。对于这次的《东印度群岛贸易联合声明》德川幕府也是拒不执行。这根本就没把作为宗主国的大明放在眼里!如此往复大明的颜面何在!如何能在藩属国立威。”杨开泰愤愤不平道。紧接着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数落起倭国的种种无良行径来。
  看着王霖生和杨开泰一唱一和的表演孙露双手抱臂冷静的等待着他们的下一步说辞。对于德川幕府的海禁以及对外国船只抽重税的政策隆武王朝曾经交涉过多次。为此隆武王朝甚至曾采取过向倭国入境商船征收惩罚性“船税”以报复倭国的高关税。然而倭人依然我行我素。明对倭也是以出口为主。惩罚性的“船税”更本起不了作用。另一方面明、倭之间的贸易却日渐红火起来。
  孙露清楚的知道这种繁荣的中倭贸易背后有着怎样肮脏的背景。中原南北军事的对立带来的是双方经济的封锁。如今唯一还能同满清有贸易联系的渠道就只剩下了倭国到朝鲜的航线。物质贫乏的北方市场对南方的商人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诱惑。这使得倭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成了沟通南北中国的地下中转站。南商人们将茶叶、瓷器、玻璃、肥皂、丝绸、布匹、铁器等等商品出口倭国。再通过倭国进口北方的羊毛、原煤、棉花。或是直接进口倭国的稻米、木材、红铜等原料。其中一部分资金还会在倭国流转一通利用倭国特殊的金银兑换率套取更多的白银。这一来一回的巨额利润使得商人们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倭国走私各种货品到满清的控制区。而吴淞——长崎——釜山——天津也成了各方势力心照不宣的黄金航线。
  终于众人的抱怨的结束了。王霖生和杨开泰抬头悄悄瞥了孙露一眼。见孙露不为动容。于是两人又犹豫了起来。看着这两个老奸巨滑的家伙欲言又止的模样孙露轻咳了一声说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商会一向讲究效率。”
  “这,我等都希望朝廷能给德川幕府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厉害。最好能让其降低关税,多开放几个港口。”这次开口的依然是杨开泰。不过在口气上比刚才明显心虚得多。若说让朝廷出兵南洋还可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可是眼前的这个提议则是赤裸裸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国家的国土还在沦陷之中,胆敢走私货物去敌国。这在以前可是叛国的大罪。如今非但不去收复国土,还为了这种走私贸易而出兵自己的藩属国。杨开泰和王霖生都清楚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要求。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说不过去的。孙露甚至当场就能以他二人的话语治他们的死罪。
  于是王霖生连忙战战兢兢的接口道:“会长,其实我等只是想让舰队进入江户威胁一下倭人。荷兰人就是用舰队封锁了湄公河逼得逞罗王就范。只要我大明发一发威那些个弹丸小国还不乖乖的束手就擒。”
  这算是在要求自己出兵攻打倭国吗?以前孙露曾经想象过各种出兵倭国热血沸腾的理由与情景。然而此刻望着底下那几个表情委琐又有些期盼的财阀。孙露发现这一刻自己的心竟然平静得很。没有仇恨,也没有想要复仇的快意。重商主义精髓就是赚钱,对杨开泰等人来说国家、民族都不重要。财富才是一个人终极目标。为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这个目标。倭国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能产生财富的地方。财阀们满心期盼着大炮能轰开那个愚昧国家的大门。好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掠夺那个岛屿上的白银、红铜以及木材。几百年后的屠杀与他们无关。他们更无从知晓。
  当然对于孙露来说无论是为了复仇也好,为了金钱也罢。该解决的事情终究是要解决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孙露决不允许在东亚的海域看见他国的军舰。就算是打着军队旗号的小舢板都不行。更何况是象倭国这样的一个军事存在呢。不过孙露暂时还不能给予财阀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她还需要令人信服的借口以求师出有名。只见她眉头一皱用一种近乎严厉的语气呵斥道:“王会长。如今中原战火不断。百姓们无不期盼的着朝廷早日收复中原实地。此时为一点点蝇头小力出师藩属国成何体统!百姓们又会怎么想!至于倭国目无朝廷的事。朝廷自会有分寸的!若是今后还有次大逆之言,定惩不怠!”
  王霖生和杨开泰一听孙露语气不善,顿时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跪地求饶道:“会长息怒,我等被钱财蒙了心智。如此口不择言,实在该死。实在该死。我等下次再也不敢有此非分之想了。”
  “恩,起来吧。诸位都是富甲一方的士绅,又是议会的议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到时候落了别人的口实。议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