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

第275章

命运的抉择-第275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孔代也确实被顾炎武一下子给问住了。如果他回答“是”,那正符合顾炎武刚才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如果他回答“不是”,则又与他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不符。眼看着年轻的亲王陷入了两难,杨绍清不禁在心中暗自长叹了一声。其实无论是孔代、顾炎武,还是他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一个君主制国家的臣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死循环。
  面对这个死循环,有些人选择以死成大义,有些则干脆用暴力打碎循环。在用暴力打碎这种循环之后,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取代先前的君王成为金字塔顶端的掌权者。另一种则是另辟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显然中国人总是选择前者,欧洲人则在实践中得出了与君主制迥然不同的共和制。此刻,在场就有三人来自与共和制国家。顾炎武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十分容易解答。却听惠更斯毫不犹豫的接口道:“当然是推翻国王咯。人生而自由。没有人生来就该作奴隶,就该向君王奉献上他的一切,甚至他的生命。元首之所以是元首,是因为他能满足他的人民的利益。如果他反而用手中的权力压迫人民。那他就可以被废黜并可由另外的人取而代之。就算是上帝确定的君王也一样,因为上帝是不会安排一个暴君来统治虔诚的信徒的。”
  “说的对。如果是在一个共和制的国家,贞德就绝不会遭到这样的待遇。因为有人民站在她的身后。”博雷利跟着附和道。不过他对杨绍清与顾炎武的假设,实在是不敢恭维。想到这儿,他不由又补充道:“其实,杨、顾你们两个假设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贞德虽然英勇也受人爱戴。但她只是一个奥尔良农家少女。就算查理七世赐予了她贵族称号,还是一个没有贵族血统的女子。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都不可能接受一个平民女子当国王的。”
  “难道在欧洲国王只能由贵族做吗?可是你们刚才不是还说人生而自由吗?既然生而自由,那贵族与平民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贵族能做国王,平民就不能做。”杨绍清不解的问道。
  “人确实生而自由。但贵族拥有领地,并为国家常年服役,他们当然能拥有与之对应的权力。”一直没发话的波意耳想当然的接口道。正如他所言,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认识到了贵族世袭制的荒谬。但在这个时代的欧洲,贵族在民众的心目中还是占据很高地位的。
  “可你们不是砍了国王的脑袋吗?”这下连顾炎武也给绕迷糊了。
  “议会处死查理一世,那是因为他犯了叛国罪。这同是不是贵族没有关系。难道中国的皇帝就不是贵族吗?”波意耳反问道。他很难想像一个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国家会对贵族不抱有敬意。
  “嗯,准确的说中国的开国皇帝,许多都不是贵族,甚至有些出身十分贫寒。”顾炎武想了一下回答道。
  “不是贵族?出身贫寒?难道说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行和令人尊敬的威望,才被民众推选为皇帝的吗?”博雷利好奇的问道。在佛罗伦萨时,他就听那里的传教士介绍过中国。他们口中的中国简单概括着说就是由“圣人王”统治的巨大帝国。而那些“圣人王”并不是以血统界定的,而是源自于他们高尚的品行。现在听顾炎武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那么一会事呢。
  然而,顾炎武却以嘲讽的口吻纠正道:“他们的威望不是来自于高尚的品行,而是来自于用武力夺取的权力。因为在中国除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名言之外。还有一句年代更为久远的口号——帝王将相宁有种呼!” 
 
 
 
  
第二部 第四十九节 共和君主难断优劣 恶狼入室巴黎遭劫
 
  “帝…王…将相…宁有种…呼…”在场的欧洲人饶口着将顾炎武的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不明其意的孔代当下便疑惑的追问道:“顾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皇帝、将军、宰相之类的掌权之人。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人只要都有机会做人上之人。”顾炎武转用拉丁语解释道。
  “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做人上之人?平民也行吗?”惊愕的众人中博雷利头一个反应过来道。
  “只要他们能成为最强者,就能当皇帝。”顾炎武直言不讳的说道。对于中原士大夫们引以为傲的春秋大义,他早就没了兴趣。至于“顺应天命”之类的说辞,不过是胜利者问鼎中原、黄袍加身后,臣子们送上的献媚之词罢了。一个人只要做了皇帝,他(她)就能脱胎换骨,由人变为神。从前的一切过失都可以忽略不计,还有诸多文人跟在身后为其粉饰身世。
  “那请问强者一词是以什么来作标准的呢?”惠更斯紧跟着饶有兴趣的询问道。由于荷兰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国家,故而荷兰人对贵族的态度显然没有博雷利等人来得那么崇敬。事实上,荷兰本就是一个充满做人上人机会的国家。
  “是武力。中国有句古话叫‘逐鹿中原’,意思是人们能像猎人猎鹿一样争夺权力。血统因皇帝的身份而高贵。而不是因为血统高贵而成为皇帝。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做过乞丐。”顾炎武这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吓了一跳。他从未想到过自己能如此顺溜地的直呼明太祖的名号。其实他本是想拿当今女皇来作例子。但眼见一旁座着的杨绍清,不知怎地竟顺口举了明太祖的例子。难道说自己已经在心底里认可了中华朝,对大明已经不再心存敬畏了?
  正当顾炎武暗自心惊之际,博雷利等人也被他口中乞丐皇帝的例子给怔住了。他们没想到一向讲究礼仪的中国人竟然会信奉武力至上。甚至还奉一个乞丐为皇帝。却听孔代瞪大着眼睛问道:“这么说那个乞丐皇帝一定十分英勇善战罗。”
  “可以这么说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带领义军将统治中国的蒙古人驱逐回了大漠,让汉人恢复了自由。所以人们将他奉为了皇帝。”杨绍清微笑着解释道。虽然明太祖在立国后的举动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但其驱逐鞑虏的功绩依旧是不可抹杀的。
  “原来如此,一个打败蒙古人,为自己民族争取到自由的人,确实有理由被奉为皇帝。”孔代恍然大悟着点头道。
  “只可惜,明王朝之后的继任者总认为自己的先祖驱逐鞑虏,是天下汉人的救世主。不少皇帝都极其荒淫。以至于国事日渐衰败。当最后一个皇帝想要力挽狂澜时一切都已太经晚了。”顾炎武沉吟了一声,叹息道。他说的这番话固然是在感叹朱明王朝的衰亡,另外也是在暗指而今的中华王朝。虽然顾炎武对中华帝国的缔造者孙露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但有一点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孙露驱逐了鞑虏,避免了中原再一次遭受蛮族的凌辱。光凭这一点她确实有资格接受天下百姓的拥护。可因为这样,她就有权篡取皇位吗?而又有谁能保证她的后人不会像朱元璋的后人那般自负自己家族是天下人的救世主?不会重演明朝的历史?
  “是啊,就算明太祖驱逐鞑虏有功,这也不代表朱明皇室就可以凭此无限度的挥霍天下。汉家江山是经过千千万万的汉家儿郎抛头颅洒热血才得以光复的。绝不是君王一个人的功劳。”杨绍清注视着顾炎武颔首坦言道。他知道顾炎武在暗示什么。但他同样也知道孙露从未将自己当成过世人的救世主,他们的子孙更不会。
  面对杨绍清斩钉截铁的回应,顾炎武顿了一顿,摇头道:“话虽如此,可面对先祖如此辉煌的功绩,后人总会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或许王朝的缔造者起先并没有将自己当做救星,但他的子孙却会一代又一代的重复这种优越感。并最终认定自己是授命于天,无视天下人的存在。”
  “嗯,不错。一旦掌权者认定自己理所当然拥有权力,那他就会肆无忌惮的滥用权力。顾先生,既然贵国民众不以血统来认定统治者,那一旦统治者实行暴政贵国人民一定会勇敢的那起武器反对暴君吧。”惠更斯关切的问道。经过刚才的谈话他发觉中国人越发让人难以理解了。他们时而顺从到可以无条件地为帝王去死;时而却又桀骜不逊,丝毫不将皇权等级放在眼里。
  “事实上,中原每一次王朝更替几乎都伴随着百姓对暴君的声讨声。百姓们用武力打倒一个暴君,拥护可以为他们做主的有道明君登基。明君的后人再渐渐从平庸到昏庸,由英明到暴戾。于是战乱的烽火再一次燃起。破而再立,立而再破,如此周而复始,几乎每隔三百年左 
 
 
 
  
第二部 第五十节 赴晚宴杨绍清周旋 起豪言太阳王立志
 
  在孔代的指引下免于走弯路的中国使团终于在三天之后,抵达了法国宫廷的临时首都圣日尔曼。另一边通过打探叛军动向同时得知中国使团来访的法国宫廷,也以极其隆重的规格接待了这批来自东方的贵客。喜好享受的法国贵族们更是一扫先前叛军肆虐,巴黎被洗劫的阴霾,个个喜笑颜开着参加了王室举办的盛大舞会。参加这次舞会的不仅仅只有保皇一派的法国贵族,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等国的特使,以及正在流亡中的英国王室成员均是法国宫廷的座上客。难怪会有人戏言除了北方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舞会是欧洲君主专制国家代表的大聚会。
  这样的一个舞会显然不适合惠更斯、玻意耳等人参加。他们既是清教徒,见不得贵族们骄奢淫逸。贵族们也不希望在自己的舞会上看见来自邪恶共和国的叛逆。而顾炎武在那日与孔代等人交谈之后,便整日埋头于自己的冥想之中,似乎不再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了。于是,杨绍清便带着吴钟峦、郑森等五人迎邀参加了舞会了。
  不过舞会倒是被举办得极为有趣。为了让中国使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舞会被特意加入了许多东方元素。面对着用中东的地毯、中国的瓷器,以及一些笔法拙劣的水墨画布置的舞会,中国使节们觉得荒诞而又怪异。不过于会的欧洲贵族可不在乎这些。他们一个个涂脂抹粉,穿着紧身裤、膨膨裙,留着波浪式或卷筒状长发,用尖锐而又做作的语调谈论着所谓的东方情调。并不时地参杂一些对东方大帝国的向往和对目前欧洲倒皇势力泛滥的忧心。
  而在这一干纨绔子弟之中有一个年轻人引起了杨绍清的注意。却见他始终隐在人群之后,以冷静而又略带些厌恶的目光审视着舞池内醉生梦死的众人。而从他的服饰来看显然不是法国人。正当杨绍清纳闷之际,却听身后有人沉稳的开口道:“那是英国的约克公爵,查理二世的弟弟。现在与他哥哥一起流亡西班牙。”
  “色当公爵您好。您刚才说那年轻人是英国流亡的公爵。那他现在是以西班牙将领的身份与贵军同盟吗?”杨绍清礼貌的询问道。据他所知,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斯图亚特王朝将在五、六年之内复辟。因此他丝毫不像其他欧洲贵族那般将斯图亚特王室视作无家可归的可怜虫。
  “杨特使您好。约克公爵拥有自己的军队,虽然只有五百人。但比那西班牙人可要善战多了。不过光靠这点人想要重返英格兰十分困难呢。”杜伦尼摇着头轻叹道。事实上,整个法国宫廷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前景都不怎么看好。因此约克公爵虽在法国奔走多时,却始终得不到他想要的支持。而法国王室这些日子与海峡另一边频抛媚眼的举动也让斯图亚特王室失望之极。如果不是中国使团的到来,这位约克公爵早就带领自己的人马回西班牙去了。
  “公爵阁下,我们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孙子曾经说过决胜要靠天时、地利、人和。斯图亚特王室或许没有足够的兵力,但如果他们能占尽以上三项优势,重返英伦三岛也未尝不是一件难事。”杨绍清微笑着说道。
  “哦,杨特使的见解十分独特。如果约克公爵能听到阁下您这么说,一定会信心百倍的。只不过他现在对您的使团抱有很深的成见。毕竟您和您的使团要去拜访克伦威尔统治下的英国让斯图亚特王室十分不满。说实话,约克公爵是个不错的将军,但比起他的哥哥查理二世来还是缺少了一个政治家该有的胸襟。”杜伦尼望着约克公爵若有所思的说道。
  “看来公爵阁下对英国王室也很了解啊。”
  “那里,让特使阁下见笑了。欧洲局势历来混乱,谁都不知道下一个盟友是谁?下一个敌人又会是谁?了解多一些总不是件坏事。”杜伦尼冲着杨绍清歉然一笑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公爵阁下不愧为法兰西的名将。”杨绍清颔首赞扬道。
  “这也是中国的军事名言吗?”杜伦尼好奇的问道。
  “是的,这也是孙子的名句。他在一千年前写了一部兵法书,至今还影响着中国将领们。”杨绍清自豪的说道。
  “那样的话,我真希望能拜读一下贵国一千多年前的军事著作。”杜伦尼欣然点头道。与才华横溢气质不凡的孔代不同,杜伦尼自小体弱多病,身材纤弱,虽然头特别大,但却显得有点迟钝。总之是怎么看也不象会成为著名统帅的样子。但与这个时代整天混日子的贵族浪荡公子不同。杜伦尼12时就被送到其荷兰舅舅莫里斯亲王那里,接受军事训练。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现在的位置。当然就军事天赋来说,他比不上年轻的孔代亲王。当年在与巴伐利亚军作战时,从军仅三年的孔代就曾不止一次解救过战败的杜伦尼。但杜伦尼善于学习,几乎每一战都会有所提高。而今的他早已今非昔比,成为了法国王军中唯一可以用来对抗孔代的法国最负盛名的统帅。可饶是如此,他依旧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如果阁下有机会拜读那本书的话,相信对阁下用兵作战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毕竟无论兵器如何改变,作战的战略总是相通的。”杨绍清点头应和道。
  “特使阁下说的好。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能再留特使阁下几日,好与诸位好好聊聊有关东方军事著作。请恕我冒昧,阁下真的明天就要启程了吗?”杜伦尼关切的问道。
  “我也希望能在圣日尔曼多结识一些欧洲名士。只可惜先前我们已经耽误许多时间了,弄不好接我们的船只已然到达了敦克尔刻。我不想让我们的人等太久。”杨绍清歉然的说道。
  “既然特使阁下与人有约。那我就不多做挽留了。我已安置好沿途关卡护送您和您的使团。祝愿您能早日抵达目的地。”对于老朋友的托付,杜伦尼可丝毫不敢怠慢。
  “怎么特使这么快就要离开圣日尔曼了吗?”正当杨绍清与杜伦尼交谈之际,一个稚嫩的声音冷不防地插嘴道。
  两人回头一看,发现年仅十四岁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正端着酒杯站在他们的身后。不知是出于早熟,还是身为君王的原因,路易十四总给人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感。却见此时的他身着一身月牙白色的礼服,戴着装饰有白色羽毛的帽子,正好奇地打量着眼前长相“奇特”的东方人。见此情形,杜伦尼赶忙恭敬的回答道:“回陛下,使团要按时赶往敦克尔刻搭船去伦敦。所以他们明日就要启程了。”
  “去伦敦?是去拜访克伦威尔那个叛逆吗?”路易十四眉头一皱反问道。
  “回陛下,我们不是去拜访克伦威尔,而是去造访牛津大学,与那里的英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杨绍清和蔼的回答道。
  “去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