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佃户+番外 作者:苏域(晋江vip2014-12-03完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总不能说拿青菜换了个劳力回来吧?望着四娘闪烁着八卦的双眸,初五只得笑了笑。
好在四娘也没纠结这个问题,又压了声音笑嘻嘻的道:“素梅姐今天回来了,带了她相公回来。素梅姐的相公可俊了,长得可真好看。”
初五听着四娘那羡慕的语气,不由的黑线,才多大的孩子,就知道男人好看不好看了。
又听四娘道:“那五郎叔是要赶了素梅姐他们的,可被母老虎拦下了。母老虎隔着大门骂了一通才开了门让他们进去。我娘说素梅姐不要脸,跟了人去还有脸回来。可我觉得素梅姐这样没什么不好的,能嫁个自己喜欢的夫君比什么都好。”四娘说着不由的羡慕起素梅来。
☆、第32章 佃户(三十二)
初五摘了田埂的野花递给背后的满福,让他自个玩。笑笑问道,“四娘家里给你定亲了?”
“嗯,定下了,南村的老陈家。”四娘说到自己的婚事并没多大喜悦。
南村老陈家同样是个佃户,家里三个儿子。四娘定的是老陈家的大儿子陈楠,陈楠今年已经二十好几了,脑子有些不灵光,人憨实得紧,又因着家里穷,到了这会儿才定了四娘。男方是等不及的,初五估摸着过了十五岁四娘就要被抬到老陈家去了。
“我不喜欢他,他们村里人都叫他陈大傻。我要和这么个人过日子,想想就心里难受。”四娘说到伤心处,垂了头,神色有些凄然的道:“可他家送了五吊钱和三石大米做聘礼,我爹娘就同意了,我又有什么办法。”
初五停下手上的动作,沉默了。她以前是知道古代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抗,但这会儿见了这个才十三岁的小女孩因着那狗屁的父母之命要嫁给一个傻子做媳妇,心里也跟着堵得难受。
初五不禁想,她以后会不会也这么稀里糊涂的让爹娘给定了人家,又稀里糊涂的嫁了人呢?初五这么想着,目光不由的落在了已经熟练的开始插秧的罗小屁孩身上。
嗯,罗小屁孩不错,不像村里的孩子整天挂着管鼻涕到处跑,人有本事会打猎,也够意思。关键还对她爱答不理的,这说明他不喜欢她。她要是嫁给他,她以后想要和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等她和离出来了,爹娘要再让她二嫁也不容易。她有能力养活自个,生活会过得自在。嗯嗯,罗小屁孩不错不错。
初五径自想得开心,仿佛已经看到往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独身生活,全然没发现自个一面盯着洛书看一面忍不住嘿嘿奸笑了出来。
洛书仿佛觉察到了什么,直起腰来四处看了看,就见初五傻愣在秧地里笑得奸诈,看向他的眼神不由的让他一阵恶寒。洛书皱眉,真想打开那小傻头的脑袋,看看她想什么。
接下来几天洛书都来初五家帮忙,每天早早的就到了罗家田里给插秧。叫他上家里吃饭他也不理会,到吃饭的时候就回去,吃过了又来帮忙。杨氏和刘长生对此觉得很过意不去,就让初五天天送了青菜去罗家。
初五家因为多了洛书这个劳力,十五亩田八天半就插完了。插完了秧,三月初九就到了满福的周岁日。这天杨氏一大早就忙碌开来,烧水杀鸡,又去找香茅柏叶桂叶回来烧洗澡水。迎春和立夏出门找村里的孩子玩儿去了,初五就抱了满福在一边安静的看着杨氏忙碌。
农家人孩子满周岁不可能像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但该有的习俗还是有的。这天满周岁家孩子的外婆要是还健在便会带了礼物来看孩子,给孩子过周岁。今天初五的外婆杨婆子要来给满福过周岁,听她娘说她们家姐妹几个过周岁外婆都带了礼物来。
三姐妹的礼物是一件长命锁,因为怕她们弄丢了,杨氏都早早的收了起来,并没有让她们戴出去,而是压在了她们的枕头下。
傍晚时候杨婆子才到,和她一起来的还有大舅的女儿秋儿。两人进了门寒暄了几句,杨婆子就开始就着杨氏打来的放了香茅柏叶桂叶的洗澡水给满福洗澡。
洗过澡后杨婆子给满福穿上了她带来的新衣裳,挂上了一件小巧的长命锁,左右端详了满福,道:“我这外孙子看着就是个有福的,呵呵,以后要懂得孝顺外婆啊。”杨婆子笑呵呵的在满福刚洗干净的粉嫩小脸上亲了一口。
满福认生,从杨婆子抱了他就开始挣扎,洗澡的时候更是哇哇大哭。这会儿才没了哭声,被杨婆子亲了一口,又哇哇的哭了起来。
“哦哦,乖外孙,外婆疼你啊。”杨婆子抱起满福,哄道。满福伸了手去抓她那花白的头发,杨婆子歪了头往一边躲。满福仿佛跟杨婆子叫上了劲儿,也不哭了,伸了手笑咯咯的追着杨婆子躲避的脑袋。
初五拿了水盆盛上水,蹲在院子里一边洗菜一边看着,见这一老一小你抓我,玩得乐乎,不由的也笑了。
晚上吃过喷香的鸡肉,睡觉前一家人聚在了初五姐妹的房间里闲聊,因着家里房间不够,今晚杨婆子和秋儿是要跟初五三姐妹一起睡的。这会儿杨婆子抱了满福在哄玩,杨氏拿了针线就着屋里昏暗的油灯做活计。迎春和立夏在玩挑绳子,初五拿了绣花绷子在向秋儿请教绣活。
她爹刘长生到门前小溪舀水洗澡去了。春夏时候懒得挑水,刘长生便会到门前的小溪洗澡。初五曾见许多小孩子白天趁着大人不在家时候溜了到甘河里游泳,初五也很想念在水里畅游的自在感,但刚跟杨氏提出去游泳便被明令禁止了,初五只得作罢。
“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总不能一直住在一处,家里也没多一间空房子住,哎,你家里什么时候才能过得好些。要是能见着你们过上好日子,老婆子我哪天去了也能闭上眼啊。”杨婆子逗弄了会儿满福,叹息一声道。
杨氏听了她娘的话,知道是心疼他们,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道:“娘,等孩子大了,我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些的,你也别净为我担心。”
“我能不担心吗?你们兄弟姐妹里就你过得这么苦。前儿不久孩子她大姑还回来借走了粮食,你们家也没余粮,犯不着饿了自个把粮食借给她去!”杨婆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刘翠回来借粮食的事,这会儿说起来很是不痛快。
大姑家二表哥娶的媳妇就在杨家村相邻的凉村,自家外婆知道大姑回来借粮的事也不奇怪,初五知道外婆是真心疼她们才这么说的。
“娘,都是自家人,要真为了粮食闹得一拍两散,那才让外人笑掉大牙呢。如今我们也没饿着,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杨氏对杨婆子笑了笑,道。
“你当她是自家人,别人不一定就想着你的好了!我听说她家可是给那二媳妇打了两副银头面的,这会儿把你家的粮食还上了?”
“还没有,她大姑说收夏稻的时候再还上。”杨氏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道。
“选个时候让女婿去一趟,催上一催。别到时候收了夏稻又不愿还了,两石谷子可不是少的。”杨婆子皱了眉,道。
“嗯,等过几天让他去一趟。”
“哎,我当初就说让你嫁给镇上的王福,人虽是个跛了腿脚的,但如今不也在镇上开了家酒馆?你要是没遇上女婿,听我的话嫁了王福,也不会。。。。。。”杨婆子唠唠叨叨的,不禁说起了往事。
“娘!”杨氏瞄见刘长生洗完澡回来,皱了眉,打断她娘的话。
杨婆子这时候从半开的房门看见了回到院子的女婿,咕哝了几句便也收了声。
初五总算知道她娘怎么这么好的家境却要嫁到她们这个穷家里来了,感情是被自家外婆逼亲,又遇上了自家阿爹这么个对比明显的帅小伙,一见钟情才硬是要嫁过来的。这么看自家外婆倒是个开明的人,并没硬押着自家娘亲嫁给那王福。
杨婆子在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和秋儿一块回去了。杨婆子刚走没多会儿方氏就过来了,进了门,一脸喜气的对杨氏和刘长生道:“明天我们家办喜事,今儿特地来请了大兄弟和大妹子去帮忙的。”
“是明天的日子?”刘长生正在给一个断了木柄的锄头换木柄。
“是,就在明天,呵呵,可是要麻烦大兄弟和大妹子了。”方氏看了看院子,又问道:“孩子外婆回去了?”
“嗯,刚走没多会儿。水大哥和阿福他们回来了吗?”杨氏拿了锄头在翻院子里的地,空了一个冬天的菜地要翻了出来种上空心菜。
“庄子上插秧,才刚忙完,这不今天赶回来,我估摸着傍晚时候能到。”方氏笑着道。
“新郎成亲前一天才到家,那可是很赶啊。”杨氏停下手里的活,倚着锄头,擦了擦汗,道。
“呵呵,赶也没办法,不过好在姑娘家离得咱们家近,不用早几天去迎亲。”
有些人家娶的媳妇离家远,要提前好几天赶路去迎亲的也有。方家娶的大媳妇柳静欣就在东边村上,来回也就两三个时辰的事,也确实不会误事。
“那也是,我们今天也没什么活要干的,你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别跟我们客气,尽管使唤了我们去就是。”
“大妹子就是爽利,今儿主要是请了媒人,也没什么要忙的,他孩子婶子们今早就过来帮忙了,还能忙得过来。初五姐妹几个明天也过来吃饭啊,家里别煮了,记得啊。”方氏是穿了一条围裙过来的,这会儿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又道:“我还得上别家去请人,就先去了。”
“嗯,我们明天一定一早就到。”刘长生这会儿上好了锄头柄,道。
迎春和立夏听说可以去喝喜酒,乐得满院子跑。初五怀里的满福似也受了迎春和立夏的影响,挣扎了要下地行走。满福走路还不稳当,总要人扶着才能走,初五无奈只得扶了他在地上学走路。偏他还要跟着迎春和立夏姐妹两后面追着她们跑,初五扶着他绕院子,可是累得不行。
☆、第33章 佃户(三十三)
第二天早早的刘长生和杨氏就起来了,杨氏做好早饭留着初五姐妹几个起来吃,又抱了还在熟睡的满福进初五的被窝,这才和刘长生一起去方氏家里帮忙。
宴席到中午时候才开,主要是宴请和新郎一起去迎亲和来帮忙的人,晚上的宴席才是宴请亲戚的。方氏家跟初五家离得不远,一大早方氏家里忙碌开了,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加上人们说话的嗡嗡声,吵得初五睡不着,她娘出去不就她就爬起来了。
初五洗漱过,端了一碗粥便出来门口,一面看着方氏家门口的人忙碌着洗菜杀鸡拔毛,洗碗洗盆,一面吃着碗里的红薯粥。想到今天有两顿干饭和肉可以吃,初五就觉得幸福,碗里已经吃的快吐的红薯粥也不觉得多难下咽了。
没多久迎春和立夏也起来了,她们起来时候惊醒了满福。初五便抱了满福起来,给他把屎把尿,又擦了脸,喂了米糊便把他背了起来。
立夏洗漱过后并没如以往一样第一个就跑去厨房拿碗筷吃早饭,而是坐在大门口双手托腮眼儿巴巴的望着方氏家,等着开午饭呢。
快到开午饭的时候迎春和立夏就跑到方氏家里去了,初五一个人在家无聊,便背着满福也过去了。
初五进了方氏家里就见院子里摆了两张高脚八仙桌,水家亲戚中的老人们都坐了在桌边喝茶聊天,年轻人在院子里各自忙碌着,院子里一片繁忙和喜气。阿福今天穿了崭新的大红礼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拿个银冠束起,此刻正笑得一脸乐呵的在门口迎接来得早的亲戚,给他们端茶呢。
初五看了一圈,见迎春和立夏在和几个不认识的孩子玩的高兴,又见了她爹刘长生在厨房里把煮熟的整鸡斩块装盘。看了一圈没见着她娘,初五估摸着是去方氏家菜地摘菜去了。
院子里人多,初五眼见待在这儿碍手碍脚的便又背了满福出来。家里没人,她也不想回家呆着,便沿着村里大路慢慢的走着。
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后村,经过后村付家豆腐坊的时候,初五见付家老娘正在卖豆腐棚子里昏昏欲睡,旁边放着两板豆腐,一板已经卖了大半,另一板还盖着白布,并没见动静。
豆腐西施付雨上个月就嫁到镇上去了。初五去镇上时候远远的见过一次聚福楼掌柜的钱大富。此时她脑子里不由的闪过美貌娇小的付雨和一身铜臭味顶着个锅罗肚子的钱大富在一起的画面,忍不住恶寒了一下,果然是一朵鲜花插在了那啥上啊。
初五经过孙青竹家时候并没见孙青竹,估计这会儿他还在镇上的赌坊守着门口呢。初五不由的感叹,古代要得个两情相悦果然不容易。
背着满福在后村逛了逛,后村里许多人家都下田插秧去了,连平时玩闹调皮的小孩子都被赶下田插秧拔秧去了,整个后村静悄悄的。初五逛了会儿觉得没趣,就背了满福回来。
农家宴席晚上那顿才是重头戏,午饭时候的饭菜没有几样,但胜在有鱼有肉。午饭桌上是三个菜,一个炒小白菜一个酸菜鱼和一个木耳炒猪肉。初五三姐妹和自家爹娘坐在一桌,放开了肚子吃。结果立夏吃撑了,饭后直缠着初五要她给揉肚子。
晚饭比午饭丰盛,有九道菜,除了中午时候的三道菜,还加了六道,分别是酸萝卜、白切鸡、猪血肠、腊肠粉丝、五香扣肉、酸猪脚。
一顿丰盛的晚饭过后立夏毫无意外的又吃撑了,初五不得不再给她揉肚子。
晚饭时候新郎就把新娘迎回来了,四人抬的红帷扎花轿子到了门口,新郎便把新娘背了出来,跨了火盆进到厅堂才把新娘子放下。
新娘子盖了盖头,初五看不见,但看着身形倒是很高挑,跟永福站在一处看着倒是般配。
新郎新娘在司仪的主持下拜了天地,喜娘送进了洞房新郎便出来敬酒。一院子热热闹闹的,村里的大伯小伙都可了劲儿的给新郎灌酒,这可把陪着新郎负责挡酒的伴郎折腾坏了。
乡下村子不兴闹新房,但新房里也有规矩。席上这般闹了一通就到了晚上歇息的时候,老婶子小媳妇的早准备好了压床的东西。
压床是新房的一项重要事项,有寓意新人早生贵子的意思。方氏早早准备了桂圆红枣花生铜钱等东西撒在了铺好的新床上,叫了一男一女的两个两三岁小孩子上去摸床。摸床也有讲究,两个孩子摸床时候不能说话,只负责把床上的东西往兜里揣,等大人说好了的时候便下来。下床的时候也忌讳,不可以说“下”和“落”这样的字眼。
看着那俩两三岁的孩子净捡了花生桂圆这些东西拿,对被褥上撒得到处都是的铜钱一概不理会,初五便不由的暗暗可惜,摸床这事要搁她,花生桂圆她一定不拿,一准相准了铜钱就捞。
初五觉得之所以找两三岁的孩子来摸床,想来也有考虑到孩子小不懂拿钱的关系。
这边热闹了一天,散了场后方氏给了一个陶盆的剩菜让杨氏拿回家,初五家接下来几天倒是天天有肉吃。
农家人一年到头没有真闲着的时候,插完秧的人家又开始忙碌着种花生了。初五家因为没有自己的田地,往年是不种花生的。但今年开荒了四亩五分地,杨氏便提议把大冲坳的地都种上花生和黄豆。
开荒的地过年后洒了草木灰翻过一遍,这会儿要种花生和黄豆,泼上沤好的肥料再翻一遍就可以种了。
这些翻田种地的活照例是用不上初五三姐妹的,初五便在家看满福。四亩地刘长生和杨氏忙活了五六天便翻好了,又花了几天把花生和黄豆种下。这时候大罗早从县里卖了皮子回来,正准备今年第一次进山。
种完花生和黄豆,杨氏和刘长生也有个空喘气。初五见了她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