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尘有幸识丹青+后记_by_阿堵 >

第15章

红尘有幸识丹青+后记_by_阿堵-第15章

小说: 红尘有幸识丹青+后记_by_阿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青听了,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这是不是就是所谓情场失意,转而寄情工作,大有所成呢?不过勤奋的纯尾师兄一直以来追求的不正是这个么?无论如何,总归为他感到欣慰。
  坏消息是,瘦金死了。
  自从瘦金失踪,多方打听没有消息。最后“漱秋斋”白掌柜报给了太守府。因为牵涉到少数民族首领,太守十分重视。无奈西蜀人烟稀少,地势险峻,再加上语言不通,等找到西羌部落,已是半年之后。这才知道钳耳曾派人送瘦金返回,不料在曼图谷突遇暴雨,山石崩塌,一行人不及逃避,尽数葬身谷底。事后钳耳亲自寻访,只找到一两件散落的随身物品……消息传到京里,又过去了几个月,江自修亲自前往蜀州,却只从白掌柜手里拿到益郡太守转交来的一枚发簪,半截衣带。
  这件事前前后后拖了两年才最后确认,江自修王梓园虽然难过,心中其实早有准备。反倒是水墨和丹青二人乍闻噩耗,如遭晴天霹雳。丹青想起瘦金遇难的时候,自己正在豫州逍遥,后来又忙着算计卢子晗,早把他忘到了脑后——那《麻姑献寿图》的样子还是当日瘦金留下的,不由得心痛难当。
  “师兄……你说人为什么要死呢……”丹青抬起头望着水墨,泪流满面。



第 25 章

  其实江自修还带给丹青另一个消息:九月,卢恒转任秘书省丞,卢子晗外放凉州,做了夜泉县令。
  这个消息证明丹青的复仇完全成功。因为秘书省丞负责草拟诏书,品级虽高,并无实权,不过是个清高头衔,卢恒这是明升暗降了。何况卢子晗由最年轻的翰林院编修外放西北,远离皇帝的视线,如今四海宁靖,边疆无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想起来,仕途只怕就此断送。然而此刻的丹青已经不在乎这些了。还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要紧呢?些许不相干的人实在不值得劳心费力,丹青只想把手中已有的一切攥得紧些,再紧些……
  “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让人满意了。”赵承安手里捏着朝廷邸报,向在座诸人宣读了朝廷对卢氏父子的调任决定。参加此次逸王府内部小型机密会议的有:“良恭俭让”四大侍卫中的三位,李旭、冯止、贺焱三位谋士。
  “照宁七的说法,临之公子完全是中了暗算。问题是这暗算之人只是针对卢家,还是……”冯止说到这,抬眼望望赵承安。
  贺焱看承安没有马上开口的意思,接道:“依我看,如果要针对殿下,不会采用这样迂回而又效果有限的招数。”
  承安坦然道:“会惦记我的始终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如果要动手,不可能把力气浪费在细枝末节上。”忽地又笑了笑,“再说了,他虽然喜好附庸风雅,恐怕还使不出如此风流手段。”
  李旭道:“对方的圈套十分简单,却一击即中,可见处心积虑。”
  “正中临之软肋啊——怪不得即使到了我那皇叔面前,他也有苦难言,无法自辨,拿不出半点证据。”
  逸王这话涉及到卢公子的隐私了,几个人都没有接茬。冯止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道:“其实……卢翁这个‘秘书省丞’未免鸡肋。”
  冯止的意思很明白,时至今日,卢家父子的用处已经不大了,卢恒这些年来帮逸王府往地方安插人手,难免没有私心,不如趁此机会甩掉他,也省得将来殿下要做恶人。赵承安这次仍然动用了相当的关系保住他们,似乎有些浪费。只不过再怎么说卢家和逸王多少有点亲戚关系,总不好意思讲得太直接。
  “表舅他老人家在吏部尚书的位子上坐了这么久,本就没那么容易倒下来。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吉祥公主自幼倾心临之,苦恋多年,始终不渝,我这个当哥哥的看着也于心不忍啊。”
  原来卢子晗浑浑噩噩买下《麻姑献寿图》收在家里,到底被有心人看见,暗地里告到皇帝跟前。事发突然,卢氏父子惊惶失措。此时东南清洗余波未尽,百官正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时,人人争先恐后撇清关系,谁肯为他们说半句好话。偏偏那幅画的来历蹊跷离奇,纵然卢子晗句句属实,听在别人耳朵里终归不清不楚。皇帝疑心本重,又一向对卢氏父子颇为信任,更觉气恼,当即将卢家收监审问。
  赵承安动用宫中内线,递了个消息给皇帝向来看重的大女儿吉祥公主赵漪。赵漪年方十七,除了在情关上难以勘破,心思细密,明慧大方。她求了皇太妃为卢家辗转说情,又对症下药,给她的父皇讲了一番“忠臣才有人陷害”的理论,居然真把皇帝说动了。
  承安停一停,语气诚挚:“况且,若真的不伸手,也叫人寒心不是?”三个谋士听了这话,心头一阵暖一阵凉,不知说什么好。
  好在逸王殿下也没打算继续这个话题,转头向贺焱道:“三才先生,皇叔生辰贺礼预备得怎么样了?”腊月二十八,是皇帝赵炜的生日。承安即使人不去,生辰礼拜年礼是一样都不少的。近年来,赵炜几乎每年下诏召逸王入京过年,以叙叔侄之情,天伦之乐。明年是赵炜四十整寿,在位恰满十六年。春秋鼎盛,江山稳固,自然要大庆一番。也不怪承安提前两年就开始张罗贺礼。
  “今年的已经全部预备下了,下个月可以出发。明年的也已经置备了过半,最要紧的那件赵让和君来传信说已然得手,正往回赶,不过路途艰难,估计还得二十来天才能入府。”承安三个贴身小厮,自幼跟随,均有独挡一面之才,分别叫做照影、照月、照君来。其中照影管内务,照月管起居,照君来悟性好,天分高,跟着四大侍卫学得一身真功夫,常常被派出去做事。
  承安点点头:“等他们回来,我也该在入京的路上了。府里的事还请三位先生多多照应。”三人一齐起身回礼。
  又说了几件别的事情,会议便散了,几个人各自分头忙碌。承安回转内院,看了几封书信,背着手踱到照月的房门口。绕过屏风,里间一个纤瘦的身影正站在窗下条案前,背对外边忙碌着。看他动作毫不停息,却行止从容,浑身上下都带着一股袅袅之意,美不胜收。
  承安有心吓他一跳,又怕坏事,只好抬手在屏风架子上轻敲两下。照月回过头,绽开嘴角一笑:“殿下先坐一会儿,我手上的活放不下。”
  承安走过去一看,案上垫着毡子,上边摆了几株风干的小草。照月小心翼翼的用一把银剪子将叶子剪掉,绞断紫褐色的根须放到药钵里,又把剪下来的叶子一片不落的收集到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中。一举一动,娴熟流畅,有如行云流水。原来照月负责逸王起居,时时把殿下的身体健康和安危放在心上,工作之余,埋头钻研药补及防毒之术。入蜀之后,得天时地利之便,又另有奇遇,居然成了名声不显的药物大师。
  “这是赵俭他们上次从西羌拿回来的东西?”
  “嗯。我仔细查过了,确实是传说中的‘乌青草’无疑。不过,”照月收好最后一片叶子,握住捣槌开始轻轻捣击那些根须,“有没有效,还得拿祥龙木试一试才知道。”

  古书上记载:“西南有山名‘赤理’,崎岖绵亘,终年云雾不散。南峰突起,若擎天之柱,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名曰‘乌青’,可凝魂聚魄,起死回生……”
  西蜀赤理山,连绵起伏数百里,和北面居陵山,东面浮留山相连,是整个大夏国最为神秘险峻的地带。赤理山南面,山间清溪流瀑汇聚而下,渐渐壮观,形成环绕山脚的磬河。传说这里就是练江的源头。
  磬河北岸,赤理山脚,一大片肥沃的缓坡,西羌部落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耕织渔猎,自给自足,端的是世外桃源。
  靠近山脚的一块向阳高地上,搭了几栋木楼,明显比村子里其他房子高大讲究。这是族长和部落长老们的住处。眼下,西羌年轻的族长钳耳正端着一个小瓦罐,轻轻踏上其中最大的一座木楼的楼梯。
  “其实世上哪里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宝贝,那‘乌青草’的功效不过是可以提神吊命,把将死之人拖上两三天罢了。”钳耳想起那几位大官人如获至宝的样子,不禁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白牙。那赤理峰一样深刻的五官,磬河水一样清澈的眼睛,阳光照耀居陵山积雪一样灿烂的笑容,叫人眼前一亮。“不过我才不会告诉他们真相呢。说不定失望之下,他们就不答应把阿金留给我了。”区区几株“乌青草”换得那人永远留下,钳耳觉得满心满眼都是幸福。
  走到门口,钳耳还是犹豫了一下,悄悄挪到窗户外边往里看:阿金正靠在床头假寐,因为受伤初愈,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就连放在被子外边的手也仿佛看得见血液在淡青色的血管中流动。钳耳觉得心里一抽一抽的发痛。他推开门进去,手中一罐无骨鱼羹放在案头,坐到床沿,把比他足足小了一号的瘦金圈在怀里。他知道他醒了,他知道他并不快乐。他看见他漂亮的侧脸没有一点表情,仿佛身后只是一个木棉枕头。
  ——有什么关系呢?能从曼图谷轰隆而下的砂石中,奔涌而来的山洪中逃出一条命来,还敢奢望什么?钳耳一边感谢上天的仁慈,一边后怕不已。自己当初怎么会一时心软答应送他回去?面临失去他的危险,那一瞬间灭顶而来的恐惧几乎断绝了自己的生望。无论如何,不会再放你走了。
  用什么来解释钳耳对瘦金的一见钟情呢?他是粗犷的,他是精致的;他是朴素的,他是华丽的;他是单纯的,他是复杂的;他是南峰顶上挺拔的青杉,他是夕照湖边盛放的红莲……他为他着迷沉醉,不可自拔。
  “莫非是前世的冤孽?”瘦金心里只能这样认为。感觉钳耳放开自己,坐到了旁边。——嗯,不可否认,这个枕头还是很舒服的。
  “有人进山找过你。”钳耳满意的看到瘦金抬起头,眼里现出一丝期待。
  “他们找了苗子带路,一直寻到曼图谷。捡了一些我们当时丢下的东西,就回去了。”瘦金眼里的火花黯淡下去,慢慢垂下眼帘。钳耳狠狠心,接着道:“他们以为你死了,再不会来了。——他们会慢慢忘记你,你也忘了他们吧。只有这里,才是你的家。”
  瘦金一时之间有种十分荒诞的感觉。自己明明活在这里,可是在山外的世界里,却已经死了。他想要怨恨有意隐瞒消息的钳耳,却瞥到他肩上和腰上还缠着裹伤的白布,又想起那天他不顾一切把自己从山石洪流中救出来的一幕——是的,没有眼前这个人,我确实已经死了。况且,起初也是自己按捺不住好奇跟着他来的……
  钳耳看着瘦金紧绷的嘴角慢慢软化下来,心里乐开了花。当然不能告诉他,那几个益郡来的大官人有多么精明可怕,如果不是乌青草挡着,他们也许真的把他带走了。
  倒了一碗鱼羹出来,试试温度,钳耳无限温柔:“阿金,喝一口好不好?”



第 26 章

  京城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宝翰堂”上下诸人都在紧张的筹备参加本年度“新春赛宝大会”的相关事宜。反倒是水墨丹青这两个平时最忙的人根本插不上手。因为以他们的身份,是绝对不能在大会上亮相的。那种场合,座中尽是行家里手,万一被人识破或是被人记住,从此后患无穷。两人于是待在水墨的住处,收拾整理,浆洗打扫,除尘去秽,也干得热火朝天。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无论如何,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到了腊月十八这一天,屋子已经再没有可收拾的地方了。院子里同住的几个伙计早已去了店里,忙着帮衬赛宝大会。丹青的心一下子空了起来,有些茫然的坐在廊下看雪。哀伤如挟裹着雪花的北风扑面而来,无孔不入,一直钻到骨头缝里。
  水墨给他披上棉袄,道:“不如我们去落虹桥码头转转,顺便买点年货。”
  半天没有动静,水墨准备放弃了。丹青却忽然扭过头来,一笑:“也好。”
  两人穿戴停当,出门雇了辆小车,直奔西南而去。
  过了天钥桥,便渐渐热闹起来。许多人顶风冒雪,赶着车子,挑着担子,背着篓子,往码头集市行去。
  车子渐行渐缓,到了新月桥,前方人山人海,说什么也走不动了。
  水墨摸出十个铜板递给车夫,拉着丹青跳下车,见缝插针的往前走。
  丹青只觉得各种各样的声音充塞着耳朵,兄弟俩紧挨着说话都要放开喉咙大嚷。人群蒸腾的热气将天空中的雪花全烤化了,竟然感觉不到在下雪。不一会儿,就感到浑身发热,额角冒汗,想停下来也不可能,只得随着人流往前挪动。
  看到想买的东西,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挤到摊贩面前。买完之后,背着货物再挤出来则是更为艰巨的工程。好在二人年轻力壮,身手灵活,走到集市尽头时,东西也买得差不多了。前方就是码头。已近年底,外地船只早已离去,本地船行也歇工了。和集市的热闹相比,虽然不过几步之遥,码头却简直冷清得不像话。
  丹青和水墨不约而同的回望集市,只见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张袂成荫挥汗如雨。两人看看脚下一大堆东西,相顾骇笑,不敢相信自己刚从那里面挤出来。
  “咱们去码头看看吧。”

  落虹桥码头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码头。站在整齐的青石台阶上望去,江面浩浩荡荡,苍茫开阔;江心没有结冰,一片氤氲水雾。眼前的景色兼具壮丽凄清之美,两人不禁看得入了神。
  忽然,前方出现了一队隐隐绰绰的船只,高大华丽,有若海市蜃楼。
  “师兄,那是什么?”丹青扯扯水墨。
  附近几个收拾东西的船工也停下手里的活计,一边眺望一边议论着。
  眼看船队驶近,打头的楼船上飘着一面红底金字大旗,上书龙飞凤舞一个“逸”字。一个眼尖的船工惊呼:“啊,那是逸王殿下进京贺年的船队!”
  接近码头,船队慢了下来。
  “他们要在这儿登陆上岸吗?”水墨问旁边的船工。
  “不会。只从这儿过。前边另有官家专用的码头。”果然,头船上放下一艘梭子小艇,飞快的往前驶去,看样子是报讯去了。
  另一个船工笑道:“亏得逸王殿下不从这儿上岸,否则那些赶集的小娘子大婶子们还不打破头!”
  集市中也有人发现了船队,一些好事者纷纷往码头跑来。丹青大叫不妙,想要退出去已然不及,瞟见河滩上翻过来晾着好些小船,招呼水墨一声,抱起东西几步跳下码头,手脚并用爬上了其中最大的一艘。
  这时码头上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人,一些人也仿效丹青兄弟两人的样子,下了河滩,爬到船上。不过绝大多数人随身都带着不少东西,没法跳下来。女人们到底要顾着脸面,不敢下来。丹青站在狭长平坦的船底板上,颇有得天独厚之意,瞪大眼睛专心致志的瞧热闹。
  一共五艘船,中间最大一艘足有三层高,朱漆金粉,雕梁画栋。这就是逸王赵承安的坐船。听得人声喧哗,承安从房里走出来,向岸边的百姓招手致意。今天他并没有穿王爷服饰,只是一件金缎滚边紫色长杉,腰围羊脂玉带,身披墨呢大氅,却越发显得长身玉立,风采流动,清贵逼人。头上八宝金丝冠,衬得一张脸莹莹生辉,眉如飞羽,眼似点漆,往人群中这么一扫,便赢得欢呼掌声无数。等到他微笑招手,岸上的女孩子们再也忍不住尖叫起来,一时香巾罗帕共舞,绢花锦囊齐飞,往逸王船上扔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