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学聪明的故事 >

第4章

学聪明的故事-第4章

小说: 学聪明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诵了。由此,应该大力提倡理解记忆法。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呢?
                 
  (1)对所要记忆的事物,在一开始接触它时就要把它搞清楚,切忌一知半解。根据调查表明,在10 岁前后所记忆的107 篇文章,随着年龄的增加,能够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在47 岁的时候,能记一半,但到了73 岁时,只能记住41 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根据专家的研究,认为这是和当初记它们时有关。如果在开始时不是一知半解地理解文章,而是完整地充分地理解文章,那么,就可以记得长久些。反之,一知半解,就不能记得时间很长。
  (2)对记忆对象的理解,越是全面,越是深刻,那么记得越是牢固。
  比如,世界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如果只是知道它是斯陀夫人的作品,只是知道它在“南北战争”时出版的,那么就不容易记住。如果知道这一本小说是造成当时探讨黑奴问题的焦点,也是促使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那么,要记住那一作品就不困难了。所以,对记忆对象越是了解得全面,记得也越深刻。9。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法是将记忆对象编成口诀进行记忆的方法。因为口诀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容易记住。
                 
                 
  比如周恩来总理为了使人记住我国各省市名称,编成了如下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三江云贵吉福安(江苏、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吉林、福建、安徽)
  双宁北上四台天(宁夏、辽宁、北京、上海、四川、台湾、天津)
  新西黑蒙青陕甘(新疆、西藏、黑龙江、内蒙古、青海、陕西、甘肃)
  为了帮助人们掌握标点符号,有人编了标点符号的口诀:一句话说完,写上小圆圈(。句号);句中有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并列分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冒号);疑问或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蹿(“”
                 
                 
  引号);文中要解释,月牙分两边(()括号);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强调词语句,字下加圆点(。着重号)。
  口诀是根据需要产生的,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自己编口诀,而不
                 
  必依赖别人。
                 
  10。提纲记忆法提纲记忆法是运用提纲帮助记忆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对比外貌神情思想性格形象特征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
  分别时躲到厨房里, 哭着不肯出门。
  活泼、朴素、机智敏捷,充满活力。
  小英雄中年闰土脸色灰黄, 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 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 手又粗又笨又开裂, 像松树皮。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 却没有作声。
  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脸上刻着许多皱纹, 却全然不动, 仿佛石像一般。
  呆滞、迟钝、衰老、自卑、麻木。
  木偶人变化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例如,为了记住《故乡》一文中闰土的变化情况,可以列出上面表格提纲。
                 
  通过这个提纲,大家对闰土前后的变化一目了然,十分容易记得。
                 
  11。分类记忆法有一次,两个猎人在打猎时看到一只松鼠,松鼠坐在树上盯着他们。他们决定绕着松鼠走一圈。但随着猎人绕松鼠移动,松鼠也在移动,它一直用
                 
                 
  一个方向对着猎人,双眼盯着他们,就这样一直继续到他们走回原来的地方为止。其中一个猎人说他们已绕了松鼠一圈,因为他们已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的线——圆周。另一个猎人说他们并没有绕松鼠一圈,因为所谓绕松鼠一圈,应该是绕过松鼠的头部、身体、尾部,由于松鼠对着转,没有绕过它的头部、身体、尾部,所以不能说他们已绕过松鼠一圈。
                 
  他们争论很久,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能说服谁。他们俩究竟谁对谁错呢?
                 
  两个人都可以说是对的,因绕着松鼠画了一条封闭线——圆周,可以说是绕了松鼠一圈。没有绕过松鼠的头部、身体、尾部,也可以说是没有绕过松鼠一圈。可为什么谁也说服不了谁呢?这是由于他们在行动前没有预先订立一个标准。如果订立了一个明确的、唯一的标准,那就只能有一个答案,而不可能有两个答案了。
                 
  这个例子说明,缺少同一个标准要引起混乱。同样,缺少同一个标准,分类就不可能正确。比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将亚洲国家进行分类,他写道:
                 
  “亚洲国家包括大国、小国、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他的这个分类不是同一个标准,所以十分混乱。“大国、小国”是以地方大小来分类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是以国家性质来分类的。
  现在把两者合在一起分类,所以十分混乱。
                 
                 
  四怎样善于动脑
                 
  人和动物区别之处就在于人善于动脑,而动物不能。一个聪明孩子和一个不聪明孩子的区别,很大程度也在于善不善于动脑。
                 
  1。定势破除法思维定势是在动脑时,只根据思维的习惯进行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定势束缚人们的思维,使思维在老路上行走,压抑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必须破除它。这种动脑方法就叫做定势破除法。
                 
  1939 年10 月11 日,美国白宫里正在进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谈。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委托,正在说服罗斯福总统重视原子能的研究,抢在纳粹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
                 
  萨克斯一直等了两个多月,才得到了这次面见总统的机会,自然十分珍惜。他先向总统面呈了爱因斯坦的长信,接着读了科学家们关于核裂变的备忘录,一心想说服罗斯福总统。可是罗斯福听不懂那艰深的科学论述,反应十分冷淡。直到萨克斯说得口干舌燥,总统才说:“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看来还为时过早。”
                 
  萨克斯心灰意冷地向总统辞别。这时,罗斯福为了表示歉意,邀请他第二天来共进早餐。这无疑又给了萨克斯一次机会。萨克斯心事重重,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纳粹德国在1939 年春夏之间,连续多次召开了原子科学家会议,研究制造“铀设备”的问题,最近,又突然禁止从它的占领国捷克斯洛伐克出口铀矿石。如果数百万人的德国钢铁军团,再装备上在当时还绝无仅有的核武器,欧洲战局将难以设想。然而,美国政府对这潜在的威胁还一无所知。为此,萨克斯整夜在公园踯躅,苦苦思索着说服总统的办法。
                 
  第二天早上7 点钟,萨克斯与罗斯福共进早餐。他还未开口,罗斯福就对萨克斯说:“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
                 
  可是萨克斯用了一个办法,居然说服了罗斯福。
                 
  他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我想讲一点历史。”萨克斯看了总统一眼,见总统正含笑望着自己,他说:“英法战争时期,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的桅杆砍断,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可是拿破仑却想,船没有帆就不能走,木板换成钢板就会沉没。于是,他把富尔顿轰了出来。历史学家们在评述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当时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19 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
                 
  萨克斯说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总统。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斟满了酒,把酒杯递给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
                 
  萨克斯热泪盈眶。他说,总统的这句话,揭开了美国制造原子弹历史的第一页。
                 
  这是一个有名的打破思维定势的例子。如果萨克斯仍是照老办法去说服罗斯福,那肯定不行。现在他打破思维定势,另想办法,用历史的故事来说服罗斯福,结果是一举成功。由此可见,要会动脑筋,就要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要敢于打开思路考虑问题。
                 
  2。角度转换法
                 
  所谓角度转换法,就是在动脑时,原来想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重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是一种有效而又常用的动脑方法。
                 
  看下面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只有一只好眼睛,一条好腿,另一只眼睛是瞎眼,另一条腿是瘸腿。有一天,他召来3 个画家,命令他们给他画像。国王说:画得好的有赏,如果画得不好就要杀头。
                 
  第一个画家把国王画得很像:国王有一只瞎眼、一条瘸腿。但国王一看,气得直叫,说是有意出他的丑,于是把第一个画家杀了。
                 
  第二个画家把国王画得很美,好手好脚,很有精神,像一个美男子,但国王一看,气得更厉害,说是画家讽刺了他。结果把第二个画家也杀掉了。
                 
  第三个画家见前面两个画家都被杀掉了,急得直冒冷汗,但他不愧是聪明人,画的画叫国王十分满意,国王赏给他很多钱。你知道这个画家是怎样画的吗?
                 
  原来,这个画家把国王画成在山上打猎的姿态,国王把猎枪搁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瞎眼闭着,一只好眼瞄准,一条瘸腿跪在地上,一条好腿弓在前面。画家画了国王,却没暴露国王的弱点,所以国王很高兴。
                 
  这就是说,第一个画家的动脑角度没有选择好,所以吃了亏。第二个画家一看不好,就转换了一个角度,但这个角度也没有选择好,所以也吃了亏。
  第三个画家在前面两个角度的基础上,重新又转换了一个角度,结果成功了,也就是角度转换对了。
                 
  角度转换法实际是说,原来的想法(角度)不对头,需要再换一个想法(角度)。
                 
  那么,怎样才能把角度转换好呢?这就要注意不怕艰苦。进行角度转换,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而且成功率很低。如果碰到一次角度转换或几次角度转换不成功就灰心丧气,不再努力,那么可以肯定说,任何一项的角度转换都不会成功。
                 
  所以,要使自己聪明,不怕艰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很有道理的。
                 
  3。分析思考法有一天正晌午,邵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和他12 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伯温说:“八成是个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啦。”“不”,邵康节说,“他是找牛的,不是贼。”
  儿子不信,跑出门去向那人问是不是找牛的。“是呀!”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
                 
  是呀,邵康节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找牛的?
                 
  邵康节是这样解释的:伸出头的人若是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动的东西,只瞅一下而没有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的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知道那个人找牛依靠的是分析。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分析。他才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就叫做分析思考法。
                 
  分析有正确的分析和错误的分析之分。下面这则故事中的人运用的就是
                 
                 
  错误的分析:
                 
  13 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儿。而狗呢,一边舔着嘴边的鲜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熟睡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
  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自己的公馆里。
                 
  狗伤害婴儿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的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产生错误的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避免错误的分析呢?
                 
  这就要求处理问题要详细占有资料,弄清事实真相,不能片面地看问题,而应全面地看问题。上面这个王子就是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片面地看问题造成的。对孩子来说,全面地看问题在理解课文方面、做作业方面,以及和同学相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