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数据侠客行 >

第56章

数据侠客行-第56章

小说: 数据侠客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犹豫不决,此时已身居要职的李灼,于是上书《禁武诏驳议》,一言辽西夏皆是虎狼之辈,民风彪悍,诏令若下,短时间内或许不见弊端,若长此以往,必令民风柔弱,誓难再挥师北顾,克复失地,重现大宋天威。
  二言,不可效岳武穆事。
  真实的历史上,理宗不是昏君,继位之初,便以程朱理学,大幅巩固了皇朝集权,要知道,在那之前,程朱之学还是禁书的。
  到公元1234年,又联蒙灭金,比起他的前几任,可是决断多了。
  只可惜,杀狼引虎,金是灭了,蒙古又来了,这位皇帝自此也就再无作为,郁郁终老。
  李灼的上书,理宗是心有戚戚的,可是,他还不能准,因为相比天高皇帝远的辛复北之流,这位官做的一帆风顺的李灼,恐怕威胁还要更大一些。
  有宋一代,抑武扬文,但凡文官知武事者,都是隐忧,何况,全天下练武的人是那么的多,武者战力又远超普通人,这封上书若是准了,全天下武人都得承李灼的情,这位文采即好,人也干练,又会当官的瑞平年探花,还不得反了天了?
  准也不是,不准也不是,拿着上书左右为难的理宗,却忽然发现一件事,当即眉开眼笑,一切事情迎刃而解。
  原来,那《禁武诏驳议》里,有数处用到昀字的地方,竟然是完整整的原字,理宗全名赵昀,李灼身为探花,不可能连讳笔都不晓得。
  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来,那笔原本是讳着的,只是后来被人强行补足了,而且补的甚是拙劣,一眼可见。
  这么明显的疑点,理宗只作不见,当即大笔一挥,准了李灼折子,赏了些金银,却又将其以大不敬治罪,贬回原籍,永世不得录用。
  这讳笔究竟是何人所填,李灼百思不得其解,一心冤枉的回了家,结果就见3岁的儿子李夭正站在他书房桌上,拿了一只蘸了墨的笔,去补全书里所谓的“错”字……
  此子命犯太岁,天煞孤星,先害其亲,再害其友,命里注定一生孤苦……算命先生的话涌上李灼心头。
  一时间,挚妻亡故,惨遭贬黜的怨恨涌上心头,小李夭那无辜的眼神,更增添了他的暴虐,这一顿狠揍,若非府上老管家于心不忍,最后关头以身相待,小李夭几乎要被生生打死了。
  从这以后,小李夭不再说话,也不再好奇的问这问那,似乎顷刻之间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
  罢黜出临安,那是圣旨,不能违背,几日之后,李灼一家,带着家中仆从,近年为官所得,还有伤痕累累的小李夭,就踏上了回乡的路。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回乡路上,一行人竟又被一伙强人缀上了。
  李灼一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下人也都是老实本分的,哪里能有什么反抗之力,当即老老实实做了人家肥羊。
  李灼家世不错,当官收入也不错,可惜没有女人管钱,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光鲜其外而已,虽然不至于窘迫,强人想要的金银珠宝,却是没有的。
  索要财物无果,强人恶从胆边生,连杀了几个下人立威,可是,没有就是没有,也变不出来,更让强人震惊的是,他们知道了,这一位,竟然就是那因为《禁武诏驳议》被贬黜回乡,正被天下武人感念的李灼李侍郎。
  可是,事到如今,道也劫了,人也杀了,已经根本没有转寰余地了,这位李侍郎可是宁折不弯的读书人,两袖清风的李青天,刚才不都见识过了吗。
  这件事,无人知道则罢,若有人知道了,他们,能抵得上天下武人一人一口吐沫吗?何况那些人一向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比自己这些占山为王的草寇,还不知道要凶恶多少倍……
  强人们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到最后,凶自胸中起,恶从胆边生,干脆把李灼一家尽数灭了口,怕最后有人反水,那李灼,竟是被这群人一人一刀,生生剐死的。
  到最后,李夭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不仅仅因为他一身伤痕,不哭不叫,如同痴呆,还因为,被生生剐死的时间,李灼始终对他破口大骂,如同疯虎,简直恨不能噬其肉啃其骨。
  就因为这个原因,强人最终没对李夭下手。
  虽然只有3岁,其实李夭已经明白了很多事,眼看着父亲被剐死,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不会哭……
  而且,虽然天纵奇材,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终其一生,一个问题他却始终没有弄明白,临死之前,他那父亲对他的仇怨,究竟是真的呢?还是为了保全他呢? 
 
 
 
  
第五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卖身慕容
 
  强人们走了,小李夭活下来了,可是,从此变成了孤儿。
  不得不小小年纪流落街头,以乞讨度日为生。
  可李夭这小乞丐做的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身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遇到那心软的善人,也从来不开口祈求,只需用那可怜兮兮的眼神,乖巧的笑容,渴望的神情,就能让人不知不觉掏钱出来,让他饱餐一顿。
  他长的实在太可爱了,白白嫩嫩,唇红齿白,祭出此招,无往而不利。
  到四岁时,他身边竟已然聚起了几个孩子,几个人同舟共济,就以他马首是瞻,倒也其乐融融。
  其时宋朝新胜,国运昌盛,百姓富足,连带这乞丐,也能过的有滋有味,生活下去似乎毫无问题。
  可那算命瞎子,说的兴许就是对的,就是因为跟了李夭,这么一帮子小孩,竟然也被人惦念上了,过了没有多久,这些个比起同龄,额外乖巧伶俐懂事的多的孩子们,被人贩子团伙抢的抢,卖的卖,从此天涯一方,命运殊途。
  面对这种情况,李夭无能为力,这时他毕竟才刚五岁,自身都难以保全,因为连他自己也被卖了。
  虽然年纪小小,天生妖孽,加之历事又多,大人也很难骗得到他,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人家根本不必用骗的,缀到他们聚集的破庙,大大方方直接打包扛人了,李夭又能有什么办法。
  因为长的最是出色,人贩子跟买家交易完,那一张脸,乐的跟朵花儿似的。
  小孩子其实不值什么钱,除了机缘天意,没人会跟人贩子买孩子收做螟蛉义子来继承家业传接香火,这些孩子买来,要么是当仆役出苦力的,要么就是觉得有前途,打小培养,也好在数年之后,能在青楼顶一个清倌人的名头,好赚来大把大把银子的。
  怀着这样目的的买孩子,当然不可能出太高价钱,只有一种小孩,是最值钱的……
  买李夭的地方,是个大户人家,复姓慕容。
  这慕容氏在江湖上曾经大大有名,想当年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天下,现今虽然没落了,家传毕竟还在,而且自百年前举家投奔辽主,任供驱策之后,倒也混到了千家户百里候的程度。
  只是,比起当初那位一度疯魔,险令慕容家香火断绝的家主慕容复,现今这位慕容山庄的掌门人慕容千斤,就更加疯狂变态的多。
  慕容千斤,人如其名,千斤可能未毕,八百斤倒是有余,一身上下完全是肥肉堆出来了,以至江湖人都忘了他本名叫什么。
  此君不仅极嗜口舌之欲,还有一桩全天下人都晓得的爱好——龙阳之癖,断袖分桃。
  这小孩子,要去当杂役娼妓,价钱自然都不高,唯有这打小就被相中,八、九、十岁就会被收做填房丫头一样的娈童,价格是最高的,尤其李夭这样的极品,也难怪会被那人贩子盯上。
  那慕容山庄后园,完全是一个藏污纳垢乌烟瘴气的变态所在,一群被卖身此间的孩子聚在一起,就被教的不知什么是非对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争宠夺位,抬己抑人,只晓得怎样迎合才能得到荣华富贵,从此不用看人脸色行事,这么一个小小的山庄后园,倒搞的跟皇宫大内差相仿佛。
  尚幸如此,明白此处变态之后,比一群孩子早熟不知多少倍的李夭,不动声色使了一招驱狼吞虎,就在府里眼下最得宠的男孩打压隐瞒下,从此从慕容千斤视野里消失。
  加上他从来小心谨慎,又刻意遮掩起自己相貌,终于是逃过了菊花劫。
  然后,凭着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心,乖巧伶俐的处事,李夭想方设法让慕容府大总管对自己青睐有加,变成了一个身份特殊的管事。
  到这时,他其实已经有了足够的自由,可以轻松逃脱生天,可是他没有,因为,府里还有两样让他牵挂的东西。
  第一样是受教育的机会。
  慕容家虽然已经没落,毕竟是辽国一候,低下相当豢养了些闲人,其中有给慕容千斤日宣淫开炉炼丹补身子的,有教一群小孩子琴棋书画附庸风雅的,甚至还有专给慕容千斤宣淫做那奇巧淫器的,有专教一群小孩子房中术的……
  这些东西虽然用的不是地方,毕竟都是一技之长,练淫药那是医毒相长,琴棋书画更不用说,至于作那些淫器,也是种技术活儿,总得木匠、机关、珠宝加工有些底子才做的来,可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而且,琅寰水阁虽然搬去了大理,以往从水阁里抄录来的武功副本慕容府里却还留存不少,这里其实是个宝库,若就此逃走,可能再也没机会接触这些东西。
  所以李夭甘冒奇险留了下来,就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启蒙教育,毒术、医术、琴棋书画、轻功武技……凡是可以学的,有机会学的,他一样也没有错过,而且尽数青胜于蓝。
  第二样,则是因为另外两个孩子。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初破庙里那一帮孩子,当走了李夭这个色压群芳的,人贩子才赫然发现,剩下那些个孩子,其实个个也都相貌不俗,只是以前因为跟李夭站在一起,都被比下去了,所以陆陆续续的,竟然又有两人,被卖到了慕容山庄。
  人是会变的,尤其当环境改变以后,尤其当那些人还只是五六岁,可塑性很强的小孩子的时候,否则当年,也不会有孟母三迁了。
  李夭是个妖孽,早熟的让人害怕,这两个儿时玩伴终究还是正常孩子,乌烟瘴气的环境里,竟然也学会了尔虞我诈,学会了争风吃醋。
  李夭毕竟是人不是神,沉迷于学习,两个玩伴的异状竟都没有察觉,当他自觉一身所学已经差不多,随时可以离开的时候,才发现,两人已因为相互间变态的仇视,相互残杀起来,用的,还是拐弯抹角从他那骗去的毒药。
  没过多久,慕容山庄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那一年,李夭十三岁。 
 
 
 
  
第五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第一百四十六章 妖师李夭
 
  从此以后,江湖上出现了一个貌若处子,身世成迷,没人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少年高手。
  这少年年岁不大,所学却杂,小小年纪,便在武功、机关、暗器、琴棋书画各个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仿佛天下事没有不通晓的,让人只能景然仰视,出道仅仅一年,便闯出了诺大的名头,人送外号“妖少”。
  不过传言最多的,还是关于他的心狠手辣,他似乎与山贼是有仇的,出道以来,连挑数座山头,专挑那些开山立柜的下手,而且每次都有人,被以数十刀活活凌死,手段残酷无比。
  就算有那些个活下来的,经常也是被吓破了苦胆,再也没有以往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气。
  名声鹊起的少年,吸引了很多武林中人的注意,侠以武犯禁,这句话是没有错的,而且,还有某种传染性,一家人且不说,沾亲带故的,都会被染上江湖习气,变得恣意四海。
  所以那整个江湖,其实就是一张大网,里面每个网眼跟周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年一路行去血雨腥风,难免就惹下诸多仇怨。
  起先这些人是一个一个来的,少年年不足十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吹出大天来,能有多少本事,抱持这种想法的人,于是一个个栽倒再也爬不起来,有侥幸活命的,也有成了那鲇板上肉,被生切活剥的。
  这种情况,直到一个如日中天的江湖高手——昆仑三圣何足道,找上李夭为止。
  具体情况不知,但从此以后,昆仑三胜改名三败,江湖人终于意识到,这世间,的确是有生而知之这种事的,单挑他们没人是少年对手。
  既然单挑不成,他们也只能想到人多力量大了,于是联合起来,布下了天罗地网,还煞有介事的请来了当时名动天下的郭靖黄蓉夫妇主持大局。
  然而,少年奸猾似鬼,对这些追捕反追捕的勾当,似乎比这所有人还要熟悉三分。
  其实这群人不知道,慕容家藏是很有些好东西的,少年一样没拉照单全收,就包括了当年慕容复身边一位丫鬟的易容术,那种神功妙手,又岂是这群人散兵游勇能明白的。
  到最后,还是丐帮帮主黄女侠,动用了丐帮眼线,亲自指令群侠,设下重重陷阱,才将少年围在了一处绝地。
  接下来,自然是行刑前的审判,然而,面对群人七嘴八舌的指责,少年面无惧色,将那些死人取死之处,一桩桩一件件抖落出来,直把一干人说的面无人色,这一回书目,就叫做小李夭舌战群侠。
  甚至那大侠郭靖,也没能例外,不过倒并非郭靖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他一句话问错了,见少年夷然无惧口若悬河,而且所言条理清晰证据确凿,郭大侠不由来了一句:“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将这些送交官府?”此时郭靖已是朝廷四品武官,说话办事不由考虑到合法与否。
  于是便被少年一声嗤笑:“听闻北丐洪七公洪老前辈号称一生杀了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就是不晓得,这一桩桩一件件,他老人家可曾报官备?”
  名满天下的大侠郭靖当即无语。
  不过,李夭却并未像之前一样咄咄紧逼,反而是向郭靖黄蓉礼了一礼,郑重向两人道谢,让郭靖黄蓉大是惊讶。
  原来,当初禁武诏下时,郭靖黄蓉已经应诏入京了,与李灼曾有数面之缘,甚至知道他有一个名字古怪的儿子叫李夭,当年李灼灭门案轰动天下,他们不可能不记得,因此听了李夭之名,又知他杀人手法,当即认定了他的身份。
  将他逼在这里,也只是为了告诉他一些事而已,之前李夭所杀之人的因果,群雄不清楚,黄蓉这个丐帮帮主不可能不知道。
  向群雄坦言李夭身份后,群雄尽皆无语。
  李灼灭门案,是全江湖之痛,这个当年上书禁武诏驳议,可称全武林恩人的李灼,转眼间就被武林人士弃尸荒野,这简直已经讽刺到有些荒谬,对面子比性命还重要的武林中人来说,一想起来,腮帮子都是肿的,生生被那种无地自容窘出来的。
  李灼案后,禁武诏虽然被金口玉言否决了,不可能提出重议,朝廷对江湖人的态度,却是急转直下。
  因此,丐帮近十年间,一直在追查此事,因为那整件事,蹊跷太多了。
  南宋都城临安,李灼家乡苏州,两地之间是天下最繁庶之地,所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么一伙子流寇,怎么可能刚好被李灼碰上?此其一也。
  其二、山贼知道了李灼身份,不得不将其一家灭口,那之后,定然是择地掩埋,务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又怎么可能,尸体还没腐烂就被人挖了出来,就此变成震惊天下的大案?
  经过丐帮数年追踪,这一切直到近日,才有点水落石出的迹象。
  原来,当年那一伙山贼里面,竟是有一个辽国戏作,这一切都是辽国人的阴谋,由辽国南院秘部策划的离间计。
  郭靖黄蓉此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