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羊皮卷-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去实现任何形式的自由和成功。它们只会盲目跟随,遵守着群居昆虫的特征;可是,这种特征经常有害,甚至还会带来毁灭。我们必须把握生活,才不至浪费生活。帕皮伦是法国的一个犯人,被判终身监禁,关在魔鬼岛。他说,自己总是让相同的噩梦惊醒,梦见自己站在一个严酷的审判台上。
“你被判有罪,”审判员大声说到:“是浪费生命的罪,你认罪吗?”
“认罪,”他回答:“我认罪。”看,连帕皮伦这样的犯人都知道什么叫浪费。对他“浪费”意味着允许自己生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我们如果像松毛虫一样在圆圈上生活,那就是作茧自缚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打破这个枷锁,再也不能让生命如此枯燥无聊。我们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像帕皮伦那样忏悔“浪费生命有罪。”
行动第六课:如何迎接成功征程的挑战(4)
你甘心平庸吗?
有很多人喜欢从外部改造世界,经常想妄图改变整个世界,至少常想改变离我们千里之外的一部分世界,却不去看看自家的后院出了什么乱子。外部改造的方式可以称为“官僚平庸”,比如说扶贫帮困:不是教给穷人技能、知识和脱贫致富的办法,而是简单地捐赠一些金钱。这就是外部改造的解决办法。然而大多数人心知肚明,从长远效果看,治愈工业化社会贫困顽疾的办法,无法在经济学课本中找到;只有通过改造内部,帮助穷人自立自强,最后致富。正如中国的俗语所说:授人以鱼,充一日之饥;授人以渔,充一世之饥。
人类史上官僚平庸的显著代表总是武断地认为,如果“制度”选对了,那么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会受益。他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平均分配,而一再忽视了用改造内部的方法,鼓舞每个人都积极创造出“制度”所需要的东西,解决根本问题。结果呢,实际上绝对的平均分配可能会导致是贫困和匮乏。人不是生来平庸的,比如说人的想像力就是无比丰富的。一般说来,没有我们想像得到而办不到的事。拿破仑·希尔在自我帮助的经典巨著《思考致富》一书中写到:“不论一个人脑子里想到的或相信的东西是什么,他都能够实现。”如果上帝没有赐予我们实现想像的能力,那么他也绝不会赋予我们丰厚的想像力。
可是“平庸”看起来还是挺让人舒服的。我们都认识一些为了固定收入而安于现状的人。他们的住址一成不变,拥有固定的邻居,享有的也是程式化的舒服和幸福。就在他们内心深处,每天都要和自己拥有但却浪费着的能力斗争。这种斗争的煎熬着实让人难以安逸。
伟大的卡通哲学大师兹吉说过:“安全感是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枯燥厌倦是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
你愿意对自己负责吗?
爱尔哈德的EST培训班与那些不负责任,追赶潮流,所谓自我帮助的闹剧截然不同。EST之所以大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对参加者加强了纪律管理:不许抽烟,不许讨论,规定上厕所的时间,坐硬板凳,等等。然而大多数学员却欣然同意。自律(在EST叫“协议”)是必须的,它帮助学员避免出现自我逃避的倾向。
当对话太过尖锐而残酷,就像当头一棒,难以接受;当学员感到人性的弱点要发作时,他们很自然地会想起拿根烟,跟别人搭讪,或者出去上个厕所——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对
自己的缺陷。而EST强调“责任”,强调把每个学员想要逃避的机会剥夺干净,并强迫每个人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毫不羞愧。简言之,EST是强迫学员自己对自己负责。
我们时常在生活中走神,以避免直接触及心灵的深处,避免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我是谁?想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正是前文所讲的“改造外部”的方式:我们不是努力协调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活动,而是处处插手安排我们周围的世界。
在离婚夫妇中经常见到的一个现象是:他们有的最近刚装修了房子,有的是刚刚生了一个孩子。当然我并不是说装修房子的,或生了孩子的夫妇就是下一对离婚候选人。我只想说,那些不幸福的夫妇用装修房子、生孩子来分散面对自己问题的注意力。人很容易认为问题出在别人身上,答案在别的什么地方,这样想当然不切合实际。古老的寓言说,智慧河上渡船船长在两个小镇之间开渡船,偶尔会有一边镇上的人过来问他:“那边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想搬到那边去。”
聪明的船长就会反问:“你觉得现在你住的这个镇上的人怎么样?”如果这人回答说,这里的人热情、善良、友好,那么船长也会说那边镇上的人们也热情、善良、友好。但是如果这人说,这边镇上的人残酷、冷漠、无情,那么船长也会描述说那边镇上的人也是一样。
这则寓言强调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别人也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以要对自己负责。
你配成功吗?
当然了,你不比任何人差。
你会一直等待,直到世界向你走来吗?
我们都会做白日梦,也许最常见的就是:总有一天,不论怎样,世界会把一条大路铺到我的门口。要是下次你还梦见有什么人、什么事向你走来,马上停止做梦,去竭尽全力得到它们。也许世界真的会在你门口铺上一条大路,但肯定是世界发现了你是谁。不过,你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世界才会那么做。一定要让世界知道你就在这里,渴望干事业,而且会给它带来荣耀。
我们必须抛弃这样的想法:世界会青睐我们,成功一定会从天而降。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向成功走去,促成成功的机会。再也没有比一个人在水中挣扎却只等着船来接自己更悲惨的了,因为他迟迟不肯向船游去。千万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盼望时来运转的等待上,不要光靠运气,而要靠自己去创造未来。
你的潜力可能是巨大的,你的天赋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没有向世界展示的天赋和潜力终将白白浪费,没有利用的潜力和天赋也终将毫无价值。
行动第六课:如何迎接成功征程的挑战(5)
你现在打算行动了吗?
明天再开始吧——这是最容易的。
世界上这种活在明天里的人还少吗?永远有人说:我明天一定开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事实上,无论做什么,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尽善尽美。永远不可能有最合适的时机、最恰当的组合让我们的每次努力都完美无缺。
作家写出畅销书之前,肯定也写过几本不畅销的书;演说家让听众崇拜景仰之前,也肯定有几次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销售员在签下巨额合同之前,肯定遭受了几十次失败、挫折和拒绝。
不论你是谁、做什么,永远不可能一直完美。但我们可以一直坚持不懈的是尽最大努力去做。努力去实现一个目标,就算得到一个不完美的结果,也比不努力强得多。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我宁可在争取成功中失败,也不愿什么也没尝试就成功。”
现在,我们要扬起风帆,发掘潜能,就不会被周围那些好事的评论家们所干扰。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以挑剔别人的缺陷为乐趣。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生来就不是完美的,我们奋斗的结果自然就不一定是完美的。尽管结果不完美,也总比没有结果要好。
实际上,没多少人有资格去挑剔别人。只有那些和我们在同一个战壕里,一同在挑战和困苦中煎熬的人,才有资格批评我们。西奥多·罗斯福说过:这些人和我们一起在角斗场,双手充满了血渍,额头淌满了汗水,但都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充满了勇气和奉献精神,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批评我们。
我们仅剩的时间就是“现在”,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兑现的“货币”。就在今天,我们要付出努力,运用上帝所赋予的所有赐福。
“如果你说的没有一个能对得上号,凯文,”工程师说:“恐怕,我得……”
“不,等等!”凯文说:“先请等等!”
凯文并没有看工程师,而是迷茫地直瞪着远处。
“我明白了,”他说:“我想我明白了。事实是,让我到地球上走一遭,肯定是让我来成功的。我获得成功或努力去成功,是用不着向任何人抱歉的,因为我有义务、有责任把我所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懂了!财富只要是正当索取,合理消费,本该是好事,不是什么邪恶的事。不必用吃苦受罪以证明我该有权利获得永久的幸福。如果还要什么的话,我需要运用我的经验去实践,学会幸福,让我的灵魂为生命的精彩绚丽而欢喜雀跃。
“我的存在就是获得成功的惟一许可!我必须把握生命,因为我不是生来该听天由命的,一点也不!我喜欢优秀,讨厌平庸。我要承担起对自己的全部责任。我不会阻挡自己的成功,不会的!我应该得到成功,因为成功需要我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天赋。我要把自己的声音带到这个世界,而不是等着世界青睐我。我要从现在就开始行动,不管等待多么方便,不论结果多么不尽人意,我都不在乎,我要行动!”
工程师的眼中充满泪水,微笑爬上嘴角。
“当然了,”工程师说:“当然了,凯文。你还是有希望的呀!一定要回到你来的地方去,充分发挥赐予你的天赋;带着对你的爱给你的力量、才智和希望,和大家一同分享。把这些也分给你见到的每一个人,直到你再也没什么可以给予的时候为止。可当你觉得已经耗尽了所有,我保证你会发现你拥有了的东西会更多更好……
“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凯文。你的潜力超乎寻常,上帝希望你知道,你面临的惟一限制是你对自己的束缚。”
行动第七课:如何给自己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1)
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听见的是有人告诉你:你什么也不行。
你的口头禅里肯定会有这三个字:我不行。它们给你的生活制造的麻烦比所有的敌人加起来制造的还要多。经常说,是吧?小时候,只要尖叫一声“我不行!”,“办不到!”也许就能推开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吃点菠菜,吃片治咳嗽的药,干点家务什么的。
到如今还是老样子,是吧?过去五年或十年里,有多少次你说了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打发掉了众多的任务、挑战和机遇。
没关系,别耷拉脑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愧疚,都干过相同的蠢事。实际上,也许我们愿意承认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但对你而言,这种做法应该成为过去了。其实在你开始本课之前,你早已在前一课学到了另一个真理:你所面临的惟一限制,是你对自己的束缚。在本课,安利公司的总裁理查德·德沃斯将会在鼓舞人心的书《相信》中和你侃侃而谈——
从“我不行”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吧,你就能达到期望的高度。没有什么办不到,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生活中值得获得的东西没有什么是随随便便的。那到底能不能办到呢?要是你不努力,而且不是努力再努力,那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短浅的目标很容易命中,可生活中我们不能如此鼠目寸光。我相信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力量就是相信自己的意志,敢于瞄准远大目标的决心,以及坚定追寻梦想的信心。
“我行”是非常有力的一句话。现实中很多人运用这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非常实用。人们相信自己能做什么,就一定可以做到。有人说,世界上除了一些精神失常的人之外,可以实现的事情与真正实现之间的距离其实很小很小。但首要的是他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
安利迅速成长,已经发展了50万个个体分销商,自然常常有人问我对激励成功的看法。他们总想知道怎么有的人总会成功而有人就会失败;也有的人想知道,我有什么激励方面的“秘密”,好像我能有什么克敌制胜的法宝,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连创销售业绩,而有的人就只好打道回府。我真不想让他们失望,可是我的确没有什么窍门能让人成功。对于如何激励别人,我懂得一点也不比别人多。不过我却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信念:只要真正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我小时候就有一份野心,要自己创业,闯出一番事业,获得成功。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那样,这就是“我打定了主意。”对于上完大学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也不太在意是不是能到处旅行,或在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上成为冠军,更不用说成为密歇根州立法院、州议会的领军人物。当然上面的这些追求并没什么错,它们都是非常好的目标,只不过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我的目标是在自己的事业上获得成功,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办到。我相信不管我设定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的结果肯定和它们差不了多少。目标的实质不会有多大区别,生活中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对信心和努力的组合免疫。个人哲学意义上的“我行”并不是只针对生意,而不针对政治、教育、宗教、体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不论在多么迥异的成就中,这种想法都是一个最普遍的事实,不管你是拿个博士学位,赚了100万美金,当了五星上将,或在丘吉尔马会上获胜,目标、信心和努力的组合都普遍适用。
回顾四十多年的人生,我的经历教给我,执著自信会产生多么大的价值。我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杰·范·安德尔在一起。我们1959年创立了安利公司。
早在那之前,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探讨对人生的看法。正是那些探讨奠定了我们“我行”的思想基础,这既令人深思又激励人心。
二战结束后,杰和我回到家乡。我们确信,航空业必定是未来的热门行业。于是,我们想像着每个机库里装满了飞机,成千上万的人学习飞行……所以我们非常渴望加入航空业这一行。那时我们俩一共才有几百美元。我们借了一架小飞机,就敲锣打鼓准备开一家航空学校了。但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我们两个人都不会飞行!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马上雇用了有经验的飞行员来上飞行课,我们则忙着向大众兜售我们的课程。我们既然已经决定要经营飞行事业,就决不会让任何意外浇灭我们的热情,即使是不会飞行这样的“小事”也改变不了我们的决定。但是我们又碰上了麻烦——学员已经报了名,教师也已经请好了,可我们却发现小机场的跑道居然还没完工。除了一条条绵延横亘的泥土路之外,什么也没有。不过,我们立即又有了新主意。机场旁边有一条河,于是我们买了一些浮桶,架了个浮动码头,干脆就在水上起飞,就在浮桶上降落。以后,从我们学校毕业的两名学员居然从未在陆地上起降过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