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的-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评价,久而久之也会动摇,甚至丧失其自信心。要使自己的孩子获得坚强的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父母就需要多表扬、鼓励,多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这些“差生”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当然,有时对学生作适当的批评也是可以和必要的,但千万不要用贬抑、否定的话语。
(6)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加强孩子的自信心
成功与挫折是完全相反的一对范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成功”固然有助于建立自信,但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
人生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甚至相比之下,逆境还可能更多一些。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而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仅靠几次成功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难免不被以后的失败所冲垮。要使孩子将来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更要让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度地承受挫折。持久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
家长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孩子“品味”失败,使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
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通过上述任何一条途径来进行,但上述几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各种途径是相辅相成的。另外,要注意把握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度”,防止不适当的教育把孩子从一个极端推到另一个极端。如果培养出来的孩子由于过度自信而骄傲自满,甚至狂傲无羁,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第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4)
用信心来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
孩子的各类恐惧,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伴有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恐惧就无关紧要。相反,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并不等于将他们与所有可怕的事物隔绝,而是要帮孩子建立起坚强的自信心。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呢?
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孩子完全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长大了也会很脆弱。一旦灾难或不幸到来,他们就会垮掉,因为他们无力承受,也不知怎样应付。”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瘟疫使者在赶往巴格达的途中,与一队商旅相遇,商旅队的首领好奇地问:“你这么匆忙赶路,究竟要往哪里去?”
瘟疫使者坚定地回答:“我要往巴格达取五千条人命。”
几天之后,瘟疫使者与先前那队商旅相遇,该商旅队的首领嚷道:“你扯谎,你何止取了五千条性命,是五万条才对!”
“没有呀,”瘟疫使者坚持说,“我只取五千条性命。其余的是恐惧使者取去的。”
恐惧可以使我们失去心灵的平静;但恐惧的情绪反应比忧虑破坏得更深、更强烈。可以说,恐惧是多种情感中最具潜在危险的。一位医生说:“恐惧是最具扰乱性和破坏性的。”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都怕黑,这在大人眼里是很愚蠢的事情,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必须了解,这是孩子生命中很大的问题,不要感到好笑。你应该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使他克服恐惧。
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可以适时地向孩子灌输自信心?也许你自己并不清楚,那好吧,来做下面的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一位足够优秀的家长,是不是可以向孩子灌输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克服恐惧,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的家长。
1.你是否告诉过你的孩子:“你是父母的无价之宝,其价值是无法用世俗的东西来衡量的?”
2.当子女与你讲话时,你是否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倾听?
3.你是不是让孩子把话说完才作反应,而不是他们说到半路就打断或岔开话题?
4.你是不是坚决不用批评和责骂来教导孩子?
5.当子女与你出现矛盾,你是不是只针对目前的问题,而不是去翻陈年旧帐?
6.你有没有因为孩子出现的良好行为而赞扬他?
7.当你在子女面前犯了错时,你是否承认错误并向他道歉?
8.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你总是告诉孩子,这是因为他不认真造成的,而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恭喜你,靠你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拥有了很好的自信心;如果你的回答大多数为“不是”,你就要仔细想想了,你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当然你也不必紧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你从今天开始和孩子好好沟通,学会从细节上关心他们,你迟早也会拥有一个让你引以为傲的孩子。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恐惧感。比如,2岁的孩子会怕打雷、怕动物、怕洗涤、怕父母离开等。5岁的孩子会怕黑、怕独自外出。6岁的孩子会怕某些声响,怕妖魔鬼怪,怕被遗弃,怕单独睡觉,怕刮风下雨和受伤流血等。7岁的孩子想像力丰富,他们怕床底下有鬼,怕夜间有人闯到家里来,怕打仗或一些生活小事。八九岁的孩子恐惧会少些,他主要担心怕丢面子和被人嘲笑。
惧怕失败同样会令儿童产生压力。诸如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期望,孩子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想要很快提高成绩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你可以告诉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因为很可能她唱歌很好,或者篮球打得好。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他是很棒的,既然篮球都能打得那么棒,他的学习成绩没有理由不能获得提高,也许他欠缺的只是努力。父母要时刻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不用功的原因,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是没有理由不提高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比作朋友的话,就应该成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行的知心朋友。对孩子身心的成长来说,父母的影响是最主要的。父母应试着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当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要耐心听子女说明事情的原委,给子女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孩子了解自己是永远愿意协助他们的。其次,采取了解、尊重、耐心的态度与子女沟通,让孩子觉得父母像朋友。只要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了解,他们自然愿意将父母视为可信赖的朋友,进而接受父母的关怀,愿意将心中的感受、问题说出来,和父母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怕黑的孩子,你可以带着他在黑夜外出,并给他讲述一些很温馨的故事。记住,孩子害怕黑夜是因为他觉得黑夜中有一些他也不是很清楚的恐怖的东西。你无法改变黑夜,可是你可以改变孩子的看法,让他觉得黑夜是很可爱的,黑夜并没有那些可怕的东西。只要有了一次成功经验,那么第二次就好办多了,你完全可以鼓励他,告诉他曾经在黑夜中出去过,而且很勇敢,要知道,成功的经验都是可以移植的。家长所应该做的就是把孩子的一次成功经验放大,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很可能在成年后仍有相应的问题产生。
了解了孩子恐惧心理之后,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建立自身的信心呢?
(1)要区分正常的恐惧和需要克服的恐惧
每个孩子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惧怕,家长要认真区分。例如,孩子在两三岁时怕生人,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怕到一见生人就哭,无法与人交往的程度,这就需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了。
(2)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度地同情、关照
3岁以后的孩子其恐惧感多来自丰富的想象,例如各种动物与鬼怪等,此时应充分理解他们的想像力,并对他们的想象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是真的(如动物),需要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哪些是假的(如鬼怪),不必理会。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狗时,可能会害怕,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地保护孩子,而要对孩子说:“别害怕,它不会咬你的。”等等,这样就会减轻孩子的恐惧感。
小学阶段对于某些事物的恐惧往往源于无知,故父母工作的重点在于引导他们多学习有关的知识,如阅读有关火灾、地震和龙卷风等方面的书籍,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奥秘以及防范办法,这比空口解释更容易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3)面对恐怖情境,父母首先要镇静,从容地帮助孩子
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害怕往往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比如,母亲害怕打雷,一听见打雷就表现出非常惊恐,孩子也会像母亲那样害怕听到雷声。因此,当面临恐怖场面时,父母要镇静,显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帮助孩子摆脱困难。父母更不可故意装出恐惧来吓唬孩子。
我们不可能指望孩子对什么也不惧怕。即使是成人,也会有很多恐惧。但成人的长处在于善于控制和克服恐惧。对于孩子,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帮助他们培养起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并教给他们恰当的方法,对付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恐惧。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论家庭还是社会,应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气氛,使他们随时都能自由地、毫不拘束地与大人交流思想感情,而不用担心遭到嘲笑或压抑。
第三部分独立生存: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1)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能够自食其力、独立生存于社会的人。要教给他们生存在这个社会所必须的、最常用、最实际的知识,培养最基本、最实用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同时,通过教育,开发他们的智力,引导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生存、适应能力,从而能够与社会很好地融合。
鼓励孩子的自助行为
今天的孩子将是新世纪的主人,而生长在现代家庭的孩子们,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免不了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未来参与社会竞争是十分不利的。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地鼓励与培养孩子的自助能力,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在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靠平日的训练和培养,这种能力不是靠父母的金钱能买到的,也不是课堂上能获取的。
时常听家长来叫苦不迭。这个说孩子在家抢着喂金鱼而把金鱼缸摔碎了;那个又说孩子抢着自己端汤而成“落汤鸡”了;另一个又说孩子抢着自己穿裤子而把裤子穿反了。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可真苦了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但我们转念想想,喜欢动手,什么都想试试看的特点几乎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和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会把新的情景作为一种挑战,这样既增长了他们的能力,又使他们在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和尝试各种结果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心,也达到了既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又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能做事,有能力自助和助人的目的。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自助。
孩子自己抢着做事常会阴错阳差或事倍功半,所以成人要尊重孩子坚持自助的愿望。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操之过急。毕竟孩子年龄比较小,在训练他们自我服务技能、自理生活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策略,懂得说服孩子的艺术,让孩子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得到锻炼。对于孩子尝试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成人不要替他们干。尽管成人自己做结果会更完美,但孩子完成后肯定会感到自豪和自信。所以成人要期望、鼓励和提供时间、机会给孩子自己做事。
最初要保证孩子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任务,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才会增加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兴趣,而不至于一下子被难倒或再也不听从指挥。例如,孩子学洗衣服时,可以让他洗污渍较少的。
再譬如,当天气转冷时,家长要记住给孩子留出额外的时间穿脱鞋子、帽子、手套、外套等。当孩子不会拉衣服上的拉链时,家长不要帮他直接拉上,而应给他提供一些能帮他学会拉拉链的动作。虽然家长替他们扣扣子,拉拉链会使这些事更快做完,但若给孩子时间来练习与掌握这些技能,则可增强他们的自助能力和习惯。
有的时候,父母也可以“请教”孩子,比如出门前可以问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适。
如今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因而家长为“小皇帝”包办代替的现象与日俱增,而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有的家长缺乏时间和耐性,于是“你还小,这些事应大人做!”“看你做得像什么,还不如我来做!”等等这些话就会从家长口中不经意地吐露出来。这些话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孩子刚开始动手时,经常会不小心把事情搞糟,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呵斥孩子,否则就会损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要耐心地把动作解释清楚并做示范,然后再让他练习。
父母随时准备在孩子一有困难时就提供直接帮助的做法,往往会剥夺孩子有价值的学习和建立自信心的机会。我们要记住孩子的学习产生于得到结果的过程中。即使结果本身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只有当孩子有了错误的经验,才会有机会去寻求真知。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有机会自己做事,他们的自助技能会更为扩展。我们应该在每个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助。这样,孩子很快会对支持其独立愿望的环境做出反应。于是更积极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自助技能也自然而然扩展了。
第三部分独立生存: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2)
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爱孩子,但不是事事都替孩子去做,以至于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们才能勇于大胆地去尝试。
孩子总是会长大的,作为父母亲,我们不可能总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面对生活。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真正的爱,是教会孩子怎样生存,鼓励孩子适应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创造环境。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都很差,他们往往会因在生活、学习上受到挫折而伤心,特别是那些表现一向优秀的孩子,当他们在生活、学习上受到挫折后,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