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成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也就是说,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举止是其内在本性的表现。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世界、性格性情以 及他早已习惯了的社会习俗等等。经过长时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而养成的个人的行为方式 ,也是一个人本身性格、气质、禀性的综合反映。所以一个谦虚的人,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他一定也是一个具有良好品性和修养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富有亲和力、富有魅力的。
我的儿子,我希望你成为一个具有谦虚品格的人。
第三章 点击生活的智慧结第一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促膝谈心
许多年轻人总觉得生活对他如此不公平,他最努力但获得最少,他最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 ,他好心帮助别人但总得不到回报……孩子,“公平”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而不公平却是客 观存在的。生活学习的许多方面总有一些不如意,但只要适应它,并为改变现状而坚持到底 ,生活一样也会冲你微笑。
话题
你应该直面生活的不公平,承认它、接受它,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定位。
父亲的教诲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失败者,他们步入社会后经常提及这样一些问题,也经常讨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老板总是对手挑三捡四呢”,“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呢” ,“为什么他一点都不优秀却总能碰上好运气”,等等。
他们所讲的故事,所给出的理由当然都是些关于自己失败的原因和悲剧性的故事,如“我从 来就未曾真正有过一个奔向好前程的机会。你知道,我的父亲是个酒鬼”,“我是在贫民家 庭 中长大的,你从你的社会结构中绝对领会不到这种生活”,“我只受过小学教育”,“我机 遇不好”,等等。
实质上,这些人都在表明:世界给了他们不公平的待遇。他们是在责备他们身外的世界和境况,责备他们的生活环境。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所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否则,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 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公平不是总存在的,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但只要 适应它,并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在比尔·盖茨读中学的时候,他接到全国最大的国防用品合同商TRW公司的电话,要他南下 考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尔·盖茨征得了学校的同意,参加三个月的“临时工作”。
三个月后,比尔·盖茨回到学校。他补上了三个月中落下的功课,并参加期末考试。对他来说 ,电脑当然不在话下,他毫不担心。其他功课他也很快赶上了。结果他的电脑课老师只给了 他一个“B”,原因当然不在于他考试成绩不佳,而是他从不去听这门课,在“学习态度” 这条标准中被扣了分。
但比尔·盖茨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接受了这种看起来不公平的现实,并把这种得失置之度 处,集 中精力作数据的编码工作,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脑程序员,具备了编程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经 验,最终成就了自己享誉全球的事业。
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然而你可以努力不使自己因此而陷入惰性,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斗争。首先争取从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在现实中消除这些现象。
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 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 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 镜瞄着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 …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能做”,那你就是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永远不可能开 创自己的生活。
与其用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去做徒劳无益的挣扎,还不如漠然视之,用这些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
如果我们所遇到的“不公”不是大的、原则性的问题,尚不至于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那就不必去斤斤计较,来点“阿Q”式的自我安慰,泰然处之。况且,有些“ 不公平”只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同时一件事,由于各人的看法和“公平”的标准不同,感 觉也不同。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 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充满爱意的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 种不公正时,可以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 出来,采取一些具有职极意义的行动。
总之,我们承认生活是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切消极的开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第三章 点击生活的智慧结第二节 敢于承担责任
促膝谈心
在你十八岁生日那天,你很认真地问我:十八岁意味着什么,我说它意味着责任。是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 也要学着承担一些责任。因为责任,我们才能勇敢,因为责任,我们才能无私,也因为责任 ,我们才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话题
男子汉迈向成熟,就必须为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承担责任。
父亲的教诲
曾经荣获普利策奖的詹姆斯·赖斯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聘到《纽约时报》的,初为此报效力的他在伦敦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亲历了德国纳粹分子对伦敦进行的狂轰滥炸。 孤身一人在战火纷飞的伦敦工作的詹姆斯·赖斯顿非常想念妻子和3岁的儿子。在给儿子的信中, 詹姆斯这样写道:
“我周围这些生活紧张之中的人们,大都有了一种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更具爱心, 做事更多地为他人考虑,与此同时他们也日益坚强起来。他们在为超越他们自身的理想而作战。我觉得那也是你应该为之而努力的理想。
我想向你强调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场战争爆发于一个不负责任的 年代。我们美国人在本世纪第一次大战要结束的时候,并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当这个世界 需要我们把理想的种子广为撒播的时候,我们却退却了……因此,我请求你接受你自己的责任——把美国创建者的梦想变为现实,为着生你养你的这个 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简朴人生,勿忘责任。”
詹姆斯告诫儿子,作为国家的一员,他要背负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的责任。
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尊严和使命。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火车上,一位孕妇临盆,列车员放手通知,紧急寻找妇产科医生。这时,一位妇女站出来 ,说她是妇产科的。女列车长赶紧将她带进用床单隔开的病房。毛巾、热水、剪刀、钳子什么都到位了,只等最关键时刻的到来。产妇由于难产而非常痛苦的尖叫着。那位自称妇产科 的女子非常着急,将列车长拉到产房外,告诉列车长她其实只是妇产科的护士,并且由于一 次医疗事故已被医院开除。今天这个产妇情况不好,人命关天,她自知没有能力处理,建议 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列车行驶在京广线上,距最近的一站还要行驶一个多小时。列车长郑重地对她说:“你虽然 只是护士,但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医生,你就是专家,我们相信你。”
列车长的话感染了护士,她准备了一下,走进产房时又问:“如果万不得已,是保小孩还是保大人?”
“我们相信你。”
护士明白了。她坚定地走进产房。列车长轻轻地安慰产妇,说现在正由一名专家在给她助产 ,请产妇安静下来好好配合。
出乎意料,那名护士几乎单独完成了她有生以来最为成功的手术,婴儿的啼声宣告了母子平安。
因为责任,因为信任,她终于战胜了自我,完成了使命,也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与尊严。
相信你一定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不仅如此,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承担那么一点属于自己的责任。正因为有了责任,我们才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挫而不败 ,坚强又倔强地迈过每一道艰难的门槛,也正因为我们坚信责任,才在每一次精彩的收获之 后坦然而谦恭,不断地追求着一个个积极的目标。
孩子,因为责任,你将更加成熟。
第三章 点击生活的智慧结第三节 不要畏惧改变
促膝谈心
我们喜欢安逸和稳定、波澜不惊的生活,害怕平静的生活突然发生变化。那些我们形成已久的习惯就更加根深蒂固地控制着我们。
舍弃习惯总会使人感到痛苦,但要想适应生活的无常,你必须学会改变。就如《谁动了我的 奶酪》所言,畏惧改变,将失去生存的奶酪。
话题
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就不能改变一切。
父亲的教诲
一位生活不如意的年轻人,他决定找心理医生咨询,帮助他改变这种现状。
他找到了一家位于巷子里的诊所,走进了医生的候诊室,发现里面布置得很雅致,但没有接 待护士。候诊室里有两扇门,一扇写着“男人”,另一扇为“女人”。
他走进那扇写着“男人“的门,之后又遇到了两扇门。一扇标写着“乐观“,另一扇则写着 “保守“。知道自己是个保守的人,于是那个年轻人走进了那扇写着“保守“的门。
结果,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又有两扇门的房间。其中一扇上面写的是“冒险改变”,另一 扇 写的是“保留旧习”。他知道自己是难以割舍熟悉的一切,所以他进了“保留旧习”。那扇 门最后,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巷子里。
由于对未知的恐惧,对自己的缺乏了解,人们多不愿主动放弃现有的习惯模式。往往宁可选 择熟悉的痛苦与不和谐,也不愿接受释放痛苦可能带来的风险、不习惯与不确定。就像那个 守旧的年轻人一样,最终仍回到最初的“巷子里”。
舍弃惯性模式的痛苦,常常是相当巨大的,然而,当一个人在生命的路程上走得越远、越深 , 他就会经历更新、更好的想法、观念和理论的诞生,因此也就经历越多旧观念、老习惯的死 亡。
旧的死亡,等于新的诞生,必要的舍弃和剥除,人生中才能体验到越多的欢乐、创造与重生 。
当然,光有想改变的想法是不够的,这需要决心和毅力,并改变思想观念,改变行为方式, 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来做现在的事。这样,就能摆脱过去的守旧,彻底跟守旧分手。
然而,有的人虽然想改变,却没有改变的胆量,他们为未来忧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其实,未来是什么样,不管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你是如何做的,你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 出什么果子。同样,你为未来做了什么,未来就变成什么样。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障碍,如果你想改变,而改变不了,那就回头想想 你是否为自己设下了障碍,阻止了改变的脚步。
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就不能改变一切,所以,改变要从自我开始。
如果你对自己的旧习不满意,因为旧习带给你不快,阻碍你的成功,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第三章 点击生活的智慧结第四节 多思更要多行
促膝谈心
儿子,爸爸在告诉你一个道理前,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在一个鼠洞里,一个老鼠家族正在 召开一个会议,会议的中心是怎样在觅食的时候,能发现那只喜欢搞突袭的黑猫。不久,一 个小老鼠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在黑猫的脖子上挂一只铃铛,话一说完,大家齐声说好,但 接下却都沉默了,因为没有哪一只老鼠敢去挂这只铃铛。所以爸爸说的这个道理便是:“没有智慧的知识是 没有用的,而没有行动的智慧也是毫无价值的。活着,不仅要思考,更多的是要多行动。”
话题
当你决意要做一件事时,赶快行动。
父亲的教诲
如果没有行动,取得成果是不可能的。思想虽然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是必须付诸实践—— 多思更要多行。
有一个人向一位思想家请教:“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思想家告诉他:“多思多想!”
这个人满心欢喜,回家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这个人的妻子跑来找思想家:“求您去看看我丈夫吧,他从您那儿回来后,就像中了魔一样。”
思想家就去看这个人,这个人爬起来问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思想家问:“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里都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没有智慧的知识是没有用处的,但拥有知识和智慧,而没有行动,也同样没有用处。
每一样东西只有使用才能更好地起作用,过多的准备将成为无限期延缓行动的一个借口。你 必须避免陷入对计划与战略设计的迷恋。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而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 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只会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混乱,而不会创造任 何的价值。
几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轶 事。这个选题既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 个计划注定会替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一年过后有人无意中提到那本书是不是快要 大功告成了,谁知道老天爷,他根本就没有写!他犹豫了一会儿,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 好,最后终于说太忙了,还有许多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就没有时间写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与这位教授十分相似,他们有很好的想法与规划,有十分美好的理想与愿 望,可是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即使是再美好、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