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还是忍不住要站下来听。蔡大妈一诉起苦来整个人就沉浸在苦难里,絮絮叨叨滔滔不绝,话头特别密,那些陈年旧事,经她一说都活灵活现的,好像发生在眼前。
比如她讲到下雪天出门拾柴火被地主老财家的狗咬了,撩起裤腿让大家看她小腿上一块白亮的伤疤,谁都觉得那块伤疤还在隐隐作痛。而且蔡大妈每次讲她受的苦难都会多多少少加进一点新内容,有的时候一段老故事突然多出了一些新情节,记性好的小孩子听了忍不住要刨根问底,大人们却从来不计较,他们喜欢她添油加醋,喜欢她喋喋不休,一半当故事听,一半也是当热闹看。有一天一个女人半真半假啧啧赞叹道:“老奶奶口才这么好,怎么不去学校里给学生讲讲呀?”不久蔡大妈就果真被向阳小学请去了,给学生们作忆苦思甜报告。
唐冬青第一次听蔡大妈作报告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唐冬青眼里蔡大妈就是苦难的化身,她苦大仇深,受尽了旧社会的折磨和凌辱。每次蔡大妈来忆苦思甜唐冬青都听得格外专心,一条手帕哭得湿淋淋的。蔡大妈诉苦的内容每次都不重样,除了讲自己,她还讲自己活活饿死的爹娘,卖给人贩子的弟弟和妹妹,给地主扛长活累断了腰的小叔叔,被抓了壮丁的舅舅,给人家做童养媳的小姨娘,还有被恶霸强奸的亲嫂子……讲起来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蔡大妈忆苦的时候自己很少流眼泪,她说呀说的,把台下的人都说哭了为止。小操场上横竖成排低垂着头坐着的师生们擦眼泪擤鼻涕,唏嘘一片。
学校老师一致评价,蔡大妈是请到学校里来开门办学的人当中讲得最好的一个,也是最感染人的一个。向阳小学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不仅向阳小学,别的学校同样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蔡大妈很快就成了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
听了蔡大妈忆苦思甜报告之后,各学校各年级各班还要组织讨论,讨论之外老师们还布置学生写作文,为的是更好地消化吸收,将阶级仇、民族恨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三(1)班把这篇作文留作了家庭作业,题目就是《听蔡大妈讲苦难》。从星期六到星期天,唐冬青一直埋头哗哗写。蔡大妈讲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写了一页又一页,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没有记下来。一边写她一边哭,想想一个人受过那么多的苦,真就像蔡大妈自己说的,她是黄连掉在了苦胆里——苦透了!她替不幸的蔡大妈流下了许多许多的眼泪。
星期一去上学时唐冬青两个眼睛还是肿肿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她心里装满了蔡大妈的苦难,没有什么能让她快乐得起来。陆老师看了她交上来的作文,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她:“唐冬青同学这篇作文,很下功夫,写得也是不错的。”下课陆老师看到唐冬青,对她说:“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用不着什么都写到。”陆老师把唐冬青写的作文发还她,厚厚一沓子,一共十六页,每页四百字。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字还没有认全呢,背后用了多少功夫啊!陆老师真的有点心疼她。 回到家里唐冬青把发下来的作文又重新写了一遍。她记住了陆老师说的“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把那些无关紧要的话统统都去掉了。她把蔡大妈讲过的事情一件件串起来,连忘掉的也都重新回想了起来。她写了一页又一页,数一数,一共二十页,每页四百字。
又到星期一,唐冬青把写好的作文交给陆老师。陆老师很惊讶,看完之后很震惊。陆老师又一次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她,陆老师说:“唐冬青同学真的非常肯下功夫,你们都要向她学习。”陆老师亲手把唐冬青的作文一页一页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示范,要全班同学好好看看,好好学学。
十周岁5(1)
有一天唐冬青
忽然学起了蔡大妈诉苦。
有一天唐冬青忽然学起了蔡大妈诉苦。那天下午大扫除刚结束,唐冬青一屁股坐在一个水泥墩上,皱起眉头,一拍大腿,说起了蔡大妈的辛酸家史。她学得简直太像了,说的内容、情节,用的语言,包括脸上的表情、说话的腔调,甚至一捋头发、一抹鼻涕的动作都和蔡大妈一模一样,把边上看她表演的几个女同学逗得肚子都笑疼了。唐冬青自己却一点也不笑,相反她一脸的苦相和愁容,加上她跟蔡大妈一样是用第一人称我、我、我那么说的,就好像真的是她受过那么多的苦一样。女同学们个个笑岔了气。
第一次的效果就这么好,唐冬青很快有了第二次。这一次是在班会后,本来大家是应该到操场上去自由活动的,结果唐冬青一开腔,好多人就不走了。这一次因为人比上一次多得多,大家的反应也很不一样。有的人仍然是笑,有的人听了吓一跳,以为唐冬青疯掉了,也有的人脸上的表情一本正经的,好像真的在听忆苦会。可惜的是唐冬青开讲没多久体育课代表就来催大家去操场上跳绳,弄得教室里的人都很不尽兴。
很快都知道了唐冬青有这一手,有时候同学就逗她来一段。唐冬青倒也从来不故意拿一把,有人叫她来她就来,只不过别人叫她来和她自己要来比起来要差得多,完全没有她主动表演时那种惟妙惟肖、入情入理和简直是神来之笔的即兴发挥。她想来的时候就像是被蔡大妈附了体,有时候说出来的比蔡大妈还要精彩,表情也比蔡大妈还要凄苦和绝望,真是比蔡大妈还像蔡大妈。
隔个三五天唐冬青就会主动来一次,就像是精神病发作一样。同学们慢慢掌握了她这个规律,不再要求她来了,而是等着她自己来。有一天下午放学前唐冬青正坐在教室里绘声绘色地说着冒雪出门拾柴火被地主家的狗咬得血淋淋那一段,陆老师从后门进来了,她悄悄站在一圈人的后面,听得很认真。
早就听说过唐冬青会学蔡大妈,但陆老师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然学得这么像。陆老师平常十分爱好文艺,每个礼拜六都去电影院看电影,她看到蔡大妈就觉得她应该去演电影,没想到自己班里貌不出众的唐冬青居然也是一个颇有表演才华的好演员。她把这个惊喜的发现告诉了自己教研室里的同事,他们都想见见唐冬青。
唐冬青被陆老师领进语文教研室,老师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在各位老师的眼里,她不仅是三(1)班的一个小学生,更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他们忍不住请她来一下,唐冬青扭过头去看陆老师。陆老师说:“最好还是等她自发地表演,那时候才是最精彩的。”可是老师们都等不及,他们说:“随便来一下吧,让我们看一看吧!”陆老师朝她点点头,唐冬青咳嗽一声,清清嗓子,就开始了。
蔡大妈每次开讲也是先咳嗽先清嗓子,有几个老师先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他们很快就不笑了,唐冬青一开口就把他们带进了忆苦思甜的氛围里。唐冬青只讲了一小段,讲的是爹妈被活活饿死的那一段,听得两个女老师差点落下眼泪来。一个说:“她讲得比蔡大妈还感人。”另一个说:“下次学校再开诉苦大会用不着请蔡大妈了,让她来讲就行了。”
说的无心,听的有意。回班级的路上陆老师一只胳膊搭在唐冬青的肩膀上,柔声细语地问她家庭情况。唐冬青说了爸爸是做什么的,妈妈是做什么的,还说了自己的哥哥、妹妹和弟弟。陆老师启发道:“你爷爷、奶奶呢?他们在旧社会是不是也都受过很多的苦?”
唐冬青不知道,她从小就没有跟爷爷奶奶生活过,对他们不熟悉也不了解。她只知道奶奶死得早,爷爷跟着大姑二姑在乡下。爷爷总想到城里来跟着儿子过,说过好几次,无奈唐冬青的妈妈不同意。每提一次王玉芬和唐大就要吵一架,有两次夫妻两个还动了手,后来这事也就不提了。
王玉芬跟大姑二姑都是面和心不和,嫌她们土气,嫌她们穷,自己从不到乡下去走动。五个孩子除了最小的一个有时候让爷爷带,其他几个也很少回乡下,所以唐冬青和哥哥、妹妹一样几年也不去一次爷爷家。别说爷爷奶奶在旧社会是怎么生活的,就是爷爷现如今是怎么生活的,她也一点不知道。陆老师说:“不知道不要紧,你回家去问问吧,问清楚了记得来告诉我。”
唐冬青回家问爸爸,唐大翻着一双模样俊秀的大眼睛,反问女儿说:“怎么想得起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你爷爷奶奶旧社会怎么过的,旧社会还能怎么过?受穷受苦,没得吃没得穿,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唐冬青赶忙从书包里掏出纸和笔,央求爸爸道:“慢点讲慢点讲,让我记下来。”唐大却转过脸去不说了。
王玉芬凑过来,嬉皮笑脸对女儿说:“问你们老唐家的事情呀?你问我好啦!旧社会他们真是苦头吃足了,你奶奶被卖到窑子里,你爷爷专门替人拉皮条。”
唐大听了立马跳起来,大骂道:“王玉芬,我日你妈妈的!”
王玉芬一点不示弱,一只手叉着腰,远远地点着唐大的鼻子说:“你说我哪一句说得不对啦?你娘没有做婊子啊?你敢站出来拍着胸脯说你老子不是个老王八!”
唐大气得破口大骂,句句都很脏很难听,把王玉芬家的祖宗上上下下操了个遍,骂完嘭地摔门出去了。 问爹妈也问不出个名堂,反惹得他们干了仗,唐冬青心想还不如靠自己呢。她学没上几天,忆苦会倒是听过不少场。蔡大妈说的那些她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张大爷、刘大爷说的那些她也一样点点滴滴全部记得清清楚楚。她把蔡大妈、张大爷、刘大爷的苦混合混合,就成了自己爷爷奶奶在旧社会受过的苦。
唐冬青找到陆老师,她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她听,陆老师听完好半天没说话。唐冬青战战兢兢地问:“老师,我讲得不行吗?”陆老师说:“行是行,就是还不够苦。”
陆老师亲自帮唐冬青修改润色,就像批改作文一样,一段段一字字地捋过去,替她删掉一点,又加进一点,再删掉一点,再加进一点,缝缝补补,拼拼凑凑,最后陆老师的创作完完全全替代了唐冬青的创作。
唐冬青登台一讲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正式讲的时候她没有讲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在旧社会如何如何,而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集中到了奶奶的身上。唐冬青讲述的“我奶奶”的故事是一本旧社会妇女的血泪史,她讲到奶奶出生在一条破渔船上,寒冬腊月里,她一落生就冻得差点没了命。她讲穷苦的奶奶怎么样从小吃不饱,穿不暖,长到十岁还没有穿过一双鞋。她还讲奶奶为了还债被迫到地主家里当丫环,受尽了地主和地主婆的打骂和凌辱。后来又被老地主卖到邻村做了童养媳,每天起早贪黑,要做最苦最累的农活和家务活,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最终奶奶不堪折磨,逃了出去,嫁给了同样也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贫苦的爷爷。他们辛勤劳作,一年累到头还是还不上地主的租子。苦命的奶奶在一次难产中大出血,撇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死去了。
比起蔡大妈讲的自己受的苦,唐冬青讲的奶奶受的苦更集中、更凝炼,因此主题更突出,也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尽管同样是诉苦,蔡大妈讲的都是些原始资料,也就是说都是些未经加工整理的素材,枝枝杈杈,拉拉杂杂,前说后忘,有头没尾。能听得出她说的全都是怎么怎么苦,可也常常听得人一头雾水,实在费劲。而唐冬青讲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高潮迭起。她讲的内容都是修饰过的,是经过陆老师精心加工润色的,甚至干脆可以说就是文学创作。一个满口村言俚语一个大字不识的没文化的卖菜老太太怎么能拼得过一位热爱文艺的小学语文老师笔下的文学呢?所以唐冬青登上讲台一诉苦,全校师生很快就把从前忆苦思甜会上的大明星蔡大妈给忘掉了。
十周岁6(1)
唐冬青一向很崇拜陈老师,
陈老师是她的偶像,
她认为陈老师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唐冬青先是在校内,后来又到校外,她到处诉苦,风头出尽。从前她一心想上宣传队,为的就是台下观众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在她的身上,现在这个小小的理想轻而易举就实现了。她一下子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名人,名气远远超过了昔日的陈伊琴,也远远超过了今日的蔡大妈。
唐冬青算是一炮打响。向阳小学历来人才济济,有学习标兵,有运动健将,有文艺尖子,但是出一个擅长忆苦思甜的学生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学校可喜的教育成果,校方决定把唐冬青树成一个典型。
学校里只有一个人看出了唐冬青的美中不足,这个人就是宣传队的陈老师。自从最心爱的弟子陈伊琴被扬剧团招走之后,陈老师便沉寂了下来,做什么事都有点打不起精神。现在宣传队经常是一礼拜也不排练一次,新节目说不上,老节目也越演越疲沓,大家差不多都不关心学校里还有没有这么个宣传队,陈老师自己也承认的确是没心劲了。
可是唐冬青再次一出现,陈老师的眼睛不由一亮。要不是名字和长相还都是老样子,陈老师肯定会以为这是另一个人,一个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新人。陈老师怎么也想不到不久前刚被她从宣传队里刷掉的一个人会一转脸出脱得如此有模有样,真是小蝌蚪变田鸡,丑小鸭变天鹅。陈老师很少错看过哪个人,这一次她却生生没把唐冬青这么一个有才情的人看出来。尽管谁也没有说什么,陈老师还是替自己感到很遗憾。为了弥补过失,她决定亲自带一带唐冬青。
都知道陈老师是个爱才的人,也都知道经过陈老师的手调教过的人一个个都出落得山清水秀,不同凡俗。这一次陈老师提出来要亲自带唐冬青,学校领导个个都挺高兴。前几年陈老师抓宣传队很有功,文娱节目搞得有声有色,为向阳小学挣了一大把奖,名声在外。忆苦思甜虽说不是演节目,但是与演节目有不少相通的地方,陈老师肯出手相教,唐冬青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班主任陆老师也很替唐冬青高兴,她领着她,诚心诚意拜在陈老师的门下。
唐冬青一向很崇拜陈老师,陈老师是她的偶像,她认为陈老师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唐冬青很快忘了陈老师曾经不怎么看得起她,见到陈老师仍然激动无比。在她的心里陈老师高高在上,偶尔给她个笑脸就能让她快活好几天。如今她有机会整天整天地跟着陈老师,陈老师也是别的事情都不做只忙她一个人,唐冬青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陈老师的教法也是与众不同的。陈老师不让唐冬青试讲,也不要她背任何写在纸上的东西,她只是带着她到处走。上午大家都在上课,校园里静悄悄的,陈老师领着唐冬青出了后门去买菜,下午全校开大会,陈老师领着唐冬青去电影院里看了一场电影,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还跟第一天差不多,不同的是电影没看,师生两个逛大街去了。买菜、看电影、逛大街都不是唐冬青想要的,她跟在陈老师后面亦步亦趋,心里却是忐忐忑忑的,总觉得做的这些事情不够光明正大,生怕撞到学校里的人。陈老师却很坦然,买菜、看电影、逛大街一样都是自自然然的,看见熟人老远就主动打招呼,还回回不忘记向人家介绍唐冬青,好像她只要带着唐冬青,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经事。
到第三天陈老师对唐冬青说:“有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