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诗经漫话 >

第7章

诗经漫话-第7章

小说: 诗经漫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净理的君主,吃好穿好享受忙。别有一副怪心肠,使民迷惑象发狂。
  诗中赞美共伯和为“惠君”、“圣人”、“良人”,斥责周、召政府为“不顺”、“愚人”、“忍心”,可见当时两个共和政府斗争的剧烈了。据魏源《诗古微》考证,知道共伯和就是“凡伯”,共国古在卫国的地方,内有共山和凡城,故共伯又称凡伯。退位后,仍归老于凡。他在即位前,曾作《板》诗劝告同僚,攻击厉王争权夺利的结果,必然造成统治阶级内部贫富悬殊和劳逸不均的现象。
  《小雅·北山》说: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有的坐家中安乐享受,有的忙国事皮包骨头。有的吃饱饭高枕无忧,有的在路上日夜奔走。
  有的从不知民间疾苦,有的忧国事朝朝暮暮。有的赏风景悠闲自得,有的为王事忙忙碌碌。
  有的寻欢作乐饮美酒,有的整天担心出纸漏。有的夸夸其谈凭张嘴,有的大小享情要动手。
  六个对比,反复歌唱,表现了作者愤愤不平的情绪。诗的作者是一个“士”,他讽刺的对象是“大夫”。《左传》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的地位低于大夫,所以他不得不辛辛苦苦地做事。但是当他看到比他等级高的人却在舒舒服服地享乐而不干活时,他不服气了,唱出了这首抗议式的诗篇。这种抗议正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有时也达到很尖锐的程度。如《巷伯》诗人说: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界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抓住那个小丑,捆起来丢给虎猿。虎狠嫌他太航胜,把他摔到北大荒。北大荒嫌他卑鄙,送他上老天的公堂。
  对于那些造遥诽谤的当权者,真可说是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了。这些谴责,虽然出于切身利益的受损害,但受压抑的人物,还是比较正直的。
  7、周族史诗
  《大雅》里有五篇祭歌,反映周族起源,发展以至建国的情况,属于史诗性质。它们的篇名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生民》歌颂的是周族的始祖后稷,他是氏族社会酋长姜嫄的儿子。诗中带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首先记叙后稷出生的灵异。母系社会是一个野合杂交时代,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史记》说契母吞燕卵而生契,《孝经·钩命决》、《路史》都说伏羲、帝臀的母亲都是履大人迹而生子,这和后梭出生的传说同是一个起源。后稷的母亲姜嫄,可能是有邰氏部落的一位首长,是周族最早的祖先,可见在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里已有周族。诗中又称颂后稷小时就有播种百谷的天才,他教导百性怎样种庄稼,领导大家在邰这个地方成家立室。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后稷刚会地上爬,就有知识聪明相,会找吃的充饥肠。他会播种黄豆籽,豆叶串串真兴旺,禾穗重重多漂亮。麻麦蒙蒙密成行,大瓜小瓜结了秧。后稷种地种得妙,他有生产好法宝。拔掉没膝的野草,播种良种长势好。开始吐芽渐含苞,短苗冒出渐渐高,发茎生穗结香稻,谷粒坚饱形味好,禾穗下垂收获多,定居邰地乐陶陶。
  这样在由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化中,后稷便成为父系时代周族的第一个祖先。由于他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所以被后世尊为谷神,并用他的名字“稷”,代表五谷的名称古书中有一些关于后稷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国语·鲁语》;“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最早谈后稷的莫过于《尚书·益稷》了。可见后稷确有其人,确实是我们中国发明播种五谷的创始人。不过,《生民》把他神化了。
  《公刘》是歌颂公刘率领周族人民由邰迁豳的英雄事迹。据说公刘是后稷的曾孙,夏代末期周族的酋长。当他居住在邰地的时候,受其他部落的侵扰,不能安居,故决定迁徙。《史记·周本纪》:“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可见公刘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主要在于带领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公刘》诗中也确是这样描写的:
  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
  测量平原扎营房,开垦田地种稻粱。勘察西山搞农桑,豳地居住真宽敞。
  横流渡过渭河去,准备磨石制工具。确定基地治田亩,人口众多又富庶。
  诗中通过具体事实,刻划公刘的英雄形象,表现周族如何兴起的史实。吕祖谦《吕氏家塾读书记》说:“跻攀跋涉,残者之事,非贵者所能堪也。公刘涉巘降原,其劳如此;视其何所佩服乎?则‘维玉及瑶,鞞琫容刀’,也。以如是之佩服,亲如是之劳苦,斯其所以为厚于民也欤!”他这一段话,指出了公刘为什么被周族人民尊为忠厚酋长的原因。
  《绵》是歌颂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族由豳迁岐的事迹。由于周族不断受戎狄的侵略,才选择岐山之下肥沃的高原,作为根据地。初迁岐时,没有房子住,躲在土洞和土窟里生活。人民在太王的领导下才“乃疆乃理,乃宣乃亩”地开辟田地,“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地建筑房屋,“柞棫拔矣,行道兑矣”地砍树开路。杨公骥先生在《中国文学》中说:“诗中不仅有形有色地描写了建筑房子的过程,而且表现了周人对新生活方式的欢欣。”这段评语是很对的。《史记·周本纪》说古公亶父“乃与私属遂去豳渡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乐之,颂其德。”这一段记载,可与《绵》诗内容互相对照,可见他迁岐后有三大进步,一是贬戎狄之俗而建筑城郭宫室,二是设置五官有司的宫职,三是作灭商的准备,从而看出周人开国奠基的历史。
  《皇矣》是叙述太王、王季的德行,描写文王伐密、伐崇的战绩。《大明》是描叙武王伐纣的战绩。它们赞扬文、武的武功,以为周的建国是“有命自天”、“上帝耆之”。这是歪曲现实的诗歌。《生民》、《公刘》、《绵)则夹杂着民间神话传说,比较具体而生动。《生民》写后稷的树艺五谷,《公刘》写公刘的相土、建都、筑室。《绵》写古公亶父迁岐、划田、建筑,都有人民的劳动创造在内。《大明》末二段描写武王伐纣陈兵牧野对兵士誓师,主将吕望的战绩,也很生动。冯沅君《诗史》称这五篇诗为后稷传、公刘传、古公亶父传、文王传、武王传。她将《六月》、《江汉》等五篇种族战争诗和上五篇诗,合称为“周的史诗”。她说:“这十篇所记大都周室大事,东迁以前的史迹大都备具了。我们要想在这十篇以外另找一篇记载周代大事的诗,再也找不着了。”她的分析,大致不错。
  和周族中原地带的边境接邻的少数民族,在周统治政权逐渐衰落的时候,四夷纷纷入侵,他们杀掠人畜,破坏田地,对人民是一种灾难。到周宣王时,周族便组织力量,对四方入侵者进行讨伐。《诗经》中有些诗篇记载了这时种族战争的情况。《资治通鉴》:“(周)宣王元年……以尹吉甫为将,北伐玁狁,至于太原。”《小雅·六月》就是描写这次战役的: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授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斾央央,无戎十乘,以先启行。
  玁狁并不是脓包,驻兵焦获战线长。侵略宁夏和朔方,打到甘肃那平凉。
  我兵挂徽帅建旗,雪白旗尾多辉煌。十辆战车打头阵,冲开敌垒勇难挡。
  类似内容在《诗经》中还有几篇。如《小雅》中的《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等等。这些诗篇,歌颂种族战争的胜利,并把胜利归功于天子,归功于将帅,夸大个人的作用,抹杀士兵的力量。但它们又不同于《颂》诗,一味地赞颂统治阶级以欺骗人民,这类诗还反映了保卫国土,抵抗外侮的主题。如《六月》说: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可恨玁狁大猖狂,我军急行守边防。周王命令我出征,保卫国上保我王。
  朱熹解释说:“《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玁狁甚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可见这是抵抗外族侵略的战争,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安定,它和人民的利益是有一致之处的,是一种正义的战争,为人民所拥护的。《江汉》诗也写到了战士们认识到抵御外侮的重要,所以肯不辞辛劳地出车建旗,英勇作战。这一类诗歌不但反映宣王时代抚战的史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8、贵族的庙堂乐章及其他
  《诗经》中还有不少庙堂乐章,是周王或诸侯祭祀、宴会时演奏歌舞的诗。这些乐章,以《三颂》为代表,它好象汉代乐府中的郊庙乐歌一样,是统治阶级用来宣扬德威、粉饰太平,借以更好地统治人民的。这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歪曲的形态。在这些乐歌里,他们强调“天命”,以为自己能统治天下,是上天的意志,而周王就是上天的儿子。《周颂·维天之命》说: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想那天道在运行,壮美无比未不停。啊!多么坦赫多光明,文王德政真神圣。
  《昊天有成命》说: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明白的命令降自上苍,受天命的是文王武王。
  统治者除了用“天命”、“天子”来欺骗臣民外,还夸糟他们的武功战绩。《周颂·武》说: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遇刘,耆定尔功。
  啊!伟大的武王,不争权势功辉煌。诚信有德的文王,子孙基业手开创,武王即位继事业,制止杀戮胜殷商,巩固政权功煊煌。
  这种作品所以具有很大虚伪性,是因为他们表现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历史上统治者发动战争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依靠士兵的力量。而在诗篇里所夸祖、赞美的,只是统治者个人。这些人还认为自已是人民的好领袖,并祝祷自己长命,可以世世代代地统治人民。《载见》说:“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这和《大雅·洞酌》所说的“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大雅·既醉》所说的“君子万年,介以景福”意思差不多。那些明明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农业财富,统治者也窃为己有,用来歌颂自己,说成丰收是天的降福。如《丰年》说:
  丰年多黍多稔,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丰年小米大米多,高高粮仓堆积起,数目成万又成亿。
  酿成醇酒和甜醴。献给先祖与先妣,牲玉幣帛一齐祭,愿帝降福与天齐。
  这些都是“歪曲的形态”,而且这些诗歌缺乏描写的生动性,艺术价值也很低。不过,也不应该把它一棍子全部打死。如写农业生产的《载芟》、《良耜》,反映人民畜牧、渔业生产的《駉》、《潜》,写古代各种乐器的《有瞽》,都含有人民创造的因素在内。《商颂》中的《长发》、《玄鸟》,保存了关于殷商的神话、史实,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好资料。所以我们分析《颂》的内容,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剔除糟粕后,将其情华继承下来。
  除了庙堂乐章之外,《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诗,有些是直接打发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没落情绪的如《邶风·北门》、《王风·黍离》、《唐风·蟋蟀》、《曹风·蜉蝣》等;也有一些是写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游宴之乐和别离之哀的。《小雅》中的《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砍树铮铃响,小鸟嘤嘤唱。鸟从深谷出,搬到大树上。
  鸟儿嘤嘤啼不住,追求朋友声欢畅。看那小鸟是飞禽,尚且求友不断唱。
  何况我们是个人,难道朋友不来往?听说人们能友爱,神明会把和平降。
  这是一首宴饮朋友故旧的诗。作者虽然是一位贵族,但诗人以鸟求友起兴作比,语言生动活泼,是《雅》中的好诗。《小雅·常棣》以兄弟关系同朋友关系、妻儿关系作比较,有真情实感,也是值得肯定的名作。《邶风·燕燕》是一首贵族的别诗,作者虽然是一位卫国君主,但他送胞妹出嫁时依恋不舍的心情,溢于言表。这种惜别的情绪带有共性,故能在民间传播歌唱。
  关于描写统洽者宴饮享乐的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单纯的赞美,一种是多少含有批判之意。《小雅》的《鱼丽》和《宾之初筵》便是这两种倾向的代表作。《鱼丽》诗说:
  魚麗于罶,鲿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篓里鱼儿历录跳,鲨鱼黄睿鹿铡@弦氐木疲陈浊逑闫
  《宾之初筵》说: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屢舞仙仙。
  来宾刚入席,态度温雅又恭敬。当他没喝醉,容仪自重又谨懊。
  他已喝醉啦,容仪飘飘乱忘形。离坐到处窜,手舞足蹈真差劲。
  《鱼丽》中写宴饮,有酒有菜,不但要多,而且要可口;不但要可口,而且要时鲜。作者对此是毫无批判的,只能反映当时贵族寄生生活的豪华而已。《宾之初筵》则暴露那些君子未醉时象煞有介事地彬彬有礼,等到一醉,原形出现,则手舞足蹈、丑态百出了。据《韩诗》说,这是卫国武公饮酒悔过的诗。
  《诗经》中还有一些礼俗诗,如祝新婚的《桃夭》、《樛木》、《鹊巢》,贺多子的《螽斯》等,这些,除《桃夭》外,它的内容,多反映当时贵族间的习俗。
  最后还必须提一下《卫风·载驰》,作者是许穆夫人,她是卫宣公儿子公子顽同庶母宜姜私通所生的女儿。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有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她约生于公元前六九〇年左右,幼年即闻名于诸侯,齐祖公和许穆公都向她求婚。刘向《列女传·仁智篇》说:“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日:“……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候不听,而嫁之于许。”可见她从小就有爱国思想。她嫁许后十年,卫国亡于狄,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