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房子 作者:祝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一间新屋,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们已经在这里住了至少五十年,这条街已经成为她们记忆的载体,如果连记忆也被剥夺,她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所以,她们已经抱定了死在顺成街的决心,人在阵地在。但是,窗户玻璃已经不知去向,厨房也被砸烂,她们将如何面对以后的时光?就在我们到来的几天之前,一位老人已经死在岗位上,带着她的遗憾和不平,从楼梯上一头栽下来。
Kim为她们照了相,她们围坐在一间屋里,像平常一样神态安祥。我说我会把照片寄过来,但这个地址将很快消失;我说下次我亲自带过来,但那时候老房子已经不在,我将无法找到她们。
死亡是一次真正的搬家,她们将在死亡中找到永远温暖的居所。新的大厦将在扫除了她们这些障碍之后拔地而起,有关顺成街的记忆将从此消失。
七
最后需要谈到一位瑞士老人,他叫托马斯?瓦格纳,曾经是苏黎士市市长,现任瑞中友协主席。我与Kim在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去云南北部的古镇沙溪参加一项保护活动的时候与他结识,并把昆明顺成街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或许,他会为顺成街的命运带来转机。这种做法,用慈禧老佛爷的政治术语,叫“携洋自重”,好在中国人素有崇洋媚外的癖好,这一招或许可以奏效。瑞士首长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之后决定立即到顺成街看一下,回昆明以后,Kim和我专门陪同瓦格纳先生参观了顺成街。他到现场后的第一句话是:“It’s terrible!”(“太恐怖了!”)我笑了,我觉得瑞士同志对我们中国国情太不了解了。这样的场面,在中国几乎已经司空见惯。他承诺他去找市长,苏黎士与昆明是友好城市,他与昆明市长也是朋友。临走的时候,他再次强调,一定要把客栈保护下来。
但我们并没有对此抱太大希望。我们早就不相信奇迹,不相信已被押徒刑场的囚徒能够全身而返。顺成街上的一家宾客栈,是茶马古道留给昆明的惟一证物,即使得到保全,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它将在整修一新之后面向公众,为游客照相留念提供布景。在亲切、热烈、和睦的顺成街消失之后,它将和那些用于招徕生意的冒牌古董没有区别。
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完稿
海口:全球化的悖论
一
老海口只有五条马路,就是现在的长提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南路和新华北路,围成一个五边形,彼此相通。我九十年代曾经来过海口,目睹了房地产事业由蒸蒸日上到江河日下的过程。在那火红的年代里,房子像是自己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那些钢筋水泥的骨头成群结队地茁壮成长,最后变作一排排巨大的尸体耸立在空中,很像一堆后现代雕塑,让人感到惊愕和幽默。那时我没去老城,准确地说是不知道还有一座老城,尽管老城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但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死角,被孤立于现实生活之外。
今天的人们总是混淆梦境与真实的区别,他们已经习惯于将荒诞视为现实,而将最妥帖的生活排斥在外。老城显然是海口最富有生活气息和传奇色彩的地方。那里有无数充满波德莱尔诗意的西式阁楼,两层,或三层,有石雕、临街小阳台、百叶窗。我感觉那窗子背后应该有一位年轻诗人,嘴里叼着雪茄,在用笨重的老式打字机写着英文诗歌。站在小阳台上,他就能眺望到美丽的印度支那。许多洋楼是中西合璧式,砖雕花纹是中式的喜鹊梅花,无论上部采用哪种风格,下部一律是南方骑楼形式,雨天的时候,人们在骑楼下行走,既可以欣赏雨中的街景,又不会被淋湿。一层多为商号,出售食品百货,但是有些店铺的门已经紧闭。这类骑楼是岭南近代建筑的经典形式,自二十世纪初,西方混凝土结构传入岭南,中西结合的砖混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的低层有柱骑楼便在海口大量出现。专家认为:骑楼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楼”本身,而在于楼下的公共空间,在南中国炎热的夏季里,“传统骑楼下高大的空间有利于人行道和沿街店铺通风散热散湿,特别在静风闷热的日子更显现其优越性。骑楼还避免了露天人行道路面吸收太阳辐射热太多而增强城市‘热岛效应’的缺点。”(汤国华:《从广州人行道热环境看“骑楼”建筑的去留》,原载《南方建筑》,一九九五年第二期)城门已经消失,东门现在是集贸市场,可以在那里看到各种新奇水果。老城的一切组成关于海口的一系列意象,发黄、模糊、忧郁。它为这座湿热的海岛城市准备了某种典型生活,但现在的人们更对全球化一往情深,而对于那种陈旧的诗意不感兴趣。
全球化正在日益变成一个时间概念,而不是空间概念。它的意思是要追赶时代的最新潮流,与当年“赶英超美”的意思相近,而不去顾及某一个具体空间的传统血脉。倘若从空间上说,老海口完全符合全球化的标准,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西洋老建筑,尽管过去的主人对它们的局部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但Kim仍然认为,只要把字号上的中文招牌换成外文,这里就是国外,比如东南亚,或者南欧的某个小镇。那些从海上归来的淘金者仿佛海啸幸存者一般稀有,大约一两百年前,他们在经历了百年孤独式的传奇之后回到故乡,开始构筑自己的安乐窝。那些房子差不多都是对南洋殖民地建筑的模仿——也就是说,西洋建筑在经过南洋这个中转站之后,在这座岛上安家落户——其中包含了他们对于富裕生活的全部想象。但是今天,它们掉进了时间的天罗地网,它们被时间包围和剿杀,尽管它们曾经与国际接轨,但它们是旧房子,它们不符合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设想,无法给高速公路、地铁和机器人提供安身之所,所以无论它们有多么精美绝伦,都将被人们所遗弃。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全球化实际是一场拙劣的骗局,一个荒诞不经的、可怕的梦想。
二
所以,这五条马路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些适于诗人或者少女驻足的阳台,早已空无一人,精致的百叶窗已经凋落,木质的楼梯积满尘土,或许只有毫无重量的鬼魄从上面经过并且不留任何痕迹。人们被动,或者说主动地放弃了某种生活。作为容纳梦想的器具,那些洋楼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功用。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安乐窝,并以马赛克、铝合金以及蓝宝石玻璃来装饰它们。人们仇视旧的事物,却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所求取的新生事物在变成旧物以后将一钱不值。当然会有更新的事物吸引他们,他们已经决心将地球变成一座巨大的垃圾处理场,用以堆积那些过时的废物。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他们无法彻底消灭它们。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可笑的结论:那就是被淘汰下来的旧事物将越来越多,所有新事物都将成为它们的助长剂。作为一个巨大的联合体,它们将共同密谋对于我们生活的重新占领。
海南的经济泡沫使老城暂时摆脱了被拆除的命运,所以在我们走过的许多城市中,海口是一个例外。新城与老城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这并非因为这座城市采用了梁思成的古城保护思路,在老城之外另建新城,而是因为新城尚未为它的扩张准备足够的能量。所以,这仅仅是一个时机问题。至少,新城在时间上是主动的,如同一个年轻人对付老者的顽固的最佳武器就是时间,它可以耐心等待老城的自行瓦解。这样的迹象已经清晰显现,遭到遗弃的老房子已经出现裂缝,有的部分开始坍塌。为了避免发生危险,或者迫不及待地住进新房,主动拆除老房子的行为开始发生。一个个巨大的缺口出现在石头的史诗当中,使它的叙事被时常打断,有时甚至是在最精彩的段落里。那些笨拙的火柴盒房屋如同文章中的黑体字一样提醒着人们新时代的主题。这令我感到某种不适,却又无可奈何。一些新的建筑被加强进去,连同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比如简单、方便、快速,惟一缺乏的是审美,在它们当中,精神生活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话语方式对史诗进行改写,使其变得庸俗、实用和浅白,似乎在表明除了吃喝拉撒以外,生活再也不需要别的内容了。
既没有资金进行保护,也没有资金进行拆除,这将老海口的旧洋楼置于无比尴尬的处境当中,使它们既不可能重获新生,也不可能像天津的洋房那样悲壮地集体退场。它们只能默默忍受某种慢性病的长期折磨。由于被抽去了生活的血液,它们的皮肤将一寸一寸地烂掉。时间会把它们篡改得污秽、丑陋——这是一种蓄意的妖魔化处理——并将最终以此为借口将它们删去。这是不杀之杀,我们看到时间的利刃在阳光中闪烁。精美的雕花被时间偷偷搬运,离开它们的母体之后便不可能再如往日般盛放。由于这种剿杀是在暗地里进行,因而它绕过人们的视线,不会受到谴责,甚至变得可以理解。话语霸权掌握在时间手里,它可以把不合理变成合理,把错误变成正确,把暴行变成拯救。
三
老城为我们准备了五条道路,从其中任何一条进入老城结果都差不太多,这些组成环形的道路使得人们注定要相遇。如果我今天去过老城,明天还去,那么明天的我就会遇到今天的自己;如果我年老的时候还在这条路上走着,我就会撞见年轻时的自己。这是一条永不中断的道路,一个人可以在这条街走上一辈子,因而这小小的街区可以算上世界最长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总有一天会中断,会有一只只沉重肉感的水泥巨兽横在道路的前面,那些骨骼坚硬的家伙会以时间代言人的身份毫不客气地发号施令,让街道拐弯、迁徙和死亡。失去道路以后,那些老洋房就会像失去线索的故事一样坍塌下来,只有在个别时候才可能被偶然提起。
雨在晦暗中落下来,我和Kim走进长提路边上的一幢南欧风格的老建筑,老房子的立面很窄,在街上并不起眼,它的旁边是杂货铺和修车铺,但走进去,发现里面有着长长的通道,和复杂的内部结构。它拥有一张近乎平凡的脸,但它的内部却神秘而幽深,像女人隐秘而潮湿的阴道。这几乎是我惟一进入的老房子,其他洋房都以陈列品的方式出现在街旁,封闭了通往内部的道路,我只能看到它们狼籍的窗口。门口的修车工说,这样的老房子原来在长提路边到处都是,面向大海一字排开,十分壮观。但现在都拆了,只剩几座,空着,有时也看见有人住在里面,但没有人认识他们。房屋一共三层,中央是天井,两边有长长的回廊,站在回廊上可以望见天空,或者地面上的花砖。我想象着居住者的优雅,差不多与此同时,我们听到了民工在走廊上撒尿的声音。我们在撒尿的伴奏声中往外走,我们听得到脚步的回音从远处传来,仿佛有许多人在黑暗中与我们一起走着。我看见墙壁上挂着一面残破的镜子,一个谋杀现场从镜子中映照出来,是一场对建筑的谋杀,新生的房屋正把血气方刚的手指深深陷入老房子虚弱的脖子里。
道路在黑夜里中断了。远方霓虹闪烁,仿佛假造的星空。
四
如同一切动听的词汇一样,全球化也有值得怀疑的方面,那就是以谁为标准进行全球化。这显然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一个谁来“化”谁的问题,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这一口号显然不是为世界人民大团结而设计的。世界大同这面大旗背后掩盖的是权力与野心,因而,全球化与其他任何响亮的口号一样,都不是什么好货色,既无创意,也不诱人。但总有一帮智商不高的英雄们抱着这面大旗冲锋陷阵,遗憾的是,无名高地常常控制在他们手里。
互联网、信用卡、好莱坞大片以及摩天大楼成为全球化的商标,而不是非洲丛林里的部落图腾。作为一种专制,全球化旨在剥夺人们的选择权利,人们将被迫接受一种强加的生活,作为交换,人们被许以某些好处。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商品,鸦片和毒品同样给人们带来关于幸福的许诺,但它们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损害人们。因而,对于任何一种推荐而来的真理,我们都不应轻信。
老海口的主人们曾经将西化当作他们幸福生活的保证,但这种选择同样遭到唾弃。这表明了所谓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全球化是一个势利眼,它从来没有一套固定的价值体系,只善于观察强者的眼色。然而强者从来都是一个不固定的概念,它将因时而变,不会成为对某个个体的固定封号,这使得全球化变成一场只有口号而内容空洞的游戏,作为殖民主义的替身,它的主人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并将导致整个世界的发展失去连贯性。正像赛曼?杜林所说:“全球化意味着文化形成越来越失去固定空间的限制,并很难集合为整体和传统。”(《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第一四O页,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在全球化的倡导之下,海口市同样在兴致勃勃地奔向一种更加时尚的生活。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着通往纽约的道路,他们将此称为选择,并准备为此不惜一切。
二OO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