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2月-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还是不来,袁仁国说,我不敢跟你打保票。
这时候,一边的玛莉等不及了,她一只手把阿旺哥拨到边上,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照片就往袁仁国跟前一戳,嗨!茅台!这样叫着。
你姥爷的中国话还说得不错,袁仁国一边接着照片一边说着,你怎么就只会嗨!茅台!
照片上几只陶罐。
她妈觉得她姥爷性格太孤僻,阿旺哥一边说着,从小就不让她跟她姥爷在一起。
袁仁国一眼看出这是那几只底下标有成裕字样的茅台酒坛。
他现在只能够给你照片,阿旺哥说,他哪一天走了,他说他会留下遗嘱,把那几只茅台酒坛捐给你们。
袁仁国听了,心里说不清是沉重还是感动,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你想知道评委们到底品的是哪一家的酒,阿旺哥说,他很为难,因为他父亲喝的那罐酒的坛子,虽然也有茅台造酒公司的标签,但的确跟成裕的坛子明显不一样,他父亲说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酒,他不想说一句不恭不敬的话,虽然评委们品的是成裕的酒,但没有那坛酒酒香的魅力,评委们也不会品成裕的酒,他说如果你一定要他有一个说法,他只能说评委们闻了那坛酒的酒香,尝了成裕的酒味。
袁仁国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是酒的香气重要,还是酒的味道重要?
看来,八十年前贵州省省长刘显世对茅台酒获奖的细节不是一点不知道。他不过用了简单对复杂、快刀斩乱麻的策略处理。他的裁决不但公正,而且还很科学。不然,成裕跟荣和两家要扯起酒香酒味来,那官司还不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月才会有一个结果。
15
绷带、石膏、夹板、拐杖、轮椅。
旧金山飞往香港的航班。
空姐空哥在头等舱手忙脚乱地忙了半天,袁仁国才在一张宽大的座椅上斜斜地躺了下来。
医生已经说了,他这种情况,回到中国要找一家条件好的康复中心才可能恢复,弄不好会残废的。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上海条件最好。他选了广州。他觉得那里离茅台近一点。广州那边已经作了安排,只要飞机一着陆,中山医科大学康复中心的车就到机场来接他。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能动,能下地,他就要走起来,一直走下去,哪怕美国人给他换的是钢筋混凝土,他也要把它走活,跟他的血肉合二为一,听从他的指挥,来为他服务,来为茅台服务。
飞机低低地轰鸣着脱离了廊桥,缓缓地进入跑道,停在起跑线上,等待控制塔起飞的命令。
赤子久别就要回到母亲怀抱,袁仁国眼前一片模糊,泪水不知不觉盈满了眼眶。他转过头去,悄悄地抹了抹眼泪。这时候,他又看见了那个叫命运的家伙,他竟然跟着他上了飞机。
我等着你回我的话呢!命运一脸不高兴地说。
袁仁国艰难地欠起来半边身子,端平视线,静静地望着命运。
我虽九死而无一悔,他倔倔地说,前面纵然刀山我也要上,火海我也要趟。
那么,你接受我给你安排的苦难了?命运伸出一只手来说,我们成交。
但袁仁国没有伸出手来。
命运一只手僵在空中。
孤掌难鸣。
我相信历史,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我不怕苦难。袁仁国冷冷地说,你下飞机吧。
命运尴尬地笑了笑,转过身去,走了两步,却又转过身来,凑着袁仁国的耳朵,诡秘地说,你听好了,天使与魔鬼常常居住在一个屋檐下,茅台酒就是要在美国摔,一摔成为天下名酒,你这是二摔,回去你就知道,茅台股票将大红大紫。很快就会突破百元大关。
袁仁国听着,愣了一下,想说一点什么,命运却已经无影无踪,连一缕烟都没有。
飞机加速。如长雷滚过,一会儿就从跑道上腾起来,冲向一片晴空。
透过舷窗。袁仁国看见白云之上有一个投影,飞机的投影,那正像一头传说中的飞狮,双翅如刀,披鬃散毛,一刻不停地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奔。
尾声
二零零七年十月下旬,笔者在茅台酒厂见到了袁仁国董事长。作为“十七大”党代表,他刚刚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回到公司,满面春风,激情洋溢,仿佛浑身使不完的劲。那场车祸给他在肉体和精神上带来的伤害,已经看不到一丁点影子。
再过几年就是巴拿马运河通航一百周年,我说,茅台还会派团参加美国人的庆祝活动吗?
当然!袁仁国想也不想,肯定地说,我如果还在现在这个位置上,我会亲自率团前去。
为什么呢?我说,多少有一些好奇。
袁仁国沉吟了一下,静静地说,你知道吗,巴拿马运河是太平洋通向大西洋的捷径。如果没有巴拿马运河,从太平洋到大西洋要多走一万多公里。
我琢磨半天,似有所悟,却又觉得深不见底。
袁仁国就像他生产的茅台酒那样,我想,其味也沉实而醇厚,其韵也雄浑而绵长。
责任编辑 朱 零
岩石上崛起的化工明珠
张 松
“中国化工,兴业报国”
在“苍山如海,群峰如浪”的湘西一隅,在“悠悠静流,渔舟唱晚”的沅江河畔,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工厂——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简称湘维)。
地处湖南省淑浦县大江口镇的湘维,是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由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批维尼纶生产企业,始建于1971年。1978年建成投产,初始投资1。36亿元,通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资产总值8。2亿元的国家大型化工化纤建材联合生产企业,系全国化纤50强,湖南100强企业和国家520 家重点联系企业之一。1996年11月改制为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2007年1月通过资产重组加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产品涉及化工、化纤、纺织、建材等多个领域,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年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员工的和谐统一、协调发畏。也许是地处灵山秀水之间沾了些灵气,公司从1985年以来,已连续21年盈利。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全国纺织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化纤化工功勋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优秀企业,部、省利税大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等200多项荣誉称号,是闪烁在湘西大山深处的一颗璀璨的化工明珠。
公司大门口右侧墙上,褚红的“中国化工,兴业报国”的誓言铮铮,赫然醒目;左侧墙上的“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镀铜巨字,金光闪闪。从这些响亮的口号中,我似乎解读到这个既无区域优势、又无交通、资源优势,却在大山深处悄然崛起的老国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克“敌”制胜,并从“ 地方军”逐步发展壮大成央企的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现象,在国企改革发展中,“湘维现象”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走进宽敞的厂区,一排排厂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平坦整洁的路面,遍布周围的花草,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麻雀们在树枝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议论着什么。上午的阳光正照耀下来,洒下一路斑驳。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哗,没有弥漫的烟尘,没有横流的废水。我被这里林立的高塔,优美的园林景观和厚重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忍不住感慨道:“这哪里是一座现代化工厂,分明像一个风景如画的大公园嘛。”办公室副主任李冬初忙说:“我们坚守的是‘规模扩大,环保先行’。”我们随意观看着、交谈着……猛一抬头,公司对面的大石山起伏延绵,壁立千尺。李冬初遮眼远眺,无不得意地告诉我:“聚乙烯醇的主要原料是岩石。公司虽地处偏僻,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有人说我公司是岩石上崛起的化工明珠。”我开玩笑说:“那你们做的可是无本生意哟!”李冬初推了下眼镜,笑而未否。
我们谈兴正浓时,一位五十开外、中等身材的人大步向我对面走来,李冬初低声告诉我:“这就是贺总。”我赶紧迎上去握手。贺正龙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度,最大的特点是有着一张“国”字脸庞,从那双不大,却显得敏锐而睿智,深遂而有神的眼睛中,分明感觉到他是一个有着执着追求、果敢坚毅的个性的人。
195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农民家庭的贺正龙,不满足于当一名民办教师,立志干一番大事业。1982年1月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1982年2 月分配到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也许是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他好胜、仗义、倔强、执着,办事认真,作风严谨,讲求实效,信奉无论干什么,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扎根湘维的二十多年里,他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工作作风,杰出的管理才能,从一名普通技术科工艺员成长为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任技术科副科长、总工办主任、常务副总工程师、厂长助理,1996年9月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01年9月,担任湘维董事长、总经理。 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改革百名优秀人物。湘维的发展道路,曾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湘维的兴旺发达,有他血染的风采。如今,他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以一名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改革者的创新精神,正带领湘维人高举中国化工“兴业报国”的旗帜。走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改革、稳定发展的道路。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不仅自身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履行代表义务和责任,带领企业奋发图强,而且还带领企业不断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积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深刻地体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感。为让湘维加入央企,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先后奔波一年多,后与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陈志强一道,争取到时任省长周伯华的大力支持,使湘维顺利加入中国化工新材料总公司。
在公司采访,有好多人知道贺正龙的好多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他兴业报国、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足见一斑。
故事1:2001年上半年,一家知名民营企业老板看中了贺正龙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执意邀请他前往担任公司副总,并主管一家工厂,年薪15万元,还许诺工厂每创造100万元利润,他可以得到30%的报酬。连聘书也寄来了。毫无疑问,这种许诺对一个内地国企的管理人员来说,诱惑力是巨大的。是继续当湘维的副总。还是去领老板的高薪?当时贺正龙也产生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湘维虽然没有高薪的诱惑,但他在湘维生活了20多年,对湘维有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在他心中,湘维的前途和命运最重,最重!
故事2:2001年9月18日和19日,公司召开第六次党代会;20日,湖南华升工贸进出口(集团)公司宣布了贺正龙任湘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决定。可就在他上任的第三天,从他家乡湘潭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然而关系到企业新转折的党代会正在召开,公司班子调整正在进行,他不能立刻回家奔丧,直到开完会才赶回家里。安葬好母亲的当天,他就急匆匆回到了湘维公司。这位离开家乡已经26年的儿子,顾不得在家里多守母亲几天,并非他是一个不孝之子,而是因为他心里装着湘维的事业,装着湘维三千员工的希望。这是一种更加深重的孝、更加宽广的爱啊!
故事3:公司水气厂厂长贺定荣给我说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前不久开工上马的年产5。5万吨PVA生产线,其项目立项之前,公司主要领导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一天,贺总来到他办公室,开门见山说:我俩谈谈“5。5万吨PVA生产线”的得与失、利与弊吧。从早晨上班开始,他俩便围绕这个中心在交谈,在展望,直谈得思路更明,热情更高,竟忘了中午下班吃中饭的事,他爱人还以为他到哪里去了呢。
做大做强PVA
走进生产车间,满眼全是大大小小、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管道设备,有水泵、鼓风机、干燥机等,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站在身边的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谌贻讳主动告诉我说:“湘维自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后,工人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
李冬初补充说:“以前是‘要我干’,现在是‘我要干”’。
望着眼花缭乱的机械设备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我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是啊,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先掌握新技术实施新工艺,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降低产品成本,谁就占据竞争优势。
我想贺正龙肯定深谙此理。
湘维是创建30多年的老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规格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贺正龙上任后就组织投资发展部门对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与同行业同类企业进行比较、分析,认真评估,最后形成共识:湘维的优势在于“主导产品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管理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劣势则在于“企业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电力、能源价格较高,主导产品规模较小,品种规格不多。”有了清醒的认识,他大胆提出了“用好基础、发挥优势、坚持高起点、新技术、上规模、上档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战略。
有了明确而共同的目标,湘维人便有了努力的方向。
湘维主导产品聚乙烯醇(缩写为PVA)生产线最初年产量设计能力为1万吨,经过“七五”、“八五”期间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达到1。6万吨。
贺正龙长期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深刻的认识。湘维在1995年之前走的是以内涵为主发展企业的道路,通过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使企业稳步向前发展,但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技术创新不够,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他认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同时,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后劲。1995年后,PVA行业开始了一轮激烈的市场竞争,贺正龙正好此时走上公司高层管理岗位。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湘维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如果以现有的生产规模和单一的品种参与市场竞争,将会大大地削弱市场竞争力,湘维必须加快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才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贺正龙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公司决策层大胆提出上“年产5000吨多品种聚乙烯醇生产线改造”技改工程的项目,并积极促使湘维领导集体做出了这个事关湘维前途命运的决策。
“聚乙烯醇还有蛮大的潜力可挖哪。”精通生产技术、洞悉市场行情、更有一颗“兴业报国”之心的贺正龙,早已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来到总经理办公室,用浓重的湘潭话主动请缨了。“你有多大把握?”时任总经理皱了皱眉头。用疑惑的目光直视坐在对面的贺正龙。
“我敢立军令状!”这是一个有大气魄、大思维、大手腕的企业领导。
“好!”总经理在贺正龙肩膀上重重一拍。
1997年,湘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