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2月-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敢立军令状!”这是一个有大气魄、大思维、大手腕的企业领导。
“好!”总经理在贺正龙肩膀上重重一拍。
1997年,湘维开始实施“年产5000吨多品种聚乙烯醇生产线改造”的技改工程。经过多次到省经贸委和国家经贸委力争,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双加”第二期重点项目。
该工程难度大,技术复杂,设计要求高,必须精确到位,全盘筹划,弄不好会劳民伤财,作为既是该项目的指挥者又是实施者的贺正龙,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确保该工程准确无误,他盯住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采用十多项“四新”技术成果,使该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同类项目的领先水平。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和管理才能,把工程组织得有条不紊。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设计,从设备制作购买到设备安装,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切按计划准备就绪后,他一声令下:“投料试车开始!”
乙炔投下去了。
醋酸投下去了。
望着那雪白的聚乙烯醇产品如浪花般翻涌,贺正龙大声宣布:“投料试车成功!”
经两年时间的努力,完成了湘维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技改项目,全面达到“突出质量、加快进度、节省投资、确保安全”的总要求。该项目计划工期为两年半,实际只用了两年;计划投资为1。49亿元,实际投资1。34亿元,节约费用1500万元。
贺正龙开心地笑了。第一次组织技改就取得这么大的成功,能不高兴吗?
时任总经欣慰地笑了。他早就发现贺正龙是个干将。
三千湘维人欢快地笑了。他们从贺正龙身上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这项技改工程竣工后,将原来的PVA年产量由1。5万吨提高到了3万吨。调整了公司主导产品的品种结构,企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极大地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为湘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98年2月,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技改工程竣工完善后,该线设计生产能力虽然扩大了1。5万吨,但与同行企业仍有差距。为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紧接着,尝到了甜头的贺正龙又实施PVA第二次扩改。
2001年9月,新上任董事长、总经理的贺正龙得心应手,大刀阔斧改革,大胆创新技改。没多久,8000吨PVA改造工程启动了。与此项目相配套,还上了锅炉改造项目,增加蒸汽产量,同时实行热电联产,利用温差发电。
8000吨PVA扩改工程催生“湖南蓝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这个项目落户在辰溪县火马冲。湘维新上的PVA生产线及其催生的蓝伯公司投产后,预计一年可增加产值3亿元,利润2000-3000万元。
2002年,贺正龙轻车熟路,投资1亿元实施聚乙烯醇二期改造项目,使聚乙烯醇年产量由3万吨提高到了4。5万吨。聚乙烯醇多品种技改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产品的多品种化,满足了市场不同顾客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大范围技改消耗大量的资金。2003年,湘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企业账上仅有资金1000余万元,而企业正常运转资金至少得保证4000余万元。
公司已无米下锅。贺正龙不等不靠。勇敢面对。他把“险”情公布于众,集纳职工群众智慧,化险为夷,共渡难关。公司高管、中层干部和有关部门人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了解群情,最后梳理出16大问题,向全厂职工群众公开,并在公司召开的七届六次职代会上开展大讨论。职代会上,贺正龙成竹在胸地说:“我们只要搞好热电联产和水泥扩产两大技改工程,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灯亮着,他说得那么真切、明朗,似乎把大伙的心也说得亮堂堂的。
会后,公司形成了《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关于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湘维”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因为,“湘维”的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逐步走上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这一年,贺正龙组织实施了热电联产和水泥扩产两大技改工程。热电联产项目实现了对锅蒸汽的二次利用,利用温差发电,每年仅多发电一项创效益500余万元。锅炉改出湿渣为干渣,干渣直接运往水泥厂作为水泥生产原料。按年产3万吨干渣计,此一项又可创效近300万元;水泥扩产项目使水泥全年熟料生产能力由6。5万吨提高到13万吨,实现了对公司12 万吨电石渣和全部锅炉炉渣的综合利用,同时可每年提供近80万立方米的澄清碱性水,供作脱硫除尘用水,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两大工程的建成投产。实现了公司环境综合治理,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改过程中,贺正龙组织科技人员对关键指标进行攻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从工艺流程、设备管理、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使公司主导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多年来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如有机厂导向筛板塔的应用,循环水冷却塔的改造等系列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的实施,使每吨PVA耗水量由192立方米降到127立方米,每年可节约用水293万吨,每吨PVA耗蒸汽量由29。3吨降到 25。5吨,每年少耗蒸汽17万吨,相当于每年少耗标煤1。7万吨。
可天有不测风云,刚刚摆脱困境的湘维公司还来不及喘口气,又面临着新的挑战。2003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银行改革等影响,全国性煤电、油运空前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生产成本急剧升高,企业资金形势非常严峻,亏损的阴霾笼罩着湘维城,销售人员纷纷告急……
怎么办?三千双急切的眼睛盯着自己的当家人。贺正龙责任太大了,压力太大了。但他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犹如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审时度势,沉着应战:“市场行情我们无法改变,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也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用我们的管理,用我们的创新工作,用我们的加倍努力,去化解市场变化带给我们的压力……”他在中层领导会议上信心十足,湘潭口音响彻整个房间。
“说得轻巧!”“自不量力!”“市场如战场,他贺正龙有三头六臂不成?”台下议论纷纷……此时的贺正龙,两耳不闻台下事,一心只为湘维谋。他只能让事实说话。
彻夜,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却酝酿出了向管理要效益的妙招。没几天,公司推出了“模拟市场运作”和“租赁经营”两大举措。将公司各二级单位模拟成法人单位,实行“大采购经营、小市场运作”的管理方式,把市场压力层层向下传递,形成大市场中有小市场,小市场中有竞争,人人是顾客,满意在身边的生产经营氛围。积极推广无纺布厂租赁经营试点的成功经验。对所辖3个厂、3个分公司、3个经营部、3个后勤单位一律实行租赁经营,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规范操作,既做到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又有效地保护承租者和投资的积极性。
两大举措一推行,公司上下立刻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社会资本被激活了,湘维人的创造力被激发了,湘维员工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转变。无纺布厂在租赁前,年亏损380万元,租赁后赢利;水泥厂租赁改造前亏损最多时达680万元,改造租赁后上交300万元。水泥厂租赁经营吸引来了外来战略投资者,有力地推进了水泥厂的发展。2004年,公司打了一个彻底的翻身仗,实现了全年销售收入6。5亿元,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实现利润2018万元,上交税收3634万元。
6亿元!刷新历史纪录的6亿元!湘维人为之欢欣鼓舞。因这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而是对贺正龙为首的湘维人在艰难中奋力搏击的充分肯定!事后有人翘起大拇指惊呼,贺总这一招简直神了!
攻克国内外技术难题
创建于七十年代的湘维,环境保护起点低,环境污染较严重。1998年湘维被列入省直接监督污染物达标排放企业和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企业之一后,贺正龙常常为湘维这个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深感环境治理责任重大。他感慨地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有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因这不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周边群众和员工家属身心的健康。”
为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00年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贺正龙下决心治理环境。他把企业发展规划和环境治理达标结合起来,提出了10个污染治理项目。这10个项目被列入湘维“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治理计划”。公司成立环境治理达标领导小组,并选择精兵强将成立专门办公室和项目组,将10个污染治理项目层层落实。为防止治理走过场,他对治理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考核制;调整经济责任制中的环保考核指标的考核力度,对污染物排放的生产单位,按照污染物最终达标排放、分级达标的要求确定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并考核环保设施运转率;对承担环保治理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进度和效果的考核。
贺正龙是化工专家,对湘维化工生产各道工序及工艺流程和对治理工业污染物的技术十分熟悉。他常对中层领导说:“环境治理必须高起点、高质量,不能再走历史的老路子,要把国内外环境治理的最新技术应用到湘维环境治理项目中来。”一位中层领导主动告诉我,贺总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亲自参与lO 大环境治理项目治理方案的制订和评审,组织技术人员解决了不少难点技术问题。如电热厂冲渣除尘水循环利用及达标排放项目,从1999年开始,前后经过7个月的调研考察和三次评审,才选择采用沉淀加微滤的处理工艺。大型密闭电石炉尾气烟尘治理(环保)及热能利用(节能),当时是国内外两大技术难题。这两大技术难题,难就难在安全问题。因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空气一接触就要爆炸,加上8000℃的高温一般材料无法承受。国外采用的是陶瓷过滤,一台设备造价高达上千万元。如何研制造价低,且安全、简单、适用的除尘设备呢?他经过充分调研,反复分析对比,进行比电阻测试和模拟试验后,制定出成熟的技术方案,率先在全国电石行业使用高压静电除尘器。经过运行,粉尘的排放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这个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由中国电石行业协会在此召开现场研讨会向全国推广。
为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公司投资700多万元,对原年处理能力210万吨的污水处理场进行技术改造。在实施污水处理场扩改项目过程中,通过详细考察和多方比较,在原污水处理生物滤池和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水解酸化和改进后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使原来的一级生化处理变为三级生化处理,增设带式脱泥和离心脱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污水的可生化性能,耐冲击负荷能力和排泥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等技术难题,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减少水泥、电石、锅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在水泥、电石两厂采用电除尘技术,在热电厂安装脱硫除尘装置;投资2800多万元进行锅炉改造;投资6000多万元,对水泥厂进行扩产,治理电石渣和煤渣。
在贺正龙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湘维人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度,湘维终于如期实现了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好经济效益。先后形成多品种聚乙烯醇生产线、多品种维尼纶短纤维生产线,实现了主要产品生产的计算机集成控制(DCS系统),攻克了“大型密闭炉电石尾气的热能利用及除尘”国内外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尾气热能利用与干法除尘同步进行。每年减少排放污水544万吨、悬浮物26000吨、化学耗氧量300吨、烟尘12500 吨、粉尘1400吨、二氧化硫5088吨。水泥厂回转窑尾气收尘项目,可年创经济效益49万元;电石炉烟气烟尘治理和热能利用项目,每年可多产蒸气7。5 万吨,节约标煤8250吨,创经济效益230万元;10大环境治理项目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达330多万元。
贺正龙还参与“高粘度、易自聚等特殊物系精馏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专家鉴定,该项技术成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现应用于湘维公司有机厂相关精馏塔系,解决了聚乙烯醇生产精馏过程中容易堵塔、液泛的问题,能达到稳定生产、提高装置的开工率和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等效果。该项目获得了2003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他参与“BH型高效填料塔与分离过程强化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该项目获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这种理念深深铭刻在贺正龙的思想中。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创新管理,孜孜不倦追求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他的推动下,公司在同行业中较早就开始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从质量体系文件的策划,到实施管理评审,到普遍内审和专业化内审,把与湘维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把各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于1998年12月16日通过了长城(天津)质保中心的正式审核,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随后,湘维又开始了ISO14001环境认证工作。2002年1月,开始全面推进“达双标、取双证 ”,即按2000版ISO9002标准进行质量体系换版,按1996版ISO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将这两套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在国内还是首创。这充分体现了以贺正龙为首的湘维人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
贺正龙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质量要求上,他绝不含糊。1995年,公司的主导产品聚乙烯醇十分畅销。公司给产品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纯度这个质量指标就比国家标准高出三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同等的生产条件下,每月的产量要减少45吨,月销售收入要随之减少90万元。有人提出是否应该降低纯度,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贺正龙脸色一沉,神情严肃地说:“宁肯每月少得90万,也要保证产品质量!”
长期不懈地宣传、运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湘维的企业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湘维企业的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管理效果从生产经营服务各个方面体现出来。2003年,湘维摘取了“第二届湖南省质量管理奖”;2004年,公司被授予“中国质量鼎”荣誉,主导产品聚乙烯醇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称号。实行三项制度改革
贺正龙上任后。清楚地知道自己肩负着湘维再创辉煌的历史重任,因此更增强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他高瞻远瞩地认识到,湘维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生产规模小,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品种少,生产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