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凡尔纳传 作者:儒勒·凡尔纳_2 >

第17章

凡尔纳传 作者:儒勒·凡尔纳_2-第17章

小说: 凡尔纳传 作者:儒勒·凡尔纳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异旅行》中的女人有的是。在《盛产皮毛之邦》一书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甚至显得太多了!

  当她们直接参加成为故事主要因素的冒险活动时,她们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聪明而有毅力。其中有不少女性形象显示了在当时非同寻常的耐性。然而,这些女性并非缺乏感情,因为她们具有另一个共同的特征:温柔。甚至在《盛产皮毛之邦》一书中的波莉娜·巴尼特这位悍妇也具有这种品质:这位有主见的女人只是通过意志力才保持住自己表面的力量;她让自己嚎啕大哭,但立刻又责备自己的这个弱点,并为这种弱点感到羞愧。她们既有理性,又有感情;有时候,她们还具有感人的力量。作者非常赞赏她们。在他的笔下,常常是一位娇小贤慧的妻子矫正丈夫的愚笨言行,若利弗太太就是一例。

  这显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小说中的女英雄;在她们的内心里,既不存在冲突,也没潜藏什么诡计。有人说,她们缺乏人情味,因为她们没遇到男女关系所产生的那些问题。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不是言情小说;这些小说的基本目的在于描写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因此,爱情只能在其中起第二位的作用。

  儒勒·凡尔纳对此或许感到遗憾,有一天,他高声嚷嚷:“呃,要是我能穿插几起通奸案,事情或许会好办得多!要是我能像大仲马那样不受任何约束,20本书大概也不会像我现在的4本书那样给我招来那么多麻烦!”

  既然是文学创作,因此必须看到,要写没有女性形象的作品,那是一件难以发挥才华的事儿。如果说,他的作品当中有些还能在字里行间隐约看出一位女性的影子或她所表现的行为,但有好几部,而且都是上乘之作,却是没有一个女性形象的。不采取这些方式而成功地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的小说家,不但不该受到我们的指责,反而应值得我们摧崇。他们之所以能激发我们身上更为奇特的活力而使我们激动、着迷,那是因为,一方面,在人类的灵魂深处的确存在这样一些活力;另一方面,他们委实具有才华。


  






凡尔纳传第二十章 当牛做马






第二十章 当牛做马

  儒勒·凡尔纳定居克罗托瓦,有如“牛马”似的辛勤工作;他一边乘坐他的“圣米歇尔号”航行,一边着手准备《海底旅行》;投身于一项巨大的工作:编纂《法兰西插图地理》;乘坐“大东方号”到美国。

  当儒勒·凡尔纳要为他的一家找个度假点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想到索姆河的河口。该河注人大海,入海口离亚眠约6O千米。1865年(说不定是1864年),他在克罗托瓦度过夏天;克罗托瓦只是一个小渔港,海岸平坦,对喜欢秀丽风光的人来说,似乎没啥魅力;但此处海岸别无任何东西拦阻巨浪狂涛,大潮期颇为壮观。

  儒勒·凡尔纳挺喜欢这个地方,奥诺里娜也没表示不高兴。孩子们可以在沙滩上嬉戏作耍,爱吵闹的米歇尔还在这里得了个外号,叫“克罗托瓦的恐怖”。1866年3月,这位作家急于恢复那种宁静的生活,于是便在这里安顿下来,并决定在这里定居。在1869年8月的一封信中,他为此向他的朋友作了解释:

  现在,亲爱的赫泽尔,请您相信,我虽然住在克罗托

  瓦,但我并没放弃巴黎。鉴于目前的境况,我不得不租一

  套更大的房子,各项费用都得增加,入不敷出,日子实在

  不好过。在这里,生活安逸,甚至略有宽余;看来,我们全

  家都感到满意,我还能犹豫么?您想想,我有3个孩子,

  虽然前景尚未使我感到担忧,但眼前却是极为艰苦的。

  这种宁静的生活使他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工作;他的消遣是到港口去,跟渔民们结交;他很快地便能获得他们的一艘渔船。在整置该船时,他感到极为高兴。他取名为圣米歇尔1号的这只小艇将成为他的最大乐趣。这艘船相当牢固,满可以承受远游的风险,因此很快便成了他的一种正常的交通工具。他绕过科唐坦和菲尼斯太尔,从海上到波尔多去找他的弟弟保尔,并要将他带回南特。他在波尔多呆了两天,回程实在太妙,“正值秋分时节,一阵风扑来,我差点被抛到海岸上,嘿,简直像一场风暴。”圣米歇尔1号虽是条渔船,但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能稳当地作海上航行,而且看来不算太小,因为1870年他竟能在船上安装一门大炮,用以警戒索姆海湾!

  在克罗托瓦也好,在南特的尚特内别墅也好,儒勒·凡尔纳始终勤勉地从事创作;他一边写《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卷,密切关注巴加内尔在新西兰的遭遇,一边还能构思《海底旅行》。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还在创作之中,他怎么还能去作赫泽尔交给他的额外苦差呢?1866年1月19日,他给父亲写信说:

  我像1名苦役犯那样干活,你想想看,我在编1本词

  典呢!对,且本有份量的词典!这就是《法兰西插图地

  理》,一共是100分册,每个省10分册。这部著作是泰奥

  菲尔·拉瓦莱先着手搞的。他写了一个引言。他生命垂

  危,我只好同意接下去……

  但他认为“有时间写《海底旅行》,该书的提纲已完全拟好了。”

  当然,在克罗托瓦的温静环境中,他更愿意悉心编他的词典。

  直至1866年夏末,他在尚特内或克罗托瓦专心致志地编《法兰西插图地理》,但亦将完成《格兰特船长的女儿》。他对赫泽尔说,他成了个地理学家,暂时不能再当小说家了,因此要将这部小说结尾部分的修改工作托付给他。但他不同意过份报长关于格兰特船长在他的海岛上的各种活动的描述。

  8月份,在送交《法兰西插图地理》的第40分册以后,他委实精疲力竭了。但他在离开巴黎之前,还能读完赫泽尔交给他的一份手稿。8月9日,他写信说:“我读完了这次神奇的发现,从物质手段的欠缺这一点来看,无疑属于爱伦·坡的风格,但这位古怪的小说家的才华比不上他,总之,我并不认为这份东西有啥了不起。”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确认,这部作品显然不是儒勒·凡尔纳写的,虽然有人想把它归之于他。

  9月底,他回到巴黎。在这之前,他写信告诉赫泽尔说:“多艰苦的工作!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西西弗斯的石头和达娜依特的酒桶!我已经完成了55分册,其中33分册已经出版!但还有45分册!哎呀呀!您想像不出其中的滋味,但我越往下写,考虑的问题越多。”

  他在信末签上同音异义字“您的驮重牲畜”,以表示对这项艰苦劳动的厌烦!然而,他在心里一直记挂着将于1867年出版的那部小说。12月31日,他在给赫泽尔的一封信中说道:“我简直累死了,幸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已经团聚,这正是我所企求的一切。”赫泽尔在第二卷的校样上作了个旁注,凡尔纳利用这次写信之机请他放心:“我可以告诉您,我在关于安第斯山的那一节中所描写的现象是确切的,事情的确是这么回事,我可以向您保证。”

  他怎么会同意被迫从事编写地理学词典这样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呢?他企图向不断提出责难的父亲作这样解释:“这对我来说是一笔生意,它能使我获得15000至20000法郎;在我的契约上规定为匕个月完成,我不该拖这么久。”我们知道,他签订的合同迫使他每年写3卷作品,在认真履行他的合同义务时,他发觉这些义务实在太重了。

  他每星期修订《地理学词典》的两个省份。他非常诚实地去从事这项工作,后来竟对它发生了兴趣。他再一次对赫泽尔说,这部著作“必须尽可能新颖”,并利用全部最新资料。“倘若比前人的错误要少些”,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肯定要比他们少”,他肯定地说。“但实在太长了,神圣的导师!”他接着又说,“整部著作共300万个字母,相当于18开本的7卷半的容量……”

  他终于熬到了头。“多亏奥诺里娜的大力支持,下星期我至少可以完成我的《插图地理》的正文。苦命的女人,我要她每天抄写800行……呵,多艰苦的一年,我即将作《海底旅行》,好歇息歇息。这可是一件真正的乐事。”

  从1867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他终于有机会搭乘大东方号,跟他弟弟一起到美洲去。尽管航行有些耽搁,他还是参观了尼亚加拉瀑布;这艘海上巨轮遭受到猛烈的风暴袭击,整个航程原定10天,却延至14天;要到瀑布去,他还得乘20个小时的火车。

  回程要正常得多;1867年4月27日,这艘大型客轮将儒勒和保尔载到布雷斯特上岸。

  从启航出发的时候起,我们这位旅行者便打算写1部旅游记。他在“接近美洲海岸的时候”写给赫泽尔的一封信谈到,“因遇到的事件和不幸发生的事故太多”,他相信“关于大东方号的书将比他原先所希望的更为丰富”。他弟弟承认,从未见过这么凶猛的大海,“大东方号虽然体积硕大,却像一根羽毛那样的海面上飘荡,船首被卷走了,这实在吓人。”他“为剩下的日子准备了激情”;但他似乎感到欣喜万分,他说,“啊,大海,多么令人赞叹!”

  他从自己非常完整的笔记中完全可以提取出一部小说来。这部小说直至1871年才出版,题目为《一座漂浮的城市》。


  






凡尔纳传第二十一章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第二十一章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丰富多彩、动人惊险的环球旅行,其中穿插了赫泽尔所要求的“肺腑之言”,小说于1867-1868年问世

  我们知道,他从1865年起便开始创作《格兰特船长的女儿》。1865年9月6日,他信中这样写道:“罗伯尔·格兰特变成一个非常大胆、非常勇敢的小伙子……”看来,他很可能正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在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跟红狼搏斗。

  我们对这部作品的题材是熟悉的。它所描写的是格列耶凡爵士为了寻找在南纬37°的某个地方遇难的格兰特船长而作的一次环球旅行。在这位豪富的爵士的游船邓肯号在阿兰岛附近的海面上试航期间,水手们捕获了1条鲨鱼。这条鲨鱼的鱼腹竞藏着1只香槟酒酒瓶。从这只容器中取出1份毁损十分严重的文件;这份文件用英、法、德3种文字写成,正文只剩下一些残字断句,难以辨读。

  格列拥凡爵士、他的夫人海伦、他的船长约翰·孟格尔和他的表兄麦克那布斯等人,借助英、德文件中的几个字,终于勉强恢复用法文书写的文件。该文件呈下列形式:

  7 juin 1862……3 mats Britannia……Glasgow……

  1862年6月7日   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格拉斯哥

  sombe……gonie……austral……aterre……deuxmatelots Capitaine

  沉没     戈尼亚    南半球     上陆      两名  水手   船长

  Gr……abor……contin……pr……cruel……indi……jetece

  格     到达    大陆   被俘于  野蛮的   印第    抛此

  document……de longitude……et 37 degresll de latitude……

  文件         经度            和纬度37°11′

  Portez leur secours……perdus……

  乞求      救援         必死

  很快便能弄明白了,文中所指的显然是格兰特船长指挥的三桅船大不列颠尼亚号。这位英勇无畏的海员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个新苏格兰。爵士和他的同伴根据推测,补充完整残缺的字眼,肯定地认为,该船在南半球的巴塔戈尼亚沿岸沉没,两名水手和他们的船长试图登上大陆,不幸在南纬37°11′的地方被野蛮的印第安人俘获。

  爱德华和海伦·格列耶凡结婚不过才3个月,他们计划作1次海上巡游以消遣。但他们是苏格兰人!其间曾收留了玛丽和罗伯尔,毫不犹豫地催促她的丈夫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邓肯号正待出海,船上突然出现1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糊里糊涂地自以为上了开往印度的苏格提亚号;他就是巴黎地理学会秘书、学者巴加内尔;此人的粗心大意简直具有传奇色彩。

  我们的那批男性英雄经历千难万险,徒劳地横贯巴塔戈尼亚、安第斯山脉和智利;在这些艰险中,最大的当然是那场地震;它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以致作者不得不请赫泽尔放心,他所描写的现象是确切的!

  旅客们终于回到邓肯号上。要不是充满热情的巴加内尔对格兰特的文件向他们作出另一种解释,指出gonie(戈尼亚)并不是Patagonie(巴塔戈尼亚)的词末音节,而austral(南半球的)却是Australie(澳大利亚)的词首音节,他们或许会感到极度沮丧。

  南纬37°所经过的是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澳大利亚的国土。这条纬线的确与新西兰东侧的玛丽亚泰勒萨岛相遇,但文件中没有一个词儿提到这个小岛。

  在到达澳大利亚南部海岸离百奴衣角不远的时候,邓肯号遭到严重毁损,不得不开往墨尔本进行修理。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格列那凡在一个部落中找到了大不列颠尼亚号的其中1位遇难者。这位遇难者名叫艾尔通,是个苏格兰人。

  此人取得大伙的信任;他肯定说,那场海难的确发生在南纬37°,但那是在澳洲东海岸的吐福湾附近。在这之前,他大概被一股海浪卷走,后来又被土人摇掠到内地,因而不晓得其他遇难者的命运如何。当邓肯号在大副的指挥下开往墨尔本进行修理时,远征队沿陆路横贯澳洲南部,以便尽快到达艾尔通指示的地点。无数事件相继发生,使远征队放慢了行进速度。少校比他的同伴更为明敏,他发觉艾尔通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强盗彭·觉斯。彭·觉期跟他的同谋犯一道,一直在维多利亚省游窜作祟。艾尔通被揭露后,只身潜逃,找到他的同伙。他的计划是要夺取邓肯号。他截获了由格列那凡口述。巴加内尔记录的信件后,完全有希望获得成功。这封信约定邓肯号在吐福湾相会。

  远征队耽搁了许多时日,才终于到达东海岸。可是,压根儿没发规格兰特的半点踪迹,也没见着邓肯号的一丝影儿!格列那凡和他的伙伴们只好登上1艘破旧的沿海岸航行的小船。不幸,这只小船被风暴夹带着,撞在新西兰的礁石群上被撞碎了。

  遇难者们当了土人的俘虏,凭着小罗伯尔的英勇和地理学家的机智,在行将遭受屠杀的前夜,他们居然逃了出来。他们隐匿在该岛的东海岸,到了最后关头,才被停在原先指定地点的邓肯号救出。原来,在写给大副的那封信中,由于巴加内尔受着某种固念的主宰,粗心大意地误将“澳大利亚”写成了“新西兰”。事实上,巴加内尔心里一直这样想,被译成法文a terre(上陆)的英文字aland,很可能是Zealand(西兰)的词末音节,但他始终不敢将这种想法告诉任何人,因为这种想法或许会使大伙对找到活着的格兰特失去全部希望。该岛可是住着吃人肉的土人哩!……

  被囚禁在邓肯号上的艾尔通承认了自己的谎言和阴谋,作为交换条件,他要求答应将他放在一个荒岛上。他讲述了自己如何策划一场反对格兰特的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