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 >

第1章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1章

小说: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马辂    

                   目录

(第三部)             
第一回 三国外长发表声明 两党代表重开谈判  
第二回 停战令满天飞扬 枪炮声四方不绝   
第三回 政协群英共话民主 三人小组同商整军  
第四回 战争硝烟淡淡飘去 和平使者匆匆飞来   
第五回 蒋介石推翻政协决议 毛泽东筹划东北战局  
第六回 马歇尔飞回金陵城 周恩来驱车宣化店   
第七回 宣化店唇枪舌剑 四平街腥风血雨  
第八回 重兵齐攻中原突围 特务横行斗士喋血   
第九回 战火熊熊调处失败 寒流滚滚和谈关门  
第十回 占延安蒋介石空欢喜 挺中原毛泽东巧用兵   
第十一回 民革成立共产党添翼 国大选举蒋介石受挫  
第十二回 三大战役震撼天地 蒋桂斗争萌动杀机   
第十三回 油尽灯枯文胆损命 众叛亲离宿敌逼宫  
第十四回 八项条件大义昭昭 二分天下美梦沉沉   
第十五回 战争首犯密室策划 和谈使者空中来往  
第十六回 刘仲容北上访主席 张治中南下见总裁   
第十七回 大牌明星是左是右 首席代表亦喜亦忧  
第十八回 六国饭店愁云密布 双清别墅笑声频起   
第十九回 毛泽东李宗仁空中传信 周恩来张治中桌上发言  
第二十回 勤政殿双方议和平 傅厚岗一家起纷争   
第二一回 首席代表定居北平 代理总统败走南京
第二二回 桂系兄弟渐至反目 蒋氏父子永别故土   
第二三回 临危督战险成阶下因 礼贤下士笑迎座上宾  
第二四回 和谈代表策划香港起义 下野总统鼓动福州死守   
第二五回 蒋介石厉色训粤将 李宗仁严辞斥总裁  
第二六回 毛泽东建立红色政权 蒋介石构筑最后堡垒   
第二七回 蒋中正仓皇离大陆 宋美龄黯然飞台湾  
第二八回 莫斯科冷中有热 台湾岛难上加险   
第二九回 错选时机奔走大陆碰壁 突起风云解放台湾搁浅
第三十回 出兵朝鲜彭德怀临危受命 反攻大陆胡宗南主动请缨   
第三一回 蒋介石力主一个中国 毛泽东倡导三次合作
第三二回 曹聚仁坦率问虚实 宋宜山谨慎试深浅   
第三三回 毛泽东万炮震金门 于右任一心思故乡
第三四回 程思远奉召五上北京 李德邻谋归两赶瑞士   
第三五回 周恩来迎进李宗仁 毛泽东派出章士钊
第三六回 未成和谈巨星陨落 再呼统一小平运筹   
第三七回 一国两制构想渐成 三不政策大门难封
第三八回 胡秋原踏上丝绸路 张学良飞去夏威夷   
第三九回 汪道涵辜振甫同桌握手 江泽民李登辉隔海讲话
第四十回 中共大会呼吁政治谈判 华夏儿女渴盼祖国统一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三部)     第 一 回 
三国外长发表声明 两党代表重开谈判     
   书接上部。 
  1946年1月10日。朦朦胧胧的重庆城,牛角坨的一幢小楼格外引人注目。 
  此地名叫怡园。幽静的小院,有青松、槲树环护,两扇铁门紧紧地关闭着,门 
前有美国士兵荷枪站立。 
  在这座威严而又神秘的小楼里,住的不是别人,乃是美国总统杖鲁门的特使马 
歇尔。21天前,他飞越万里重洋来到中国。从那时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把目光 
投向这里,看他怎样使中国两个信仰完全不同、虽有两次合作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立 
态度的大党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平复战争留下的累累伤痕,建设和平、民主、团 
结、统一的中国;看他怎样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甚至有人猜测,他会不会成为 
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马歇尔迈着轻快的脚步从住室中走出来,站到堂皇的客厅中。他高高的个头, 
虽然已经65岁了,身板还挺得笔直,一身戎装,胸前缀着五星上将的勋标。翘起的 
鼻子,浓重的眉毛,深深的眼窝里射出两道自信的目光。这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尤 
宁敦出生的孩子,从军后智勇双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成为功勋卓著的英雄。 
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天,他就请求退休。当他刚刚到达里斯堡自己新买的多多纳庄园, 
就接到杜鲁门总统的电话:“您愿意替我去趟中国吗?”“愿意,总统先生。”他 
是军人,习惯于根据总统的愿望到任何地点去工作。 
  此刻,马歇尔的心里好生得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的调处工作已经初见成 
效。周恩来和张群很快就要来举行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虽然仅仅是开端,可毕竟 
是个良好的开端。 
  他在充当签字仪式处的客厅内走了一圈,跟美国驻华代办饶伯森和白鲁德上校 
说了几句话,便停下脚步,目光扫射着客厅内的布置。看着看着,他耸耸肩,摊开 
双手笑了。那边墙上,接着圣母玛利亚怀抱天使的油画,下边摆放着一对中国的景 
泰蓝大花瓶。这边是长条桌,座位后面的木台上,有一柬黄色的鲜花,是圣诞节时 
蒋夫人宋美龄赠送的节日礼物。在这样甜美宁馨的环境中,将举行庄严凝重的签字 
仪式,显得有点儿不那么协调。 
  这时,两辆“雪佛莱”小车几乎同时驶到怡园门前停了下来,从车内走出张群 
和周恩来。下车之后,他们礼貌地伸出了手:“岳军先生好!”“恩来先生好!” 
然后通过哨兵身旁,向院内走去。 
  听到汽车的声音,马歇尔走到门口,笑容可掬地把二人迎进屋内。 
  彼此寒喧之后,三人坐到长条桌前,马歇尔居中,张群在右,周恩来在左。8时 
10分,签字仪式按预定时间正式开始。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共有4个文件:一、关于停 
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二、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命令的了解事项;三、关于建立 
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四、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第一个签字的是张群。这位蒋介石当年在保定军校时的同班同学,在忠心耿耿 
追随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当过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成都行辕主任兼四川省主 
席,也可算得久经风浪的“得意政客”。但不知为什么,对于和小自己11岁的周恩 
来谈判,他总觉得有几分胆怯。在三个月前的国共谈判中,他已领略过周恩来的机 
智和多谋。这次谈判,委员长确定的是张治中,可他当时正在新疆主持和共产党方 
面的谈判。蒋介石等不及,就先派张群作为代表和周恩来、马歇尔进行谈判。4天前, 
张治中回到重庆,张群一见面就说:“本来你是代表,因久候不回才叫我暂代,现 
在你回来,我可以交班了。”张治中说:“那不行,你们已谈了大半,我怎能插手? 
等你先把停战问题谈妥了再说吧!” 
  “这一步总算走过来了,签吧,签完字就可以交差了。”张群这样想着,便在 
文件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马歇尔从张群手中接过文件,放到周恩来面前。周恩来的脑海中出现了3个月前 
的那一幕。那是去年的10月10日。在桂园。那里是张治中的官邸。张治中和美国驻 
华大使赫尔利到延安把毛泽东接到重庆就住在桂园里。经过40多天谈判,达成了《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在上面签宇的也有张群,还有王世杰、张治中、邵力 
子,中共的代表是他和王若飞。10月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他和王若飞留下来继 
续谈判。但是,这段时间局部性的内战此起彼伏,谈判工作事实上已停顿下来。他 
11月25日离渝返延,又于12月16日率领由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等组成 
的中共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团离延飞渝。12月27日,国共谈判恢复。中共代表 
是他和叶剑英、王若飞,国民党代表为王世杰、张群、邵力子。1月初,成立由马歇 
尔、张群和他组成的三人委员会。经过反复磋商,终于达成了停战协议…… 
  “但愿这一协定不致成为一纸空文。”他怀着这样的心情,挥笔写下了“周恩 
来”三个字。 
  最后签字的是马歇尔。他动作很快,立即写上了“Marsah Ceorge 
    Catlett”的 
英文签名。随即放下笔,轻轻出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比他在 
二战中任美军参谋长时所用的心思和精力,一点也不少啊! 
  在中国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考虑,决定改变赫 
尔利在中国执行的扶蒋反共政策,采取调解国共争端的政策。1945年l1月27日,赫 
尔利宣布辞职。12月1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对华声明,主张由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 
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苏联迅速作出反应,提议召开英、美、 
苏三国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随后,在莫斯科召开的三国外长会议发表公报, 
声明坚持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政策。12月20日,在美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的美军 
五星上将、美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以杜鲁门总统特使的身份飞抵上海。21日抵南京, 
立即受到蒋介石的接见。马歇尔在史迪威事件中支持过史,也骂过蒋介石腐败无能, 
他在蒋介石心目中是属于“受了中共宣传之蒙骗而对中国政府不无偏见”之类的美 
国人。因此,蒋介石对马歇尔的殷勤态度中兼有小心谨慎和疑惑成分、他怕美国这 
位调停人“亲共”。以后的事实证明,蒋介石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12月22日,马歇尔飞抵重庆,周思来前往机场迎接,对他作为特使来华表示欢 
迎。但那时的飞机隔音设备不好,坐久了便会影响人的听力,马歇尔由于刚下飞机, 
所以没有听清周恩来的话。 
  23日,周恩来偕董必武、叶剑英到怡园拜访马歇尔。马歇尔首先向周恩来表示 
歉意,解释昨天没有听清周恩来讲话的原因。然后表示,他对中国的情况知道得很 
少,但非常乐于学习。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他不仅要与政府方面会谈,而且要与 
多方面人士会谈。美国愿意努力促成中国和平,因为这不仅是美国的愿望,也是实 
现世界和平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他十分愿意倾听中共方面的意见。 
  周恩来说:马歇尔特使能来华促进中国的和平,我们非常高兴。特使刚才所说 
的精神很好,我们共产党在内战时和战后都是以这种精神来谋求中国的和平与团结 
的。中国人民抗战八年,如果从“九·;一八”算起已经14年了,目前又出现战争状 
态,这是十分不幸的。当前,我们共产党所主张的就是立即停止冲突,用民主的方 
法解决国内的一切问题。我们所要求的民主与美国式的民主颇为相似,但要加以若 
干的中国化。美国有许多东西可供我们学习,这包括华盛顿时期的民族独立精神, 
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和罗斯福主张的四大自由。此外,还有美国的农业改革和 
国家工业化。 
  但是,一涉及实质性问题,马歇尔从蒋介石和周恩来的谈话中听出了两党主张 
的巨大差距。蒋介石强调:“杜鲁门总统声明中提到的取消中国自治性军队,如共 
产党军队的问题,中共并无诚意。”周恩来表示:“总统声明中关于停战和建立联 
合政府的提议很好,但我们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有诚意。除非共产党在政府中的发言 
权足以保证作为一个政党的继续存在和活动自由,是不能交出军队的。” 
  每一方都在杜鲁门声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话,真让马歇尔这位总统特使伤透了 
脑筋,费尽了口舌。如今,他庆幸自己的脑筋没有白用,口舌没有白费。在自己的 
斡旋下,国共两党终于恢复了谈判,并达成了停止战争的协议。 
  他想起了自己到达中国后,斯大林对美国国务卿贝纳尔斯说的话:“如果有什 
么人能解决中国这个形势的话,那就是马歇尔将军。” 
  他果然不负众望。这不,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已经完成了。满满的三杯红葡萄酒 
碰在一起,丁丁当当的响声中,又增添了一道鲜艳的光环。 
  重庆的山洞林园,是一处既优美又安全的所在。自从南京、武汉先后沦陷于日 
军之后,蒋介石就住到了这里。他在这岗哨森严的林园内,指挥国民党军队抵抗过 
日本侵略者,也策划过反共军事磨擦。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是他在这里决 
定并直接打电话告诉顾祝同的。三个多月前,他又请毛泽东在这里吃了三顿早饭、 
两次宴席、五顿午餐、两顿晚饭,并住了三个晚上。 
  斜阳西照,光线柔弱温和。蒋介石从卧室走出来,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 
今天上午10时,政治协商会议终于开幕了。会议代表38人: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 
青年党5人、民主同盟9人、社会贤达9人。开幕式上,他披着黑色拿破仑披风,威风 
凛凛地登台致开幕词,受到全场鼓掌。在他眼里,这掌声是对他的赞扬,是对中共 
阻挠政协会议的回击。在那一瞬间,他瞥了一眼端坐的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 
王若飞、陆定一、邓颖超、吴玉章这些共产党代表的面孔,想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上,看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可是看不出来,他们也在鼓掌。 
  他想到会议开幕前,孙科主持预备会议,中共代表陆定一引用了旧金山会议菲 
律宾代表罗慕洛的话:“让我们用这个会场作为最后的战场。” 
  他又想到周恩来代表中共在会上的致词。这个不好对付的政坛对手,向大会“ 
致其庆贺之忱”后,慷慨激昂地说:“中国目前状况之不满人意,是毋庸讳言的, 
尤其是抗战胜利后,紧接着不幸的国内战争,使中国人民,世界盟邦的政府和人民 
都关心此事,并要求迅速结束内争。中共是当事人的一方面,此次代表团前来陪都, 
首先提出无条件停止内战,经20多天的呼吁和奔走,经政府代表的共同努力,尤其 
是经我们盟邦马歇尔将军的赞助,最后赖蒋主席的远见和决心,使全中国和全世界 
所关心的内战,在今天双方下令停止了……” 
  蒋介石和全场一起鼓了掌。他虽然没有停战的打算,但听着这样的话,毕竟比 
过去听骂自己的话舒服得多。 
  蒋介石走到宽大的写字台边,首先看到了一叠文件,最上面的便是张群、周思 
来、马歇尔三人合签的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协定。他心里顿时不快起来,嘴 
里嘟囔道:“什么停止军事冲突,我才不干!”不过还是坐下,仔细翻看起来。张 
群来过电话,请他早点签字发布,因为听说周思来晚上要召开记者招待会,向新闻 
界公布这一消息,政府不能落在中共的后面。 
  室内静悄悄的,除了偶尔翻动纸张的响声,没有一点其他的声音。从警卫的哨 
兵,到侍从人员,都知道此刻是委员长办公的时间,谁也不敢来打扰。虽然这样, 
蒋介石的注意力还是集中不起来,他感到这些文件枯燥乏味,一点也引不起兴趣。 
  这不奇怪。对他来说,最痛快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发布作战命令,剿 
灭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然而,现在却不能这样做,而且还得在这些停战命令 
上签字,这太不符合他的本意了。 
  此前,他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事只有两次:一次是9年前“西安事变”被迫联合 
共产党抗日,第二次是3个多月前让毛泽东到重庆来。算来,这算第三次了。 
  蒋介石这样想着,听到了轻盈而又熟悉的脚步声。指起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