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评传-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说:总督亲履行间,所办者辖江海防务,责无旁贷,遇有寇警,应亲临前敌督战,防所即其汛地,如敌人轮船冲过白
茅沙总要隘口,则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以殉。??臣
④《与孝威》,《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8 页。
①《与威宽勋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175页。
②《与宽勋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193页。
③《与孝宽》,《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197页。
④《答王若农》、《左文襄公全集》书犊,卷二三,页三九。
⑤《病势增剧恳恩开缺回籍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九,页六三。
①《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41页。
固不敢妄图一死塞责,置江防大局于不顾也。光绪十年,身为军机大臣的左宗棠数次向清廷上奏,请缨离京直赴抗
法前线,终被清廷派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在记述左宗棠与他辞行的情形时说:“左侯来
辞行,坐良久,意极倦倦,极言辅导圣德为第一事。默自循省,愧汗沾衣也。其言衷于理而气特壮。”③《申报》在报
道中称:“左侯相以闽事吃紧,慷慨请行,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方之古名臣,曾不多让!”④可谓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然而,在晚清社会中,由于清王朝统治的腐败和在对外战争中常常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致使近代许多以忠君爱国
相砥砺的志士仁人只能抱恨叹息,左宗棠也不能例外。他怀抱“衰年报国”之志,为收复新疆、索还伊犁立下汗马功劳,
看到的结局却是:“庙堂意在休兵,英使威妥玛有从中调处之说,恐不免为其所误耳。”①他“极言辅导圣德为第一事”,
甚至以“老命固无足惜”、“捐驱以殉”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满腔爱国热忱投入抗法斗争,并藉此来一吐外国侵略中国、
压迫中国这存于他心底“四十余年之恶气”。而中法战争的结局更使他大夫所望,他非但不能倾吐 40 余年之恶气,却
只能面对着《中法和约》这又一个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而“遗恨平生”了。因此,以忠君为前提的爱国思想在清王朝
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往往是要落空的,清王朝所代表的是满清贵族狭獈的私利而非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
只要外国侵略者不推翻其统治,只要让其统治继续维持下去,它就会以中华民族的利益换取清王朝统治的私利,在近代
中国的历次对外民族战争中,清王朝无一不施展着这一伎俩。左宗棠爱国抗敌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最终实现,与此是有
直接关联的。
但是,不能因为左宗棠主张忠君爱国而去贬低他的爱国思想。他作为地主阶级中的一员,不可能要求他不存在忠君
的思想。他的忠君爱国思想,比起那些只空言忠君却又向外国侵略势力妥协退让,只倡言忠君而又提不出行之有效的御
敌方略的误国官员来说,还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继林则徐等人之后的一个爱国主义者,这已为史学界经过多年的学术讨论所基本认可。他的爱国
反侵略举措与其爱国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完美统一的。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底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自
己的祖国怀抱着最深厚的感情。综观近代爱国者的思想,他们都是胸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投入反侵略斗争的。林则徐在
虎门销烟后,曾作《眺月》诗:“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①,展示出其豪情满怀、斗志昂扬的心境,表现
出他抗敌保国的气概。魏源在鸦片战争后写下《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其中《圣武记》以宣扬清朝开国的业绩而号
召人们奋勇抗击“英夷”的侵略,目的在于“是以后圣师前圣,后王师前王,师前圣前王,莫近于我烈祖神宗矣”。②
左宗棠早在道光十二年(1833年)作《燕台杂感》诗,对“南海明珠”广东受到鸦片烟毒的侵蚀和英国武力威胁颇有
②《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九。
③《翁同龢日记》,第 4册,第 1836 页。
④《申报》,1884年 10 月 19 日。
①《与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35页。
①[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云左山房诗钞》,卷五。
②[清]魏源:《圣武记叙》,《圣武记》,第 2页,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感慨,强调“五岭关防未要疏”。光绪元年(1875年),他在为《海国图志》重刊作序时以豪迈的情感,描述了祖
国“土宇宏廓”和“圣哲贤豪”层出不穷的情况,并对魏源“师夷制夷”的“发愤”之作表示赞赏。左宗棠指出:国家
建立中极,土宇宏廓。东南尽海,岛屿星错,海道攸分,内外有截。西北山水之根,以声教所暨为疆索,荒服而外,大
隃无垠,距海辽远。以地形言,左倚东南矣,然地体虽方,与天为圆,固无适非中也。以天气言,分至协中,寒暑适均,
则扶舆清淑所萃,帝王都焉,历代圣哲贤豪之所产也。海上用兵,泰西诸国互市者纷至,西通于中,战事日亟,魏子忧
之,于是搜辑海淡,旁摭西人著录,附以己意所欲见施行者,俟之异日。呜呼!其发愤而有作也。光绪三年(1877年),
左宗棠率西征大军抵肃州(今酒泉市),在收复南八城后,他即兴作诗道:今我访酒泉,异境重湖拓。??出关指疏勒,
师行风扫箨!强邻壁上观,弭伏一丘貉。??
水国足鱼稻,笋蕨耐咀嚼。??丰年醉人多,仙我共此乐。
他年倘重逢,一笑仍夙诺。诗中将左宗棠热爱祖国,怀寄深情,坚决收复失地,维护祖国主权的愿望烘托出来。因
此,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恰是体现了那种“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③前面谈到左
宗棠“海上事起,忧国心瘁”的意境,正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写照。
第二,对外国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径持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鸦片战争爆发后,左宗棠即意识到英国侵略者“包藏
祸心,为日已久”,“彼族轻我甚矣,率数十艇之众越重洋九万里而来,屡战而屡利,我屡却而屡受其侮”,于是,他
亟切寻求御侮之方,指出:“今日情形所急者,必在一省之力足当一省防剿之用,而后可以省兵节饷,为固守持久之谋。
其策如练渔屯,设碉堡,简水足,练亲兵,设水寨,省调发,编泊埠之船,讥造船之厂,讲求大筏软帐之利,更造炮船
火船之式,??而海上屹然有金汤之固,以之制敌。”
①左宗棠能在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地指出英国侵略中国乃久已“包藏祸心”,这同梁廷枬所说:“英夷狡焉,恩逞志
于内地久矣”②,林则徐所说英国“早已包藏祸心”,“鸦片来则以渐而致寇,原属意计中事”③的观点是有共识的。
因此,自鸦片战争始,左宗棠就萌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此后,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针对外国侵略者挑起的
一系列的侵华活动,均能坚定地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倡导反击侵略,抵制妥协投降,站在主战派一方,力图扭转中
国近代备受列强凌辱的局面。诚如左宗棠所说:“遇有寇警,应亲临前敌,督战防所”,“则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
以殉。”④他这种“督
①《〈海国图志〉序》,《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55—256 页。
②《秋日泛舟泉湖作》,《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64—465 页。
③[俄]列宁:《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列宁全集》,第 28 卷,第 168—169 页,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①《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一○至一三。
②[清]梁廷枬:《夷氛闻记》卷一,页一。
③[清]林则徐:《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 884页。
④《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九。
阵誓死“⑤的精神,恰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⑤《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41页。
三、“为政先求利民”
在为政与利民的关系问题上,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已多有述及,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见解。孔子说:“君子贵
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①墨子认为:“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可为之???
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②管子主张:“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③盂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④这些主张构成了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对后人起到了启迪作用。
左宗棠出身于“寒素”之家,他早年所经历的贫困生活使他对民众的疾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进而萌发并逐步形成
了以“民生为务”的利民思想。
在左宗棠的会试文中,他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问题。
左宗棠认为,为官从政者应当以“为民”作为己任,明“安民之道”。他说:“古者设官分职,凡以为民而已。以
天下之监司寄之大吏,以天下之郡守寄之监司,以天下之牧令寄之郡守,以天下之民寄之牧令。故牧令之职虽卑,而其
任甚巨,其选甚难。”⑤他强调以贤良之官安民,指出:“贤良进而民隐闻,知人安民之道也。”①在左宗棠看来,贤
良之官即“循吏”“自《史记》始作”,后来历代称之为“良吏”、“良政”、“能吏”等。他“读史而有疑焉:论盛
治者极于三代,其时岂必无慈惠之师、廉静之吏与其君共拊循斯民者哉?”“三代之天下,封建之世也。诸侯各君其国,
各子其民。”
“秦兴,变封建为郡县,于是天子之权不能不分之于守令,而民生之休戚系之。”他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设立。他
认为:司马迁“踵《春秋》而作《史记》,循良之传始置专门,非通古今变而有超越寻常之识者哉!”他强调“物力之
丰,人民之乐,非良有司樽节爱养之力而能致此乎?”他希望“皇上勤求民瘼,澄叙官方,在位诸臣当何如贤良自励,
以勉图报称也哉!”②显然,左宗棠的政治理想之一是切盼出现利民的“良政”。
左宗棠主张利民的措施主要有重农桑、兴水利、办荒政等方面的内容。在重农桑方面,左宗棠指出:农桑者天下托
命之具,大利之原,而国家无尽之藏也。是故善养民者,不必损己以益民,而民自益;善富国者,不必穷民以富国而国
自富。其亦于此留之意乎???
且夫言农政者,将欲图匮于丰,为吾民开百世之利源也。左宗棠“平生以农学为长”并主张以农为本。对此,本书
关于其经济思想一章中将予以具体论述。
在兴水利方面,左宗棠首先论述了水利对于农业的命脉关系,他说: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先。是故王道之始,必
致力于农田;而岁功之成,尤资夫水利。
①《礼记。坊记》。
②《晏子。非攻》。
③《管子。牧民》。
④《孟子。尽心下》。
⑤《会试文。癸已科第三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08页。
①《会试文。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36页。
②《会试文。戊戌科第三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44—445 页。
①《会试文。戊戌科第四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46页。
大禹开衣食之原,先治沟恤;周文普旬宣之化,先即田功。接着,他又阐述了如何兴修水利同利民还是厉民的关系。
他指出对于兴修水利应当因地制宜,即“因地之利而利之”,否则只能厉民而不能利民。他说:今将与西北之民谋水利,
则开其沟畎,治其陂塘,筑其堤岸,设其闸坝宜也,而孰知其地固不可以沟畎陂塘者乎?土浮沙壅,故善淤也,固不可
以堤岸闸坝者乎?土松水悍,将易圮也。今将与东南之民除水害,则决其围坑,浚其川泽,坚其堤防,捞其水草宜也。
而乌知不可以用其决与浚乎?决则失业,浚则己劳也;不必其坚与捞乎?坚既伤民财,捞又夺民利也。不以为利民,先
以为厉民矣。①在举办荒政方面,左宗棠鉴于“救荒之政自古不一”的问题,从“管仲通轻重之权,准岁之丰歉为之;
李悝设贵贱之论,准谷价之贵贱为之”论起,通过对中国历史上荒政的阐述,主张恢复推广常平仓、义仓、社仓以“赈
民”。常平仓始设于西汉年间,汉朝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令边郡筑仓贮,谷贱时增价籴以利农,谷贵时减价粜以便民”。
义仓之法起于隋朝,“其时有黎阳、广通诸仓。长孙平请因百姓及军人劝课,收获之时随其所得,劝出粟及麦,即于当
社造仓贮之,每年若有饥馑,即以此谷赈济之”。由于义仓设于里社,亦名社仓。左宗棠认为常平仓与义仓的不同之处
在于:“常平粟藏于官,以官赈民者也;义仓以粟藏于民,以民赈民者也”。左宗棠批评了唐代“假义仓以济他费,既
因资于民,及谷不足,则又置库蓄钱,后又兼储布帛。不知民当积困之候,钱与布帛将安用之,是救荒而反益其荒也”。
左宗棠对南宋朱熹将社仓“行之于崇安”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推广社仓能够起到“苏艰困而济穷黎”的作用。左宗棠
吁请“皇上勤求民痪,恺恻旁敷,即今畿民日犹给赈。诚哉圣德之隆,超越千古矣!”②左宗棠踏上仕途后,所到之处,
无不以“治民各事极意讲求”,力陈“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③他在担任闽浙总督时主张“民之治桑,
其栽培灌溉,与治水田无异。故自古治浙有声者,莫不以水利为重也。海塘关系吴、越两省农田,??欲及时修复。”
①由于左宗棠在浙江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得力,从而得到了“东南诸省善后之政,以浙为最”②的评价。
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经营西北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推广区田法,以提高产量,而且强调兴修水利,以
此养民,并把丰衣足食视为治政的前提条件。他说:“水利所以养民,先务之急以此为最。论者每谓大乱初平,宜先休
息。不知欲先休息,必先图所以休息之方。??水利修则饥寒之患免,劳于前者必逸于后也。”③“古圣王躬耕为治,
两汉循吏莫不讲求水利者,诚以衣食为人生所急需,必有以开利赖之源,而后民可得而治也。”④左宗棠在督办新疆军
务期间,为恢复和发展新疆的农业生产,主张“首
②《会试文。乙未科第四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27页。
①《会试文。戊戌科第四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46—447 页。
②《会试文。癸已科第五问》,《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12页。
①《敬陈浙江应办善后事宜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1册,第 584页。
②金粱:《道咸同光四朝佚闻》,第 18 页。
③《华州王牧赞襄禀遵札设局开办修筑堡寨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96 —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