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地中海-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期五晚上,玛丽琳娜对姜云松说:“你不能天天工作不休息,明天跟我到马赛去玩。”
姜云松看着她期待的目光,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开车出发。
她领姜云松游览法国的南大门马赛,这是地中海最有名的港口城市。
看完老港区,他们辗转来到南边的嘉尔德圣母院(Notre…Dame de Garde)。
圣母院建在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山上,为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色彩鲜艳,装饰华贵。六十米高的教堂塔楼,尖顶上立着闪烁熠熠金光的镀金圣母像。
玛丽琳娜依着姜云松的胳膊,两人站在圣母像下俯瞰马赛全景,眺望青蓝色的地中海。海面上进出港湾的巨轮,撒布在四外的点点白帆。薄纱般漂渺的云烟中,似在海面漂忽不定的三座小岛,仿佛见到伊夫岛上《基督山伯爵》的古堡。
从山上下来,玛丽琳娜说:“我想,你会感兴趣的。老港岸边有一家餐馆,做的蜗牛很好吃。”她在马赛待过,对这里情况熟悉。
他就随她进了这家餐馆。
她拿起菜单看了一遍,问姜云松:“要吃几只蜗牛?”
姜云松想到那沿路流着鼻涕似粘液的蜗牛,觉得有些恶心,皱着眉头说:“吃两只就足够了。”
看到他的表情,她眉毛一扬,笑了起来:“瞧,可想好了。吃完再想吃,就要遗憾了。”
“我肯定,不会反悔。”
她说:“蜗牛论打卖的。先尝半打!”
“六个?”姜云松不大习惯这种计数方式。
等到热腾腾的散发着浓香的蜗牛端上来,姜云松闻到味儿就心里开始反悔了。不过在姑娘面前,还得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摆着斯文的神态慢慢品尝那烤蜗牛的美味。
大如田螺的蜗牛壳里加了橄榄油和香料,经过旺火烘烤,喷着令人垂涎的香气。姜云松嚼着,比家乡的田螺好吃多了。
最后,他用面包片把盘上壳内的油汁擦尽吃了才肯罢休,反正法国人用面包擦盘子是体面的举动。
他吃完了,端起葡萄酒杯,看玛丽琳娜舔指头上的香汁。心想,漂亮姑娘吃东西的姿态也那么耐看。
玛丽琳娜看姜云松专注地看着她,就问:“好吃吗?”
“好吃。”
她笑了:“我再给你买。”
姜云松慌忙说:“尝一次就够了,不要买!”他估算了一下,一只蜗牛近十个法郎。她知道他生活费不多,每次出来都不让他花钱,他不能让“干女儿”太破费。
下午驾艇到海上游玩。
玛丽琳娜掌舵,驾着他们的快艇,从船桅如林游艇往来穿梭的老港区,飞射入大海深处。
到了宽阔的海面上,她让姜云松掌舵。
他慌忙摆手:“我不会。”
“你是男人,必须掌舵。我是女人,控制速度。”
“我没经验,很危险的!”
五十五
她坚持说:“船长先生,眼睛看着船头就行。海这么宽,不会撞上火车的。”说完,把他的手放到舵轮上,她躲到一旁去了。
姜云松只好把紧舵轮,两眼不眨地盯着船头,注意前方有无障碍物。
她把速度调得越来越快,他惊慌起来:“玛丽琳娜,太危险了!”
她开心地笑了:“你随便开,没有障碍,就往前冲!”
“不行,会翻船的!”
“太好了,太刺激了!”她不理他的抗议,顾自把船速调得越来越快了。
一路上,从西边直布罗陀海峡来的货船,往东方苏彝士运河驶去的远洋巨轮,跟快艇擦边而过。起落不定的海鸥群,盘旋在前前后后,兴奋地与他们分享欢乐与刺激。
姜云松只是紧张地把住舵轮,小心翼翼躲避一路迎面撞过来的行船,任凭她随心所欲摆布。
玛丽琳娜看速度飞起来了,就靠到前边扶栏上,仰起脸摊开双臂像天鹅展翅般陶醉地笑了。连衣裙在习习凉风中飘荡,似乎海风中飘浮着姑娘散发的芬芳。
他跟着陶醉了,忘掉了大海的危险,醉心欣赏一只天鹅纵情翱翔在青蓝色地中海上的美丽景象!
从海上回来,他看到一家中国餐馆,便说:“晚上吃中国餐吧!”
两人进了这家餐馆。
餐馆老板见玛丽琳娜挽着姜云松的胳膊进来,就问他:“你的太太?”
玛丽琳娜插进来说:“你看像太太吗?”
老板惊奇地看了看玛丽琳娜,对姜云松说:“她的中国话讲得这么好,一定是你太太。”
玛丽琳娜笑了:“你真聪明!”
姜云松慌忙制止她:“玛丽琳娜,不要瞎说!”他担心这话传到留学同伴的耳中,自己有嘴说不清了。
她笑了,眉毛一扬,赶紧应道:“Oui ; papa !(是,爸爸!)”
姜云松转脸对老板解释说:“我们是同学。”
老板被搞迷糊了,闹不清她是他的太太,女儿,还是同学。
餐馆很少有大陆来的中国人光顾,老板就站在餐桌旁跟他们聊天。
姜云松跟老板聊了一会儿,知道老板姓陈,祖籍广东南海。
他看店里的顾客不多,就问:“你一个月做下来,能挣多少钱。”
陈老板叹了口气:“一家四口从天不亮忙到半夜,一个月总共只能挣五六千法郎。”
“还不如我们核能中心工程师一个月的工资呢。”姜云松同情道。
玛丽琳娜马上说:“你在法国工作,可以挣得更多。”
姜云松看了她一眼,不答话,埋头吃饭。
回来的路上,玛丽琳娜说:“晚上可以到我房间看电视吗?”
他摸摸她的头发,点点头。
不知是玩了一天累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只是默默地开车,不多说话。
到了她的房间,她打开电视机,坐到长沙发上静静地看着。
姜云松闹不清她在想什么,不知道该说什么,就默默陪她坐着。
电视里,正在播映一个描写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片。
五十六
一个英国飞行员,在法国上空与德国人空战中机毁跳伞,德国人到处搜捕他。法国人民千方百计进行营救,一位法国姑娘爱上了这个飞行员……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玛丽琳娜把脸贴到姜云松的胳膊上,他伸出一只手揽着她的肩膀。
姜云松被紧张的情节吸引,很快就投到故事里去了。
忽然,玛丽琳娜问:“云松,你在中国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为什么不留在法国工作?”
姜云松扭头看了她一眼,她以前从未问过他的工资待遇问题。中国人的工资太低,他一直不愿意向她谈起自己的工资。看来她在中国工作的这几年,已经对中国人的工资待遇了如指掌。
他无法用国内的革命大道理向她解释,眼睛望着电视机说:“我是外籍人,在法国很难找到工作的。”
“你可以跟法国姑娘结婚,很快就能取得法国的国籍。”她脱口而出。
姜云松心里一震,伸出的手放了下来,扭转头盯着她的脸。
两人四目对视着。
姜云松看到她海蓝色眼睛里,黑黝的瞳孔闪着火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忽然有些明白,不由心慌起来。
他不是圣人,没有坐怀不乱的修养。他喜欢她,可从未认真想过,也没勇气往深处想。
出国以来,跟她不时有肌肤相亲的体验。他能够与她保持感情的距离,固然有纪律的约束,跟吴丽萍感情的牵制因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情感和生理的原因:文化背景差异,人种不同,他从那棕褐色、海蓝色的眼珠中,难以找到目光的焦点,读不透里边的内容。感觉她身上散发着异种人的气味,嗅不到同人种女人那股让他迷醉的幽幽气息,还无法超越异种民族的意识。跟不同文化理念的白种女人生活在一起,他还没有精神准备。
有了这层心理障碍,他这种背着政治包袱,又有娇妻在屋的人,要想跟异种姑娘结婚定居国外,除非决心改变先前的自我。一个埋头往远方匆忙赶路的苦行者,见了路旁艳女欢歌曼舞的美态,尽管也会驻足欣赏陶醉其中,漫长的旅程仍然要让他清醒过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轻声对她说:“Marie…aline,je suis ton papa 。(玛丽琳娜,我是你爸爸。)”
她瞪大眼睛看着他,无法从那黑眼珠中读懂里边的内容。
他们相识相好五年了。她在学校就形成了对他的敬畏心理,除了那次为了莎宾娜与中国人结婚的事儿,跟他态度生硬外,从来都是看着他的神色说话,就这样还时常误解他的意思。
玛丽琳娜现出茫然的目光,瞳孔里的火花渐渐暗淡下来,垂下眼皮不说话了。
姜云松忽然意识到,此刻他们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毕竟她不真是自己的女儿。他轻轻地吻了吻她的头发。
她又把头靠了过来,脸颊贴着他的胳膊。
两人继续静静地看着电影……
姜云松走后,玛丽琳娜久久无法入眠。
昏黄的灯光刺得她睁不开双眼。
惆怅,失落,使她不知所思。
她对他的欢悦,正朝着归宿感演进,却一下子失去了依托 ……
她默默想道,祖母要是还活着,坐在床边抚摸我的额头,哄我安心地睡觉,该有多好。在壁炉的微火前,做着童年的美梦,幻想那白马王子的故事。
一个强有力的男人就是这样。在浪漫的爱情面前,他还在思考,在权衡谋算,他们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
泪水终于流下了脸颊,她只希望能尽快睡着……
五十七
第四章 沉重的爱
一
姜云松怎么也没想到,这时他的家里出事儿了。
吴丽萍正在跟音乐学院教师陈文涛,进行声乐的专业培训。
一年前,吴丽萍在北京体育馆演出完走到门口,碰到了陈文涛。他是吴丽萍的老师杜慧娟的独生子。
陈文涛看到了吴丽萍,连忙喊住她:“吴丽萍!你原来在铁路文工团呀,挺不错嘛!”
吴丽萍愣了一下,认出是陈文涛,很兴奋:“是你呀。来看演出?”
陈文涛说:“我现在在音乐学院当教师了。”
她听了点头道:“这么说,咱们是同行了。今天是来考察,还是带学生实习?”
他笑了:“纯粹是个人性质。”
他看一眼吴丽萍,犹豫了一下,说:“我妈还念叨你呢!”
“她说什么了?”她立即问道。
“她说,她对不起你们。‘文化革命’一冲击,课没怎么上就让你们毕业了。”
吴丽萍马上说:“杜老师自己受了那么大的冤屈,怎么能怪她呢!”她想起了文化革命中含冤去世的母亲,心里一阵难受。
陈文涛见她眼睛潮红,惴惴地说:“我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说出来可别笑我不自量?”
吴丽萍见他吞吞吐吐的,心中不悦:“一个男子汉,说话怎么婆婆妈妈的。叫人好憋气!”
陈文涛细高个子,皮肤净白,文静秀气,一股书生气质。见吴丽萍不高兴,他鼓起勇气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业余时间帮你补课。”
她一听,高兴极了:“太好了!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事儿!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里,很晚才回家。时间有的是。”
“等我跟家里商量好,马上跟你联系。”她笑容满面地跟他告别。
回到家里,她把这事儿跟姜云松讲了。他立即表示支持:“太好了。你就安心去吧,家里的活儿我全包了。”
有姜云松的全力支持,她决定每个周末跟陈文涛补课。
第二天,吴丽萍跟陈文涛去见他母亲杜慧娟。
杜慧娟看到吴丽萍,非常感慨:“丽萍是我亲自招来的学生,可是连基础课程都没教完。老师对不起你们!”
吴丽萍赶紧安慰她:“杜老师,要没有你,我也不可能迈进音乐的艺术殿堂。陈文涛愿意给我补课,太高兴了。”
杜慧娟说:“意大利语有利于歌唱发声练习,学声乐应当适当学一点儿意大利语。文涛从小就跟我学意大利语,可以叫他教你。”
吴丽萍很高兴:“太好了!”
五十八
杜教授笑了:“论毕业时间,你是他的师姐。论年龄,他还是你的哥哥呢。”
吴丽萍马上接话说:“现在是我的老师了。”
陈文涛对他母亲说:“妈,我是工农兵学员出来的。理论方面还要靠你。”
他母亲点头:“我已经不再教课了。不过丽萍是例外,她是我引入门的。”
她对他说:“我国声学界大都采用俄罗斯学派唱法,追求浑厚,结实,不太注意音高位置。丽萍以中国民歌擅长,要达到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要注意全共鸣和高音位歌唱的训练。”
自那以后,吴丽萍几乎风雨无阻,每个周末都到音乐学院找陈文涛补课。
杜慧娟要求吴丽萍从基础训练开始,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根据母亲安排的教学计划,陈文涛要吴丽萍反复训练头腔共鸣,对她说:“头腔共鸣的声音有很强的持久力。它能永葆嗓声的青春。意大利大师巴拉说过,谁能运用头腔共鸣,谁就能唱一辈子。”
吴丽萍听了,就狠下气力苦练硬功夫。
姜云松出国以后,吴丽萍没了牵挂,周末一下班就来找陈文涛,苦练到很晚才回家。
事实上,她的素质条件本来就很好,在陈文涛的点拨下进步很快。
这天,她用歌剧《托斯卡》中卡伐拉多西的咏叹调练习。在强有力气息支持下,运用混和共鸣,演唱充满浪漫热忱,激情奔放。陈文涛听着,陶醉在她甜美的歌声中。看她秀美的脸庞因激昂的情绪变得通红,宛如一朵艳丽的荷花,不觉情潮滚涌,走近了她的身旁。
吴丽萍沉浸在忘我的感受中,没有意识到他的意图。
她见他走上前来,一眼不眨看着自己,以为在哪方面还没做好,就更加注意自己的气息控制,腰部紧张度的保持,转换声区的准确性。
他走到离她不到一尺距离,呆呆地站了下来。荷香扑鼻,乐音飘渺,他渐渐热血上涌,呼吸急促起来。
吴丽萍感觉到了粗重的呼吸,心里陡然一惊,立即从忘我的境界中跌落下来。
她吃惊地看到他的两眼闪烁着火一样炽烈的目光,不知所措起来:“你怎么了?”
“我爱你……”他喃喃说道。
吴丽萍大吃一惊,慌乱中不知怎样应对,僵立在原地不敢动弹。
见她一动不动地站着,他勇气骤然增长,张开双手把她拦腰抱住了。
她恐慌起来,用劲儿扒开他的手,满脸通红说:“你不要这样!”
他抱得更紧了,急切地把嘴向她的唇口凑了上来。
她更加惊慌,身体拼命向后倾去,躲避那炽热的嘴唇。
她不断后倾的重量,带动他不断俯向前方……
终于,两人一起跌在地板上。他感觉胳膊肘被地板撞得像是脱臼了,疼得松开了手。
吴丽萍紧忙从地上爬起来,看也不看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