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地中海-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两个月后,姜云松在核能研究中心的工作,开始朝着广度方向发展。
科研组长温默罕交给姜云松一项磁流体的流动测量研究项目,对他说:“噢,怎么说呢!这个项目有国际价值,意大利人也等它的结果。”
这样,姜云松把目光投到了求解磁流体运动规律的“麦克斯威电磁场方程”,感觉自己的胆子像是越来越大了。他接受新研究课题已经不再犹豫胆怯,能够很快摸索出应对的办法。
到了这时,他已经涉猎多门学科的科学理论,对研究工作已经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就如武林之人练剑,掌握了多家门派的剑法精要,他的剑术已经达到融会贯通,浑成一气,挥洒自如的阶段。
他对自己在国外,只是被动接受任务的工作方式,产生了不足感,觉得自己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不到一年时间,他已经完成了国内领导交给的使命。在国外还有一年多时间,他时时在想,出国一次不容易,思路应当更加开阔些。
玛丽琳娜帮他把研究论文翻译成意大利语,看到论文的术语跟以往的文章不一样,就说:“等等,你没弄错吧?这些词语以前没翻译过。”
姜云松笑了:“对不起,让你查词典了。这项工作不是我们的专业。”
她很惊奇:“不是你的专业,也会?”
他解释说:“自然现象有共性。”
七十九
“共性?你懂得共性。Merveilleux(奇妙极了)!你知道,这里的人只做自己的专业。”
她为姜云松的成绩欣喜,心里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情感。
那天从马赛回来,出于白人姑娘的直朴和激情,她流露了自己的心思。尽管他没有接受她的暗示,她内心深处孕育了五年的情感却并不因此熄灭。
一条欢腾的小溪碰到了一片石滩,会收敛起喧闹的浪花,化作砂石滩底下的涓涓细流,执着地往前曲折潜行。法国女孩固有的奔放受挫之后,她品性的另一侧面开始显示出来。她已不是花季少女,对姜云松的感情并非一时的冲动。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这种情感在她的身上,正以成熟女子的深沉,渐渐朝更加隐晦的方向发展。
她表面不再表露什么,潜意识里无法抑制的爱慕情愫,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点一点积累。这个交织了中西方文化的白人姑娘身上,演绎着一个奇特的感情历程。如同那股石滩底下的潜流,始终要随着地势往前流动一样,她无法自主这个不知觉的感情历程。
不可知和渺茫的表层下边,流动着一种诱惑。纯净的感情,不必源于承诺或契约。两人在一起,她对这些想也不去想。相聚的愉悦,让她本能地产生某种身不由己的没有明晰目标的潜能。
不久,严诗婷的研究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姜云松来巴黎时,她兴奋地告诉他:“我的结果出来了。一系列实验表明,确实存在新的环境影响因素。”
姜云松为她高兴,劝告说:“你现在应该放松一下,别把身体累垮了。”
听到他的关心话儿,她心有所触,就说:“你最近很少来电话了,”笑着问:“是不是迷上哪个法国姑娘了?”
姜云松脸上一红,只好坦白:“是有一个姑娘,北京语言学院的法国同学。不过,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
她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儿,心里有点儿酸溜溜的,不由叹口气说:“有了白人姑娘,就不想我这个老太婆了!”
姜云松慌忙说:“诗婷姐,我跟她什么也没有。要有什么,天打五雷轰。”
她笑了:“难道跟你吃醋不成!你在家还有老婆呢,吃醋也轮不着我。”
他松了口气,就势说:“诗婷姐,我饿了。给我做饭吃。”在她面前,他成了小弟弟。
“就知道吃!你在那个白人姑娘面前也这样?”
“下回我领她来给你看看,汉语讲得可好了。”
林为强的“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
他跟姜云松说:“我的难关总算闯过去了。”
姜云松问:“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病人反应良好。有一个病人已经出院了。”
“太好了!你都用了什么办法?”姜云松为他高兴。
“采用CsA,治疗急性排异反应。”
“这一年,我看你整日眉头紧锁的,真不容易。”
林为强微叹一口气:“是呀,有时要通宵观察,提心吊胆的。”
姜云松点点头:“科学探索的道路,总是伴随着艰难险阻。”
“只要再积累几个病例,我就可以写论文了。”
姜云松想起病故的吴丽芸,就说:“法国的医学发达。你在这里搞出成果,带回国内该救多少人。”
林为强兴奋道:“我回国以后,要组织一个科研小组。在国内继续开展研究,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姜云松看他自信的神态,心里受到鼓舞:同伴们都上去了,自己也不能落后。
他不由感慨道:“是呀,只要我们坚持奋斗。一定能超过西方人!”
林为强听了,就说:“前两天,我在英国留学的同事来了。”
姜云松问:“他们在英国顺利吗?”
林为强摇摇头:“不容易。”
“为什么?”
八十
老林叹了口气,说:“刚到英国时,英国人对他们有成见。认为中国人愚昧落后,拿老眼光看他们。后来,他们通过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新中国留学生的精神面貌,才使他们渐渐改变了看法。”
姜云松想起在大街上那些有关中国的图画,尽是些落后的乡村,头戴破草帽满脸皱纹的干瘪老农民,意识到他们这些新中国首批到西方的留学人员,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他要回去了。临出门时,刘莉想知道去埃克斯城怎样搭火车,就说:“云松哥,我送你去火车站吧!”
姜云松很高兴:“好呀。”
她兴奋地挽起姜云松的胳膊,两人一块儿出门了。
他已经习惯她的亲昵姿态。跟她在一起,他嗅到一股跟吴丽萍相似的气味,心底生出一种莫名的愉悦。
他们从小街走入圣日尔曼大街,没多久就走在圣贝尔纳滨河路上。
刘莉想起刚到法国,跟姜云松一起逛巴黎圣母院的情景,心里一阵甜蜜,把他的胳膊拽得紧紧的。
她望着塞纳河上游弋的豪华游艇,忘情地说:“巴黎多美!云松哥,以你的才学,在法国找个工作蛮好的。可惜屋里还有老婆!”
姜云松笑了:“你不也有李浩。”
她听了,不吭声。
姜云松见她不说话,就说:“小刘,女孩子喜欢玩是正常的。我看你很聪明,如果再上点儿心,还可以往上走。” 几个伙伴中,她只听姜云松的。姜云松讨女孩子喜欢,除了英俊的外表,还因为他关心人,对人体贴。
刘莉扁扁嘴说:“我在学校也不是中下游的。”
姜云松点点头:“这就好。”
跨过奥斯特利兹桥,里昂火车站就在望了。
高耸的尖塔,三面大楼围着一排排站台,里昂火车站显得格外气派。门厅,候车室,宽敞的站台,五花八门的商店,人声喧哗熙熙攘攘。自动扶梯上下,人们来去匆匆,显示着现代化社会的效率。除了通向法国各地的火车外,整个大巴黎地区的郊区和市区的地铁线也穿过这里。
刘莉兴奋地看着繁忙的人群、车站的设施,向姜云松询问去埃克斯城的走法。
在站台上,刘莉挽着姜云松的胳膊往前走,一直送到他坐的车厢门口才松开手。
火车开动了,刘莉朝车窗里的姜云松挥手,心里在想着一个心事。
她低下头转过身来想往回走,冷不防有人走过来对他说:“我才明白,侬为什么对我越来越冷淡!”
她吃了一惊,抬头看是李浩,立即生气道:“好呀,侬竟敢跟踪我!”
李浩到刘莉的住所来,严诗婷跟他说,刘莉送姜云松上火车站了,就随他们后面过来。他看刘莉挽着姜云松的胳膊有说有笑,想起这些日子来她一直冷言冷语,心里挺憋气。就不动声色跟在后边,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表现。
看到姜云松英气的仪表,他想起刘莉一口一个姜云松,心里不免产生一股敌意。他跟姜云松不熟,不好随便造次,只好尾随其后进行监视。
火车一离开,他就迫不急待现身。
见刘莉生气,他也来气了:“只许州官放火,就不许百姓点灯?”
刘莉更生气了:“就放火怎样?又没嫁给侬,一点人身自由也没了。”
她这么一讲,李浩立即软了下来。姑娘还没跟自己最后定终身,眼见一个帅哥正在追她,又是在国外,把她惹急了确实不好办。
他开始说软话:“刘莉,我爱侬。说话有些过火,侬应当能理解。”
这时刘莉还不想把事儿弄得太僵,也不回答他,顾自想着心事往回走。
李浩赔着小心尾随其后。
八十一
四
姜云松回核能研究中心,想到同伴们的成就,心里很不平静。自己也应当利用国外的先进科研条件,争取更上一层楼。
这时,他在国外已经经历了近一年的实践。做完“加速仪测量沸腾流体”的研究工作,他产生了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作为想法。
当时,世界核能领域正在兴起一股新的潮流。那些原先从事中子物理研究,理论基础雄厚的人材,在理论工作的精度已经超过实验误差之后,纷纷把视线转向了热工流体领域。
科学技术领域内,一批世界级的种子选手,在征服一座山峦之后,朝着另一座高峰攀登。这个鼓荡心弦的壮举,激励着姜云松的心潮。
他很快就卷入这股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潮流里面。
姜云松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眼下核能中心给他的研究项目,已经满足不了他心底潜伏着的一个神圣的渴望:他要为国争光,要在这个世界领先的行列中,让祖国的五星红旗也飘扬起来!
他分析了前段时间的研究工作,觉得在“核反应堆事故研究”中两相流体的动态传热问题,只是依靠实验手段做研究工作,未免太费时费钱了。他向科研组长温默罕提出,希望开展“两相流的动态传热规律”研究,打算在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向世界纪录冲击。
中午吃过饭,室主任杰克·布朗、科研组长雷蒙·温默罕,几个人一起喝咖啡。温默罕说:“杰克,我们的姜先生提出,想开展‘两相流动态传热研究’。”他们现在总爱在姜云松的名字前边加上“我们的”。
布朗听了,瞪大眼睛说:“‘两相流动态传热规律’,这可是国际上还没解决的研究课题,美国人都没有成功!”
温默罕张大嘴说:“谁知道呢?也许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聪明!”通过核事故试验装置改进那件事,他已经认定中国人比德国人聪明。
布朗想了想,自语道:“这可不是一般的研究课题。这种有独创性的研究,应当做成一篇博士论文。”
听了这话,工程师梅约说:“杰克,你在巴黎第六大学兼课,可以跟那里的教授商量。”梅约是巴黎第六大学毕业的,了解那里的研究课题设置。
温默罕有些犹豫:“由咱们核能中心向大学推荐,可是没有先例的。”
布朗显得有把握:“阿曼里会同意的,他对姜先生的印象极好。”他与核能中心主任阿曼里关系密切,对其很了解。事实上,由于姜云松在核能研究中心的优异表现,在核能中心的外国实习生中,阿曼里只认得姜云松一人。
温默罕听了,点点头:“毫无疑问,这个项目成功了,将是咱们研究室的光荣。只要理论方法有效,我们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梅约听了,白净的脸上显出兴奋的神色。他现在跟姜云松挺要好,姜云松注册为他母校的研究生,他们就是校友了。
下午,梅约到姜云松的办公室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姜云松听了,非常高兴:“谢谢你们!”
梅约往门外看了一眼,小声对他说:“不用谢。你这一年完成几个研究项目,为研究室节约了几百万法郎,布朗要回报你。”梅约已经把姜云松看成老校友了,连这都告诉他,“而且,这个项目要给研究室带来经济效益。”
听他这么讲,姜云松才明白,外国人做事都按商业规则。
经过布朗先生的推荐,巴黎第六大学的两位教授,同意接受姜云松为研究生。布朗想得很周到:由他的好友,传热学权威,巴黎第六大学校长安德烈·诺默教授担任实验研究的指导老师,又请理论功底深厚的查尼·迪沃教授担任理论研究的指导老师。姜云松打算理论和实验两个研究领域都做,以期达到完满无缺的科学研究成果,布朗就为他找了两名指导老师。
巴黎第六大学就是居里大学。姜云松听布朗正式告诉他,可以注册为大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命名的大学的研究生,心情非常激动。
他心里琢磨,关键是自己必须拿出真本事来,打算在新学年开始前抓紧时间开展文献调研工作。这样,跟老师见面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要想超过美国人,不能靠吹牛皮说大话。如果不能拿出有说服力的根据来,这两位有名望的教授不会认可这个研究方向的。
姜云松在国外学习的时间只剩一年了。教授们提出至少应当延长半年,才能同时完成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的研究课题。
姜云松向使馆的黄处长和小梁汇报,他们觉得姜云松能得到核能研究中心的器重非常难得。
黄处长说:“西德一位中国留学生,一年半就拿下了博士学位。我们马上向国内反映,让你延长半年回国。也用一年半拿下来,跟他们比赛。”
八十二
姜云松回到埃克斯城,立即投入紧张的科学文献调研工作。今后的每一分钟都很珍贵,必须加倍工作才能完成这个使命。
那时候在国内,他们这些搞物理研究的人做理论计算时,只管提出物理模型和计算条件,其余都是数学专业同事的工作。在这里,他没有这个条件。他必须建立物理模型后,独自做完数学专业工作,找到利用大型电子计算机进行多维空间计算的方法,编写出计算机软件,谁也不会来帮你了。
国内研究所数学研究室的同事们,有时为了编出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程序软件,花了整年甚至数年的时间。他不要说编大型计算软件,连小软件都没编过呢。至于实验研究,他以往从未独立做过传热学的实验,美国科学家都失败的事,自己能不能找到突破口呢?
所幸的是核能研究中心有很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在它的科技信息处可以通过卫星调阅世界各大科技图书馆的资料。
姜云松来到核能中心的科技信息处,见莱卡尔在办公室里坐着。
尽管在中国晚会上,莱卡尔提过很不友好的问题,姜云松觉得是无知所致。在西方这种人不少,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很礼貌地对莱卡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