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210-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

第2章

5210-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第2章

小说: 5210-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品级暂空。奕裕纳概レ锫皇鲜堑谝桓龃玩伞⒌谝桓鼋⒌谝桓鼋箦1833年,皇后佟佳氏去世,她又晋为全皇贵妃,旨命摄六宫事。一年后,又被立为皇后。虽说按清代制度,皇后之子并无立储之优先,但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谁又敢低估这方面的影响呢?    
    可是,奕裕暮镁安怀ぁK9岁时,新皇后钮祜禄氏也驾崩了,终年仅32岁,谥孝全。道光帝将他归皇六子的生母静贵妃博尔济锦氏抚养。    
    博尔济锦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生于1812年,小道光帝30岁。入宫时赐号静贵人。1826年封静嫔,1827年晋静妃,1834年晋静贵妃。她先后为道光帝生了皇二子、皇三子、皇六女、皇六子。皇后钮祜禄氏去世后,道光帝晋她为静皇贵妃。但是,道光帝尽管宠爱她(宫中迁晋仅次于奕裕纳概レ锫皇希疵挥辛⑺屎螅乙膊辉倭⒑罅恕U饣蛐硎亲纺钚⑷屎笈レ锫皇习桑俊   
    就外表形象,皇四子奕裕炔簧匣柿愚仍D那般俊美,而且还是个跛子。私家笔记称:    
    文宗(即奕裕篮蟮拿砗牛┨迦酰锸跻噫担首邮保恿阅显罚壑鹑菏拗剩孤砩斯伞>湘嵩赫且街沃手丈硇新凡簧醣恪#N    
    此条笔记的作者称,消息来自惇王府人云(即奕誴那一支);而撰写时,又已是民国,故敢透露消息来源,看来比较可靠。若从凡人的眼光来看,跛子不太合真龙天子之相。道光帝对此又怎么看呢?    
    道光帝虽说并无识人之才,但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儿子的差别:皇四子奕裕铣沙种叵突郏牌匝罚换柿愚仍D才气不凡且明慧冠人,但看起来不那么靠得住。两人各有所长。犹如今日的教师和家长,不明显地分成两派,一派喜欢老实听话学习成绩优良的孩子,一派却偏爱聪明好动学习成绩时好时坏的孩子。虽说这两类孩子都很可爱,但若长大成人放在负责任的位置上去,后一类孩子似乎明显优胜,尽管可能闯的祸也大。至于“看起来不那么靠得住”之类的评价,是凡人对才子的普遍看法,未必可靠。    
    在专制社会中,立储之事只能出自圣裁。旁人的建言本已逾规,若言而不中更有危险。康熙帝立储之事引起了多大的纠纷,以致雍正帝上台后杀的杀、关的关、管的管,一片刀光血影。殷鉴不远。雍正帝由此而创造了密建制度:由皇帝密写立储谕旨封于匣内,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死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公同启示,按“御书”所定,嗣皇帝继位。乾隆帝更是将此方法定为永久的制度。    
    密建制度避免了众皇子为争夺皇位的纷争,避免了内外大臣互相勾结为拥立所亲近的皇子的纷争。因为,所有的一切,在皇帝未死之前绝对秘密。皇子欲被选为皇太子,只能靠自己的表现而赢得父皇的心。    
    这样一来,道光帝更麻烦了。他不能像其他军国大事一样,听听臣子们的意见,甚至公开地表示对某一皇子的好恶也会引起宫内外的一些混乱。他只能自己看,自己想,自己作判断,并将一切放在心底。而在他的心底,皇四子与皇六子又难分上下。由此,他举棋不定,难下决心。兹事体大!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裕贰〉谝徊糠只仕淖佑牖柿樱3)

    道光帝的秉性决定了他与皇四子奕裕紫嗤āK鞘窍嗤嘈偷娜恕M么λ担晌接⑿鬯酝怀荡玻挚沙菩市氏市剩蛟煌∠嗔;仕淖愚仍}被选中的可能性极大。但道光帝始终关注着皇六子奕訢,似也经常考虑立奕訢为储君。野史中称:    
    宣宗(即道光帝)晚年最钟爱恭忠亲王(即奕訢),欲以大业付之。金合缄名时,几书恭王名者数矣。以文宗(即奕裕┫颓揖映ぃ叔已参淳觥#M    
    又称:    
    宣宗倦勤时,以恭王奕訢最为成皇后(指静皇贵妃博尔济锦氏,后将详述)所宠,尝预书其名,置殿额内。有内监在阶下窥伺,见末笔甚长,疑所书者为奕訢,故其事稍闻于外。宣宗知而恶之,乃更立文宗。成皇后后宣宗崩,病笃时,文宗侍侧,后昏瞀,以为奕訢,乃持其手而谓之曰:“阿妈(满语父亲之意)本意立汝,今若此,命也。汝宜自爱。”旋悟为文宗,窘极。文宗乃叩首自誓,必当保全奕訢。    
    又称:    
    恭王为宣宗第六子,天姿颖异,宣宗极钟爱之,恩宠为皇子冠,几夺嫡者数。宣宗将崩,忽命内侍宣六阿哥。适文宗入宫,至寝门请安,闻命惶惑,疾入侍。宣宗见之微叹,昏迷中,犹问“六阿哥到否”。迨王(指恭王奕訢)至,驾已崩矣。文宗即位,恭王被嫌……    
    对皇位继承有异议的文字,大凡是很少见的。一是密建制度确定其机密性和可靠性;二是当时人特别是当事人也不敢对嗣皇帝表示不敬。自雍正帝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登位均无异闻,此次却冒出如此传闻。然而,上引三条材料,都无法得到验证,我们甚至大可怀疑其可靠性。第一条称道光帝几次想在立储谕旨上写上奕訢的名字,这纯粹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外人何能知之?第二条称太监窥伺末笔甚长,认为是奕訢,更似天方夜谭。第三条描写道光帝临终之情景,不仅与官方文书的说法不一,而且暗喻先到达者可能继位,更与清代制度不符。我们若从三条材料的文字来看,既称奕裕淖冢痹谵仍}死后,此时奕訢权重一时,更可以解释为何这种说法流行一时。    
    那么,奕訢有可能入选的说法仅仅是空穴来风吗?    
    不是的,档案材料对此有明确的记载。    
    1846年,道光帝已经64岁了,时感不适,犹豫甚久的立储大事再也不能犹豫了。8月7日,他下了最后的决心,朱笔写下了立储御书。    
    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这份御书,为9。5×21。6厘米的四扣折纸,右起第一行写道: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右起第二行写道:    
    皇四子奕裕⑽侍印   
    右起第三行是第二行内容的满文。(见第28页图)    
    这一份御书用两层黄纸包封,第一层黄纸上用朱笔写着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即1846年8月7日),并有道光帝的亲笔签名。第二层黄纸上又用朱笔写着满文“万年”,并有道光帝的签名。    
    在一份御书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是前所未有的。守成的道光帝这一破例,表露了他在皇四子和皇六子之间犹豫徘徊的心情。他虽然最终选择了奕裕哺宿仍D他所能给予的最高地位。一切关于皇四子、皇六子的传闻都由这一份御书而得到了证实。    
    而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立储匣,似更能说明问题。它是以楠木制成,十分精美,除安放合叶的一面外,能开启的三边均贴有封条,两端的封条上有道光帝的亲笔签名,而正面的封条上除了道光帝的签名外,另有道光帝亲书:    
    道光二十六年立秋(以下字迹残缺)    
    案:道光二十六年立秋为阳历1846年8月8日,阴历六月十七日,是道光帝立储的第二天。也就是说,道光帝写完朱谕后,仍然还在犹豫,看看自己是否作出了错误的选择。直到第二天,他才下定决心。    
    从档案中,我们看不到道光帝在此之前是否有立储行动,但可以确定,在此之后,道光帝没有变更过。这时,离他去世之日,尚有3年6个月16天。    
    天平终于倾向一边。皇六子奕訢最后被淘汰出局。后来的人们一百多年来不停地指责道光帝犯了重大错误。奕裕接梗仍D机敏;奕裕J兀仍D进取。在奕裕压腋愕靡煌旁阒螅仍D竟收拾出“同光中兴”的局面。人们虽然不能肯定奕訢替代奕裕鸵欢芡炀裙耍ㄞ仍}当政时,奕訢主要时间为闲置;“同光中兴”也并非奕訢一人的力量,而主要靠后起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但人们可以肯定,若奕訢来做皇帝,就不会有懿贵妃,不会有慈禧太后。这位才识浅薄权术精深的毒辣女人,揽政近五十年,给国家带来多少痛苦多少灾难……    
    人们的指责确实能够成立,因为他们依据的是可以看得见的历史结局。可是,道光帝又能看到什么?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刚满15岁的孩子,另一个还不到14岁。    
    两年后,1848年,道光帝为皇四子奕裕傩辛嘶槔瘢岱馓退律偾涓惶┲舜锸衔首痈=晃柿愚仍D题写匾额“乐道堂”,“乐道”两字的含义也只有他本人才能解释清楚。又两年后,1850年,萨克达氏死去,这离道光帝的死期已经不远;只是“乐道堂”成了奕訢自编诗集的题名,我们今天还能看到。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裕贰〉诙糠至际3级攀芴铮1)

    尽管道光帝是独立自主地立皇四子奕裕侍拥模颐怯欣碛上嘈牛辛宿仍}的师傅杜受田的计。    
    杜受田,山东滨州人,1787年生,官宦诗书人家出身。父亲杜堮,进士出身,曾任内阁学士,浙江学政,兵部、吏部、礼部侍郎。杜受田于1823年中进士(二甲一名,时称传胪),入翰林院,散馆后授编修,派过顺天、云南的考官,充过国史馆的提调。1833年,迁詹事府中允(正六品),派为陕西学政。因陕西巡抚是其儿女亲家,改为山西学政。    
    学政是管理一省学务之官,为该省当然的学林领袖,任期三年。按照清代制度,学政是差而不是官,其底缺仍是原任之官,而且出任学政也不影响其官缺的迁转。学政一般由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侍郎以下京官派充,因此,由正六品至正二品都有,颇有只讲学问不讲地位的味道。    
    杜受田出任山西学政后,其底缺也于次年升为詹事府洗马(从五品)。但到了1835年9月,他的任期尚未满,突然接到谕旨,召他回京供职。次年2月,旨命“入值上书房”。    
    上书房是皇子读书的地方。清代皇家制度,皇子六岁入上书房读书,除了上书房的总师傅外,每一名皇子都派有一名师傅,教汉文经典,另派满人授满文,称“谙达”。由于清朝以儒家礼教治天下,汉人师傅的地位,远远高于满人谙达。    
    上书房的师傅,如同各省学政一样,是差而不是官,无品级的规定,一般选择京官中学问精深者充任。杜受田虽外派山西学政,底缺仍在詹事府,属京官。道光帝匆匆忙忙召其回京,是选他为皇四子奕裕氖Ω怠!   
    1836年农历新年一过,按中国传统算法,皇四子奕裕训搅肆辏ň」苁导誓炅浣鏊乃臧耄俗罢吹缴鲜榉浚菽暌49岁的杜受田为师,开始习研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静静地听着这位来自孔孟家乡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    
    这一年,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James Watt)诞辰100周年,是伏打(A。Volta)发明电池的第34年,是莫尔斯(A。Morse)发明电报电码的第二年,而达尔文(C。Darwin)正随船作全球考察,研究生物。    
    这一年,贝多芬(L。Beethoven)已去世9年,巴尔扎克(H。Balzac)正处于《人间喜剧》的创作高潮,马克思(K。Marx)在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而欧洲又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这一年,英国任命义律(C。Elliot)为对华商务总监督,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2。8万箱,白银外流超过500万元,太常寺卿许乃济上奏请求弛禁鸦片。    
    …………    
    尽管按照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奕裕乃臧攵潦樘纾痪」馨凑丈缁岱⒄沟那飨颍颐歉欣碛芍冈穑酌暇洳皇室俗魑滩模逃Φ卑ㄐ驴萍肌⑿挛幕坏牵谀歉鍪贝泄胪獠渴澜绺艟幢闶侵毒ⅲ踩衔酌现朗茄实亩シ濉T谀侵址瘴Ю铮粲写邮驴蒲Ъ际醯娜耍约憾蓟崛衔约骸安谎奘酢薄8慰鲅叵私桨倌甑纳鲜榉恐贫龋丫俺晒Α钡嘏嘌鑫宕实郏ǹ怠⒂骸⑶⒅鳌9ň阍冢蚋春窝裕俊   
    上书房是造就皇帝的地方。在中国做皇帝就一定要懂“四书五经”。这一切,实为中国历史使然,实为中国社会使然,尽管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那么,这么枯燥的教学内容,杜受田的教授效果究竟如何呢?    
    作为学生,奕裕隽嘶实酆笥泄兰郏锓浅!1850年,他说道:    
    朕自六岁入学读书,仰蒙皇考(即道光帝)特谕杜受田为朕讲习讨论,十余年来,启迪多方,恪勤罔懈,受益良多。    
    1852年,又说道:    
    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宣宗成皇帝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忆在书斋,朝夕讷诲,凡所陈说,悉本唐、虞、三代圣贤相传之旨,实能发明蕴奥,体用兼赅。    
    这些话充满着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称十余年来恪勤罔懈,朝夕讷诲,看来杜受田确实为此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他与奕裕刻煜啻Φ氖奔浜艹ぃ芸赡苁鞘ド盖叶运嗄碌母富视形肪甯械幕仕淖幼钋捉沧罹哂跋炝Φ娜恕6浅破浣惭е芯R菸鬃幼钔瞥缍瓤鬃踊乖缌角甑娜适拢纱丝杉攀芴锏闹窝Х椒ê驼嗡枷搿!   
    不仅是学生满意,看来学生的家长道光帝也很满意。身为皇帝,不必也不应直接评价,但可运用手中的皇权,不停地为之升官晋级。1837年3月,杜受田擢为詹事府右庶子(正五品),1838年1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5月迁侍读学士,8月晋内阁学士(从二品,连跳三级),1839年1月再擢工部左侍郎(正二品)。由从五品的洗马到正二品的侍郎,杜受田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可谓飞黄腾达。道光帝为了不分散杜受田的精力,授其为内阁学士时还特谕:“专心授读,毋庸到阁批本。”此外,道光帝还经常派他一些读书出身的官员最为心仪的差使:1840年朝考阅卷大臣、1841年会试副考官、1844年顺天乡试正考官、1847年会试副考官。这不仅有房师、座师的荣誉,而且可得学子们的银两孝敬。    
    随着道光帝对奕裕嚼丛娇粗兀远攀芴镆苍嚼丛街赜谩4耸彼挠靡獠唤鼋鍪前铮矣邢M灾爻嫉牡匚桓ㄗ粜戮康摹1844年2月,杜受田升左都御史(从一品),1845年1月迁工部尚书。1846年10月,杜受田六十生辰(按周年计算为59岁),道光帝此时已密立奕裕侍樱椤案!薄ⅰ笆佟弊植⒅钫湮锎蜕椭1849年,再授杜受田为上书房总师傅。    
    如果我们离开这些学生的评价和君主的隆恩,就实际而论杜受田的授学功夫,可以看到,奕裕腔笾炫熠偷奈淖止αυ谇宕畹壑谢故糁猩希忠残吹貌换担匀寮依窠毯颓宕贫染煜ぁ?悸堑睫仍}智商平平,杜受田的功绩实不可没。    
    清代设立上书房的目的,并非是要培养出对传统经典造诣深厚的学者;上书房的学生无须参加折磨人的科举考试,以证明自己的学力,以证明教师的水准。这与当时的一切学校、书院、私塾有着原则的区别。    
    可是,上书房里并非无标准可言。学生就要争取被立为储君,师傅就要争取成为帝师。这是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