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街墨巷 作者:卢岚-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教路人后,我们返回车上。不久汽车进入一条两边立着两排古老雪杉的林阴道,尽头处是葡萄园和停车场,一个接待中心在旁边,那里是售票处和礼品部,也是出售蒙田古堡酿制的贝尔热拉克牌(Bergerac)红酒的地方。古堡呢?还得步行一段路。当你看见蒙田塔楼和门廊出现,即使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吊足了你的瘾头。塔楼古老朴素,门廊是离开塔楼单独存在的废墟。两者皆线条简单利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门廊面对圆形花圃,侧面是“狮爪花坛”。一眼看去,尽管繁花火艳,却无法掩盖气氛的寂寞冷僻。附近没有邻居,再放眼远望,都是树林田野。蒙田村距离也远了。但蒙田古堡领地面积达三百五十公顷,又怎可能不远离烟火人家?
蒙田就在这个偏远的世界出生,度过人生所有阶段,最后在那里回归尘土。他原姓埃康(Eyquem),籍贯加斯科涅(Gascogne),曾祖父入住蒙田村后,蒙田第一个放弃平民姓氏,改为贵族姓氏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那是当他穿起长袍成为大法官时,第一次以这个姓氏签名。
拥有如此宽广的领地,蒙田大可以过独立自由的贵族老爷生活,何况他已是大法官。但财富和荣誉不是一切,他的博学和智慧将他引向更高层次的追求。他试图以笔来把现实穿透,说出人世间的所以然。蒙田要写一部书。就在那个静得发响的环境里,写下了开启后世之文慧的《试笔》(Essais)。那部书就将他永远留在世上。
蒙田祖辈从商,父亲曾任波尔多市长,这座宏伟的古堡很符合他们的身份。但除了蒙田塔楼和围墙是十四世纪的建筑外,古堡主楼是后来重建的。1885年有过一场大火,将主楼烧毁殆尽。幸好塔楼没有波及,后来数百年间也没有易主。内部状态,数量不多的家具,都是当年流传下来的。
塔楼底层是小礼拜堂,壁龛供着圣人圣米歇尔。从7月的大热天走进石砌的塔楼,只觉得凉气清爽,中世纪的古朴和粗犷味道迎面袭来。墙壁的粗糙石头只髹了一层薄灰浆。现代的壁灯与古老的椅子和跪凳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楼是蒙田的睡房和相连套间,“为独处的清静,我经常在那里歇息”。地板是原石,他在上头逝世的床和旅行使用过的箱子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存放《旅行手记》(Journal
de
voyage)原稿的箱子则放在墙角。这部作品他不打算发表,一直放在箱里,他逝世后将近两个世纪,即1774年,后人才把它整理付印,但前面几章让老鼠咬掉了。这部游记使蒙田成为欧洲最早的游记作家,也是最先写意大利的文人。可惜游记出版后,手稿下落不明。当时没有保留手稿的习惯,认为书印出来就是成品,手稿就不重要了。
塔楼第三层是书房,藏书曾达一千册,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可谓惊人。他就在那一千册希腊文、拉丁文和古法文中打滚,成为他的学问的江流万里的源头。据他说,之前,塔楼一无用处,里面堆满杂物,但高踞古堡内院入口,视野开阔,宜于静思写作,且有监视作用。站在窗前,可以看到领地边远地带。朋友来了,他下楼去迎接;若是不速之客,则赶快躲起来。当他发现塔楼是个“要塞”,就把它改为书房和卧室,成为他日后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那里是我的领土。我试图实行全面统治,使这唯一的角落避免受夫妻、子女、朋友间来往的干扰。”他就在那里,一边听着从村子的教堂按时按刻传来的钟声,一边读书,钻研,写作,翻译数十年。“有时我沉思默想,有时将我想到的记录下来或口授他人,总是不停地来回踱步。”
当年参观拉伯雷故居博物馆,看见里面挂着不少写在布条上的语录,是今人从他的作品中摘录出来的。蒙田书房也有语录,早已遐迩闻名,笔者也一早听说。那天亲临现场参观,简直不敢相信这种幸运。那些语录是他当年亲自主持描画到屋梁上的,其文字不是法语,而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使用碑铭体和活版印刷体,富有装饰性。这些句子来自早期基督教主教圣伊拉斯谟(Saint
Erasme),或从贺拉斯的拉丁文诗歌中摘录的。 也有荷马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名言。古希腊哲学家兼历史学家塞克斯都(Sextus)、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ē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ēs)、拉丁诗人兼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罗马铭辞作家马提雅尔(Martialis)等哲贤的名言,也被写到屋梁上。这些摘录,既证实了蒙田的博览群书,也是他思考的心得。书房四十八条横梁中,有四十六条布满句子,连直梁在内,总共有六十五个句子。到现在还保持良好状态,无须修葺。那些句子宣扬处世哲学,健康的生活艺术,自我约制,明智的生活态度等。于是,这间书房就变成群哲聚会的讲坛,成为会说话的书房,也是蒙田当年逃避外界的烦扰,梦想自己成为古代贤哲的地方:
过智为愚。
最确定者,莫过于无一物确定;最可怜自大者,莫过于世人。
无人已得道,无人能得道。
至美莫如正直,至乐莫如康宁。
独来独往为真乐。
汝本尘土,何傲之有?
焉知生非死,死非生?
那些语录中,有些在《试笔》中引用过。数百年来,大家不断追寻它们的出处,但至今尚未全部找到。蒙田就这样给后人留下试题,看我们的学问能到达什么程度。伏尔泰、卢梭、歌德,当年到那里参观,不知是否自觉经历了一场考试?蒙田自幼习拉丁文,他的德国老师不谙法语,只能用拉丁文沟通。中学之前,蒙田学的是最纯粹的拉丁语,日后他引用的故事、典故等,很多来自拉丁文作品就不奇怪了。现在,这门口头上已经死去的言语,就从蒙田的作品和书房的屋梁上,向我们透出灼热的思想。是否找到出处,又何伤大雅呢。
三十八岁那年,由于厌倦官场,蒙田一度辞官。“大部分职业都是逢场作戏”,他渴望属于自己的生活,将已经衰弱的力气收回,“虽然不能借出,至少也得设法不要借入”。他请人在二楼与睡房相连的一个小房间的墙壁上,以拉丁文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基督1571年,三月朔日前夕,时值三十八岁生日。米歇尔·德·蒙田,长久以来已经厌倦议会的苦差役和公众职务。趁着还拥有精力的时候,隐退到缪斯的怀抱里,在平静、安稳当中,度过所剩无几的余生,它的大部分已经流逝。希望命运让他把这所住宅变得尽善尽美,这个祖先遗下的温馨隐舍。他把它贡献给他的自由、安宁和闲暇生活。
蒙田这个宣言,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何其相似。经过深思熟虑,这个西洋陶渊明也不想“以心为形役”了。他家庭富裕,无须为三斗米折腰。他回到古堡隐居,过他的乡村绅士生活,同时进入他的文学世纪,开始写他的“家常琐事”。他一小段一小段起草,再修改,补充,增加,把文章不断加长,将那些文字戏称为“狂想”。到1580年春天,结为两集在波尔多出版时,才谦虚而低调地起了《试笔》(Essais)这个书名。
该书在欧洲反应热烈,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跟作者的谦虚低调成强烈对照。它使当代人震动,着迷,随后四个世纪,不断被翻版翻译,编入教材,引起争论。到如今,依然恒读恒新,长生不老,每一代读者皆从中得到新的惊喜,而蒙田本人依旧显得亲切而真实。你参观他的书房,书桌前仿佛还坐着这位脑勺光溜溜,垂着八字胡子的贵族老爷。他跟你闲聊,你倾耳细听。他明知自己受人欢迎,你也兴趣盎然。他说他写这部书,原意只给亲朋看。等他离开人世以后,让自己平凡、淳朴和自然的生活展现在他们眼下。娱人娱己,他写,只为一种慰藉,无意讨好谁。而你心里却想,蒙田大人,你这部惊天动地的书,究竟为谁而写?你拿起笔来,当真只为自娱,为打发一下亲朋或自己?但他老人家微笑着一再声言:“我致全力于修身,这就是我的职业和工作,我写书不会比其他活计做得更多。”一个十足的谦谦君子,你能够将他怎么样?
他不也经常提起他的祖先,充满情感谈他的古堡,讲述“没有光彩,没有喧闹”的生活么?他的古堡和书房,“连国王陛下幸临的盛况也不止有过一次”,纳瓦尔国王曾于1584年和1587年两度幸临,不带官员仆役,就睡在他卧室的床上,由蒙田的仆人侍候。这种生活,能够说是“没有光彩,没有喧闹”么?1581年他与弟弟、妹夫、秘书和几个仆人在意大利罗马旅行,受到热烈欢迎,被封为“罗马市民”,接受了一张印玺豪华、烫有金字的市民身份证书,又被誉为“法国的苏格拉底”,他为此不也高兴不过么?在意大利海滨浴场时候,接到被选为波尔多市长的通知,回到家里,国王亨利三世的祝贺和催促他尽早上任的信,不就摆在桌面上等着他么?这种旺盛得火炉般的日子,可以说“没有光彩,没有喧闹”么?
不管是低调,或者言不由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以个人生活琐事来阐释哲理,使复杂的哲学变得简单轻盈的书,使每一代读者感兴趣。他们不断赋予它新的颜色、形象和气味,各人以自己的感受在脑子里重造一本《试笔》。读洋洋一百万言的书,文、史、哲知识丰厚茂密如热带丛林,但你不会迷路,蒙田的原意是要帮助人们走出生活迷宫。我们读蒙田,不单只是读书,还可以找到生活言行的准则。你看他的书,不是单向行车,而是双线交流。你寻找精神粮食,作者给你准备好了。他谈自己在充满战争、宗教冲突、黑死病的时代的生活,谈他的思想、言行、兴趣和哀乐。他自我发问,自我描绘,自我认识,对自我意识进行检阅。他摸索着认识自己,“我自己就是这部书的题材”,他着重让人认识他本人。然而,当你走近这面镜子,照到的却是你自己。他给你讲述本人的事,原来也是你自己的事。时空差距数百年,但作者就像生活在我们当中。
作为散文家、哲学家,他首先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探索者。他探索自己的灵魂,也探索你的灵魂;作为思想家,他首先是个艺术家,主观而充满感官印象,尤其拥有将印象,将古代和他方的讯息传递给读者的本事。为阐述某种道理,他引用古代的典故、格言、警句,但绝非空口讲白话,他给你召来古人,讲述古代的故事,将哲学大众化,普及化,甚至从大家所熟悉的普遍生活切入,使你一下子明白过来。
《论悲哀》中谈到一个故事:埃及王皮山民尼图(Psammeniyus),给波斯王干辟色(Cambisez)大败俘虏后,眼看被俘的女儿谪为婢仆去汲水,儿子被拉上断头台,他表面保持静默,不为所动。但当他看见奴仆在俘虏群中被驱逐,马上敲打自己的头,表现得悲痛万分。事后他说,儿女的遭遇于他是大哀,无可表达。大哀无泪,大哀无言。只有对仆人的悲伤,才可以用眼泪来发泄。
命运是一个大话题,多数人认为它超出人的掌握范围。但蒙田认为,因为主宰幸与不幸的是自己,“外物因本体而有色味,正如衣服能保暖,并非衣服本身有什么温热,它们只能掩护和保持这温热罢了。如果用它们来掩盖冷体,对于冷亦有同样的效用:冰雪就是这样保存的”。命运落到不同人的身上,产生不同作用。
所谓善恶之辨,他认为大多系于我们的感觉。他引述古希腊格言:“人之所惑,不为事物,而为观感。”就连被认为最可怕的死亡,也可以视之为“自然的至善”,我们“自由的唯一砥柱”。掌握事物的是人,可以化恶为善,无须选择苦路走。只要在判断和理解上,“给它们另一种气味,另一副面孔”。
蒙田的墨笔可谓天地经纶,博大沉雄而见地透彻深刻。然而,大道理小道理,无非是最简单的道理:热爱生活,顺应自然,积极面对人生。蒙田探讨哲学的目的是获得幸福,是活得恰如其分而合时宜。他认为撷取生活、身体和精神的满足,是德行的最后目标。美好人生应该普通而合情理,没有奇迹,不带夸张,不殊于众。在无涯天地中,但求一朝一夕的永恒,然后,让时光将我们带走。
当你从古堡出来,站在古老而宽阔的平台上,面对着古朴的石砌栏杆和老树,你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的同时,也感觉到十六世纪的浮华。蒙田为使环境变得尽善尽美,曾与夫人一起策划将领地范围扩大,开辟道路,在水上架桥,在古老的建筑物旁边起些防卫性的房子,将未完成的古老围墙砌好。当年的工程,虽然几经翻新,但原来布局不变。平台下面是拉利杜瓦尔(La
Lidoire)山谷,居高临下,隐约看到一些产酒庄园和古堡。这一带地方是产酒区,家家户户种葡萄酿酒,就像产粮区家家户户种水稻或小麦。现在蒙田古堡也产酒,产品和纪念品一起在小铺子出售。古堡当年是否酿酒?想来是应该酿制的。蒙田说他本人中庸和气,所以他家在内战中不曾受到冲击。但据讲解员说,由于蒙田是天主教徒,新教教徒曾经来袭击。但蒙田应付得体,索性大开门户,请他们进来喝酒。所有人喝得醉昏昏,七歪八倒地拉队走了。古堡没有损失,是葡萄酒将古堡挽救了。怪不得蒙田说:“有节制地喝酒是不适合的,人家还以为你将上帝这个馈赠当成小事呢!”
生死之间
滨海地方,不管荒郊、乡村、城市,总有它难以捉摸的一面,一如海风、浪涛、潮汐的行迹不定。诺曼底的圣马洛城还要神奇。这个城曾经是个海上民兵大本营,专门保护出海的商船不受海盗抢劫。后来一部分人立了功,当上了政府官,另一部分却沦为海盗。因此,圣马洛城也有“海盗城”之称。当年法国人去征服加拿大和琉璃汪岛,都是从这个城出发的。据说在天色未明,或晚霞将落的半明半暗时分,城墙里面的石板街上,会突然出现一艘鬼船,在雾霭沉沉的波涛中行进,转眼间,又突然沉落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我到圣马洛城,并非指望看到那艘鬼船。我相信自己的视觉神经很健全,想像力也不太丰富。斜阳照到浓雾中产生的蜃景,需要人的幻觉来完成。出发前听说,这个城市的餐室所调制的贻贝风味特别好,何不趁机去饱餐一顿?那天我们去到该城,第一件事是找了一间露天咖啡座,座位刚好对着城门,门外是一片汪洋大海。船过大洋,似落在几席间。邻近一张餐台,坐着一位戴深度眼镜的男士。蒙上薄尘的桌面,放着一瓶1664牌的啤酒和一包香烟。那位先生喝酒抽烟,不时看看路人和手上的报纸。我猜想他是一位作家。深度近视眼镜、抽烟、喝酒,是作家的必然配件,何况圣马洛是作家经常涉足的地方。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海盗城,铜墙铁壁似的城墙,海盗住过的房子,流传其间的传奇故事,一望无际的大海,都可以给他们灵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