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真秦始皇 >

第2章

真秦始皇-第2章

小说: 真秦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真秦始皇·智取六国》也是可以当一部开发智力的书来读的,因为它一步步揭示问题实质的论证手法很有特色。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的神秘面纱,被程步先生一层层撕开后,露出其〃两千年第一大骗局〃的原貌,在程步先生笔下,读者会看到,孟姜女的原型叫杞梁妻,她的丧夫传说始于秦始皇出生前300多年,秦始皇死后200年,演绎出杞梁妻哭倒齐国城墙的传说,又过了800年,唐代诗僧贯休在名为《杞梁妻》的诗中,硬又把传说杞梁妻哭倒的齐国城墙变成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又不知什么时候,杞梁妻变成了孟姜女。〃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鸣贞〃,山海关前姜女庙里的这幅对联,似乎揭示着〃暴君〃秦始皇欺压善良的孟姜女的〃暴行〃,但看了程步的作品,却让人会产生〃关公战秦琼〃的联想。〃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并将永久流传,但是,人们应该记住,故事就是故事,不是历史,更不是证明秦始皇是〃暴君〃的证据。或者说,故事中的秦始皇只是一个〃暴君〃的符号,不是真秦始皇。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史记》带给后人的一个很调人胃口的〃悬案〃。事情的真实如何呢?程步先生也没有定论,因为除非是秦始皇的亲妈,谁也不知道真正答案。但程步先生从《史记》的其他记载中,论证出吕不韦扶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当上秦国国王,从谋划到成功前后经历了十年,而且其中变数无穷,似乎是个成功概率不大的计划;还用了七条理由否定〃私生子说〃,并以现代刑事侦查理论反复验算自己的结论,可谓别出心裁。

第一部分 5。为秦始皇〃恢复名誉〃的〃…

    《真秦始皇·智取六国》的重点是放在论述秦始皇消灭六国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史记》给两千年来的读者的印象是,秦始皇似乎是〃续六世之余烈〃,凭秦国强大国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六国。但程步先生恰恰是以《史记》上的记载,亲自绘制了许多地图、年表等,告诉读者,秦始皇即位时的秦国,处于内忧外患严重,六国中国土面积、军事实力强过秦国的不止一家,而且秦国刚刚遭受信陵君领导的五国联军的重创,政权岌岌可危的状态。亲政后,马上又遭遇了宫廷的叛乱。程步先生纠正了《史记》对于〃逐客令事件〃记载的谬误,阐释了秦始皇发觉〃肃反扩大化〃后知错就改的态度,以及处理吕不韦的分寸拿捏。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秦始皇才有的理想,程步先生从战略学角度,再现了秦统一天下的方略。秦始皇以前的历代秦国君主,多次东渡黄河,试图夺取河东城池,但都无功而返,而直到秦始皇时代,真正统一天下的战略构想才形成,争夺战略突破口的战斗才打响。忽略司马迁〃暴秦〃蹂躏六国的繁杂记述,程步先生从《史记》的记载中,理出秦始皇和蒙骜、王翦等大将的方略,他们苦苦争夺不起眼的荥阳等战略支撑点,置韩国都城于咫尺之地而不攻,隐忍了数年,直到时机成熟,才于秦始皇十七年拿下韩国,次年闪电般出击,以避实击虚的手段击垮最强劲的敌手赵国的战斗意志,占领赵国。秦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令荆轲刺杀阴谋失败后,秦军对燕国的打击基本就是追逐战,燕国灭亡。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水淹大梁,魏国投降。一年后,在经历了李信二十万大军被楚军大败的危机后,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摆出一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防守架势,涣散了楚军的斗志,于秦始皇二十四年灭亡楚国。两年后,眼见大势已去的齐国不战而降。相对于秦国以前君主时代《史记》中明确记载的几十数次动辄〃斩首〃数万、数十万乃至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的记载,统一战争中在《史记》里很少有〃斩首〃多少万的数字统计。流血千里,杀人如麻,这是以往《史记》等史书给后世的印象,但程步先生以自己独特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证明: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君臣更多用的是〃智〃而不是流血手段。〃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相对于白起、韩信等百战百胜名将,程步先生更加推崇善于造势并乐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王翦,其实,这何尝又不是在赞赏秦始皇明智的战略思想呢。

    说一个君主是否〃暴〃,一个重要标志在其是否嗜杀上。秦始皇是否嗜杀呢?程步先生的回答是:不。其论据是,对于犯了重大〃错误〃的吕不韦,起初只是把他赶回封地,后来针对他交往遍天下对政权稳定不利,才再次下令将他流放蜀地。对于童年时期自己曾经在那里备受摧残的赵国都城邯郸,灭赵后旧地重游的秦始皇只是杀了与母亲有仇的几家人。对于阴谋刺杀自己的燕国,破燕时也仅仅是让太子丹死而已。灭楚战争中,秦始皇在王翦、李信两种方案中,起初轻信李信的保证,用二十万秦军攻楚,结果大败,秦始皇亲自驱车百余里到王翦家认错,请王翦出马,答应以秦军六十万随王翦出征,并对王翦的要求百依百顺。对于犯了错误的李信,秦始皇没有杀头,而是在统一六国最后一战的灭齐战争中重新起用,发挥了这位将军的军事才能。如果说对于自己的部将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对于敌人尤其是对于被战败的敌人,秦始皇也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残暴〃,统一战争中,没有〃坑杀〃、〃屠城〃的记录,六国国君的家族都受到了礼遇。

    在程步先生的笔下,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秦始皇,在人们面前显现。尽管在《后记》中作者臆测了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意图,以及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心,但我觉得,我们还是把《真秦始皇·智取六国》当作为秦始皇〃要求恢复名誉〃的〃起诉状〃更好。相对于后世的文人来说,躺在地宫中的秦始皇完全是无法替自己辩解的弱者,程步先生其实是在做为〃弱者〃说话的〃义务法律救援工作〃。

    读完《真秦始皇·智取六国》,总觉得还意犹未尽,因为秦始皇在位37年,至秦始皇九年亲政,致力统一的时间也就17年,还有后11年是天下统一后的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而受后人非议的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修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修筑万里长城,都是那个时间的事情,对此程步先生会有什么精彩的解释呢?好在,我得知他描写我关心的这部分内容的《真秦始皇·仁定四海》书稿即将完稿,我真的很期待,想看到程步先生怎样去解读秦始皇的〃仁〃,那似乎和人们以往印象中的秦始皇是毫不沾边的事情。但程步先生,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奇。

    程步先生说,创作《真秦始皇》系列的目的,不是为秦始皇翻案。易中天先生在序中也说,秦始皇这个〃案〃,我看不〃翻〃也罢!他们说的很对,为秦始皇翻案,在当今没有必要性,为秦始皇〃恢复名誉〃也并不重要。程步先生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他〃用另一种办法读史〃的思路。思路,也是路,也需要有人以勇气和智慧去开拓。老子说:勇者不惧,智者不惑。应该说,程步先生很勇敢,也很有智慧。

    (钱庆国,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40号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部。邮编:100035电话:66181967,66730373手机:13601106915E…mail:qianqg911@163)

第二部分 1。秦始皇是贤明君主还是暴君?

    秦始皇是贤明君主还是暴君?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不下20个人,回答无一例外而且毫不犹豫:秦始皇是暴君。

    在我询问的这些人中,没有读过历史书的人态度最坚决。而读过一些历史书的人,会有少数人在肯定了暴君之后,加上一个〃不过〃:不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还是有贡献的。

    我去读学者们的著作,虽然学者们的答案比较长,答案也都言之有据,结果却基本一致:贬秦始皇的,不仅认定其是暴君,还兼有毁灭文化、毁灭人性的罪名;肯定秦始皇的,认为其统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功大于过,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其焚书坑儒,严刑峻法,虽有必要,但仍然是暴君无疑。

    我又向这些人询问秦始皇之前或之后的君王,中国的外国的,答案则不那么一致了。能够比较一致地被戴上暴君桂冠的,鲜有。

    如果我说,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有作为的君王中最仁慈的一位君主,我想所有人都会骂:疯子、神经病、信口雌黄,哗众取宠,找打!

    十年前我也会这样骂那个疯子,不过十年后我不会,而且我会肯定地、负责任地说:这是真的!

第二部分 2。孟姜女,小学课本误导孩童

    第一节暴君之说如何植入人们脑海?

    为什么没有读过历史书,甚至不识字的乡里农夫,都坚定地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这个理念是怎么深深植入他们的脑海?就我自己来说,最早始于一个传说: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

    一孟姜女,小学课本误导孩童

    小时候,仲夏的傍晚,树阴下乘凉的孩子们无所事事,于是老人就讲故事:

    从前啊,有个秦始皇,他特别怕死,所以他就要老百姓给他修一个城墙,这样他躲在里面恨他的人就杀不了他了。这个秦始皇特别坏,他让老百姓给他修城墙,不给饭吃,还用鞭子打他们。有个阿姨名叫孟姜女,她和一个叔叔结了婚,刚生了自己的小宝宝,叔叔就被秦始皇派来的坏蛋抓去修长城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小宝宝没有了爸爸,可怜不可怜?可怜。

    小宝宝想爸爸,孟姜女阿姨想叔叔,于是,她就抱着小宝宝去找叔叔。孟姜女走了好多路,从长城的这头,走到了那头,从夏天走到了冬天。孟姜女逢人就问:看见我孩子的爸爸了吗?人们都说没有。其实,大家不敢告诉孟姜女,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爸爸早就被秦始皇那个坏蛋害死了,尸首就埋在了长城下面。

    孟姜女找不到丈夫,小宝宝就饿死了。孟姜女就抱着死去的孩子天天哭泣,白天晚上不停地哭,长城上到处能够听到孟姜女的哭声。突然,就听见轰隆一声,长城倒了,埋在长城下的尸骨露了出来,孟姜女终于找到了丈夫,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他们一下子都变成了神仙飞走了。

    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孟姜女版本,秦始皇是个坏蛋的印象,就这样扎根在我的脑子里。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小学生课本里有一篇这样的课文。老师生动地讲解,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秦始皇暴君的印象,就这样深深地,一代又一代地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些孩子,有许多人长大了并不会从事历史研究,因而也就不会进一步深究事情的真伪。他们不但自己这样认为,也会在给自己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个故事,连带对秦始皇的憎恶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然而,孟姜女的故事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跟秦始皇毫无关系。如果深究源头,其故事内容不但不是在鞭笞,反而是在褒奖秦始皇。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

第二部分 3。孟姜女的传说始于秦始皇出生前300年

    孟姜女哭夫的传说,其故事的源头来自《左传》齐国将军杞梁战死的事件。这个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不叫孟姜女,而被称为杞梁妻。

    公元前550年,诸侯间征战不断。齐庄公为报6年前平阳城战败的一箭之仇,亲率大军从山东出发去偷袭远在河北、山西的晋国,将军杞梁为前军先锋。由于走漏了消息,晋国早有防备,齐庄公无奈只好撤军。

    心有不甘的齐庄公在回军途中,希望在莒国捞点好处挽回颜面,就命令杞梁率军去偷袭莒国。不想战事不利,将军杞梁阵亡。

    齐军返国后,齐庄公在齐国都城临淄郊外见到来迎接丈夫的杞梁妻,为了不再兴师动众,张扬败军之事,齐庄公想就地祭吊杞梁,不想杞梁妻反对。她向齐庄公力争道:如果杞梁有罪,则不必祭吊,如果无罪,他有家室,不能接受在郊外祭吊。齐庄公无奈,只好亲赴杞梁家祭吊。

    这是最初的史书记载。在这个故事里,既没有杞梁妻哭夫,也没有长城,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应该叫〃杞梁妻与齐君争礼〃比较贴切。

    200年后战国中期的《礼记·檀弓》中,曾子也提到此事,不过内容已经有所发展,增加了杞梁妻见到杞梁的棺材,在路边哀哭的情节。①

    这个时候,〃杞梁妻与齐君争礼〃演变成〃杞梁妻哭夫〃。而这时候秦始皇还没出生,事发地点离秦国也相距一千多公里。

    秦始皇死后200年,哭夫哭倒齐国城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又过了200年,到了西汉后期,这个故事第一次出现了墙倒的情节。主人公还是杞梁之妻,哭泣不仅仅是悲伤,还加入了怨恨的成分,怨恨当时的战争和因此造成的伤亡,并哭出了结果:城墙倒塌。

    第一个提到墙倒情节的是西汉文学家刘向,他在其《说苑·立节篇》中写道:杞梁战死后,他的妻子悲伤地面墙而哭,墙为之倒塌。后来他在《烈女传》中又进一步演绎道:齐庄公偷袭莒国,杞梁战死,其妻无子,于是在城边枕着丈夫的尸体痛哭,过路者无不为之酸鼻。哭了十日,城墙为之崩塌。杞梁妻因为无亲可投,于是投淄水而死。

    故事演绎到这里,还是跟秦始皇不沾边。如果给这时候的〃杞梁妻哭夫〃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大约应该叫〃杞梁妻哭倒齐国城墙〃。如果把这个故事原封不动地搬来,放进跟秦始皇有关的文字中,无疑是在褒奖秦始皇。因为秦始皇消灭诸侯,实行郡县,消灭了诸侯间无休止战争的根源。齐国不用去攻打其他国家,许许多多的杞梁也就不会战死了。

第二部分 4。又过800年,杞梁妻改怨秦始皇

    又过了大约800年,到了唐代末年,诗僧贯休题为《杞梁妻》的一首诗,把这个早于秦始皇300年,发生在齐国的故事,硬生生地嫁接到秦始皇的头上,嫁接到长城上。

    诗的大致意思是:秦朝无道啊四海枯竭,修筑长城啊抵挡匈奴。人土混埋筑起长城一万里,筑城而死的杞梁妻子,贞节不二伤心痛哭。她上无父亲又失丈夫,下无子女伶仃孤苦。她一阵痛哭使长城倒塌塞外天地变色,再一次痛哭她的丈夫杞梁的尸骨便从倒塌的城墙泥土中现出。②

    诗很烂,不过却凑齐了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所有情节。战死的将军杞梁变成了筑城的民工;哭倒的齐国城墙变成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官宦之家的贵族夫人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苦民女。唯一不同的是:哭倒万里长城的还是杞梁妻,而不叫孟姜女。这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演绎,杞梁妻才变成孟姜女,其真实的故事反而不为人知了。

    如今的山东淄博、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湖南津市、陕西铜川都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历史遗迹。不过很显然都跟秦始皇没有关系,距离秦始皇修建的秦长城少则几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风马牛不及也。然而,这些遗迹却在无形中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秦始皇是暴君的错误理念,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对秦始皇的仇恨。

    概括上述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这个民间传说,无论从其开始的历史记载,还是后来一千多年的演变,都不能当成秦始皇暴君的证据。把早于秦始皇300年的历史事件,牵强附会地嫁接到秦始皇和修长城上,属于无中生有。在这个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