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

第10章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第10章

小说: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虐凶悍的人,我想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齿亡舌存
的道理;如何宽仁大度,尊重贤士,容纳众人。使他们气焰顿消,显出谦恭
退让的样子来。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我想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
碍,听天由命,如何强毅正直,说话算数,如何祈求福运,不违祖道。使他
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行都可采取以上方式来培
养,即使不能使风气淳正,也可去掉那些过份行为。从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
没有哪里不可运用。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忠孝谈不上,
仁义也欠缺,再加上他们审断一桩官司,不一定了解了其中道理,主管一个
千户小县,不一定亲自管理过百姓;问他们怎样造房子,不一定知道楣是横
着放而是竖着放;问他们怎样种田,不一定知道谷子要早下种而黄米要晚下
种。整天只知道吟咏歌唱,谈笑戏谑,写诗作赋,悠闲自在,迂阔荒诞,对
治军治国则毫无办法,所以他们被那些武官伯吏嗤笑辱骂,确实是有因为这
些原因。
    【注释】
    ①失意承颜:指孝子先父母之意而顺承其志。
    ②怡声下气:指声气和悦,形容恭顺的样子。
    ③(mèn):肉柔软脆嫩。
    ④授命:献出生命。
    ⑤卑以自牧:以谦卑自守。
    ⑥齿弊舌存:意思是说物之刚者易亡折而柔者常存。
    ⑦(niè):疲倦的样子。
    ⑧不胜衣:谦退让的样子。
    ⑨达生:不受世务牵累。委命:听任命运支配。
    ⑩不回:不违祖先之道。
    (11)去泰去甚:去其过甚。谓:事宜适中。
    (12)千户县:指最小的县。
    (13)楣:房屋的横梁。棁(zhuō):梁上短柱。
    【评语】
    学习,决不是一件时装,仅仅是用来装扮自己,炫耀自己。而应当是一
把钥匙,发掘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成
就。空谈误国,实于兴邦,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出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六九、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①。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译文】
    人们学习是为了以此获得好处。我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
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鸱枭
一般。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
    【注释】
    ①鸱枭:(chīxiāo 痴消):鸱为猛禽,枭传说食母,古人以为皆恶鸟。
    【评语】
    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假如多读了那么几
本书,便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搞得亲不亲,友不友,就适得其反了。如
此学法,不如不学。
                                       
七○、学犹种树春华秋实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
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
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①,修身利行,秋实也。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
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
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
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这就
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这就好比摘取秋果。
    【注释】
    ①修身利行:涵养德性,以利于事。
    【评语】
    学习好比春华,漫步其间,令人赏心悦目;学习更像秋实,硕果累累,
令人充实自身,假如只知赏玩春华而不知摘取秋实,到头来,只能是两手空
空。学习,当有所得,有听取,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七一、早迷晚悟终成大儒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
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
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①,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
乃学,名闻天下;荀卿②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
《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
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
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译文】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
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
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不会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
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
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
“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
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
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
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
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
后都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
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
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
习的人,就好像手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注释】
    ①坎(lán):困顿,不得志。
    ②荀卿:荀子。
    【评语】
    人在年幼时,精神专注而敏锐,是学习的最好时期,不可坐失良机。假
使幼年错过良机,也不可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
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叹息错过了太阳,那么你又会错过月亮。
                                     
七二、求学之道博专兼顾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
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未俗已来不复尔①,空守章句②,但诵师言,
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贡,不肯专儒。梁朝皇孙
以下,总之年③,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④,便从文吏,略无卒业
者。冠冕⑤为此者,则有何庇、刘 、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
贺革、萧子政、刘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
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
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凤操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同
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⑥。邮下谚云;“博士买驴⑦,书券三
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
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
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⑧,燕寝讲堂⑨,
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
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⑩。
    【译文】
    学习风气的兴盛或衰败,随社会风气变化而变化。汉朝的贤士俊才们,
都靠精通一部经书来弘扬圣人之道,上知晓天命,下贯通人事,他们中凭着
这个特长而得做高官的人可多了。汉末风气改变以后就不复如此,读书人都
空守章句之学,只知背诵老师讲过的话,如果靠这些东西来处理实际事务,
大概不会有任何用处。因此,后来的士大夫子弟都以广泛涉猎为贵,不肯专
攻一经。梁朝从皇孙以下,在儿童时就一定先让他们入学读书,观察他们的
志向,到步人仕途的年龄后,就去参预文官的事务,没有一个是把学业坚待
到底的。即当官又能坚持学业的,则有何胤、刘 、明山宾、周舍、朱异、
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 等人,这些人兼通文史,在洛阳城,我
听兑有崔浩、张伟、刘芳三人的大名,邺下还有位邢子才:这四位学者,虽
然都喜好经木,但也以才识广博而闻名。以上的诸贤士,原本就是为官者中
的上品,除此之外就大都是些山野村夫,这些人语言鄙陋,道德拙劣,互相
之间固执己见,什么事也干不了,你问他一句话,他就会答出几百句,若要
问他其中的意旨究竟是什么,他大概说不到点上。邺下有谚语:“博士去买
驴,契约写了三大张,不见写出个驴字。”如果让你以这种人为师,岂不令
人丧气。孔子说,“俸禄就在学习之中。”而今这些人却在那些毫无益处的
事情上下功夫,这恐怕不是正道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
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
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
指闲居之处,他说“屠”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
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可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
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求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助益。如果你们
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十分满意,再无话可说了。
    【注释】
    ①未俗:未世的风俗。
    ②章句:指古书的间节句读。
    ③(guàn):儿童的发展向上分开的样子。总之年:指童年时代。
    ④出身:指出仕。
    ⑤冠冕:此处为仕宦的代称。
    ⑥要会:要旨的意思。
    ⑦博士:国子学中主讲《经》的人,此泛指执教的人。
    ⑧疏义:系对经注而言,注是注解经文,疏是演释注文。
    ⑨燕寝:闲居之处。讲堂:讲习之所。
    ⑩间,嫌隙,此处指点批评。
    【评语】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学不可以不博;人生有涯,时光易逝,学不可以
不精。学习贵在领会精要,而忌死抠章句。弃其本而取其末,终无长进。
                                     
七三、不涉群书焉能博学
                                    
    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①之外,义疏②而已。吾初入邺,与博陵崔
文彦交游,尝说《王粲集》中难郑玄《尚书》事,崔转为诸儒道之,始将发
口,悬见排蹙③云:“文集只有诗赋铭④诔,岂当论经书事乎?且先儒之中,
未闻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
宗庙事,引据《汉书》,博士笑曰:“未闻《汉书》得证经术”。收便忿怒,
都不复言,取《韦玄成传》,掷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寻之,达明,乃来谢
曰:
    “不谓玄成如此学也。”
    【译文】
    一般读书人,不广泛涉猎,除了读经书和和纬书外,就是学学注疏而已。
我初到邺城,与博陵的崔文彦交往,曾谈起《王粲集》中关天王粲玄《尚书
注》的事,崔文彦转而给几位读书人谈起此事,才刚开口,就被他们反驳道:
“文集中只有诗、赋、铭、诔之类文体;难道会论及经书的事吗?况且在先
儒之中,也没听说过王粲这人啊。”崔文彦笑了笑便走了,终究未把《王粲
集》给他们看。魏收为议曹时,与各位博士议及有关宗庙之事,并引《汉书》
为据,众博士笑着说:“我们没有听说过《汉书》可以验证经学。”魏收很
生气,把《韦玄成传》扔给他们,博士们看了一夜此书,第二天才来道歉说:
“想不到韦玄成还有这等学问啊。”
    【注释】
    ①经讳:经书和纬书。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纬书是汉代混合神学附合
儒家经义的书。
    ②义疏,解经之书。
    ③排蹙(cū):排挤。此处引申为斥责。
    ④赋、铭、诔:均为文体名,与诗同为有韵之文。
    【词语】
    学习贵知识丰富而忌孤陋寡闻。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须广泛涉猎,
博览群书。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势必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为学者不可不知之。
                                     
七四、清谈雅论无益济世
                                    
    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①,不肯以物累己也②。故藏名柱史③,终
蹈流沙: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④,
递相夸尚,景附草靡⑤,皆以农、黄⑥之化,在乎已身,周、孔之业,弃之
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死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
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候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
拥肿之鉴也;荀奉情丧妻,神伤而卒,非鼓击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
胜,异东门之达也;嵇叔夜排俗取祸,岂和光同尘之流也,郭子玄以倾动专
势,宁后身外已风也;阮嗣宗沉酒荒迷,乖畏途相诫之譬也;谢幼舆赃贿黜
削,违弃其僚鱼之旨也: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余桎梏尘滓之
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
⑧,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洎子梁世,兹风复阐,《左》、《老》、
《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⑨,化
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
    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
朝,至乃倦剧愁愤⑩,辄以讲自释。吾时颇(11)预未筵,亲承音旨,性既顽
鲁,亦所不好云。
    【译文】
    老子,庄子的书,讲的是如何保持本真、修养品性,不肯以外物来损伤
自己。所以老子用柱下史的职务把自己的名声掩盖起来,最后隐遁于沙漠之
中;庄子隐居漆园为小吏,最终拒绝了楚成王召他为相的邀请,这都是任生
放纵之徒啊。后来有何晏、王弼,宣讲道教的教义,一个接着一个夸夸其谈
起来,如影子依附于形体、草木顺着风向一般,都以神农、黄帝的教化来装
扮自身,而将周公、孔子的学业置之度外。然而何晏因为党附曹爽而被诛杀,
这是碰贪权至列的罗网上了,王弼以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