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思想批判-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损为益、以辱为荣,以退为进、以屈为伸,以愚为智、以败为胜,以柔为刚、以弱为强,以拙为巧、以下为上,以后为先、以讷为辩,以及以“无为”为“有为”的一系列谬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②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③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④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⑤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⑦
—————————
① 《周易·系辞下传》。
② 《老子·第二章》。
③ 《老子·第七章》。
④ 《老子·二十九章》。
⑤ 《老子·第三十六章》。
⑥ 《老子·第四十三间》。
⑦ 《老子·第四十五章》。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②
这些谬理,就是老子将事物纷纭复杂变化中所存在的极反规律当成了唯一的、普遍的规律理解而造成的。由此,就造成了一种论述道理简单、机械的体现。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着主观因素、客观条件、时间过程、前因后果、以及判定其变化的一定标准的。抽掉了这些具体变化的主客观因素、特定条件、时间、因果关系、判断其变化的具体标准,就无以说变化。强辩就不是真理。非真理之辩,谓之诡辩。就像我们上边举到的例子,就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美就是美,如何到了老子的口中,美就是恶呢?善与妖又何以等同?强者又如何等同于死?弱者为什么就一定不死而能生?说到底,就是老子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是个似知非知、似懂非懂的“半瓶子醋”。举例而言,其虽通篇谈道论德,而且不断加以自吹。但却说:“天之道,利而不害”。这,能说明老子懂哲学么?
“天之道”就是天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客观自然规律对于人类而言,不是像老子所认为的“利而不害”,而是既有利,亦有害。人之所以要学道,就是为了用道。学,是为了了解哲学理论所阐明的客观自然规律。用,就是以哲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以达到趋利而避
—————————
① 《老子·第五十八章》。
② 《老子·第七十六章》。
害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轩辕黄帝就说:“天有死生之时,国有死生之政。因天之生也以养生,谓之文;因天之杀也以伐死,谓之武。”①设例而言,高低气压、寒暖气流的交替会生风雨,风与雨既可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授粉结实,又会给农作物造成灾害,我们进行气象研究,做出长期预测、短期预报,趋利而避害,就是为了大有作为。老子讲“天之道,利而不害”,这能算是懂哲学?主张学道就是为了“无为”,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还能称作是“哲学之父”么?
将事物纷纭复杂的变化,简单、机械地只理解为物极必反一种规律起作用,其论道就必然要陷于辩于一言,言以一理,攻于一端的曲说之中,如此,其说不光是在一说之中不能成立,而且还常常会出现此一说同彼一说中的互相抵牾。如:“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与“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之间的相互矛盾,“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之间的相互矛盾等等,就是其例。这亦就是只“可以曲说,而不可以广举”的一种尴尬!
不论古今,强不知以为知,著书立说就难免会陷入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说,就只能说废话了: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
① 《黄帝经·经法·君正》。
《老子》的第五十四章,除了头一句外,一整段都近于废话。同样,在第五十六章中,除了头一句话以外,则又贩卖的是“不可知论”:
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这一段话中,头一句的“智者不言,言者不智”,也只能说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并非普遍真理。因为,处于另外的一种具体条件下,该言而不言,亦并不一定就是“智”。
老子接下来的话:“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就是典型的“不可知论”了。崇神思想,对世间事物感到神秘莫测、玄妙而不可知思想,是产生一切宗教的社会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正是“神道设教”活动,愚民之术的推行,老子在哲学上“不可知论”的鼓噪,为中国的宗教迷信开辟了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对于老子的吹捧者,我可以提点合理化建议:应该大力宣传“老子是休谟与康德之师”的观点,要做些研究,找一找休谟、康德学没学过《老子》?因为,吹捧也该有一些证据,其“吹”也才能有些效果。
我在这里一再揭老子之短,目的只有一个:不要迷信。老子就是老子,不要将他吹成“神”!
第八节 真理与谬论并存
《老子》一书,在自其问世至今的2500多年历史上,一直没有得到实事求是的评论。而在很大程度上则存在着一种不适当的吹捧。这,当然是由其重要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对此,我将在《结论》中稍作分析,而不在将《老子》一书的哲学思想理论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比较、与黄帝哲学思想比较中言及。因为,谈老子哲学思想理论不应当为行文的方便而抛开或偏离正题。正因为历史上有人不断地对老子进行不适当的吹捧和神化,所以,人们谈起老子,就近乎于谈“神”,其一直是笼罩在一种神秘、奇异、但却是虚伪的光环之中。而一旦我们将笼罩在老子头上的神秘、奇异、虚幻出来的光环去掉,还原老子为一位特定历史上的特定历史人物,将其著作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思想著作,而不是圣经,事情也就会变得简明、清晰一些。
《老子》一书,总体上亦并非一无是处,在先秦历史上,像老子这样专谈哲学理论问题的著作是不多的,而且老子的哲学思想理论,尽管其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认识亦并不确切、透彻,而是“惟恍惟恐惚”,不甚真切,但毕竟还是傍着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边。所以,《老子》一书实际上是真理与谬论并存的一个大杂烩。
《老子》一书中具有真理性质的有用语言,都存在于其直接谈哲理的部分之中,其谬论大部分集中在谈政治的部分之中,其似是而非的言论,则多是处于引哲学理论以言政治的过渡性推理、引伸之语中。这也可以视作《老子》一书中的一个规律性特点。
《老子》一书符合哲学理论的部分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符合事物阴阳相对、互为依存的辨证道理。只是,老子为了句式排比之中的文字的不呆板,则在用字上忽视了表述哲理的准确性,有一定程度上的因辞害义之弊。如“高下相倾”中的“倾”字之用,虽与前面的“生”、“成”、“较”之用不重复,而且又有一定的韵辙相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若离开了前后文义联系去作理解,就容易产生阴阳相互排斥、倾轧的错误认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话,对于谦虚谨慎地处事为人,是有警示作用的。但在论述哲理上,则不够确切。我这里所说的哲学理论,完全是就自然辨证的哲学理论而言。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无为的存在,人的学哲学,用哲学,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有为行为。不能混淆了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而为一谈。因为,《老子》文中的“少则得,多则惑”类语言,本身就是谈人的思想行为的。客观自然规律中,是不存在“少则得,多则惑”的问题的。
而有一些章节,也存在着正确观点为主,间或存在一些不确之论。如第三十三章,就属于这种情况: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其自“知足者富”开始,就不完全正确。“知足者长乐”有道理,因为“乐”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感到知足,就产生快乐的心情。因为这“快乐”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而“富”尽管在人与人之间没有统一的财富指标,但在判定“穷”与“富”之间,则是相对地存在着一定的社会观念性看法的,有人在相对比较“穷”的情况下,亦会感到“知足”,但并不一定说明其“富”。老子之所以要这么说,与他主张的人要“无为”、“无欲”直接相联系,因此行文用字,与世人、常人的认识就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再比如第七十五章,也同样是正确、似是而非、谬论并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这一段话,含有亲民、悯农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但肯定其思想的社会进步方面,并不能以此而承认其在理论上就一定完美无缺,如“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一句,就存在着一个“上”之为是什么“为”?以及如何“为”等先决条件所制约的问题。因为,这里就存在着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上治”者代表什么人的利益,以及其“为”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等。接下来的“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一句,在文字上,也欠推敲,若是将“民之轻死”换一个字曰“民之轻生,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生”,是否就更好一些呢?
总之,老子论道之语,多有不确切之句。全书之中唯有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为最正确的话。因为这句话表述准确,完全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理论。
老子的论道不精辟、不透彻,不准确,总是恍恍惚惚,似是而非,大约这是与其学无师,读书杂乱,虽悟性很强,但却不能融会贯通有关。例如老子在其书中数度言“象”: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二十三章)
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这几处话,就露出了老子学道不精的马脚:象者,像也。这是在中国古典哲学产生之初,苦于还无文字为思想语言之载体而传其道理,就依哲理而画图案画,取象喻理而有其言。也就是后世所言的“象术”之用。象术是画以图案画、以画构成的“法象”、“物象”、“意象”三原则,取象喻理以命称具体的图案画名称,而决定在具体名称的图案画下,依何而言事物之理时才有斯言。所以,大象、小象之类名称只在《易》经中才用。它是以图案画取以一定的事物、事理之“象”传道的方法之谓,而不是哲学理论中所用语言。在用纯文字写成的道书中,亦谈什么“大象”、“小象”就是蛇足。因此,我们就会肯定,老子不光认真地读过《黄帝经》,而且,亦研究过《连山》、《归藏》、《周易》。因为,这四种书在老子生存的时代,还是一种也没有失传的。
造成《老子》一书中真理与谬论并存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一、学道不精;
二、不是专谈哲学道理,而是引哲学理论以言政治,而且是为独裁统治者而献绝学、绝圣、绝仁、绝巧、弃智、弃利、弃义、不尚贤、使民不争、愚民以治的错误观点所决定的。
至于我们谈到的并不真正懂道德,没有完整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故意混淆主客观的理论界限,逻辑上的混乱,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以明确的哲理掩盖错误主张,攻乎一端而不能遍举就加以曲说,正确理论与谬论并存的情况,则都是由这两个原因造成的。
老子说“辩者不善”,对于他自己的诡辩,不知该作如何评论?若依照我们的看法,站在奴隶制独裁统治者的立场上,起劲地鼓吹绝学、绝圣、绝仁、绝巧、弃智、弃利、弃义、不尚贤、使民不争、愚民以治等思想,不利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人类的社会进步,这不仅有点“不善”,而且近乎于阴毒。
结 论
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致,中国先秦的古籍,在长期的历史流传过程中,几乎没有一种能够始终严格地保持其原有的风貌,而总是难免出现不同抄本之间的差异的。《易》经是如此,《老子》亦是如此。《黄帝经》一书,因为失传,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如果其在社会历史上一直流传而不中断,也同样会出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抄本。
《老子》一书,自郭店楚简出土以来,有的学者认为不是一人一时之著。如尹振环先生就这样说:“竹简本《老子》终于使我们发现:今天所见到的帛书类《老子》原来是太史儋在李耳所著《老子》基础上的‘扩建’与部分‘改建’。而流行最广的今本《老子》——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则又是经过从西汉刘向到唐玄宗、在帛书一类《老子》基础上的校订、统一篇章、统一定名、部分改造后的本子。”①
我对这些问题是这样看的:研究具体的历史典籍与历史流传发生了何种嬗变,是要细加研究与比对的。研究一种社会上的不同思想,以及这种思想之间的差别,则应当从此种以历史典籍为载体的主体思想上进行。所以,我认为《黄帝经》与《老子》,事实上是以两本书为载体,而分别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先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哲学思想与社会政治观点的。因为,不论是竹简本《老子》,帛书类《老子》,还是现在的通行本《老子》,只存在《道》、《德》两篇在排列上先后次序上的差别,分章上的差别,个别字句上的差别,这些都是在长久的历史手抄笔误、抄写者个人理解不同情况下造成的,然在总体思想上,则并未有多大的改变。
—————————
① 尹振环:《论〈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简、帛〈老子〉比较研究》,载《文献季刊》1999年7月第三期,第5页。
为了在比较研究中有一个稳定的界标,对于《易》经,我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准;《老子》一书,我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