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词牌名的古典风情如梦蝶恋花 >

第7章

词牌名的古典风情如梦蝶恋花-第7章

小说: 词牌名的古典风情如梦蝶恋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间集》中的《玉楼春》基本都是一个基调和内容,写给那些女儿们诉说衷情。这个顾夐在风格雷同的花间词人中也算比较突出的,词句意象清新生动,情致极其悱恻缠绵,还常用口语入词,清新明媚。另一个词牌《诉衷情》中最记得的句子也来自于他: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这一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真是一句动人的大白话,难为身为太尉的顾夐能有这样体贴细腻的心,可谁能做到?李益如果曾有过一刻替小玉想过,何至于爱恨变幻两重天。换位思考需要用理智的缰绳约束感情,可人心慌乱,每个人都是孤独,我们只关心身边的那一点温暖,你那一腔柔情我当真只能取一瓢饮,太多我承载不起。
  《诉衷情》本是一首唐教坊曲,用作词牌最早也是在温庭筠的词中,开始是一个三十三个字的单调,顾夐加字,后来也用双调四十四个字。《花间集》中弥漫着这种似是而非的眷恋和衷情,你不能当真,也不能不当真。千年后的我们不会幻想自己是那个为了谁而痴心等待的断肠人,但在某个不曾预料的时刻遭遇到一段感情,那些句子如早就在心里埋下的种子突然地开出凄艳的花,让人防不胜防地哀伤。
  《玉楼春》到北宋以后渐渐脱离了花间的局限,如果不是韵角上的问题,这个词牌是可以当作七言诗来读的。其中以宋祁的一首最为人称道,他也因为这首词被人戏称“春意闹尚书”: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喜欢欧阳修的这首,用疏放的豪语写极深的哀情,脱离了艳科唱词,境界自然不一样: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而《诉衷情》在晏殊的手里是一段类似花间的相逢: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真是好,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无一不好。艳遇本该是这样春意喜人,诗意浑然。大晏的小令真当得“风流蕴藉,温润秀洁”的评语,就算风情暗生,也有一份端然从容的雅致。
  还是用欧阳修的《诉衷情》来结束吧,只因为喜欢那句“呵手试梅妆”。天已入冬,愁如微霜,青楼楚馆中的女儿还在思念着谁,思念不能没有,可千万也不可太深,曲曲断肠又如何捱过岁月。
  有时会想这些朝堂上的重臣们,如何能有一颗如此细腻善感的心,为她们写下这样真切的歌词,那些真真假假的日日夜夜,谁分辨得清?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鹧鸪天与鹊桥仙

  这是我最早就想写的一个词牌名,之所以迟迟不能下笔,是因为我要找一只鸟儿来和鹧鸪相配,更关键是“鹧鸪天”这个名字在脑中引起的联想太过牵绊,而那位以《鹧鸪天》闻名的相国公子,更让人感觉好像欠他的情一般,不能轻易言说。
  我对四川三州尤其是阿坝和甘孜里的景色,一直有着无可救药的向往,仿佛有魔咒吸引着,一去再去。记得有一年,到阿坝去看红原和花湖,路上要翻越一座名为鹧鸪的雪山。因为词中有此一名,所以对这山也有了些好感,似乎那是一座多情的山。五月的鹧鸪山,海拔四千四百多米的垭口一片银白。风吹得人站不住,雪线以上几乎没有植物,只有一些低矮的顽强的小草,天空是耀眼的蓝,抬头望去,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山顶有藏民堆积的尼玛堆,经幡飘扬。那种羽色黑白相间,以叫声闻名的鸟儿也不产在这寒冷的藏地。没人知道为什么这山有这样一个名字。想来应该是一个音译吧。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人的思维无论如何是不会纠缠在宋人的长短句里的。这之间的落差太大,那些温暖的、伤感的、闪烁着金子般光彩的词句跟这座亘古圣洁神秘的山实在没什么关系。可是在下山的路上,脑中却挥之不去那些句子: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这山上山下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心里心外是如此难辨的两种情绪。心随云走,在时间的另一端,在世界的彼岸,殊途同归,吾与谁归?
  无端的,《鹧鸪天》于惯有的感伤哀怨之外,更让我读之有难解的苍茫与绝望。
  《鹧鸪天》词牌来自一句唐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只是关于这句诗的作者历来难辨,有郑隅、郑嵎、郑山禺等几种说法,应该是当时人记录的笔误。不过在唐代,诗中咏鹧鸪的本来就很多,不说那个有“郑鹧鸪”之名的郑谷,就是李白都曾自比鹧鸪,“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鹧鸪鸟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喜欢温暖的鸟。晋人书中就有记载,说这种鸟喜欢朝着太阳飞,又叫“随阳鸟”,发出的叫声就像在自己呼唤自己。这当然是人们的想像,古人想像力比我们丰富生动得多,他们说鸟有鸟言,它们不仅说自己的语言,而且还会说当地人的方言。所以一种鸟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叫声,也有不同的名字。只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孤独了,只与机器对话,再听不懂鸟语了,不过就算听懂了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话说给人听。鹧鸪在唐诗中的意象主要体现在心性向阳和乐声《山鹧鸪》的婉转凄恻上。南国民间乐曲,笛声清越。唐时的乐曲《山鹧鸪》,应该是笛子一类的吹管乐,最喜欢听鹧鸪曲的应该是晚唐的许浑,他为鹧鸪曲写了许多诗,像“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等都是描写这种乐曲的。不知道为什么姜夔在《宋史乐志》里说它“沈滞郁抑,失之太浊”。再后来兴起禽言诗,更有人将鹧鸪的叫声形容为“行不得也哥哥”,这完全是将人的感情加在鸟身上,这鸟儿不复是它自己了。
  《山鹧鸪》因为是笛曲,似乎不太适合在乐坊酒肆填词演唱,所以唐五代并不见有词作,到了北宋初年,才仿佛一曲笛音御风而来,高雅风致、清灵悠扬直入那些风流才子的寂寞心灵。离愁别绪,感怀身世,一股凄凉哀婉的风迎面吹来。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他是宝玉衔来的那块玉,是黛玉晨昏滑下的泪。生于富贵之家,烈火烹油鲜花著锦本就是他的生活,也曾年少得意,十几岁就被仁宗召见赏识,可他与生俱来的狂傲狷介让他无法与世相容。那样一个痴人完全的唯美人生。丞相的小儿子,自小也必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何况多情复多才,狂且随他狂去,疯也由他疯罢,谁又想得到天意不遂人,落魄倾散来得那么快,后来跌宕“陆沉于下位”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命里注定。回忆,回忆,只在回忆里还觅得到当日的温暖。只是衣上酒痕诗里字,凄凉意从心底沁出,深入骨髓。小晏的酒,饮不完;小晏的醉,一直醉,一场春梦了无痕,只是害得我们在他的梦语里发现男人的痴情婉约像一种甜蜜而忧伤的毒,宁愿喝下去,含笑而死。莲的狂筝,蘋的琵琶,云和鸿的歌舞,每个人的好他都知道都爱到心里,毫不吝啬地赞美。她们是多么的幸运,她们亦爱他、敬他、怜他,相国公子,高贵清雅,必是丰神俊秀目清气朗,只是那样落拓,歌舞欢宴中眼角眉梢掩不尽的落寞,让人说不得忍不住为他拼却醉颜红,为他说相思。
  上面这首《鹧鸪天》总让人想起宝玉和晴雯,公子多情,女儿薄命。“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彩云易散,霁月难逢。千载之下,这样的句子,杀伤力丝毫未减,繁华与凄凉,同心而离居,思念的利轫在时间深处闪着温暖的光,有时候甘愿被它一剑毙命,死在那甜蜜的回忆里。
  晏小山填了许多首《鹧鸪天》,题材类似,但秀句异彩,每首都动人。我想这是因为他情真吧。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就连理学大家程颐都誉为“鬼语”,其实小山写来并不用力,只是发自肺腑而已。不知道这些词作是否也曾经被云鸿们演唱过,想到这样的清曲再不可闻,心下虽不至于像张爱玲恨不能坐了时光机器去将散失了的《红楼梦》抢回来一样,但遗憾终是难免,那个时代赶不上就是永远赶不上了。错过了的人就是永远地错过了。其实晏小山本性中除了柔情外,也颇多侠气。他相交最深的黄庭坚与他多有唱和之作,其中就有“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的句子,可见小山的风骨,他虽不关心政治,却冷眼旁观,洞若观火,对新党权贵不以为然,还曾经因为与反对新法的郑侠有诗文往来而入狱。有了这样的底色,再回过头来看小山的《鹧鸪天》,会觉得这个男人如浊世中的清流一样宝贵一样可爱。
  填《鹧鸪天》的词人很多,几乎是有宋一代最流行的词牌名之一。贺铸、辛弃疾、李清照、姜夔,后来的元好问都有很多词作。贺铸因为有一首著名的悼亡诗里有“半死桐”三字,所以这一阕也有此名字,还有叫“于中好”的。因为太爱小山,几乎不想录其他人的,但辛弃疾也喜作《鹧鸪天》,在他用过的一百多个词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这首《鹧鸪天》,但心下并不喜他这样滥用,不过仗着得心应手而已,佳作并不多,“晚日寒鸦一片愁”这首倒非常的轻灵: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好了,让我们放飞鹧鸪这只伤情鸟吧,就像江南丝竹中的那首著名的《鹧鸪飞》一样,结束在欢快振翅的悠远中,那本是一只雄健高远有英气的鸟儿,千百年来它也忧伤够了。让我们看看另一只带给人喜悦与温情的鸟儿吧。喜鹊,自从为牛郎织女搭了那座最浪漫美妙的桥,中国人就爱上了它们。在唐,已有诗人多番咏叹。到宋,填过《鹧鸪天》的欧阳修创制了《鹊桥仙》: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汉代已十分流行,鹊桥是最有古中国情调的词之一。古人参照天象而创美丽神话,每一颗星都有故事。这是古人与天地意凝神合的灵感,可遇而不可求。欧阳修这首词没有脱离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旧意,这一阕是专为等待秦观的到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因为秦观的《鹊桥仙》贴合了词牌名本身的含义,后人喜欢,也有直接把它叫做《金风玉露曲》的。
  秦观、小晏都是千古伤心人,“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真是说得不错,真正好的词不用一个典自己就能成经典。若将古往今来的情诗排列一下,这一首永远都会在排在前十名。只是后来被人念得太多了,锦绣句子从无数口中出,更难免被浮滑浪子做了始乱终弃的烟雾弹、挡箭牌,可怜痴心女子纵使不满足也没有办法,总不能都像朱淑真那样大胆地喊,我就要朝朝暮暮: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朱淑真个性独特、才情不让李清照,一部《断肠词》倒有几许刚烈。在南宋那个年代,婚姻不幸的她断然与丈夫决裂,另觅知音,很是勇敢。这首《鹊桥仙》翻秦观词意,却大胆直白,让当时人大跌眼镜。女子也可以这样主动这样不计后果吗?现代的朱淑真们看得更透,她们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无法得到,那我要健康,如果老天连健康也不给我,那我要很多很多的钱。表面上是一退再退,直至无路可退,事实上是有谁还在勇敢地交付痴心?
  词牌中喜鹊出现了不只这一次,在《鹊踏枝》中我们还会听到它雀跃的啼声,只是喜悦欢畅从来都不是词中本意,幽远静美,浅吟低唱的歌声中,忧与愁与生俱来,何关天地,更何况春去秋又来,鸟鸣花自开。


  少年游与醉花阴

  少年总是一个令人惆怅的词,一旦人开始说少年那就是回忆的开始,不管曾经是鲜花著锦,如花美眷还是放浪形骸,窘困逼仄,青春岁月都不再属于自己了。我读晏殊和柳永的《少年游》会有天上人间的感觉,一个说“长似少年时”,一个说“不似少年时”,都是回忆,人生就是这样的不同。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兰堂风软,金炉香暖,新曲动帘帷。 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一个人一生顺畅,事业家庭爱情圆满,看着眼前良辰美景,怀念过去可以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但晏阁老从小就顺,天资聪颖没有吃过什么苦,这样的人生没有更多的激励作用,所以儿子晏小山走上另一条路,也是物极必反,生活好像永远都在别的地方,可是谁也找不到。老晏如果想在小晏的身上找到他的少年影子注定是不可能的了,才华可以相似,寂寞心境却迥然不同。
  柳永呢,彻底的放弃之后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既是白衣卿相,你还能奈我何。他在《少年游》中说“狎兴生疏,酒徒萧索”,骨子里透出来的是萧瑟的冷,“不似少年时”说不清是怀念还是厌倦。柳永词多为歌妓填词而作,这是他主要的生活来源,歌词写得好,是因为他有生活,醉卧花阴也要有真心才成。
  走过汴京城繁华的街市,酒楼、茶坊、小食店,远远地看到桑家瓦子高悬的红灯笼,听到那里传出管弦笙歌,后世被我们称为风花雪月的雅词有多少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拂去铅粉残妆,依然能看到有人曾交付真心。咏妓之作毕竟不同于赠妓之作,这一番在“少年游”中醉卧花阴的,是另外两个人。
  张耒,少年才俊,十七岁的时候在陈州得到苏轼和苏辙的赏识钟爱,二十岁考中进士,苏轼曾称赞他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他也一生都以苏门弟子自居。苏轼在京城负责贡举考试的时候亲点张耒做他的助手,可见对他的倚重。苏门四学士的命运由此也跟他们的老师紧密相连,仕途坎坷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轨迹。张公子不像其他三位,他学老师为文作诗,但词于他似乎另有隐情,平生所作词作极少,两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