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演义.前后七国-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乐毅道:“仕须得君,魏君非吾主也。”过了些时,愈觉贫困无聊,因
不得已而出仕魏昭王。昭王庸君也,果不识乐毅之贤,竟以常人蓄之。乐毅
益复无聊,每每跨马出郊,流览山川,以抒其抑郁之怀。
一日,随众人朝见。燕国有一使臣,来行庆贺之事,就传说燕昭王师事
郭隗,又筑黄金台,求贤如渴之心。乐毅闻知,遂暗暗欢喜道:“此吾展才
之地也。”因归与和氏、幼子乐闲商量道:“吾怀经邦奇才,总师大略,而
贫困于此,悠悠岁月,岂不自误!今闻燕昭王新筑黄金台,广求贤士,欲报
齐仇,此正吾得意之秋也。吾欲脱身游燕,为燕报复齐仇,以显名于诸侯。
吾妻可暂居于此,待吾与燕君定谋,然后差人接汝。”和氏道:“君前投齐,
而齐湣王雄略之主也,一贤一才,无人不取,独弃君不用。今逃难至魏,幸
仕于朝,借禄以免饥寒足矣。君又思舍魏以往燕,不知燕君又是何如,亦须
慎而图之,勿使再失。”乐毅笑道:“齐湣王虽骄横强梁,然粗人也,只足
① ②
取死,安能知吾?魏君庸主,吾不过苟窃其禄 ,岂是终身!今闻燕昭王变
① 拔——攻取。
② 谤书——诽谤人的文字材料。
① 苟 (gǒu,音狗)窃其禄——暂且无事可做,白白地得些俸给。
② 变一一兵变。
… 页面 234…
能逃生,难能复国,又能高筑金台,礼求贤士,其志不小,吾往从之,方足
展吾平生之志。”和氏道:“君意既决,妾何敢阻?但君既往魏,恐私往不
便。”乐毅道:“此不难也。”因入朝见与事之臣,说道:“臣坐面食禄,
自觉有愧。昨见燕使庆贺,礼当往答,倘不以辱命见斥,臣愿效劳。”此是
小差,无甚关系,当事见乐毅请往,遂从其请,因发答贺表章与之。乐毅领
了表章,便辞别妻子,竟往燕国而来。
到了燕国,献上表章。昭王览完表章,见奉表使臣是乐毅名字,困惊问
道:“吾闻魏有乐羊,乃名将大族,此乐毅莫非其宗人?若果乐家一派,定
然有异,不可失了。”国御便殿,命内侍召入。
乐毅承命而入,朝见昭王。昭王见乐毅人物英俊,举止昂藏,知其有异,
①
困赐坐而问曰:“寡人闻魏文侯时有名将乐羊,不知可是贵族?”乐毅对道:
“此即臣之先祖也。”昭王闻而大喜道:“原来即是令祖,无怪先生如此杰
出,果是将门将种,今幸相逢,窃愿有请,不识肯赐教否?”乐毅对道:“臣
毅献表而来,虽奉主君之命,然臣毅不表他人而请自行者,实慕大王筑黄金
台推礼贤上之高名,而愿一瞻日月之表,以快素心。今既亲承龙凤之姿,又
②
辱宠加盼睐 ,是所见又过于所闻。臣毅肝胆已输,倘蒙赐问,敢不底里上陈!”
昭王闻言,愈觉大喜道:“原来先生惠顾寡人,具此深意,非先生明教,寡
人愚蒙,几乎失之。且请问:当今之世,英雄并立,功利是图,强国用兵之
道,毕竟何先?”乐毅对曰:“治国用兵之道,考之光帝、先王、先圣、先
贤,第一良图,无如仁义。然仁义虽美,而施仁义实不易行。何也?盖王降
而伯,已非一朝一夕。世尚功利,以为固然。倘国不富,民不强,兵将不雄,
而徒然与人、让人,曰仁、曰义,鲜不笑其迂腐,而身命殉之。此宋襄之所
以败也!当今之世,苟欲治国,必先富其国,必先强其民,必先雄其兵,有
仇报仇,有耻雪耻,然后不取而与人,人乃感之曰:‘此仁也,不可忘也。,
不贪而让人,人又乃羡之曰:‘此义也,不可再犯也。’此仁义所以为美也。
至于国之富,不以聚敛,而以薄用佐其生;民之强,不以骄横,而以感愤作
其气;兵将之雄,有恶诛之,有暴除之,而不以无辜肆其威武。此虽不言仁
义,而仁义之道在其中矣。而治国之道,不出于此。”昭王听了,喜动眉宇
道:“高论足开茅塞,先生诚大贤也,安敢屈于臣位?”因下位而待以客礼。
乐毅再三推谢,昭王道:“先生生于赵,赵,父母之邦也,臣之可也;先生
仕于魏,魏,君臣之国也,不敢当宾叫也。寡人于先生,又非父母,又非君
臣,而承大教,自应客礼,又何必辞?”乐毅道:“大王虽君燕不君赵,而
君之位同;臣虽臣魏未臣燕,而臣之位同,名分定也。大王不可因爱臣而废
礼。”昭王道:“君臣之位虽通天下,亦不过泛为备位之君臣设也,如何敢
加之于大贤?请正客位,以便领教。”
乐毅见大王之爱敬出于真诚,因离席拜伏于地道:“大王若爱臣,臣有
肺腑之言,敢告于大王。”昭王忙亲手扶起道:“先生有何隐衷,不妨明告
寡人。”乐毅再拜,因而说道,只因这一说,有分教:良禽栖于珍木,良臣
事于贤君。毕竟不知何说?且听下回分解。
① 贵族一这里指您的同族。
② 盼睐一原为左顾右看,此处指看顾照顾。
… 页面 235…
第六回 乐毅诚心合明主燕王明眼识贤臣
词曰:
渭水飞熊,商岩霖雨,等闲万物不轻睹。一天云起定垂龙,万里风生必从虎。赵岂
①
无家,魏非无主,谁知气向燕台吐。虽然台上有黄金,还是君臣合心膂 。
上调踏莎行
话说燕昭王见乐毅说话有意,因扶起再三请问道:“先生有何隐衷,幸
教寡人?”乐毅乃正色对曰:“臣之仕魏者,非以魏国可以展臣之才也,盖
避赵乱,可暂寄其身耳。即今日奉表至燕,亦非仅为魏国而作使臣,盖闻大
王礼贤之名,欲借此至燕,以为择主之阶,进身之地。此臣之隐衷也。臣之
隐衷,虽不当一时即吐露于大王之前,不期才一拜瞻,略陈数语,即蒙大王
②
倾听盼睐,加意绸缪 ,因知大王乃大有德为之君,非世主之比,使臣之肝胆
身心尽服,不敢更虚作声价,吞光吐彩,以邀明王之求;又不敢坐失良遇,
有辜来意,故不借抱惭而底衷悉陈。大王若不欲报仇则已,若果欲报仇而有
取于臣,则臣愿委质于大王而少效其区区,不识大王以为何如?”燕昭王听
了,喜动颜色道:“寡人自得国以来,无日不以求贤为事。虽蒙四方英俊,
垂顾赐教,不弃寡人,然而如先生之雄才大略,片语即吐心胸者,实未尝有
也。寡人愧非桓、文,而管仲、舅犯,先生实过之,正恨不生于燕而生于赵,
不仕于燕而仕于魏,使寡人痛相见之晚,乃蒙先生的见鄙心,深哀予志,而
慨许以周旋,真魂梦所不敢望者,而忽遇之当面,何幸如之!此非寡人之幸,
实燕先王社稷之幸也,愿先生金玉其言而勿悔。”乐毅道。“君求臣易,臣
求君难,臣得人主,肝胆愿涂地矣,又何悔焉?大王若虑巨言不实,请即受
职。”燕昭王道:“大贤之用,国之兴废赖焉,何敢轻亵?既蒙惠诺,请暂
就使馆,容寡人薰沐告庙,然后请先生登黄金台纳印,以国事示烦。今日初
临,安敢草草?”乐毅听了,满心欢喜,因再拜辞出,而暂就使馆以宿。正
是:
明君自望得贤臣,每恨睽违不易亲。
今日相逢真快意,买金遇着卖金人。
乐毅宿于使馆不提。却说燕昭王见乐毅人物英俊,议论高妙,又开诚吐
赤,并不作游说行藏,心深喜之,困亲至新宫来见郭隗,说知乐毅之事。郭
魄听了,大喜道:“吾闻乐君,天下士也,有将相之才,惜其生于赵而赵之
人不知,仕于魏而魏君不识。今慕大王黄金台之高名翩然而来,正臣前所言
之千里马也,今至矣!报齐仇,雪燕耻,俱要在此人身上。大王须厚遇之,
勿失也。”
燕昭王见郭魄议论与己相同,愈加欢喜,因退回宫,三日不临朝,斋戒
①
沐裕,亲告于庙,又将黄金新铸一颗亚卿之印。到了第四日清晨,即至黄金
台上,命百官具车马、旌旗、执事,往使馆迎请乐毅到台。
乐毅既至,朝见昭王。昭王因赐坐,说道:“先生大贤,尊之客卿师席
方为宜也,不宜屈处臣位。但念寡人抱先王之深仇,痛入骨髓,思欲复之,
① 心膂 (lǔ,音吕)——膂为脊梁骨。心与膂既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体最主要的部分,通常以心
膂比喻亲信而且得力之人。此处用心膂二字,有君臣互相信任,共为国家尽力之意。
② 绸缪 (móu ,音谋)——事先作好准备。此处指照顾、关心。
① 亚卿——官名,商代、西周时设置,常奉命征伐和田猎。
… 页面 236…
而败亡之国,不易中兴,说者曰 ‘必求高贤为之生聚教养方可快意’。寡人
②
慨之数年,竟不可遽得。幸天赐先生辱临敝地,又蒙先生哀怜寡人慨然俯就 ,
故寡人不揣冒昧,愿举国听从,但思举国听从,非以职位临之不可,故特新
铸此亚卿之印,颁赐贤卿,望贤卿念寡人负此深仇,暂为一屈。倘可借此而
③
少释前愆 ,则先生造燕之功不浅矣。”因亲手取印付之。
乐毅双手接了印,然后再拜致之道:“毅什魏小臣,今初至燕,大王即
加臣以卿相之大位,岂臣所敢当?然臣受之而不辞者,知大王英明,定有以
知臣而思用臣也,又自念臣才虽微,尚可效犬马执鞭之用,而不欲矫情以负
大王之知。今既已受任,则职分当言者愿大王听之。臣闻: ‘善飞者,必先
①
敛其翅;善走者,必先缩其足。’今国家遭子之之变,又遇匡章之乱,所伤
实甚。今虽得大王数年节养,然羽毛尚未充,元气尚未复,纵有深仇,只宜
藏之于心,不宜宣之于口,若或告人,倘邻国闻之,是我未图人而先令人图
我,非智者所取。何况齐大燕小,彼强我弱,岂一朝一夕所能报?依臣之见,
欲报此深仇,非二十年蓄精养锐不可也。愿大王隐忍之以待时,容臣教其民
为礼义之民,治其国为富强之国,训其兵为节制之兵,再观其衅而待其变,
然后联合诸侯,一举而图,方为万全,此时则未可。若时未可而强为之,不
独不能报仇,且恐招祸。”昭王闻言,改容道:“寡人疏浅,蹈危亡而不知,
非贤卿点醒,则寡人尚在梦中。今承贤卿大教,绝口不再言矣。”乐毅道:
“大王不言,固所愿也。但至异日,或有言于大王者,尤愿大王勿听。”昭
王道:“寡人家国身命俱听之贤卿,尚有谁言之足听?贤卿勿疑。但幸贤卿
勿忘今日之言。”乐毅乃欣然受命道:“臣感大王知遇如此,敢不尽心!”
昭王大喜,因赐宴,召诸臣陪之,而列乐毅之位于郭隗、剧辛、邹衍、屈景
诸贤之上。君臣痛饮,尽欢而罢。正是:
君臣遇合虽然有,谁似昭王鱼水欢。
试上黄金台一看,燕山易水未曾寒。
乐毅既受了燕昭王亚卿之任以治国事,便下令民间:令百姓尽力生产,
地不许荒,时不许失,官不许骚扰,民不许游情,男不许无妻,女不许无夫。
又下令于朝:令在位各安职守,不许纷更;刑法一定,宁从轻而不许贪酷;
赋敛照常,宁薄取而不许增加;建言之官,不许建无益之言;任事之臣,不
许生事;匡君以正者有赏,诱君以僻者为罪。又下令于营寨:各营务令兵将
核实,不许虚报一名;粮饷实给,不许少侵一合;操练必严,不许因循故事;
挑选必精,不许混容老弱;鼓之则进,金之则退,不许少违毫发;限之以时,
勒之以刻,不可差失须臾;兵必知将,将必知兵,有如指臂,不许阻挠;步
归于步,马归于马,各分营队,不许杂乱。
乐毅令下之后,毫不假借,行之未及一年,而燕国气象勃然改观。昭王
大喜,因谓乐毅道:“贤卿为寡人如此劳神,而室家悬隔,寡人于心未安,
必设法迎来,方是久长之计。”乐毅道:“蒙大王垂念,深感洪恩。但臣昔
在魏,魏不知臣,蓄之不啻犬马,及今臣归大王,位臣卿相,此臣之知遇也。
今魏王罪臣,以为背主,竟拘禁臣之妻小在魏,不许出城。臣年来因国事在
身,未及料理,今既蒙大王念及,容臣设计,遣人往迎之。”昭王道:“原
② 俯就——降格以从。
③ 前愆——以前的过失。
① 善飞句——比喻保全国力,等待天时,蓄力绸缪,以成大事。
… 页面 237…
来如此,一发不可迟了。”乐毅领命,因写了书信封好,差一能事将官叫做
汪捷,叫他到魏国迎请家眷,临行悄悄吩咐他道必须如此如此,方可迎来。
汪捷领命,竟至魏国,先来见了夫人和氏,随即寻见堂弟乐乘,将书付
与。原来乐乘已知乐毅在燕拜为亚卿,执掌燕国之权,久欲至燕相投,以为
功名之地,却因魏王有旨,拘禁不许出城,故闷闷地住了许久。这两日正打
帐设法私走归燕,不期乐毅有书来接,满心欢喜。因将汪捷邀入内室,细细
与他商量道:“乐老爷来接家眷,自然要去,但魏王有禁,不许放乐性一人
出城,却将奈何?”汪捷道:“乐老爷久知此事,已设一妙计在此。”乐乘
道:气有何妙计?”汪捷道:“乐老爷说,二月十五日,大梁风俗,各城百
①
姓及官宦,皆出城去南岳庙烧香,就借此为竟日之游。叫小将先通知令族,
备下车马,打点行囊,到了这日早晨,觑便各各隐藏于北城左右。到了午时,
请二老爷竟戎装了,扮作燕将,放了个号炮,竟夺开了北门,放家人出去,
外面听得炮声,自有人马来接应。”乐乘听了,大喜道:“有理,有理!”
因悄悄打点。汪捷又来通知和氏并乐姓宗族,俱各欢喜收拾。
到了二月十五这一日,果是大梁风俗,大大小小俱往城南烧香游玩。城
中十停人倒去了有六七停,地方准来照管?和氏因收拾了车马,领着小公子,
乘间悄悄从后院转到北城等候。乐氏阖族闻信,俱是如此。乐乘家眷也先打
发到城下,自家却捱到将近午时,方戴起盔来,芽起甲来,骑了一匹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