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嘛,总是能挤出来一些。只看你愿不愿意……”
曹朋对自己的状况是心知肚明。什么大局观,什么才学,都是***浮云。偶尔拿出来炫耀一下还行,可时间长了,早晚被人看出自己是个空心萝卜。所以,他才要努力的学习,并且抓紧时间练功。一副强健的身体,一身出类拔萃的武艺,至少可以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
他不想邓稷,土生土长的汉朝人。
更不可能和典满许仪一样,有强大的背景……”
有时候,曹朋甚至觉得自己比不上王买和邓范。要说起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自己远不如他二人。
生存的压迫,使得曹朋时时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起…*……”
“谁!”
一声轻响,把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他本能侧步转身,朝着声响的源头看去。
“濮阳先生?”
夜色中,回廊昏暗的灯光下,濮阳辏灞竦纳碛埃鱿衷诓芘蟮氖酉吣凇�
一袭白色长衫,在黑暗中很醒目。濮阳辏歉龊茏⒅乩穹ǖ娜耍幢阌兄疃嗳笔В梢伦胺紊希浅=簿俊J裁醇窘冢攀裁囱姆埃换崤怼H缃裱劭醋哦炀鸵戳伲故谴┣锶兆抛暗陌咨隆S盟幕埃敛焕矗锶栽冢砸伦派时匦胱裱�
对此,曹朋也无可奈何。
濮阳辏Т右跤爸凶叱觯苫蟮目醋挪芘蟆�
“友学,你还未睡吗?”
曹朋给自己取字,但由于年龄的关系,所以大多数人喜欢称呼他的乳名。
但濮阳辏床灰谎茄细竦淖裱穹ㄏ八住<热荒阌辛俗郑蔷筒荒茉俸艋侥愕娜槊6遥阱а絷'看来,既然你取了字,也就表明,你已是成*人。
虽然他和曹朋没有任何关系,可对待曹朋,却是以成年人的标准来对待。说实话,曹朋对‘友学’这个表字,感觉还是有些古怪。他前世叫曹友学,用友学也算是对前世的一种怀念。他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他是个重生者。可大家一直以来‘阿福阿福’的叫他,又使得曹朋时常产生一种错觉,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有时候,还会对‘友学’产生排斥。
上一次使用‘友学’这两个字,还是在羊册镇驿站的时候。
这一晃,就快一年了……
乍听濮阳辏С坪羲觥蜒А芘缶股鲆恢秩缍槊沃械拇砭趵础�
“啊,姐夫还没睡,我担心他有什么事情,所以……”
哪知道,不等曹朋说完,濮阳辏П愦蚨狭怂难杂铩�
“友学,你要记住,以后与外人言时,不可唤叔孙为姐夫。他如今是海西令,等到了任上以后,所做一切都会被许多人所关注。你总唤他姐夫,就会让很多人误会。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别人都会认为,是叔孙在你背后……私下你如何称呼都可以,但和外人交谈时,需尊他官位。”
“啊?”
“你别以为这是小事,此为礼法。
邓海西赴任之所,乃世族林立之地。他出身不好,加之又无甚名气,势必会被当地人排斥。正因为如此,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要遵循礼法,唯有这样,才能够被当地世族所接受……
我也知道,这并不容易,甚至有些委屈了你。
可你既然要跟邓海西赴任,就要为他着想……叔孙常言,你是个聪慧之人,想必也能理解。”
不可不说,这老头刻板的可憎。
但又让曹朋,感激不已。
至少,濮阳辏歉龊芫≈暗娜恕<热凰隽说损⒌哪涣牛鲆磺校际钦驹诘损⒁环娇悸恰�
曹朋,躬身一揖,“小子受教。”
“还有,提醒邓海西,他衣着不对。”
曹朋一怔,看着濮阳辏В行┎惶靼姿囊馑肌�
“他虽无功名,却是朝廷命官。所以着装当偱礼法……你看他,秋时未过,冬日未临,他却穿着青色衣衫,成何体统?他现在,应着白衣。等到了冬日,就当换上黑色衣袍。
这样一来,即便是他身无功名,拜访当地人的时候,也不会被人看轻……有些话,我不好对他说,你既然是他妻弟,就应该时时提点。海西,如今可不是一个平静之所,叔孙此去,步履维艰啊!”
濮阳辏蝗患洌⒊鲆簧锌�
“先生,海西如今是怎样的状况?”
“自太平贼乱世以来,海西一直处于动荡。即便是陶恭祖在时,也未能真正的把握住海西。
过去三年里,海西换了五个县令。
有的,是离奇身亡;有的则是挂印而走,不知所踪。如今甚至连海西县的印绶,都不在朝廷手里,而是被当地豪强掌控。而这些豪强,偏偏有背景复杂。叔孙欲立足海西,困难重重。”
曹朋曾听邓稷说过海西的状况。
也知道,海西县如今非常复杂……
但具体怎么个复杂?邓稷也没有告诉他。
那些公文,邓稷保管的很好,一般是不会让曹朋接触。濮阳辏撬哪涣牛哟テ鹄醋匀环奖悖芘筇饷匆凰担偈鄙鼋粽鸥校茸佩а絷'继续说下去,让他也好做些准备。
哪知道,濮阳辏蝗槐兆臁�
他沉默了片刻,扭头看着曹朋。
“听说,你已通读《诗》《论》?”
曹朋点点头,疑惑的看着他。
“那你以为《论》所著何也?”
这问题,可有点大了!
濮阳辏俏什芘螅郝塾锢铮夹吹檬裁矗�
听上去似乎很简单,可实际上,却包含着诸多内容。要知道,自《论》问世,有诸多版本的解释。特别是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论》更被儒者奉为经典,蒙上一层神秘面纱。非高明之士,不可以注《论》。因为那里面,包涵了孔仲尼的言谈,谁敢轻易注释?
濮阳辏д飧鑫侍猓朴锌夹V狻�
只是,他就不觉得,让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评价《论》,有点过份吗?
可既然濮阳辏Щ龅览矗芘笫嵌先徊换峋芫�
濮阳辏а壑校朴幸恢殖胺碇狻K吹叫矶贾螅L顺圃薏芘螅睦锊幻庥行┎皇娣�
在他的心里,同龄人中,他的儿子最出色。
但现在……”所以,濮阳辏б簿痛媪丝夹2芘蟮囊馑肌�
曹朋不由得乐开怀!
老夫子,哥读过《论语别裁》……”
他想了想,回答道:“《论》所载,无非下学之事。”
濮阳辏盘纪芬恢澹凹绦怠!�
曹朋见他没有发表意见,于是大着胆子回答道:“学生以为,读《论》,需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起心知所同然者,功深力到。他日之上达,无非是今日之下学。所以读《论》,必知通体而好之。”
曹朋是说,《论语》记载的,无非是生活中的琐碎,同时包含着孔圣人一声的成长感悟。
想要明白其中的奥妙,需身体力行,从生活中的琐碎感悟,然后慢慢体味孔夫子的高妙所在。生活够了,感悟就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其中的感悟越深,自然就可以水到渠成。
也就是说,曹朋反对如今许多名士,截取《论》的某一个章节,大肆点评。
亦或者说,曹朋等于驳斥了当下许多名士的观点,口吻中自然流露出一丝丝狂放之意。
濮阳辏У谋砬椋行┠芽础�
他沉默片刻,突然又问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友学既然通读《诗》《论》,想必也能为我解惑其中之意。”
这可是牵扯到具体的学术观点了!
曹朋深吸一口气,“小子以为,学而时习之,重点在于“时”,和“习”,两个字上。什么是学问?小子觉得,学问并非只是读书。学问不是文字!一个人的文章再好,也只能说他文章好;一个人懂得再多,也只能说他见识广博。小子以为,学问,不一定要懂得读书识字。
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对,那就是学问。
《庄子》将有道之人,称之为真人。什么是真人?小子以为,把人作好,就是真……”何为道?子曰:一以贯之。能够秉承如一,勿论艰辛挫折和失败,坚定自己的信念,就是“一,。做到了“一”就是作好了人;作好了,人“才是真正的学问……”所以,学而时习之,小子认为是从生活中时时坚持自己,时时体悟,方能有所获,方能感受快乐!”
濮阳辏В刮豢诹蛊�
不得不说,曹朋这一番话,几乎是推翻了这时代中,大多数人的观念。
听上去有些荒诞,一个不识得字的人,如何能被称之为有学问的人?可转念又一想,曹朋所言,不无道理。
而且,从他这一番话,濮阳辏Э梢钥隙ǎ夂⒆诱娴氖峭ǘ亮恕堵邸罚裨虿豢赡苡写思丁�
曹朋,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羊册镇车马驿时,与司马徽庞季侃侃而谈的那种状态里。
邓稷正好有些乏了,所以走出房间,看到曹朋和濮阳辏Р⑴哦坪跽谔致圩攀裁词虑椤�
不由得心里感到奇怪,因为濮阳辏д飧鋈耍欢问奔涞慕哟ヒ院螅损⒁菜闶怯兴私狻D鞘歉龃庸峭贩熳永锒蓟嵬缸沤景恋娜耍〖幢闶谴鹩ψ鲎约旱哪涣牛а絷'也很少对他和颜悦色。更多时候,邓稷会觉得,濮阳辏Ц静幌氚锼允枪室馄胍堋�
可现在,濮阳辏У奶龋聪缘酶裢庵V兀�
如果坐在濮阳辏Ф悦娴氖悄澄坏笔来笕澹庵痔龋挂膊恢档闷婀帧F阱а絷'面前的是曹朋,一今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能让濮阳辏П硐殖鋈绱酥V氐纳裉攀等玫损⒊跃�
“夏侯,他们在说什么?”
邓稷忍不住拉住门口值守的夏侯兰。
夏侯兰摇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刚才濮阳先生考校阿福,却被阿福一番言论,折服了!”
不可能吧!
邓稷闻听,大吃一惊。
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夏侯兰不要出声,而后轻手轻脚,就靠了上去。
早就听说,阿福曾舌辩司马徽与庞季;早就听说,阿福大局观超强。可说句实话,邓稷对曹朋的学问,并不是太了解。在他看来,曹朋时常会有奇思妙想不假,但学问……”恐怕也不见得如何。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邓稷十四岁的时候,似乎还是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少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以为,其真意是在“朋”,与“远”。这个朋友,不一定是身边的朋友,而这个远,也不一定是地域上的远近。
邓稷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听清楚了曹朋的话语,不禁大惊失色。
我的今天,阿福这孩子也太胆大了吧……”听他这口吻,分明是在讲解《论》。说严重一点,这家伙是在注《论》,你才多大一点,竟然敢讲解论语?若传扬出去,岂不被人骂死吗?
在邓稷看来,濮阳辏Фㄈ换岵淮笈�
哪知道,濮阳辏钦趴贪逖峡恋牧成希辞娜桓∠殖鲆荒ü殴值男θ荩坝蜒В肝牌湎辏 �
差距越来越大,又一次惨遭爆菊。
求月票,求拉荐票”
卷一 第114章 马贼胡班(1/2)
曹朋必须要有感恩之心!
感谢上苍不是让他生在明清时代,而是重生于时局动荡,但文化相对开明的东汉末年……
事实上,如果按照儒家学术的发展,大致上分为四个阶段。
有汉以来,虽有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个阶段,儒学上处于一个摸索和完善的阶段。儒,形成了一个派系,可是还没有达到学术的巅峰。儒者们正在完善儒学的各种经典,于是各种思想,各种注释,在这个时代也就层出不穷。你说的有道理,大家就会赞同。这与出身名气无关,颇有一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气象……这是儒家学派的百家争鸣。
历经五胡乱华,南北对峙。
玄学兴起,佛学渐盛。
儒家文化中,有增添了许多别样的内容。
世家大族玄儒并修,佛儒并修……历经数百年,终于形成了儒家学派的独特体系,而后又经历盛唐时代,将儒学发扬光大。如果说,汉代的儒者是在一种焦虑中探索创新,那么盛唐时期的儒学,则鸟瞰天下,令万国来朝。那时候的儒者,是用一种骄傲和自傲,来看待这个世界。
盛唐之后,则是两宋。
宋代儒者的心态,与盛唐和汉时的儒者有不一样。
他们在彷徨,在矛盾。一方面在文化上极端的高明,一方面在国力和军事上,受到异族打压。
苦闷与自豪交织一处,也就逐渐造成了程朱理学的兴盛。
元以后,有明。
明代的儒者,同样是一个矛盾体。
极端的狭隘和极端的自负,孕育出所谓的清流。
至于清……儒,已经变得奴性,失去了最初儒文化的本质。
如果曹朋生于盛唐,他的言论会遭受鄙薄,甚至根本无人理睬;若生于宋,则会被人耻笑。如果是生于明,他会被冠以大不敬,败类之名。因为他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士大夫的权益。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也敢妄称学问?那又置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于何处?
所以,他必须庆幸!
他生逢东汉末年,这个时局动荡,可学术气氛又很开明的时代。
各种思想正在交汇融合,以至于曹朋勿论说什么,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被世人所看重,敬重。
此时,濮阳辏б巡辉偈怯靡恢挚夹5奶龋囱什芘蟆�
他甚至是在用请教的语气,和曹朋在平等的层面上,进行交流……
也许曹朋并不知道,他这一番言论,会给他的未来,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产生何等变数。
曹朋正在享受,濮阳辏а壑械哪且荒ü刈ⅰ�
“做学问的人,必须要做好准备。准备什么?小子以为,是准备好享受寂寞。”
濮阳辏с读艘幌拢苫蟮目醋挪芘螅却龀鼋馐汀�
曹朋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义之所至,义所当然。仲尼一声寂寞,虽有三千弟子,却不为富贵所动。可以说,他一辈子所做,又有多少人能过理解?就好像他说的那样,三千弟子中,可能只有颜回能够理解他。除此之外,即便是曾参、子贡,谁又这能明白?
可是他还能谨守贫穷,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所以小子以为,仲尼做的学问,是为家国天下,为千秋万代所做。没有人理解,焉不寂寞?
仲尼在著春秋之后,曾说: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五百年,直至五百年后,太公撰写史记,将仲尼列入世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先生,仲尼享受了五百年的寂寞而被人认可。人常说,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若仲尼有灵,知五百年后有人理解他,推崇他,算不算知己?算不算朋友?想必他九泉之下,也会开怀。”
濮阳辏В萘耍�
邓稷也为之动容……
知己啊!
濮阳辏蝗谎鎏煲惶荆叭糁倌嵊兄税倌旰竽苡心阏庋闹海ㄈ换岣痈咝税伞!�
心里面,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
濮阳辏匾匀逭叨院溃泻喽林芾瘢匀衔谴呵锎蠹摇�
哪知道,他读了几十年的春秋,才知道春秋和《论》,竟然要这样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这又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孔仲尼,即便你有三千弟子,谁又能真真正正的了解你呢?
至少,我没有做到。
“这‘人不知而不愠’……”
“够了!”
濮阳辏蝗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