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庄子译注 >

第73章

庄子译注-第73章

小说: 庄子译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 神人:见《逍遥游》。
(12) 真:纯真不伪,《老子》二十一章中“其精甚真”的真。
(13) 至人:见《逍遥游》,其它篇中已多见。
(14) 宗:主宰。以无为宗:指至人即天人。
(15) 本:本根。以德为本:指圣人即真人。
(16) 以道为门:门指天门,万物生死的出入门户。
(17) 兆:指变化兆端是深而难测的。
(18) 恩:恩惠。以仁为恩:用仁来恩惠人民。
(19) 理:治理。以义为理:用义来治理人民。
(20) 行:行为。以礼为行,用礼来教化人民的行为。
(21) 乐:音乐。和:调和。以乐为和,用音乐来调和人民的性情。
(22) 熏然:温和的南风可以化物的样子。
(23) 君子:指辅佐圣王的贤者。
(24) 法;法度。分(fèn),分守。
(25) 名,职称。表:标志。
(26) 参:一作操,比较,检验。验:验证。参验:比较,考验,验证。
(27) 稽:考查,考核。决:断定。
(28) 数:等次。一二三四:指上文的法、名、参、稽。
(29) 百官:指能者。齿:序列。
(30) 事,指耕、织、工、商的职业。常:恒常,不变。
(31) 蕃:繁殖。息:生息。畜:积蓄。藏:储藏。
(32) 民之理:犹民之为道,即民之常情。
(33) 古之人:指古代的圣人。备:完备
(34) 配:匹配、合。神明,指神圣明王。醇:通准。准天地:以天地为准则。
(35) 明:表明。本数:指道德仁义。
(36) 末度:指法度为道的末节。
(37) 六通:指六合,即上下四方通达。四辟:指春夏秋冬四时通畅。
(38) 小大精粗:指万物不论小大精粗。
(39) 运:运行。其运:指帝道圣道运行而天所积。
(40) 摚穑磽|笏而垂绅的儒服。
(41) 道:指言,以上五个道字同。
(42) 中国:指鲁齐卫宋的地区。
(43) 大乱:指战国。
(44) 贤圣:指孔子与其弟子。
(45) 察:通际,一察:一际,指不全。自好(hào):自意不知变,主观自信不变。
(46) 明:知道。


(47) 该:通赅,完备。遍:普遍。
(48) 一曲之士:看问题片面的人。
(49) 判:分割。
(50) 析:离析,割裂。理:常理。
(51) 察:放散。
(52) 寡:少。
(53) 容:包容。
(54) 内圣:将道藏于内心的是圣人。外王:将道显露于外的是王。
(55) 晴:同闇。
(56) 郁:抑郁。
(57) 方,方术。
(58) 反:通返。
'译文'
天下研究特殊学术的人很多,都以为自己的所得无以复加了。古时所谓
普遍的道术,究竟何在呢?回答说:“是无所不在的。”问说:“天道从哪
里降临?地道从哪里产生?”回答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都来原子道。”
不离开道的人,称做天人;不离开道的精髓的人,叫做神人;不离开道的本
真的人,叫做至人。以天为主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见变化兆
端的叫做圣人;用仁恩惠人民,用义治理人民,用礼教化人民的行为,用乐
来调和人民的性情,表现温和而仁慈的叫做君子;以法度作为分守,以职称
作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会计作断定,它们的等次分一二三四,百官以
这些相为序列,百姓以耕、织、工、商的职业为常务,以衣食为主,繁殖生
息,积蓄储藏,老弱孤寡放在心上,都有所养,这是治理人民的道理。古时
的圣人是很完备的了,他们配合神圣明王,以天地为准则,养育万物,调和
天下,恩泽百姓;不仅通晓道的根本,而且维系于法度的末节,上下四方通
达,春夏秋冬四时通畅,小大精粗,帝圣之道的运行无所不在。那些明显表
现于制度的,旧时法规世代相传,史官还记载很多。那些保存在《诗》、《书》、
《礼》、《乐》的,邹鲁的士绅儒者先生们大多能明白了。《诗经》是表达
志向的,《书经》是记载政事的,《礼》是规范道德行为的,《乐》是陶冶
情操的,《易经》是预测阴阳变化的,《春秋》是讲述名分的。这些数度散
布于天下而设置于中国,百家学说时常宣扬它。战国天下大乱,贤圣不能明
察,道德规范不能统一,天下的学者多是各得一偏而自以为是。就象耳口鼻
都有它的知觉功能,而不能相互通用。就象百家众技一样,都有所长,时有
所用。虽然如此,但不完备又不普遍,是看问题片面的人。分割天地的完美,
离析万物的常理,放散古人的全理,很少具备天地的完美,不能相称于天道
地道的包容。所以内圣外王的道理,幽暗不明,抑郁不发,天下的人各自以
自己想法为自己的方术。可悲啊!百家皆各尽迷途而不知返,也就不能合于
大道了!后世的学者,不幸在于不能看到天地的纯真,不能看到古圣人的全
貌,道术将要为天下所割裂。
不侈于后世
(1)
,不靡于万物
(2)
,不晖于数度
(3)
,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

(4)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
(5)
。为之大过
(6)

已之大循
(7)
。作为《非乐》
(8)
,命之曰《节用》
(9)
;生不歌
(10)
,死无服
(11)



墨子泛爱
(12)
、兼利而非斗
(13)
,其道不怒
(14)
;又好学而博,不异
(15)
,不与
先王同
(16)
,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
禹有《大夏》,汤有《大■》,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庐》
(17)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
(18)
,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
(19)
,诸侯五重,大夫三
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
(20)
,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
(21)
,以为法式
(22)
。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
(23)
,虽然,
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
(24)
,其死也薄
(25)

其道大觳
(26)
;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
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
(27)
,其去王也远矣
(28)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
(29)
,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30)
。名川三
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
(31)
,而九杂天下之
(32)
;腓无胈
(33)

胫无毛
(34)
,沐甚雨
(35)
,栉疾风
(36)
,置万国
(37)
。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
如此
(38)
。”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
(39)
,以跂 为服
(40)
,日夜不休,
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相里勤之弟子
(41)

五侯之徒
(42)
,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
(43)
,俱诵《墨经》而倍
谲不同
(44)
,相谓别墨
(45)
,以坚白同异之辩相皆
(46)
,以觭偶不件之辞相应
(47)
,以钜子为圣人
(48)
,皆愿为之尸
(49)
,冀得为其后世
(50)
,至今不决
(51)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
(52)
,其行者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
(53)

胫无毛相进而已矣
(54)
。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55)

将求之不得也
(56)
,虽枯槁不舍也
(57)
,才士也夫
(58)

'注释'
(1)侈:奢侈。不侈句:不以奢侈教育后世。指墨家违背周道而用夏政。
(2)靡(mí),浪费。不靡句:不浪费万物,指墨家的节用说而言。
(3)晖(huī):目光,炫耀。数度:数指法律条丈。度指法度。不晖句:指墨家的非乐、薄葬
而言。
(4)绳墨:绳指取正的工具,木匠用做取直的墨线,这里指规矩。矫:励。自矫:自己勉励自己。
(5)墨翟:战国初年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禽滑厘:墨子的弟子。风,风教说(yuè):通
悦。
(6)大:同大。
(7)已:止,停止而不为。为之大过:指泛爱、兼利而言。大:同大。顺:一作循,不及。已之
大顺,指非乐、节用。
(8)非乐:墨子提倡非乐,作《非乐》篇。
(9)命:叫做,称为。节用:墨子提倡节用,作《节用》篇。
(10) 生:活着。
(11) 无服:不穿礼制上规定的丧服。死无服丧。
(12) 泛爱:即兼爱,爱一切人。
(13) 兼利:使一切人都得到利益。非斗:指非攻,反对非正义的进攻。墨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
而反对非正义的大国攻小国、大家攻小家的侵略战争。而主张并参加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14) 怒:怨怒。
(15) 不异:指尚同而言。
(16) 先王:指黄帝尧舜禹夏商周诸帝王。


(17) 《咸池》至《武》,皆为五帝三王时的乐曲。
(18) 有仪:有度。
(19) 椁:外棺。重:层。
(20) 独:唯独。
(21) 桐:桐木。
(22) 法式:效法的样式,榜样。
(23) 末:同莫,各本作未误,败:同毁。
(24) 勤:勤劳。
(25) 薄:瘠薄。
(26) 大:通大。觳(què):刻。
(27) 离:(lì)通丽,依附。
(28) 王:指外王之道。
(29) 湮:同堙,塞。
(30) 四夷:四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31) 橐(tuó):盛土的器具。耜(sì):掘土工具。
(32) 九:本作鸠,聚集,杂:同匝,合。九杂:聚合。
(33) 腓(fei):腿肚子。胈(bá):汗毛。
(34) 胫(jīng):小腿。
(35) 沐:沐浴,淋雨。甚雨:暴雨。
(36) 栉(zhì):梳头发。
(37) 置:建立,设立。万国:许多地方。
(38) 形劳:身体劳苦。
(39) 裘:兽皮。褐:粗布。裘褐:粗衣。
(40) 跂(qí):通屐,木鞋。 (jué):草鞋。
(41) 相里勤:墨子后学,为南方之墨学的代表。
(42) 五侯:墨家弟子姓五名侯。
(43) 苦获、已齿、邓陵子:皆墨家后学。
(44) 倍:通背,背离。谲(jué):矛盾,相反。
(45) 别墨:墨家中的非正统的派别。
(46) 坚白:见《齐物论》注。訾(zǐ):诽谤,非议。
(47) 觭(jī):通奇,单数。偶:双数,仵(wǔ):通伍,合、同。应:应对,对答。
(48) 钜:同巨。钜子:后期墨家团体的首领。
(49) 尸:尽死。
(50) 翼:希望。
(51) 决,决定。
(52) 意则是:用意是对的。
(53) 相迸,相互争进。
(54) 天下之好:爱天下。
(55) 求之:救助天下。
(56) 舍:合弃。
(57) 才士:指贤能之士。即国家的有用人才。
'译文'
不以奢侈教育后世,不浪费万物,不炫耀于等级制度,用规矩勉励自己


而备于当世之急务,古代的道术存在于这方面的。墨翟、禽滑厘听到这种治
学风气就喜欢它。实行泛爱兼利太过分了,非乐节用也大过分了。作《非乐》
篇,讲《节用》篇,活时不唱歌,死时无丧服。墨子泛爱一切人,使一切人
都得到利益而反对侵略战争,他讲对人不怨怒;他又好学而博闻,主张大不
异的尚同,也不求与先王相同,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黄帝时有《咸池》,
尧时有《大章》,舜时有《大诏》,禹时有《大夏》,汤时有《大■》,文
王时有“辟雍”的乐章,武王、周公时作《武》乐。古代的丧礼,贵贱有不
同的制度,上下有不同的等次,天子的棺椁七层,诸侯五层,大夫三层,士
二层。现今墨子唯独主张生时不唱歌,死时无丧服,桐木棺材只三寸而无外
椁,作为效法的样式。用这种主张教人,恐怕不是爱人;用这种主张自行其
事,当然也不是爱护自己。莫毁墨子的学说。虽然如此,当唱歌时而反对唱
歌,当哭泣时而反对哭泣,当奏乐时而反对奏乐,这样果真合乎人的感情吗?
人活着时勤劳,死后那样瘠薄,他的学说太苛刻了;使人忧伤,使人悲哀,
他的主张难以实行,恐怕这种主张不可以成为圣人之道,违反天下的人心,
天下人不堪忍受。虽然墨子能独自实行,然而他把天下人又能怎样呢!背离
于天下的人,这种做法离开外工之道也太远了。墨子宣扬说:“过去大禹堵
塞洪水,疏通江河,而沟通四夷九州,大川三百,支流三千,小沟无数。禹
亲自拿着盛土的器具和掘土的工具,而聚合于天下的河流;累得腿上没有肉。
小腿上没有汗毛,暴雨淋身,疾风梳发,安定了万国。禹是个大圣人,他身
体为民劳苦到如此地步。”使后代的墨者,多用粗布做衣服,穿着木屐草鞋,
日夜不息,以吃苦耐劳为准则,有人却说:“不能这样,不是禹的道,不足
以把他称为墨者。”北方墨者相里勤的弟子,伍侯的门徒,南方的墨者苦获、
已齿、邓陵子一派,都诵读《墨经》,然而却相互背离相互矛盾不相同,相
互指责对方是“别墨”;以坚白同异的辩论相互诽谤非议,用奇偶不合的言
论相互应对;把巨子当作圣人,却愿意为他而尽死,希望为他的后世继承人,
但至今没有决断。墨翟、禽滑厘的心意是好的,但他们的作为却是错的。他
使后代的墨者必定要刻苦自励,搞得腿上没有肉,小腿上没有汗毛,相互争
进罢了。这样乱天下有余,治天下不足。虽然这样,墨子是真想把天下治理
好的人,即使求之不得,虽然累得形容憔悴不堪也不弃自己的主张,真是一
位治国的贤能之士啊!
不累于俗
(1)
,不饰于物
(2)
,不苟于人
(3)
,不忮于众
(4)
,愿天下之安宁以
活民命
(5)
,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6)
,以此白心
(7)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
钘、尹文
(8)
,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
(9)
,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10)

语心之容
(11)
,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
(12)
,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

(13)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

(14)
,虽天下不取,强联而不舍者也
(15)
,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
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
(16)
,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
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做乎
(17)

救世之世哉!曰:“君子不为苛察
(18)
,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
明之不如已也
(19)
,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
至是而止。
'注释'


(1)不累于俗:即《逍遥游》中所说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意思。累,牵
累。
(2)不饰于物:即“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意思。饰,掩饰。
(3)刘师培、章炳麟谓苟作苛,不可从,不苟于人:指下文的“强聆而不舍”而言。不苟,不苟
从。
(4)忮(zhì):违逆,刚愎。即《齐物论》“大勇不忮”之忮,亦即下文的“以聏合欢,以调海内”。
(5)安宁:没有战争。活民命:保住人民的性命。愿天下句,指的是禁攻寝兵的意思。
(6)人我养毕足而止:指的是情欲寡浅的意思。
(7)白心:纯洁内心,指扫除欲念,抱虚守静,修养内心。
(8)宋钘:即宋荣子,详见《逍遥游》注。尹文:姓尹名文,齐国人,稷下派人物,著有《尹文
子》上下篇。
(9)华山之冠:象华山那样上下均平的帽子。郭象《注》“华山上下均平”。成《疏》、《释文》
亦略同即指心地均平象华山之冠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