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

第26章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第26章

小说: 325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总值增长幅度的96%。政府开支的将近一半是购买商品和劳务,其他则属于对不同社会集团的收入调节,通过家庭津贴、养老金、退伍军人津贴、医疗保险、地区发展计划对个人和地区收入进行重新分配。联邦政府在通讯、交通和社会保障方面扩大了投入力度,而各省则着力改善教育、医疗、住房和公路状况。各级政府增设机构,提供更广泛的公共服务。1960~1980年,联邦政府的开支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上升到16%,而各省和市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将近一倍,由16%增加为30%。高鉴国,同前引书,第69页。    
    联邦和省级政府所属的公共公司是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部门之一。这类公共公司有自己的董事会和管理机构。政府通过这类公共公司而不是由政府机构本身,承担私人公司所不愿意从事的一些服务领域。这些公司的相对独立运营,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行政干预。最早的公共公司成立于19世纪,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规模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立的大量公共公司在战争结束后被解散。最有名的联邦公共公司有加拿大全国铁路公司(成立于1919年)、加拿大广播公司(1936)、加拿大航空公司(1937),省属公共公司有安大略水电公司(1906)、马尼托巴电话系统公司(1908)等。现在各级政府拥有或控制的公共公司为230个,所雇用的职工不到全国就业总人口的5%。但这些公司拥有加拿大将近l/4的总资产。国家公共公司在整个经济领域各个部门的分布很不平衡:在1983年电力部门中公共公司占雇用职工的80%和总资产的95%;在通信部门分别约占42%以上和28%;在交通部门分别占将近50%和40%。Brooks;Stephen;opcit;pp167~168    
    政府工作人员的积聚和公共公司的不断繁荣,无疑使得加拿大的社会结构更加趋于稳定。他们以不多的人口份额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较大的比重,这必然导致这些国家雇员和准国家雇员找到新中产阶级成长的理想起点。    
    


第七部分:加拿大 新中产阶级的多维重塑五新中产阶级和中心城市的重构(1)

    回到文初所提到的故事中,戴维·雷征引这个城市建设的事例,是试图从经济、文化、政治学等诸多学科方面,描述加拿大八十年代都市化时期的社会图景。本文有关新中产阶级和中心城市的重构的综述,除注明外,均编译自Lay;David;opcit。    
    当此之时,加拿大中产阶级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社会面临着三大转型: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从福特主义时代(Fordist)转向后福特时代,从现代社会转向后现代社会。在社会发生转向的同时,城市的人群构成发生了大的分野,专业性的经理层人员占据了城市工作人口的30%,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新中产阶级人群,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加拿大各个都市的面貌。    
    加拿大1970年代产生的新的社区体制,发生于所谓的“第四等级区住所”(quaternary),环绕着这个新的区域,整个商业区形成了一个为低工资水平和低购买力水平人群提供缓冲的内城市(inner city),在这个内城市中,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和城市居民的改迁,这种社区已改变成一种共管公寓。这些以往被工业和化工厂的化学光雾笼罩和折磨的社区,不仅破乱不堪,而且曾经备受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冷遇;但是在新中产阶级人群崛起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机遇下,它们得到重新改造,并成为房地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个新的机遇也是新都市化的转机。城市化的过程造就了一个新的政客阶层,由这个阶层组成的政府采取了高参与度、接近性的政策,不断提出具体的城市改建措施,改造旧的内城市,并且将大量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中产阶级人群引入该社区,社区于是开始了“城市贵族化”的过程。    
    生活在这个社区中的“贵族”(gentry)并不是均质的单一阶层。这里没有单一的意识形态,也没有单一的意识形态可以塑造的单一城市性格,这里涌动的是一种折衷的多元。发生在这个时期的城市改建和结构转型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环保主义、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学生运动、反文化运动以及嬉皮士运动。在这种民族心态下,一种潜在的力量试图改变整个城市的图景,将这个城市改变成一个对“工业化城市的诗化欣赏”。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审美的蛊惑。    
    发生在加拿大诸城市的城市地理变革是后工业化时代、后福特时代下的一个小气候。在这方面,丹尼·贝尔曾经提出过他的一个论断:现世社会正在进行着一种转变,转变成一个由白领阶层掌握的职业性、专业性的科层社会,过去的工业化的生产型机构已在这个过程逐渐衰落,转而由文化型、专业性的科研机构控制整个社会。这些新阶层包括专门的技术人员、经理人、知识阶层,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连带紧密的社会聚合体。该社会对先锋艺术的亲和以及对视觉性感官型的艺术的容忍,逐渐使得这个社会不断消解来自媒体、社团、政府的影响,熔铸出一种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文化。    
    戴维·雷从1980年代加拿大的经济情况入手,详述了该时期加拿大的经济变动:1982年,加拿大的国家经济遭遇大萧条,在35万普通工人失业的同时,第四产业的人员却保持了93%的增长,每6人当中就有4人被重新雇用,第四产业的主要门类(如职业性专门型部门、管理型部门、经理层部门和技术型部门)在这一萧条时期的就业增长率为265%。    
    戴维·雷称产生于第四产业的这个阶层为新中产阶层,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该阶层包括了所有的管理型阶层和技术型社会聚合体,这个阶层作为文化的新阶层,他们有着特殊的社会观念和城市意识;他们的这些特殊性不断地定义着新的城市地理。    
    从一系列加拿大大都市(如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渥太华以及哈利法克斯等)来看,都市的贵族化和布尔乔亚化是新城市运动的关键词。    
    以新城市运动的一个代表——温哥华的Fairview社区的整体改造为例:不断有新的高阶层的人员入住该社区。这些新住户大多数为专业性、经理层人员,他们大多在城市商业区的公共部门工作,如教育、医疗、政府部门等等。这些人当中,年纪大多在35岁上下,处在事业发展的中期。    
    戴维·雷指出,这种转变并非局限于温哥华,在当时许多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均有所体现。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多伦多、蒙特利尔以及加拿大中部城市当中,城市化的重点是改建原有的木质结构的房屋而不是拆迁重建。在大城市当中,这种城市升级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举例说:在伦敦,旧有的私房租赁方式被抛弃,新采用的共管公寓形式启动了1966~1981年房屋建设基金的45%。在70年代末期的纽约,由于贵族化过程的影响,每年有10000~40000户的原租赁住户被改迁。简而言之,原有的都市内城市不再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庇护的缓冲区。    
    


第七部分:加拿大 新中产阶级的多维重塑五新中产阶级和中心城市的重构(2)

    夏考尔老太太的故事,昭示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屋的改建过程,而且是一个大都市的民族心态史的变迁。显然,当时,加拿大大多数市民都拥护“适合居住的城市”这一理念,因为更多的人看到了福利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好处。这些人群受到良好的教育,通常是职业化、经理层人员出身,受聘于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职业大多为教师、社会工作者、建筑师、律师;这些文化背景和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个阶层的人员并不完全是上文提到的迁入社区中的中产阶级。诚然,共管公寓的居住者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属于白领阶层,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私有行业的业主,更倾向于关注私有行业利益。而这里提到的自由主义者,恰恰相反,大多受聘于前文所述的公共或准公共部门,他们尊重城市的旧有遗存,并相信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并非政府的单方责任。但这两个阶层都有一个共同点:向往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享受中心城市的大都市生活。    
    发生在加拿大主要城市的运动是有关社会、城市空间和政治的多维重塑,它可以被纳入更宏阔的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价值观转变的过程之中。这期间,一系列的运动定义了该时期:环保主义、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学生运动,特别是发生在1968年巴黎的学生运动以及发生在西方世界二战后的反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正是这种繁荣招致了世人对它的批评。    
    这样的情形似乎准确地回应了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化理论:在分析1970年前后美国社会结构的转变时,丹尼尔·贝尔发现了正在形成的潮流——社会的职业结构逐渐被一个白领阶层的人群所垄断。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专业化的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取代工厂成为最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伴随这一趋势而产生的大量专业化职业者,如经理层人员、教授、技术工人,逐渐享有与其地位和身份相当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客观上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特权群体并直接影响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后福特主义问题,是与新中产阶级和后现代城市问题相关的问题。戴维·雷认为,后福特主义的理论着眼点为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与之相比,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多得益于社会哲学和文化政治学等领域的知识。如果说后福特主义对于当时社会的论述藏于宏观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之下的话,后现代城市的理论则完全彰显出来,直接描摹出它对于都市图景改造的事实。    
    戴维·雷认为,在与20年代发生在欧洲的社会危机搏斗的同时,现代运动的领袖们一直醉心于乌托邦式的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二战之后,城市高楼林立、公路纵横,城市的图景被标准化的生产线文化所改造,城市封闭、拥塞、密集。福特主义建筑形式在60年代仍然没有消亡,由于当时福利国家政策的形式渗入大都市地区特别是商业区和内城市,该区域又正在进行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这使得都市的构建整齐划一,城市建筑呈现同质化的特点。如果韦伯在理性化的社会发展和日益空洞化的日常生活两者之间划上一个等号的话,这种现代都市的构建几乎已将现代社会的祛魅过程刻写下来,成为一个标准的城市范式。    
    而总结起来,造成福特主义衰落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福特主义对大众消费拉动乏力,这是因为大众抵制统一化的大众生产的产品;在城市建设方面,福特主义同质化、单面向度的城市观已经过时,这种城市建设理念常常忽视、有时甚至是完全摧毁蕴涵当地城市传统和文化的建筑。    
    对于20世纪以来大都市结构转变的论述,不同的学者侧重点各不相同;在都市社会和都市空间的转变的普遍性这一方面,均能达成共识。一般认为,在阶级、性别、种族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总的说来,来自三个方面的片断研究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理论,它们是: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研究,后现代社会的研究,以及对社会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社会的转变的研究。三者的研究针对的是改变整个城市面貌的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转型等诸多方面,关注的都是贵族化过程的重要历史时期1965~1975年。    
    这三种理论都认为,尽管社会转型的最终样式受当地具体情况的影响,但是,它们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在诸多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找到相类似的表现。这种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都市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城市发展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之一就是表现在西方大城市当中的贵族化。    
    显然,这里所展现和分析的加拿大都市地区的图景,是新中产阶级崛起和中心城市重构这个世界浪潮的一部分——或许,也是最为有力的一部分。    
    


第七部分:加拿大 新中产阶级的多维重塑六削减福利与全球化时代的阶级平衡(1)

    大约20年过去了。从全球角度看,福利型国家政策在最近的10多年间走到了它的福祸相依的转折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着全球化、知识化浪潮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在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的同时,失业问题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失业规模大,失业率高;结构性失业是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失业具有非周期性;失业的范围广。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995年上半年,美国失业人数已从1990年的687万增加到767万,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估计,算上隐性失业的人数,美国失业人数至少有1300万。欧盟自从1992年以来,平均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至1999年上半年,失业率高达114%,失业人数达到1800万。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1999年上半年,日本的失业率达到5%左右,这是日本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失业不只限于“下层阶级”,包括白领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相当数量的成员也面临着失业的考验。受自动化浪潮影响最大的是蓝领和白领工人,而现今掀起的企业改革风潮,影响到了社会的中间阶层,威胁着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群体——中产阶级。西方企业正在迅速地改革其组织结构,以使其适应于微机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取消了传统的管理层次,缩小了工种分类,缩短了生产和分配流程,简化了行政管理,其结局就是大量的管理人员失业。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约裁减了150万个中层管理职位,进入90年代,裁员已延伸到中上层的管理人员。宋波:《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政策及启示》,重庆:《改革》2002年12月17日。    
    而在加拿大,1990年代,联合国专家批评说,加拿大的失业率高达112%。而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失业率为74%,加拿大政府开支的81%用于失业,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4倍。而且,加拿大的收入分配太不平等,分配差距小于美国和法国,但超过日本、瑞典和挪威。加拿大20%的最高收入者是最贫困者收入的7倍,而在日本最高收入者平均只是最贫困者收入的4倍。高鉴国,同前引书,第130页。    
    最近的4年间,加拿大的失业率有所下降,最新的统计表明:2004年底的失业率有望回落到7%(参见图6…1)。但最高也曾时常达到8%以上(2001,2003)。图6…1加拿大2001~2004年失业率的变动资料来源:Statistics Canada;CANSIM。    
    失业率在1990年代升高的原因何在?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经济学家迈克尔·沃克认为对加拿大失业政策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我们对人们成为失业者支出得太多”。高鉴国,同前引书,第130页。对于这样的结论,尽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