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给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数次参观中国军队,希望解开他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装备如此差劲的军队却有如此之强大的战斗力?他最后的答案就是:“不要试图进攻中国!谁进攻中国谁就会倒霉。”
不怕鬼,不信邪,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是我们面对困难应该具有的态度。它需要我们积极动脑,想尽一切办法,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托辞。“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只能使事情画上失败的句号,“不信邪”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不信邪”,就要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是工作的动力,会使行动更加果敢、有力,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都立志于青年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
“不信邪”,还要在危机来临时敢于打破固有的规则,灵活应变。不要以为经验万能,现代社会的变化之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像,照搬以往的经验都可能出错。所以在工作中,要有一种顶住压力、敢于实践新想法的精神。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9节 精气神
强者心态是任何成功的团队和个人都不能缺少的。保持强者的心态,总有一天就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中国文化的5000多年里有4800多年一直是在这个世界上领先的。中国文化5000多年里有4800多年中国人是激情昂扬的。然而自1840年开始,我们的民族曾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受尽侮辱和欺凌。
是什么力量使红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中国?是什么力量使中国人能够重新站直身躯?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军队无往而不胜?是什么力量使我们抛弃自卑,砸碎“东亚病夫”的招牌,重燃在竞技场上夺冠的信心?是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精气神儿。当几十万人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同一个崇高的正义目标而会聚在一起时,那将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激励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江泽民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精神长河,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果停滞了、僵化了,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永葆生机与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战争的历练,红军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红军的浩然正气,即是红军精神的具体表现,这主要包括:骨气、志气、正气、勇气、土气、王气。
骨气
红军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但红军从没有屈服过,这就是骨气。红军战士的一生,就是挺起脊梁、进行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
骨气,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的道德精神品质。毛泽东曾经在文章中写道:“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中国人的骨气。
一个国家要有骨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支军队要有骨气,一个人更要有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绝对不能无傲骨。一副铁骨,一身正气,就能利利索索地撑起一个“人”。
志气
中国人是最讲志气的,“穷也要穷得有志气”、“有志不在年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有志者事竟成”。志气,就是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大部分红军战士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什么学历,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们都胸怀大志,都有自己人生的目标,百折不回,力求实现。毛泽东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毛泽东早在少年时代就树立的伟大志向。正是这种志向,给了他前进的动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正气
红军是正义之师,打仗也师出有名,得到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这是革命胜利的保障。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以正义的旗帜去挑战邪恶,最后失败的一定是邪恶。红军的浩然正气来自于他们崇高的理想,来自于他们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为人类解放而战斗的高尚道德情操。这决不仅仅是句政治口号,而是贯穿于他们的整个思想,时时体现于他们的行动之中。
勇气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史诗般的军事壮举和奇迹,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任何没有参加过长征的人都不能真切地体会。然而,红军最终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切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完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只因具有这种大无畏精神的领导者和红军战士,才能谱写出一曲曲胜利的凯歌,才能战胜远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
土气
红军是一支“土里土气”的军队,它的领导者和士兵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同时他们也最大限度地依靠了农民,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虽然身上的装备落后,各种物资十分短缺,但有了农民的支持,他们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红军的土气,还表现在他们的战略战术上,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彻底摆脱了李德、博古的教条主义错误,放弃了照搬西方特别是俄国的革命经验,做到了完全从中国国情出发,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战争方法,始终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游击战、蘑菇战、麻雀战、地道战、农村包围城市、民兵制度、诱敌深入等,正是这些土办法,正是这些“土八路”,把日军赶回了岛国,把国民党军队赶出了大陆,把美军赶出了三八线。胜利正是来自这些土办法。
王气
王者之气,以德服人,这是一种典型的强者风范。从武器装备上比较,红军的确是弱者,但红军从来不以弱者自居,因为强者心态是任何成功的团队和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一个团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看其具有什么样的心态。强者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
一个团队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在与对手竞争时击败对手,壮大自己的实力。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有为王的野心和雄心。在与对手竞争时,就要以强者自居,具有强者所应该具有的冷静。可以被对手击倒,但一定要爬起来;可以被对手打败,但一定不能被自己打败。保持强者的心态,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10节 革命乐观主义
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有了坚定的信仰,有了革命的激情,有了强有力的执行,红军就有“一定能胜利”的自信,这就是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人所罕见的,没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像的。
1928年红军的粮食短缺问题开始显现,一个80人左右的连队,一餐饭只有3斤米,红军只能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红军当时有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条件虽然艰苦,可红军将士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果没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绝对不敢仅凭区区700多人的队伍,就把红旗插上井冈山。如果没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也就不会相信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革命乐观主义,并不是盲目的乐观。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前途的远见卓识的基础上,是科学的、革命的乐观主义。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正义的力量必然战胜邪恶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毛泽东曾经说:“不论在自然界和在社会上,一切新生力量,就其性质来说,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的数量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因此,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
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红军把溃败转变成胜利。建国后,我们的国家一片废墟,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国家的。没有乐观精神,我们不可能取得现在这么大的成就。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役,乐观精神能让我们在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面对困难,乐观主义精神还能让人多一分镇定和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不管面对任何风浪,都可以好似闲庭信步。镇定从容是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自信乐观的外在表现。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无须逃避。既来之则安之,慌乱于事无补,反而自乱阵脚。
乐观并不是轻松,不是坐等,也不是遇到事情只往好的方面想。乐观主义者,可以忍受失败,可以忍受别人的讥笑,他们心中只装着那个最终的目标,并且坚信胜利一定属于自己。成功的路上,有许多小失败排列着,可最后的成功一定是排列在这些一连串的失败后面。从许多小失败里面找出教训,尽量地利用它,向前猛进,这是成功者需要做的。而这种“尽量地利用”,唯有抱乐观主义的人才能够办到。
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的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的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的人讥诮他;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他们是在发疯。红军当初说要拯救中国时,又会有几个人相信呢?
你所做的工作越伟大,所受的嘲笑和讥讽也就越多,所受的反抗也越厉害。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1节 伟大的奇迹,伟大的团队
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无论什么时候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和在经受百年苦难之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这是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两个事件。它是伟大的革命,是伟大的史诗;它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完成这些成就的,是一支卓越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及其后继者。如果我们把红军作为一个团队来看待,那么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任何团队都不能相比的。〓
如果说它创造的不是奇迹,如果说它取得的成就不够伟大,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二支红军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与经历过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上“滑铁卢”的美国军队相比,红军更配得上“长胜之师”这个称号。
红军的长征,被称为影响世界命运的英雄史诗,被称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被称为人类在极地中寻求生存、绝境中夺取胜利的绝唱。长征是伟大的胜利,但红军却认为那只不过是他们“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长征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就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
长征,就像一个标尺,测量出了人类到底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长征,代表着一种精神,它是红军精神高度浓缩的精华。当我们把红军和长征上升到一种精神的高度,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就可以创造任何奇迹。而这种精神,可以为任何团队提供奋斗的动力,学习的榜样。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红军,作为一个团队已经成为历史。解放军,作为它的后继者,仍然像当年的红军一样伟大,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已经有了将近80年的历史。在这近80年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伟大的实战成就,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些精神财富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具备的一些核心特征。
首先是坚定的信仰。客观地说,红军的装备又土又落后,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发饷了,而他们面对的苦难却又是巨大的。这种客观条件,对其他团队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不要说争取胜利、取得成功,即使是起码的生存都不可能。但红军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绝对离不开坚定的信仰。红军的信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更来自对解放受苦民众、拯救中国的信念。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对自己必定胜利的信仰。没有对胜利的坚定信仰,他们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的磨难和考验。
一个团队无论信仰什么,首先它必须是有信仰的,而且这种信仰必须是坚定不移的。有了这种信仰,这个团队就可以面对一切,就可以创造奇迹,甚至可以说,有了坚定的信仰,奇迹也就不算是奇迹。
其次是奋斗精神。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皆需要通过奋斗得来,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也不会自己到来。在自然界,动物们每次得到食物,都要通过搏命,因为没有一个生命愿意被吃掉,也没有一个生命愿意被饿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都是红军的优秀传统。就像中国神话中的“愚公移山”,红军与天斗,与地斗,与时间斗,与敌人斗,也与自己斗。奋斗精神,既是竞争精神,也是战斗精神,更是拼搏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无论什么时候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
第三是绝对的服从与执行。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优秀的人才重要,正确的战略重要,完善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也重要。但这些都是先决条件。只有团队所有成员绝对的服从与执行,才能把这一切资源、力量整合起来,才能把战略变成现实。所以在团队中,服从与执行才是最重要的。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红军战士的服从命令精神更是举世无双。命令就是一切,即使是要他们为了掩护别人而去牺牲自己,他们也绝对地服从。有效的执行是建立在绝对服从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