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红军精神 >

第5章

红军精神-第5章

小说: 红军精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仅是联邦快递,所有的著名企业,无论是否明确,“平等理念”都已经成为了其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软作为一个企业,已经取得了他们所能取得的所有成就、荣誉、利益,但微软从来没有停滞。不断创新,不断前进,是微软永恒的主题,因为微软永远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微软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才,不只是因为它的名气和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微软内部那种“所有人绝对平等”的企业文化。在微软公司里,每一位员工(包括刚刚进公司的大学生)都有一间约11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的设施完全相同,比尔·盖茨本人也不例外。为了确保每一个办公室都拥有一个朝外的窗户,公司有意把办公楼设计成“星形”布局。他们的停车场也没有领导者和普通员工的区别,所有人都可以把车停在任何一个车位,谁都没有特权。    
    如果一支军队能够攻城掠地、百战不殆,它最大的特征就应该是人和。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同样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来自于平等!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5节  领导干部要带头

    一个团队的执行是否有效,领导带头是关键;成员全部参与是基础。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红军极力要求和国民党军队组成抗日联盟,去前线参加抗日战争。然而,蒋介石在红军改编的问题上百般刁难,甚至要求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这些要求遭到了大部分战士的反对,许多战士不能容忍红军的红五星换成“白军”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这颗五角星,伴随他们经过了多少生死之战,消灭了多少国民党军队,多少战友为了这颗红星而壮烈牺牲。可如今却要他们摘下红五星,换上蒋军的帽徽,想不通!    
    面对这些问题,朱德、贺龙、刘伯承、罗荣桓等高级将领带头做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贺龙在一二○师誓师大会上说:“现在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这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是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1937年9月6日,一二九师在陕西省泾阳县石桥镇冒雨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师长刘伯承将头上的红军帽摘了下来,他缓缓地抚摸了一下红五星,说道:“不管戴什么帽子,不管穿什么衣服,我们的心永远是鲜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说罢,他将缀有国民党党徽的军帽迅速戴在头上,然后发出命令:“下面,我宣布:换帽子!”随着刘伯承一声令下,全师指挥员和战士一起戴上了准备好的灰色军帽。    
    许多老红军在后来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这次改编事件,足见这件事对红军将士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当时,如果没有将领们从大局出发,为战士们作出榜样,红军的改编可能会半途而废,这对抗日战争局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红军的领导干部们,不仅在这种思想工作中起到了模范作用,在战斗中,他们更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一般的军队作战,领导者都是在后面督战,可红军的指战员却正好相反,一句“同志们,跟我冲”,并不是虚假的套话。    
    一个团队的执行是否有效,领导带头是关键,成员全部参与是基础。领导者与普通成员都是团队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领导者和普通成员的职责是不一样的,领导者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团队、制定战略,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带头执行,为团队成员作出表率。    
    有人说,官好当,兵难带。可在红军中,是官难当,兵好带,难还是难在干部。红军的领导者们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兵好兵孬看干部。有带头冲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部队好的战斗作风,是靠好指挥员带出来的,是靠打仗打出来的。领导者的带头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干部是战士的带头人,干部们领错了路,战士们就会跟着走错路。这一点在红军作战中,就如同真理一般正确。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长征开始阶段的盲目行军所造成的损失,从根本上说,就是领导者的错误。    
    自从毛主席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无论如何艰难困苦,红军屡次经历挫折而打不散,长征途中敌人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右倾分裂等,之所以都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这一点对现代企业的借鉴作用不可低估。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领导不是地位、特权、头衔或金钱,它是责任。”在一个企业和团队里,领导者的工作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位和权力,而是因为他们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为手下的员工作出了表率。    
    真正的领导者不是高高在上随便指挥,而是像员工一样解决问题。他来自基层,并且决不离开基层。和管理者不一样的是,领导者是团队中的一员,当成员们感觉不到有领导者存在时,这时的领导者才是最佳的领导。他不仅做着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自己的成员应该怎么做。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6节  制度是战斗力的保障

    团队是一个集体,是所有团队成员的集合。从一盘散沙到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靠的就是制度。    
    从“支部建在连队上”到“党指挥枪”,从“政委负责制”到“根据地制度”,从“民主集中制”到“统一思想”,红军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各种制度的逐步完善,也成为红军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最根本保障。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说,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之上的。虽然在一个团队创业之初,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至关重要,但对于那些目标远大的团队来说,必要的制度建设绝对不能缺少,这是红军从刚开始建立时就明白的道理。    
    团队是一个集体,是所有团队成员的集合。从一盘散沙到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靠的就是制度。制度就是团队的骨骼,在完善、健康的骨骼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这样整个团队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机体。从外部来看,团队是一个整体;从内部来看,团队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这就是制度起到的作用。    
    支部建在连队上    
    1927年,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红军提出了“支部建在连队上”。这一制度,既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也对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支部建在连队上,就确保了政治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红军战士明白了自己的革命宗旨和崇高意义。红军打到哪,就宣传到哪。把革命的目的、目标及措施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给苦大仇深的农民听,很好地发动了群众,使革命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企业同样需要宣传,它必须用最有效的办法让所有员工了解企业的宗旨和目标,也必须让目标客户群和目标市场了解它的产品和服务。    
    政委负责制    
    一个团队有两套领导班子,这在世界上任何团队里都不可能见到,这是中国共产党自红军创建以来就一直坚持的制度。一套党的班子,一套军事班子,政委主要负责思想方面的工作和一些战略计划的制定,军事班子负责具体的执行。两套班子不仅没有矛盾,还能很好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这种领导体制的设立,使红军中出现了许多生死搭档,例如贺龙和肖克、刘伯承和邓小平等。    
    建国以后,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实行的是政企两套领导班子,这种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作用是积极的。目前,国有企业开始改制,这种制度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但这种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确保了团队成员思想的高度统一。只有思想的统一,才有行动的统一,才有执行的统一。    
    根据地制度    
    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红军先后在南方和陕甘宁地区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军建立了19个大型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东北根据地,发展了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广大解放区。    
    毛泽东作为“根据地制度”的创建者和支持者,曾多次写文章、发表演说,来完善革命根据地制度。他曾经说,革命单搞军事不行,如不建立根据地,跟群众没有密切的联系,不建立正确的党,没有正确的统战工作,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根据地制度,是红军一直坚持的制度。这些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逐步扩大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对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个企业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作战的团队,那么“根据地制度”同样是值得学习的。在企业的初创时期,选择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来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建立根据地,是红军顺利成熟壮大的重要一环。现代的某些企业常常是盲目地多元化,盲目地扩张,这些企业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当然,“根据地”是动态的,必须审时度势。红军在危险的时刻,几次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最终走上长征路,到陕北建立新的“根据地”,充分显示了红军领导者灵活运用“根据地”思想的智慧。    
    人才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健康生存的保障,而制度就是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企业是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团队,有自己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追求;员工,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人,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身价值的夙愿。如何在确保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价值、理想,就是企业制度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7节  鱼与水

    企业与员工,团队与团队成员,其实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企业、团队是水,员工是鱼,鱼能活水,水能养鱼,鱼离开水就会渴死,水离开鱼就是死水。    
    长征途中,到处都留下了红军与沿途群众鱼水深情的瑰丽篇章。红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即使部队处于艰难困苦境地,战士们还是严守军纪。不得已到地里掰包谷吃,每掰一个,也要在包谷枝丫上卡一个铜元。每到一处,群众烧茶送水,筹钱筹粮,不少人争着当向导,大批青年踊跃参军。许多因伤不能继续前进的红军,都留在了当地农民的家中。    
    红军一直在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曾经说:“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949年3月,毛泽东把进北京当成“赶考”。他曾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群众不再拥护和支持我们,我们就会失败。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打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可是,由于脱离了群众,金銮殿还未坐热,即败退出城。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但并不是说除了从市场上赢得利润回报,企业就不需要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了。企业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做企业,做好了是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做不好就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和不幸的根源。    
    一个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双满意,即第一是让客户满意,第二是让员工满意。也就是企业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对内要为员工服务,让员工满意。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能让客户满意,让市场上的消费者满意,就是为人民服务;企业的待遇和服务,能让员工满意,企业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是为人民服务。企业为国家的公益事业做些贡献,更是为人民服务。    
    企业与员工,团队与团队成员,其实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企业、团队是水,员工是鱼,鱼能活水,水能养鱼,鱼离开水就会渴死,水离开鱼就是死水。企业团队与合作伙伴、市场和消费者,也是同样的“鱼水”关系。企业是鱼,合作伙伴是水,市场和消费者也是水,彼此之间有着牢固的依存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如今营销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就是“亲情营销”。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当成“上帝”,通过建立一种“鱼水”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顾客做“朋友”,而使顾客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试想,当顾客成为企业的“朋友”时,还不会向企业的产品“投资”吗?管理界提倡的“亲情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同样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    
    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人心,政治上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经济上叫得民心者得市场。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可以团结人才,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客户的充分信任,得到消费者的支持。没有客户的信任,没有消费者的支持,产品卖不出去,服务没人接受,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绝对不能忘记“鱼水情深”。企业是水,员工是鱼。企业是鱼,市场是水,合作伙伴是水,自己的客户和消费者也是水。


红军——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第8节  纪律是团队文化的精髓

    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    
    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必定有铁一般的纪律;一个合格的士兵,也一定具有强烈的纪律观念。纪律,是团队文化的精髓,团队如果没有纪律,就不能称其为团队。每个团队建立之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指定明确的纪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队是人的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团队,尤其是军队,却要力求避免这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步调一致,所以纪律的约束不能缺少。    
    纪律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制定,一个是遵守和执行。纪律的制定,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纪律的遵守和执行却是所有成员包括制定者的事情。    
    纪律文化向来是中国人所缺少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个人的修养,讲究的是独善其身,喜欢“窝里斗”是国人一种普遍的心态。毛泽东就曾经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残酷的现实,让毛泽东那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所以红军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亲自制定和颁发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