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形鞅贝笄嗌奖甭础!端ⅰ肪砣窃兀骸俺こ侵剩酱烫欤渖街卸希桨端冢肴辉凭伲翥谘桑醋幢砟浚视懈咩谥!蹦狭形髌鹞诶厍捌旎坪佣叮笄嗌侥下打暄讯校贰⒑艉秃铺厥小⒆孔氏亍⒉煊抑衅臁⒓小⒉煊液笃臁⑸潭肌⒒孪兀肷轿鞲咴辈康脑浦小⒀忝牛蚨链ぴ650公里。
今考古发现,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有不少赵武灵王长城遗址。其城垣多系夯土所筑,用两版相夹,内填粘土或灰石,分层用杵夯实,底宽而顶窄,顶为墙宽的1/4或1/5,具有相当的承载力。有的地段因地制宜,或石筑或利用峭壁劈筑城墙。
内蒙古卓资县油葫芦湾村北赵长城内侧,有一座俗名城卜子的古城堡遗址,呈方形,正边长142米,关城东墙残高1。3米,为戍军遗址。长城附近地面上残留着许多战国陶制绳纹残片。古城北有一座筑在长城上的方形墙台,正边长17米,高1。4米,系用洪水淤积的黄黑色土,夯筑为13层,每层厚10厘米。这座墙台应是赵边防戍卒了望敌情和防御用的。
包头市赵长城遗址,东起大庙村以东,西至哈叶脑包的哈德门沟口,约长45公里,最高处4…5米,最低1…2米不等,夯土层厚10厘米,犹如长龙起伏盘亘在群山峻岭。大庙村东1公里处修筑了一座烽燧,位于土山高顶之上,数公里内的景物尽在目力所及范围。“南面长河(按:黄河),北背连山,连峰刺天”(《水经注》)。赵北长城实扼内蒙古高原山川险胜。
赵武灵王北长城,是为了保护新开拓的北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受游牧民族侵袭,安定边境而修筑的。其后,匈奴骑兵亦常“驱驰于楼烦(按: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地)之下”,扰赵边境。赵成王元年(前265年),派大将李牧驻守代郡、雁门,“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进赵边城”(《通典·匈奴上》)。
赵国的疆域扩展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及河套平原后,赵武灵王一面调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北长城,一面向北方大量移民,以实边地。《水经注·河水》引《竹书纪年》载,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向新开辟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增加边地戍屯兵民,目的是开发边地农牧业经济,增加戍边兵员,稳固边疆。此际,在呼和浩特平原上建立了第一个城市云中(故址在今托克托县),为在畜牧业区域播撒中原城市文明奠定了基础。
赵国移民九原,开长城史上移民屯边之先河。同时,也是赵文化的构成核心——中原农耕文化与大漠南北游牧文化,交汇融合飞跃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败赵括军,坑降卒45万,赵国势由此骤然衰落,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保留和利用了赵北界长城、赵西北界长城的部分旧址。
三、中山长城
春秋中叶,鲜虞族(属白狄别支)在今河北正定、石家庄西北一带,建立了一个强悍的诸侯小国——中山国。
早期中山国,据史书记载两次亡国。中山立国后,屡遭晋师伐,因国弱民散,一度在先秦典籍中消失。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史记·赵世家》),迁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中山又被魏攻灭,遂沦为史称的“魏属中山”。
约公元前381年,中山又再度复国,“桓公迁徙灵寿”(《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定中山国都城于北倚灵山、牛山,南临滹沱河的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村北)。
公元前369年,魏国内乱,赵韩乘机攻魏。复国不久的中山,假其天时,趁机调征民力、物力,在中山国西南部构起一条全长250多公里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在先秦文献中,这也是中山复国后第一件有记载可考的重大事件。足见当时在华夏诸侯国林立争雄之间,少数民族鲜虞中山国在山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的太行山,今河北省西部与山西省东部交界地带修筑长城,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外交上都是有相当影响的。
据《汉书·地理志》、《括地志》、《读史方舆纪要》等记载,中山长城的大致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区,北段纵贯恒山,沿太行山脉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最后至于今邢台西北的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约250多公里。(罗哲文、刘文渊:《世界奇迹—长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战国策·秦策》)。地处燕南赵北之间的鲜虞中山国,东有水大湍流的薄洛水与宁晋泊,相邻齐国;北有滱水蜿蜒为屏障,东北邻燕国,中山与齐、燕修好,边事平安。西北部与西部为太行山险,重山西峙,群川东汇,中山扼守着易守难攻的鸿上塞、井陉关。南部是冀南平原,与赵接壤。中山国域阻隔着赵都邯郸一带与太行山以西的晋阳、西北的代地之间的联系。中山国的存在限制了赵国的内外防御和向北部的领土扩张,一直被视为腹心之患,欲图兼并。所以,赵成侯六年(前369年),由北方鲜虞游牧民族为主、杂居华夏民族的中山国国君,命在中山国西南边界修筑了防御赵国入侵的中山长城。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中山筑长城以后,在地处南北要冲的古槐水北岸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中山负齐之强兵,……引水围鄗”,打败了万乘之国的赵国,致使赵武灵王哀叹:“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
中山筑长城至鄗之战,证明中山国的重新复兴。公元前323年,中山终以“千乘之国”,继秦之后,与韩、魏、燕、赵同时称王,史称“五国相王”。
战国前期,鲜虞依靠本民族的力量,经过政治、外交努力和军事方面的胜利,创造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在燕赵地域的腹地,以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修筑起中山长城。其所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均是控扼山西高原通向河北平原的咽喉要冲,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中山凭此屏障,稳定了边陲,防止赵对中山的入侵,中山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相对稳定发展时期。1974…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发掘的中山国都城遗址和墓群,除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还出土了一些铁䦆、锛、铲、锄、镰等生产工具,灵寿故城址有制铁作坊遗址。据《吕氏春秋·贵卒》载,赵攻中山时,中山人吾丘穴鸟“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说明战国时期,中山与中原地区一样普遍使用了铁器,并且据此有了在太行山险穿山越岭伐木、凿石修筑长城的生产技术和条件。
中山“至五叶专行仁义,贵儒学,贱壮士,武灵王袭而灭之”(《太平寰宇记·定州》)。公元前296年,赵破中山,翌年中山亡,历210多年。明代在河北、山西交界处修建内三关长城,今学术界有说是即建在中山长城的故基上。
第二节 秦汉长城
秦朝在中国北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扩建了历史上第一条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汉承秦制,修筑了长城史上最长的1万公里的汉长城。秦汉长城相当长的部分修筑在燕赵区域。
一、秦始皇长城
战国时,秦修筑了堑洛长城和西北边地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在秦国南方统一了诸越,并在北方的边域征集巨大的人力修筑防御匈奴、东胡,横贯秦国北部边地的“万里长城”。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按:《汉书》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秦始皇长城是中国多民族统一的中央封建集权制国家的历史产物,起到了保护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它是在战国燕北长城、赵北长城、秦西北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增扩而成的。大体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自西而东从今甘肃岷县,行经临洮、宁夏,沿贺兰山至内蒙古的高阙。沿用了秦昭王西北边长城。
中段:东起今内蒙古兴和县,经集宁市,沿大青山西行,至固阳县北依阴山,南障黄河河套地区,经五原、杭锦后旗,西入乌兰布和漠北。这是蒙恬北逐匈奴后,利用赵北长城的基础,率兵修缮增筑而成的。中段秦始皇长城,主要是石头砌筑,一般高5—6米,比大青山南麓土夯筑的赵北长城气势更为宏大。沿长城内外“因地形,用险制塞”,在山峰、狭谷处设烽燧关城,凭险据守,形成纵深防卫建筑群,为后世所沿袭。
东段:西起今内蒙古化德县,向东行经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复入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再折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奈曼旗、库伦旗南境,进入辽宁阜新市北,向东行经开原,越过辽河至宽甸,过鸭绿江止于碣石。《通鉴地理志今释》记载:“秦筑长城起自碣石,在今高丽界。”最远达到今朝鲜平壤大同江的北岸。东段秦始皇长城利用了一部分燕北长城旧基。自内蒙古化德县至河北围场县,复入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一段秦始皇长城,即是在燕东北长城的旧基上加以修缮而成的。这一带秦长城大多蜿蜒于山峦河谷,山地为石筑,平地则夯土筑。相隔20公里左右筑一城塞,一般仅开南门供通行。间距0。5公里设置烽火台,为土筑或石砌的圆墩,直径约10米。现存遗迹保存较好的石垣高4…5米,基宽4米,而土垣则底宽5。6米。1752年,清乾隆皇帝到木兰围场秋狩,发现今河北围场山湾子乡半壁店前梁至老窝铺乡干梁沟一带,约190公里长的秦始皇长城。为此,乾隆亲笔御书《古长城说》一文,并立碑于达颜德尔基围场,铭志其事。在秦始皇长城沿线的围场、赤峰、敖汉旗还发现秦代重要遗址和遗物,有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文的铜权、铁权、陶量残器和“半两”铜钱等文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原战国燕、赵等国的北部地区虽已设郡,但人口稀少,生产亦相对落后,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沿长城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12郡,分段防御。除陇西、北地、上郡外,其余9郡均在燕赵地域。同时徙民实边,开发长城沿线的农牧业生产。还沿着12郡长城沿线修了宽大的直道,以便利交通,活跃贸易关市。此时,“匈奴单于不胜秦,北徙”,十多年不敢南下而牧马。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幸天下,至河北秦皇岛刻碣石门,“碣石铭”曰:“……威并诸侯,初一太平。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已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记载了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秦始皇还下令拆除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为互防所筑的内地长城,以维护全国的统一,并从客观上有助于经济和商业的流通与发展。
在燕、赵、秦三国长城基础上修筑的秦始皇长城,其工程规模之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数量之巨,和长城防御体系的完备功能,都是诸侯国长城所无法相比的。这一时期,包括燕赵地域在内的中国北部长城内外地区,政治上相对统一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加强和巩固了边防,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焚书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即在面上刺字涂墨罚配边地修长城。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因发卒五十万(按:占全国男劳力的10%),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秦始皇修筑长城既有其历史功绩,又是人间暴政。秦始皇征发民工修筑长城,民间便有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时至今日,山海关长城与孟姜女庙共存一地,虽非秦时所建,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形象地告诉后世,历代长城都是人民的血肉建筑而成的。秦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首义者陈胜、吴广便是征调去渔阳的闾左戍卒。秦朝二世而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汉长城
汉代是汉民族文化形成大一统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自汉高祖以后的百余年间,为防匈奴,汉王朝在修缮利用秦始皇长城的同时,不断构筑新的长城,修筑列城、亭障、烽堠,筑起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总长度达1万公里以上的汉长城。今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都可见到汉长城、烽堠遗址。汉长城大体可分为西、中、东段。
西段:东起内蒙古额济纳旗苏古诺尔湖畔,西南向入甘肃,经敦煌玉门关,西至新疆罗布泊一带。
中段:在今内蒙古商都县以西至额济纳旗苏古诺尔东湖之间。汉武帝太初年间,在秦长城的北面草原上,筑起两条南北平行相距5…50公里的外长城。南外长城起于内蒙古武川县,北外长城东起于达茂联合旗,相继延伸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又复入内蒙古至苏古诺尔湖东北。这段长城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狼山以北,石峰重峙,多系石筑墙,采用比较规则的片石,上下两层石块勾缝,墙高5米,拔地而起,比之战国长城前进了一步。大青山后地势平坦,则多系夯土城垣。
东段:北线,为汉武帝和昭帝时缮治。西起今内蒙古卓资县,经商都、兴和入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又进入内蒙古宁城县,经喀拉沁旗东南折入辽宁建平县,行经阜新向东至开原,折而向南至宽甸,达于朝鲜境内的浿水。据《史记·朝鲜列传》记载:“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按:今朝鲜清川江)。”南线,从河套以东经今山西左云县,向东南至雁门,越恒山沿太行山脉至今河北临漳境内,这条内层防线,为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时所修筑。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为大规模出击匈奴,“发卒万人,治雁门险阻”,即大规模修缮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家口一带的长城。汉昭帝时,修筑了自西而至辽东的汉东段长城;元凤六年(前75年),“募郡国徙治辽东玄菟城”(《汉书·昭帝纪》)。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命骠骑大将军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