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快速过 >

第19章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快速过-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政府制定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2)保持总量平衡、币值稳定、物价总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创造个人无力或不能创办而且是国民经济必需的大型项目,如投资于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交通等产业,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原则和手段    
    1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能够供给社会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需求是指在同期内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表现为社会总购买力。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则会造成市场萧条,生产萎缩;反之,则会造成市场紧张,物价上涨,经济秩序混乱。两种情况的结果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是宏观经济调控最基本的目标。    
    (2)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必须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国的差距,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所以,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但这种速度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而不是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和基础建设的扩大。否则,只能造成经济的忽冷忽热,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应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我国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对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合理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即使实现了经济总量平衡,仍然会出现某些产品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情况。    
    (4)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比例协调的综合反映,物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必须将财政赤字、货币发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差率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5)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劳动力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又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    
    (6)公平的收入分配。社会成员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取得个人收入,会出现分配不公的现象。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节,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7)国际收支平衡。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包括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极大,在国际收支平衡中,重要的是保持适度的外汇结存和外债规模。    
    2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    
    (1)宏观间接调控原则。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即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目标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干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宏观总量的调控,而把微观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决策交由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决定。由管项目审批、管钱、管物转向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施发展规划,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市场机制,对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并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    
    (2)计划指导原则。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采取粗线条的、弹性的、指导性的计划。计划指导的任务是抓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预测,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战略,及时为微观经济决策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信息。计划指导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计划的发布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来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计划应当按科学的决策程序,以定性、定量分析为依据,通过咨询、比较、论证而精心制定。只有保持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政府计划才有可能指导经济发展。    
    (3)集中和重点性原则。间接的宏观调控不可能控制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而是着重控制国民经济中的重点部门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产业和产品。重点加强对农业、交通、能源和重工业的控制,根据国民经济各职能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重要性,采取不同程度的宏观调控模式。    
    (4)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手段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但仅靠经济手段也不行,还要有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并把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结合起来,发挥这些手段各自特殊的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体系和制度。    
    3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    
    (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依靠各种经济组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的手段。它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而且是主要的调控手段。    
    (2)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手段。这是通过行政命令、指示、决定、通知等形式来实现的,因而是一种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调控的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它能够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执行,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完成重大的建设任务和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行政手段能显示它的重要作用。    
    行政手段虽然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或者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手段,也容易出现一些弊端。主要是容易按“长官意志”办事,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容易脱离实际经济状况,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容易过分看重行政管辖的界限,造成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封锁;容易扯皮拖拉,丧失经济活动的有利时机;容易忽视经济核算,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作用也是不妥当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行政手段的运用范围将逐步缩小,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3)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依靠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监督管理经济的手段。它有保护合法权益和惩罚违法犯罪两方面的作用,并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因此,它也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五、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各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收入是主要的,包括各项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预算外收入种类很多,主要有各项附加收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国家运用财政收支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关措施与相应的一些具体规定。    
    在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一般是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公平分配和资源最优配置。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便各有差异,但财政政策的目标均体现出简明、集中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根据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不同作用,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其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具有反经济衰退的功能。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其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具有反通货膨胀的功能。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总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较大地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它的实施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它的实施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优化产业结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处理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政策。其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效化,一是纠正产业结构扭曲,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组织政策是处理同一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政策。其目标是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以提高产业内部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产业布局政策是政府调节产业区域分布的政策。主要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政策相对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自身的特点:更强调社会总供给的调节,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更深刻地干预社会再生产过程;与注重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相比,产业政策的调节时间更长,内容更具体,其操作具有更大的综合协调力。    
    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根据需求结构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有利于保证和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除上述三种主要政策以外,还有收入分配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价格管理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    
    六、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就是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使之合理配合,充分运用各自的优点,克服局限性,从而达到有效地调节宏观经济的目的。    
    1各种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尽管各种经济政策对调节宏观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在经济衰退时期,尽管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额,但是商业银行则认为,经济衰退,贷款风险大。因此,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扩大贷款。从另一角度看,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对未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较低,虽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息率,企业可能并不增加借款。    
    在经济高涨时期,尽管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限制商业银行扩大贷款,但是商业银行则认为,经济高涨,企业投资膨胀,利率偏高,贷款有利可图。因此,商业银行仍愿多贷款,无法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从企业角度看,尽管经济高涨时期借款利率较高,但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较高,所以企业仍愿多借款。    
    公开市场业务往往由于公众的不配合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经济衰退时期,公众不一定卖债券;在经济高涨时期,公众不一定买债券。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他政策措施的影响,以及政策本身的时延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应。    
    (2)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同的财政政策会遭到不同阶层集团的反对。如增税会遭到普遍反对,甚至引起政治动乱;减少政府购买,特别是军事购买,会遭到垄断资本家的反对;削减转移支付会遭到一般平民及其同情者的反对;增加公共工程被认为是“与民争利”,会遭到大企业的反对。    
    一些政策执行较容易,但不一定收到预期效果。如减税不会遭反对,但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不一定把减税所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    
    任何财政政策都有一个时延问题。因为从提案到讨论通过,到最后执行,需要一个过程。具体执行时的客观形势与提案时相比,可能已大不相同。    
    所有这些都会减少财政政策应有的作用。    
    (3)其他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除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外,其他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产业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产业政策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产业政策的功能和效应都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因此,产业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产业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离不开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    
    收入分配政策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是一个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另一个经济政策目标作为代价的。最好的办法是以最小的不公平换取最大的效率,或者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公平。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价格管理政策也需要和其他经济政策配合使用,才能消除价格的消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只有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才能给宏观调控主体提供真实的经济信号,国家才能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出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现实中价格并不一定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价格往往是扭曲的。因此,国家依据市场价格所反映的供求关系而制定的经济政策离经济现实就会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价格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价格的大起大落会引起一些矛盾。如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特别是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