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血咒迷城 作者:弄堂有风(逐浪网2013.02.28vip完结) >

第57章

血咒迷城 作者:弄堂有风(逐浪网2013.02.28vip完结)-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省城来援的兄弟姗姗来迟。看到满地的血腥,尚未经历过厮杀的的手下,竟忍不住哇哇地大口呕吐起来。

  “艾龙那个老狐狸,本没有想到我们会又杀回赫图阿拉。这次派沙飞天来试探,又寻到了我们的行踪。接下来,怕是会集中会部青龙堂的全部力量来对付我们!”阮途有些担心地说道。

  “事到如住,赫图阿拉事情已了。再没有什么值得牵挂了。我们现在马上赶到省城,准备继续寻找其他八旗至宝!”半仙冷静地说道。

  “你们的‘天蝎罗盘’就要派上用场了!”阮途拍着黄世和黄术的肩膀笑着说。

  通往省城的路上,经历了一夜的惊心动魄和一早上的厮杀,众人均已疲惫不堪,在车上昏昏欲睡。只有半仙忧心忡忡地紧锁着眉头。

  “老大哥,有什么事这么发愁?我们兄弟从来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安慰着半仙说。

  “没什么。大胜,你有没有感觉到,我们寻找满清关外宝藏的路上,越来越是凶险!”半仙沉吟着说道。

  “唉!一切顺其自然吧。有些事情,也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的。”我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自打几年前,在潘家园无意中得到了八宝琉璃镶金砚,一连串的诡异事件及刀尖舔血的生活,就伴随着我们几人。这八宝琉璃镶金砚果真如传说中的“阎王贴”一般,我们一直在鬼门关前转悠,已经不知多少次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如果早知如此,真不晓得当年我们还有没有勇气,来寻找这满清关外宝藏。

  想着想着,我也在车子的颠簸中,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光景。我们已经到了省城。阮途安排早上在清水河一役受伤的十几个兄弟,去往医院救治。好在都是轻伤,并无大碍。

  按半仙的意思,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艾龙和恭力随时会率大批人马返回关外,要抓紧一切时间探查。

  虽然又困又乏,好在上午大家在车里迷胡了一觉儿。随便找了个小饭馆,简单用过午餐,一行人便直接前往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是努尔哈赤的后金势力刚刚崛起时,为保江山龙脉而迁都沈阳时修建的。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后金努尔哈赤以此为据点,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攻守兼备,进退自如。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满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就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现在的故宫,全名叫做沈阳故宫博物院,做为一个景点对游人开放。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二点半钟,游客并不多。

  我感觉一行三十几人的队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出于防止意外、确保安全的考虑,我让阮途和十名手下留在门外,暗中做好警戒。我和半仙带十名手下为一队,“漠北双雄”两人分别带五名手下,在我们身后保持一定距离,好以防万一,并相互呼应。

  阮途让手下买好了门票,交给我们后,便和手下分散在停车场和门口附近。

  我和半仙、“漠北双雄”分别雇了三个导游,三支队伍装做互不相识,前后走进故宫博物院。

  刚进故宫大门,我便接到消息,屠龙手孔云龙、赶尸人湘西童度分别带着手下,已经赶到省城。

  “这两人来得真是时候!若是早来一天,也能出出力!”我颇为无奈地说道。

  “让他们在宾馆休息吧。”半仙笑着说道。

  沈阳故宫建筑布局分为三路。东路为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和永福宫等。西路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我们沿着东路走,随导游先来到大政殿。

  “大政殿在清代俗称‘八角殿’或‘八方亭’……”导游刻板地背诵着解说词,我们却仔细地查看着格局与细节。虽然已时隔几百年,又历经战火,但仍不肯放过哪怕一个细微之处。

  整个故宫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皇家的气派与豪奢显露无余。大政殿殿顶琉璃瓦为黄色,边缘部分改用绿色,大殿外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南侧中间两柱上有金龙,昂首探爪仿佛正在争攫中间的火焰宝珠。殿体各装有六扇隔扇门而并无砖墙,门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则各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

  “半仙,用不用拿出来‘天蝎罗盘’查找一下‘八旗至宝’!”我低声对半仙说道。

  “呵呵呵,这里怕是用不到了!”半仙摇了摇头,说道,“清朝末年时,沙皇俄国出兵东北,攻陷沈阳陪都,盛京皇宫在俄军的控制下,成为俄军的*练场。不久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此举行‘奉天大决战’,获胜日军进入沈阳,日军随军记者进入皇宫后,将一些清宫秘藏的书籍档案拍照带走……”

  “呵呵呵,真是这样啊,那这里恐怕早已经是掘地三尺了!”我有些失望地说道。

  大政殿前宽阔的庭院中左右两侧各排列有五座方亭,我陪着半仙一个一个亭子仔细地看了一遍。里面也无非是仿制古时的桌椅、家俱、八旗盔甲、兵器,并无特殊之处。再去看“漠北双雄”,却一直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和手下笑嘻嘻地说着什么。

  “这些亭子都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我对半仙说道。

  半仙点了点头,说道,“当年满清未入关时,八旗旗主俗称铁帽子王。掌握一旗兵力,权势庞大。后来入关以后,手中的权力就被皇帝剥夺了。就剩下了旗主的虚名。”

  “呵呵呵,如果他们的至宝都在这八个亭子里面,我们得省去多少奔波!”我开着玩笑说。

  “哈哈哈,那就轮不到我们了。从八国联军入侵开始算,俄国人、日本人,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的革命党、军阀……算都算不清楚,怕是这辈子都找不到了。”半仙边说边摇着头。

  我们经过大清门、崇政殿,前面就是凤凰楼。

  “先生,你们和其他游客不一样!”导游小姐好奇地说道。

  “哦,有什么区别啊?”我心里猛然一惊,但还是沉住气,软声问道。

  “呵呵呵,我也是才刚刚发现。别的游客都带像机到处拍照,你们都不带像机拍照。还对清代的历史特别了解。感觉你们不像是来旅游的,倒像是来考察的!呵呵……”导游轻快地说着。

  “对,我们是来考察的!记住,要保密啊!”我故作轻松地笑着说。心里却想,这伪装工作还是不到家,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

  “前面就是盛京城著名的‘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凰楼是清太宗时期皇后妃居住的地方……”导游指着前面建在高台上的三层楼阁说道。

  抬头看去,是一座歇山琉璃瓦顶的建筑。

  半仙望着凤凰楼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匾额,凝神沉思了好一阵子。

  从凤凰楼出来以后,半仙好像一下子便失去了浏览的兴致。接下来的清宁宫、东所、西所、保极宫、继思斋、翔凤阁与飞龙阁,均是一带而过,并未多看,有的地方连门也没进,只是远远的瞅上一眼,便奔向下一个景点。

  倒是“漠北双雄”饶有兴致的瞅来瞅去,竟然对祭祀时煮肉用的锅、由下至上逐级收窄的烟囱、萨满祭天的索伦杆、碾房和磨房,都好奇不已。

  原本相隔不远的三只队伍,竟然拉开了距离。黄术带着手下,和和导游喋喋不休地说着“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西北蛮子!”我心里暗自嘟囔着。

  忽然,手机震动起来,我掏出一看,显示是黄世的电话号码。“这货,和鬼子有得一拼,不是又想到什么‘好事’了吧!”我心中不满地一边按下接听键,一边回头向黄世所在的地方望去。

  黄世仍然站在二十多米高的凤凰楼上,对着远处一个方向比比划划着,就像是一个刚从农村里来的乡巴佬,见什么都新鲜。这货,给我打电话竟然不瞅着,还指望着互相呼应,这丫自己先玩疯了,不是找不到我们了吧。

  正核计着招手叫喊,他能不能听得见,电话里传来黄世略显得焦虑的声音,“胜哥,别回头看!你和‘带头大哥’被跟踪了!”

  ……

  ☆、第十三章 第二节 没落的满清贵族

  黄世的话让我不由得吃了一惊。

  没想到青龙堂动作竟然这么快!

  “有几个人?”我沉住气,装做不经意地浏览着附近的景色。

  “一个人!四十岁左右,穿着橙色的马甲!”黄世压低了声音说道。

  “好!凤凰楼是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你就在那高处监视,同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等我们出了门口以后,你再下来。”我一边思忖着可能出现的情况,一边对黄世吩咐道。

  我悄悄地附在半仙耳边,悄声说道,“我们被跟踪了!‘漠北双雄’在监视着!”

  半仙微微点了点头,不露声色地继续欣赏着故宫里的景致。

  我拨通电话,联络留守在门外的阮途。幸好目前他尚未发现异常情况。我告诉阮途我和半仙在故宫里面被跟踪,让他做好准备,同时,注意观察左右有无可疑的人。

  “橙色的马甲!这种装束也真少见,怪不得黄世会发现,否则混在普通游人里面,还真很难发现。”我一边想着,一边装作观看景物,一边借宫殿玻璃的反光,观察着阮途所说的人。

  果然,在我们身后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身穿橙色马甲的人,除此之外再无他人穿着橙色的马夹。

  天呐!那是环卫工人的工作服!

  这黄世不是看走了眼吧!

  我思忖着,可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一边走一边不经意地观察着。

  “我左手边的建筑就是‘太庙’。这座太庙在故宫中并不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但在这里曾关押了两名著名的明朝将领张春和洪承略……”导游介绍着说。

  “洪承略最后投降了!”我顾意走到前面,转过头来对导游说道。

  “对,明将洪承畴被俘后,在此发生了著名的‘庄妃劝畴’的故事,洪承畴归降了清朝……”借着导游讲故事的机会,我发现那个环卫工人从飞龙阁,一直在跟着我们。

  盛京太庙是一处红墙黄瓦的独立院落,穿着橙色马甲的人,竟然跟着我们走进来,又走出去。

  接下来,转过戏台、文溯阁时,间或也有其他环卫工人在打扫或经过,但只有这个人始终跟在我们身后。而且,好象丝毫也不怕暴露自己,目不转睛地瞧着半仙。

  “难道是青龙堂派来的杀手?”我心里暗自想着,“看样子不像,再说也不会在这大庭广众之地动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故宫游览就要结束了,眼见着前面就要走出大门,我拿出电话通知阮途做好准备。然后又拨通了黄世的电话,再次确认除了我们身后这个人之外,再无其他人跟踪。便和半仙在手下众人的簇拥下,快步走出大门。

  从大门口到停车场尚有五我和半仙上了中间车后,刚关上车门,便见那个穿着橙色马甲的人,竟然快步跑了过来。

  “动手!”我拿出电话,对阮途说道。

  我们的车辆排成一排,当穿着橙色马甲的人经过我们前面的车时,车门突然打开,蹲在地上抽烟、站在旁边看报纸的几个手下,猛地将他推进车里。随即关上车门,车子快速发动。一切都干净利索。

  此时,黄世带着手下才出现在停车场附近。又待了一会儿,确信没有人继续跟踪后,才和手下上车,追赶我们而来。

  “半仙,下一步怎么办?”我问道。

  “在车里面把事情搞清楚。通知屠龙手孔云龙和赶尸人童度,做好接应的准备。”半仙处惊不变地说道。

  我拿出电话,拨通了阮途的号码,通知他先在外面搞清楚这个人的来龙去脉。我则和半仙、“漠北双雄”率众多手下则回到宾馆,准备下一步的相关事宜。

  阮途带着三辆车和几名手下,朝荒郊野外开去……

  到了宾馆,还没有歇过乏来,便接到了鬼子的电话。说是他那里有河鬼打理,一切安好,上海的杭帮菜他吃不习惯、上海男人鬼精还小气、上海的天气鬼热的很云云,啰里啰嗦地念叨着。

  我实在禁不住这“吃货”的絮烦,说我们大伙在关外险死还生,每天腥风血雨中拼杀,你在大上海风花雪月地逍遥自在,还说风凉话。

  鬼子连声叫屈,说这都是“带头大哥”的安排,捎带着又把艾龙、恭力、索达和青龙堂的祖宗八代统统问候了一遍。接着又说,他剪了两个纸人,写上艾龙、恭力的名字,放在坐便上,天天临睡前,都先到卫生间用鞋底子抽打几遍。不过,本着人道的精神,把两个纸人的*都给阉掉了……

  听鬼子在电话里面兴奋的声音,叫得像是被强暴了一般。

  “半仙,鬼子的电话,说要追随‘带头大哥’,鞍前马后……”我说着,把电话递给了半仙。

  半仙简单问过老少二鬼准备的情况,要他们做好准备,随时重返关外。

  随后,半仙又接通了南岳搬山徐硕的电话。从大漠返程时,半仙就安排徐硕去辽阳先行探查,并做好前期准备事宜。辽阳是当年镶蓝旗的大本营,估计那一份镶蓝旗的至宝,应该在那里附近。半仙考虑事情,运筹机断,往往先行一步,实在让人佩服不已。

  眼见着天快黑了,阮途竟还没回来,也没有消息。众人心陪着半仙,屠龙手孔云龙、赶尸人童度及一干手下吃过晚饭,阮途才姗姗赶回来。随行一同进来的,竟是下午在故宫一直跟踪我们的穿橙色马甲的中年人。

  我没由来地吃了一惊,心想阮途这货怎么把他带来了!转念想到阮途一向胆大心细,估计没有十成的把握不会做这冒险的事儿,打眼看去,这穿橙色马甲的中年人外表老实本份,人畜无害一般。

  见我猜疑的眼神,半仙脸上一付阴晴不定的神色。阮途赶忙对橙马甲夹说,“这就是‘带头大哥’,还不把东西拿出来!”

  “好!好!”橙马夹连声应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劣质的锦盒,双手递给半仙。

  我踏出一步挡在他的前面,接过锦盒,打开瞧了瞧,是一颗玻璃球大小的祖母绿。拿出来看了看,见没有什么危险,这才转手递给半仙。

  接过锦盒中的祖母绿宝石,半仙只是瞧了瞧,瞬时眼中精光大盛,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一块祖母绿。呵呵,你认得我?!”

  “是,是。我认得‘带头大哥’。”橙马甲连连点头,脸上堆着讨好般的笑。

  半仙瞅了瞅我。

  我仔细地想了想,心里对此人并无半点印象,微微向半仙摇了摇头。

  阮途忙说道,“兄弟们把一直跟着‘带头大哥’的这人带上车,他交待说,自己是当年满清肃武亲王豪格的后裔,有家传的一块宝石一直想卖个好价钱。在故宫时见到‘带头大哥’就跟上了。兄弟们一起到他家里,取出了这块宝石,就急着赶回来了。”

  “大清朝肃武亲王豪格……镶白旗旗主,天呐,你咋混到了这种地步?”我难以至信地问道。

  历史是最残酷无情的。

  当年满清入关以后,“八大铁帽子王”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勋爵可以世袭罔替。

  镶白旗旗主、肃武亲王豪格,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顺治三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