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体追求“新闻”的特质,容易使它变成“怪力乱”的扩大器,其害甚多:其一,有些新闻被煲大,会干扰决策者的视线,容易因小失大。比如热炒“同性恋立法”、“虐待动物立法”,不是不好,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不是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真正需要我们考虑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例如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广大农民可不如同性恋者会作秀。其二,怪、力、乱宣传得多了,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增加不安全因素。好比校园暴力、黑社会性质的案件飙升,是否因为新闻报道太多,反而让人去模仿呢?曾有人问东方美教授:“将来美国败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东方美教授想了很久说:“电视和新闻媒体。”联系孔子讲的“怪、力、乱、神”,我们就彻底明白:媒体一旦不懂得注意自己所承担的教化责任,一味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会变成社会动乱的助力剂。当然,新闻和媒体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希望媒体减少“怪、力、乱”的内容,不等于要否定媒体和新闻本身的正面作用。
本章表明,孔子不赞同不加选择地学习,对一些恶、不善的方面他是不予讨论的。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就会有我的老师,学习他们长处,避免他们的缺点。”
本章是“见贤思齐,见过思改”的意思。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便是这样,正面、负面的榜样都能起到教化作用。我们周围有些一身毛病的人,正好做自己的镜子,把他身上的毛病改一改,离圣贤还远吗?冉雍的父亲就是“贱而恶”的人,舜的遭遇更“恐怖”,父亲愚顽不仁,后母恶毒,弟弟竟屡次设计谋杀他,可丝毫都不影响舜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圣贤之人能成就德行、事业,就是因为他们善于从善、恶两种人的身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孔子说:“上天赐予我这样的品德,桓魋能拿我怎么样呢?”
桓魋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一般认为他是司马牛的次兄,向巢的弟弟。孔子和他的学生到宋国的时候,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桓魋为了威胁孔子,派人把那棵树弄倒了,说你再演习我就杀了你们。
人生在世,没有谁能一帆风顺的,面对灾难,有时候得有一份死就死的勇气。孔子就表现出这样看淡生死的豁达。趋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可关键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手段是否光明正大?实际上,一身正气的人往往能遇难呈祥,而一味图利钻营的人,反而易泥潭深陷。
圣心仁义万古传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有人解释为“我没有什么行动不是和你们一起的”,那么孔子有什么行动呢?周游列国时也只是十几个弟子跟随啊,很多时候孔子的行动只有一两个弟子随身照顾,所以那完全是依文解义而已。“行”应解释为德行、品行、擅长的本领,指道德、学问。“与”是“教授、授予”。
孔子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哪,以为我还会有所保留吗?我毫无保留啊。我没有什么德行、本领是不想教给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啊。”
这是孔子对他弟子们发的感慨,你以为我会留一手吗?在手艺活、武功的教授方面,很多师傅或许会留一手,“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以防止被学生抢了饭碗,或将来学生作恶时仍能克制住他。但对心性道德之学,孔子又怎么留一手呢?弟子成材,便是老师最大的成功。百丈禅师曾对黄檗(bò)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但是现实生活中要找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也相当难,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皆如凤毛麟角,二者有因缘凑到一起,还要志趣相投才能成为师徒,又该有多难!过去一些道德学问好的人,能招收到一两个弟子传其法脉就不错了。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属于因缘造化,不是一般人能碰到的。所以很多善知识终生不收徒弟,其实不是不收,而是找不到。若不考察而收个巧言令色的,将来败坏门风,反而影响自己一生的行宜,所以宁缺勿滥。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典籍、品行、忠敬、信义。
通俗一些说就是:学问好、品德好、忠于事、信于人。即德才兼备,懂得为人处世。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脱离第6章的“道、德、仁、六艺”的范畴,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了,能见到君子,那就可以了。”孔子说:“道德、智慧尽善的人,我是见不到的了,能见到始终追求道德、智慧尽善的人,那就可以了。无谎称有,虚谎称实,贫谎称富,只恐怕连追求道德、智慧尽善的人都找不到了吧。”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孔子所指的圣人并不是哲学家,而是通“道”之人。善人则是指有志于道、并孜孜以求、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人。中国古代的圣贤教育确实了不起,若能真信、真干,能教育出“圣人”来!可惜真好学的弟子太少了,大概是孔子没发现弟子中有圣人之材吧,便降低要求,“君子”也可以了。能教出尽善尽美的善人当然最好,可看看这些弟子似乎也不像,那就寄希望他们“有恒心”去追求完美也就可以了。做老师的,有谁不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难乎有恒矣”是孔子对社会人心无奈的慨叹:别说尽善尽美了,连努力这样去做的人都没有。由此我就想到,如果政治、经济上的管理制度要以“人人都是圣人”为前提的话,这个制度就一定会失败,因为不可能让人人都变成圣人。
今天看来,孔子也无需太灰心,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他虽然没亲眼看见自己培养出圣人,连最喜欢的颜回也早死了。可以后的时代,中国圣人辈出,都于儒家学说中得到滋养,孔子在天之灵应该感到欣慰了。所以学术主张未必要影响当世,“教人一时以言,教人百世以书”,我们可以传书于世,留待有缘人看到得益。圣言开万世太平,这个功德更大。因为抱定教人百世的目的,所以古人写书都非常慎重,往往一生只写一本书,精益求精,理事圆融。当今颇有著作等身的学者,鱼龙混杂,我就难以置评了。说来惭愧,后学写这本《隐藏的论语》是想“诗书传家”,在孩子出生时送他一份有意义的礼物,所以写的速度极快,肯定没有教人百世的价值,只可供大家遮遮眼目。
『27』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
孔子钓鱼不用在大绳上装满钓钩的方法,射鸟不射傍晚归巢的鸟儿。
纲是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弋是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鱼成群,鸟归巢,你以纲钓,或射宿,容易叫那个鱼群或鸟群“绝嗣”,这与孔子“兴灭国、继绝嗣”的悲心大愿不符合。过去人们捞鱼,大的取,小的放活,不使其灭绝。而现在农村的人捕鱼多用电击、毒杀,这种灭绝式的捕杀就如同饮鸩止渴,终将害己。现在很多人患上不孕不育症,是不是自然界的惩罚呢?《逸周书·大聚》载:“旦(周公)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 网的意思),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在合理利用自然的同时,要爱护自然万物的道理。
孔子言传身教,希望教育出圣人和善人,就是想让圣贤之学能源远流长,利益后代,不至绝灭。所以他自己在钓鱼、射鸟时很注意不用“灭绝”的方法,使鱼群、鸟儿能世代延续。好比我们现在主张的“可持续发展”,开始注重保护野生动物、珍稀植被一样,只有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后人才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而诸子百家、圣贤之学更甚于一切花鸟虫鱼,更应该代代传承,无令断绝。别象埃及、希腊、古印度文明一样,因为不懂得努力传承发扬,反而用“灭绝”刨根的方式对待,资料文献不存,先人的智慧无人学习弘扬,渐渐就没落消失了,那实在是后人莫大的损失!
本章讲孔子怎么钓鱼、射鸟,实际上还是讲教育,这种表达方式颇具《诗经》的意韵。《论语》的编辑者把“赋比兴”的手法都糅合到各篇的说理之中,使《论语》的每一篇文字都象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各章貌似无关的语录中蕴涵深刻的义理逻辑,读起来铺排叠兴、气韵不凡。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人性胸怀,和他立圣言的慈心悲愿,有几人能够体会呢?有感于此,赋诗一首:
豪杰纷纷穷末路,王霸终究气不长。
夫子汲汲无为日,圣心仁义万古扬。
孔子的教学目的正是宋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天地之心为“仁心”,生民之命为“慧命”。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我看了很多《论语》的注解,都将“盖有不知而作之者”解释为“自己无知,却要妄为”,或者“不懂得就贸然行事”,“作”解释为“造作、行动”,我认为不妥。
盖可以是语气词,也可以是“也许、可能”的意思。“不知”通“不智”,就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作之”的“之”指“知”。意思是:也许有没有智慧,却可以自己创造出智慧的人吧。这与“我无是也”,我没这个本事,及末后的“知之次也”,我用的是次一等的方法,就形成一个整体了。
孔子说:“也许有些没有智慧的人,能自己创造出智慧来吧,我不是那样的人。多听,选择好的方面加以学习。多看并记取于心。我这是次一等的获得智慧的方法。”
孔子是说:谁可以自己创造出智慧来呢?我可做不到。我是通过多闻、多见来获得智慧的,也许是次一等的方法吧。即如前文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是用一种略带幽默的语气,以自己求学的方法作为榜样,劝人多看、多听来增长智慧。意思是说:除了这个方法以外,难道还有更高明的方法吗?
这里表现了孔子“学为人师”的一面。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那个地方的风气不好,人都不讲道理,孔子却会见了那里的一个童子,学生们都感到疑惑不解。孔子说:“赞许他的进步,不表示赞许他的不足,那有什么不行?有人悔过自新、要求上进,我们赞许他悔过自新的做法,并不等于担保了他以前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
互乡是地名,从本章的意思看,那个地方的民风野蛮,人比较难讲话。“与其进也”、“与其洁也”的与,都作“赞誉、赞与”解。
孔子见一个来自民风骄慢地区的童子,弟子们不理解。孔子解释说:人孰无过?只要不断进步就是好事,又何必抓住别人的历史污点不放呢?对待后进,我们更应赞与他们的进步。可见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切向前看”的胸怀。现实生活中象孔子那样的人是很少见的,有人一次做贼,就被人一生冤枉为贼,政治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政客们互挖对方的历史污点来丑化对手。所以人总是可以很快原谅自己的错误,却不肯对别人多一点宽容。
孔子说仁而能行仁,对人、对事能平等相待,肯定上进的人,肯定别人正确的做法,足见其躬行君子、“行为世范”的一面。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心想要仁,仁就在那里了。”
仁本身是一种平等、清净的心态,念兹在兹,念念心中有仁,就是里仁,哪里还用另外去求一个仁呢?几年前我把烟给戒了,有人问我戒烟戒了多久。我说:“戒烟还要戒很久吗?那天我抽完最后一支,跟自己说以后不抽了,就戒了,一念之间而已。”仁就是这样,心存有仁,对不义的言行自然不再造作。如果见到不义之财,还是心思思想去贪求,那表明你心里的仁已经溜号了,再提起仁的念头来就行了。所以修道之人的意志一定要坚定,自己想做的事情绝不动摇,不被外境和心境诱惑,身心便很快能焕然一新。
本章是表现孔子修仁的决绝心态,律己甚严。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yī)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chóu),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党:偏袒、包庇的意思。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得结婚,昭公娶同姓之女,是违礼的行为。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出去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进言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偏袒他人,君子也会偏袒别人吗?鲁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叫她吴孟子。他若是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旦有错,就有人给我指出来。”
巫马期据说曾接替宓子贱做单父宰,宓子贱是“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而巫马期则是早出晚归、忙生忙死才把单父治理好。巫马期就问宓子贱:“为什么你治理得那么轻松,而我却做得这么累呢?”宓子贱说:“能用人则闲,能用力则劳。我是能用人,而你是能用力。”看起来宓子贱更有从政的天赋。
如果有人问自己的国君是否知礼,孔子能怎么回答呢?只能说知礼。但孔子心里知道不对,所以事后和巫马期说:你看我多幸运,有错误马上就有人指出来。这里表达了两层含义:心有仁,而有时也可以撒谎,就是仁智相融的观点。其二是孔子乐闻己过,知错就改。有人能指出你的缺点是你的幸运,可因此检点自己的德行。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你一片叫好,那才是孤家寡人呢,过得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本章是赞叹孔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