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隐藏的论语 >

第3章

隐藏的论语-第3章

小说: 隐藏的论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今天学校教授的,属于《论语》六艺的范围:礼(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乐(音乐歌舞等艺术)、射(军事及体育)、御(驾驶技能)、书(文、史、哲等文科科目)、数(数、理、化等理科科目)。可见孔子对人学习科目的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孔子今天办学校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去他那里报名。

  孔子培养人才的理念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与现代教育一样。但是孔子将这种人格、智慧、技能的全面成长,建立在孝、弟的基础之上,让他的学生从洒扫应对中,打好品性、德能的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天所忽略的。现在的小孩简直是“不足观也”,不但目无尊长,也目无校纪国法。电视报纸刊登的校园暴力事件,比成人犯罪还令人发指,比如前一阵全国通缉的马加爵等。“孝弟”的基石没有了,德智体的“德”就成了一句空话。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离娄》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世间万事万物万法,看似复杂,若归源复性,实则简单。比如音乐的7个音符,能演绎出无穷的妙乐,计算机的“1”、“0”代码,能创造出无穷图案。学习如果能弄通根本的原则,就能活学活用、一通百通。相反,下围棋不懂得“做活”,就永远悟不入方块黑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他在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与他小时候父亲要他背诵《孟子》有极大的关系。可见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研究,学问之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彼此能够相互启发。不同领域的知识,其实就象是一根藤上的瓜,那根藤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古人最用功处,就是要先在那根藤上弄清楚。而对于心性之学的研究,本身就是在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又怎么会与其他学科相冲突呢?所以君子务本,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好好在基础的道德品行上下功夫。 
 
 
 
真抓实干才有真才实学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那些花言巧语、只做表面功夫的人,是谈不上仁的!”

  有些人读《论语》,就爱跟着句子的意思跑,一会儿是孝弟、一会谈仁,其实那是表面的意思,内在的含义并没有脱开“为学”。前边的“孝弟”是基础,本章是讲用真诚心、真抓实干,这是治学的前提。

  做人也好、做学问也好,就怕你不发真诚心,只“巧言令色”装个学习的假样子。什么是“巧言令色”?明明是玩游戏上瘾,自己还美其名曰“学协调能力”,这是巧言。父母推门进来的时候就装着写作业,父母出去了,便把小说拿出来,这就是令色。官员们平时工作不抓紧,领导检查时就装着特别勤奋,也是令色。现在什么都讲究“包装”、炒作,其实就是弄虚作假,于是常有些公认的好人,一下子爆出丑闻来的。“装”终究不是真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迟早都会出问题。

  将工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得到回报。天道酬勤,不我欺也!

  『4』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责?与朋友相处有没有诚信相待?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学习落实?”

  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zēng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国贵族的后代。曾参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是年龄最小的弟子之一,却也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少数弟子之一。一般认为他二十六岁悟道,二十七岁便已设教讲学了,这点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另外,曾子以孝子出名,《孝经》就是孔子感于曾子之孝而写成的教材。

  这里仍然是讲学习的重要基础:脚踏实地,常常检查、反省。学问落到实处、动真格的,才能得到实益。说道理谁都懂,真正落实就难了。忠、信都做到了吗?有没有“巧言令色”为自己的不足掩饰和辩解呢?老师教授的知识能灵活运用了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每天的检查落实,点滴积累,正是做学问的不二法门。

  《大学》说:“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可见“忠信”为道之本。为人谋而忠,是忠于人、敬于事,把别人的嘱托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上心去办,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领导和同事少担心。与朋友交往,重点在“信”,言而有信才能赢得大家的信赖,知己满天下。

  “传不习乎”的习,仍作实习、落实解,不是复习。老师教的课本知识可以复习,如果教大家“改过”怎么复习?所以解释为“落实”更圆满。

  『5』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大的诸侯国,做事严肃认真才能取信于民,勤俭节约才能普惠百姓,征用劳力符合农时的规律,才能不影响耕种和收获。”

  也许有人怀疑,前面说的孝弟、忠信就是学问?学了以后在工作当中有没有用?这章就是回答:治理一个大诸侯国,也是敬事而信、节用爱人而已。为人处事的基本品行,真正落实起来,可以去治理一个大的诸侯国,作用就有这么大!

  “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都是说治理国家的基本道德品行,对治家、治企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章进而将“为学”概念延伸到具体实践的范畴。学习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求索。

  节用指量财为出,杜绝铺张浪费。一个朝代灭亡之前总是大兴奢靡之风,而奢靡的产物——阿庞宫、铜雀台乃至圆明园,下场都不好。无论中外,奢靡建筑多灭于火海,就是因为这些建筑积聚了百姓的怨气。爱人指以人为本,将百姓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若以现代经济学的观点,节用是资本的有效利用,爱人是人才的有效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不正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两大要素吗?

  使民以时。天时不等人,在农业社会,农民误了农时就要饿一年肚子,所以“使民以时”是对百姓生计的人性关怀。现在则可进一步延伸为尊重事物发展的时序和科学规律,为政不能扰民。对何时要防旱防洪、何时要稳定农产品价格,都提前安排,早作准备。

  以上几条综合起来,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治国基本理念,对今天仍有如此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真正的智慧颠扑不破。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重师长,做事严谨、守信,对人充满平等的爱心,而又能够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些都真正做到的时候,才可以学习典籍。”

  除了孝、弟、忠、信以外,本章又提出爱人、亲仁的品德。清代康熙时的秀才李毓(yù)秀根据本章写了一本童蒙教材《弟子规》,很适合小孩读诵。

  泛爱众,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家庭的孝、弟之心扩充到天下人——心量大,事业才大。

  亲仁,即亲近仁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行有余力”的“行”字不可忽略而过。知道抽烟不健康,与真能戒掉是两回事。孝、弟、忠、信、爱人、亲仁都能做到了,才可以学习文章、典籍。“文”指历史典籍,主要是《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后期还包括《春秋》。那时孔子删订“五经”作为课本,用以教授学生。“文”也包括了做文章在内。

  第3…6章,着力讲为学应从孝、弟等基本品行着手,真抓实干。

  我们将《学而第一》称为“篇”,篇里带序号的小段文字称为“章”,而将若干章组成的较完整阐述一个道理的段落,称为“节”,每节往往会冠一个小标题。后面的分析都是如此,不再赘述。 
 
  
  
 
态度决定一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子晚年在卫国招收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战国时期“八儒”的重要一支。

  “贤贤易色”很多人解释为“向贤人学习要能舍弃女色”,也有说“能交换女色”的,还有说易为“轻”,即“轻女色”的。如此解释都很有问题。第一个贤是动词,尊敬、学习的意思。第二个贤是名词,贤者。易是改变。色其实是“态度、脸色”的意思,不作“女色”解,意思是说向贤者学习要端正态度,脸色要为之一变:恭敬。

  子夏说:“向贤者学习,能态度端正、神情恭敬;孝敬父母,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领导者办事,能全身心投入;与朋友相处,能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还没有开始研究学问,但我却说他就在研究学问啊。”

  事父母能竭其力,也指孝敬的态度,毫不保留,竭尽全力。但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则无须勉强。父母非要买辆高级轿车,你这个小职工做不到,可以拒绝。反过来,父母病了要花两万元医疗费,你明明有却不愿意给,就是不孝。孝,就要尽量满足父母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事君能致其身”是说与领导共事能设身处地替领导着想,而不是一味投领导所好,真正把事情做到完美才算尽职尽责。人无信不立,不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跟谁交往都得言而有信。

  这一章,其实都是讲为学的存心和态度。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断句,有人断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解释为:“君子不严肃就没有威信。学习才不会固步自封。力主忠信。不要与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犯错就不要怕改正。”其中有几个问题:“重”是什么意思?“学则不固”是“不重”的结果吗?“无友不如己者”该怎么解释?

  先看第一个,重如果解释为严肃,那么孔子是叫我们保持严肃、凝重的表情,来获得威严吗?那跟巧言令色的伪君子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不是严肃凝重,也不是让我们吃得胖胖的,而是“自重自爱”的意思。自重则他重,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谁还能信任你呢?所以“威”指威信、受人尊重的意思。

  第二,“学则不固”不似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与“不重则不威”句式相同,二者应该是并列的关系,共用“君子”这个主语。固可解释为局限住,故步自封。但我觉得如果与“君子不重”是关联的一句,表示的就应该是人不自重的另一个后果,即“所学的知识、品德难以固守”。一个不自重的人,整天嘻嘻哈哈、吊儿郎当,也许有点小聪明,老师教的知识都能懂,但转眼就抛到脑后了,不能固守。

  再看“无友不如己者”,不少人都解释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我就要问孔子:怎样才算超过自己的朋友呢?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孔子在后文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这里意思的就矛盾了。见贤思齐,见过思改,与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失败的教训啊。所以过去的解释非常不合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无不通“毋”,友也不作动词,而是名词“朋友”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哪个朋友是比不上自己的”,都可以向他们学习,这也是一说。但在《论语》里,一般“无”都通“毋”,“友”作名词时作“朋”。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其实与前边“主忠信”是合在一起的完整句。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做个忠信的人,不要与不象自己这样(忠信)的人做朋友。”如是“象”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受人尊重,所学的知识、德能也无法固守。自己力主忠信,不要与那些不忠信的人做朋友,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孔子意在指出“自重”、“忠信”两种求学态度的重要性。

  自重,与人相处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对自己来说可使所学的知识扎实稳固。

  忠信,与人相处能交到忠信的朋友,对自己的过错也能实事求是地改正。

  从上下文来看,自重、忠信与上章的贤贤易色等内容,都是指为人处世、学习的态度,彼此关联性很强,说理逻辑通顺。

  以上是我的浅见,大家不妨存疑。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过去一般将之解释为:“慎重对待丧礼,追念远久的祖先,民风就会淳厚了。”那么这句放在“学而第一”里是说明什么?碰到类似的问题,过去人就说是《论语》在编辑时候弄乱了。真是这样吗?再看意思的推论:好好对待丧礼,追念祖先,民德就能归厚吗?如果我们的祖先是无耻之徒,该怎么追念?最近有报纸报道,秦桧的后代要求免去秦桧像跪岳飞的“惩罚”,这就算是“追远”而带来的民德归厚?可见句子的前后意思也不通。

  “终”代表结束、结局,表示事物的最后结果。“慎终”即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果。如《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意思是说:事情即便到快完成时也能象开始那样保持谨慎,就不会遭致失败了。“追远”也不能武断地解释为“追念远古的祖先”,而是“致远”的意思。所以比较起来,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的解释:

  曾子说:“为使结果圆满,就要追溯到我们的出发点和一路以来的努力,懂得这个规律,社会的道德风气就自然归于淳厚了。”

  也就是说,凡事欲慎其终,必先追其远。这是因果规律的表述:看到奥运冠军获得荣誉、金钱,就要想到他们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的。看到罪犯在判刑的时嚎啕大哭,就想到他们是因为犯罪而导致悲惨结局的。建立起“慎终追远”的因果的观念,民风自然归于淳厚,大家都不会投机钻营。

  古时候的官员去世都要给他定一个谥(shì)号,对他的一生进行简短的评价——“盖棺定论”。普通百姓死了,也会根据他一生的性格、行为,为他再取一个名字。皇帝死了也逃不了后人的“谨慎”评价,如哀帝、献帝是末代皇帝常用的谥号,武帝是对赫赫武功而又好战征伐君王的评价等。所以“慎终”如果非要狭义地定义在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应是“谨慎地对待葬礼”的意思,而是慎重地对待亡人一生功过、得失的评价。“追远”是说要追溯他一生的努力,同时要观察其言行对后世的影响。比如评价毛泽东,他有丰功伟绩,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但是他在文革中也犯过错误,这些都注意到了才算是“慎终追远”。如果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风气,人们做事时就会考虑后果——是给子孙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