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隐藏的论语 >

第5章

隐藏的论语-第5章

小说: 隐藏的论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学说到底,就是“知人”,知人者智,智慧恰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世间的一切问题,追究起来都是人的问题,真正“知人”就是通道的人。汉代学者杨雄说:“通天、地、人之谓儒。”当中最重要的是通“人”,人的问题通达了,天地、自然万物同时都能通达。而知人的下手处是知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才能及人。知己的方法,就在“孝、弟、忠、信、爱人、亲仁”的仁之本务中求。知己则本立,知人则礼立,本立道生,礼立而功德成就。这便是《学而第一》篇的结论之语,又是第12…16章关于礼与为学关系的结论。 
 
 
 
《学而第一》全篇回顾:
 
 
      
   
  第1章,讲学以致用的三个原则:利益并影响时代、利益并影响他人、成就自己的君子品德。

  第2章,讲为学最重要的方法:本立而道生。从基本的道德品质、基础的学问做起,不断日积月累才能最后有所成就。

  第3…6章,强调为学必须真抓实干,不巧言令色。“孝弟、忠信、爱人、亲仁”这些基本的品行,是君子应务之本,乃道之所系,忽略不得,必须切实履行,一日三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做好了,道就通达了。

  第7…11章,讲为学在心态上应注意的要点。贤贤易色、孝敬父母尽己之力、替领导设身处地考虑、对朋友诚信,都是很重要的为学心态。自重、忠信对学习进步也极其重要。慎终追远,才懂得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学习。做到温、良、恭、俭、让,自然会增长学问。保持自己所立的志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导)就是诚信、坚毅的品德,同样有利于学习进步。

  第12…16章,讲礼与为学的关系。懂得礼用和为贵,就能立身社会,将学问与实践相结合。为人处事讲究信义、恭敬,就能不失其亲,受人尊重。真正行之以礼的人,就不会过分讲究吃、住等物质享受,而能亲近贤者,做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最后指出为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知己、知人都是一种学习,而“礼”就是知己、知人的重要途径。

  《学而第一》概括地提出了为学的原则、心态、要点,这些内容在整部《论语》中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往后还会涉及到。所以《学而第一》是《论语》的“凤头”:说理清晰,内容简要,引人入胜。 
 
 
 
为政第二以德治国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孔子说:“政治工作要以德为中心,好比确定了北极星的中心位置,其他星星就自然围绕在它的周围了。”

  北辰又叫北极星,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是绕着它转的。政治活动错综复杂,可只要把握住“以德治国”的纲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如同明确了北极星的位置,而其他的星星就围绕在它的周围。这是《为政第二》的第1章,开门见山地点出做政治工作的中心:无纲不举、无德不立。

  可要这么说,很多人会不服气,觉得孔子不懂政治,因为现实生活中,政治更多是体现出“权谋”的一面:表面工作会做、与领导处理好关系、搞几个政绩工程,加上一些形象包装、事件炒作,升官才有指望。那一套孔子一定也知道,他曾出仕四年,官至大司寇,代摄相事,对官场上的陋习不可能不明白。《为政第二》作为《论语》“学以致用”原则下,为政的开篇,他直接点出的是“权谋”背后起作用的德,一般人所认为的官运,那个不可主宰的东西,恰恰就是德。

  回顾历史,帝王将相行为中所体现的权谋固然是事实,可中国真正的太平盛世时期,其君主和主要领导官员的品德修养都是相当高的。李世民曾直言:“凡人主惟在德行。”刘备也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贞观之治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勃兴,全社会几乎没有什么贪污腐败现象,李世民也没有残害开国忠良。这几条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少有的,其深层的原因,则与李世民、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诚信、奉公廉明的品德密切相关。小人、佞臣当道的历史时期都是政治黑暗的时期,时间短暂,好比诈骗、抢劫犯固然能风光一时,可终究好景不长一样,他们不可能长期主导政治局面。以佛家的智慧看,权位、富贵,皆不可强求,他是道德与能力的附属果报,就算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依然是你应该得的。所以官场上那些偏离“为政以德”的陋习,都不过是妄为罢了。

  以德为政,可德是什么?德又如何指导政治活动?文章才刚刚开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综观《诗经》的内容,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思想纯洁、情感真挚。”

  蔽是遮蔽,引申为涵括、概括。“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jiōng 壮马)》,全诗颂鲁僖(xī)公牧马于野不害农田,以喻乐育贤才。思的古字是上“囟”下“心”,囟是头脑,代表思维和思想,心主情感。所以,一般注解将“思”作为无实义的语气词是说不通的。“邪”通虚,无邪指不虚伪,正直纯洁,“真正无有邪曲”。

  德是什么?当你想追问答案的时候,冒出一章孔子研究《诗经》的心得来,与为政毫无关联,可实际上恰恰是在回答“德”。它以《诗经》作比:政治活动如同诗三百,但贯穿其中的,是思想纯洁、情感真挚。

  从造字结构看,德从“二人,直一心”。直是“十目∟”,“∟”表示躲在围墙后隐藏起来,十目表示很多眼睛在看着,即无法隐藏为“直”。德的意思就是:大公无私的清净之心,与“思无邪”意思完全贴合。为政以德即天下为公,要求从政者大公无私,心地清净。正如《诗经》的内容那样,为政以德也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是为国为民。若为私利,那是“隐”不是“直”,不算“思无邪”。

  其次是感而遂通。政策的出台需以民心为导向,民意有感,政府才应,好比诗歌都是有感而发一样。平白无故地搞政绩工程,就不能叫“思无邪”。相反,百姓有“感”,政府却没有采取因应措施,也不叫“思无邪”。

  第三,健康有益。老百姓能得到实惠才叫“思无邪”。对分裂国家的活动、黄赌毒产业等,应坚决打击,绝不可姑息。再如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便是出于国家命运和前途考量,尽量把民利与国利结合起来的做法。

  有些政府官员进行钱权交易、买官卖官,则是“邪念”,乃自取灭亡之道。

  《诗经》是一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种题材,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是一部集合俗、雅文化于一体的文艺作品。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周王朝每年都会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采风,其中有不少诗歌都是褒贬政治得失的,周王朝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各地政事,以调整国政。比如《风》有人解释为“讽”,多有针砭时弊之作。而《雅》、《颂》则是传播朝廷之音的,让人民感受国君的品德魅力,以德化民。所以《诗经》还起到了类似今天文化部、宣传部、广电总局的作用,一方面宣传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百姓对国家政策的一种反馈和舆论监督。可见,“思无邪”还代表国家以礼乐的艺术方式,创造出健康的文化产品,净化社会人心,使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综上,德的基本特征就是“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策法律来引导、以刑罚惩治来管理,老百姓只想着免于刑罚,没有廉耻之心。以道德品德来引导,以礼乐规范来管理,老百姓会耻于做坏事而严格自律。”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可法制有其弊端,只要能钻法律的空子,人们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其一。

  其二,法律的出台,要对文字进行各种考量,使法律文本只能被少数人所理解,民众的法律知识始终是有限的,比较起来,道德规范的传播更易于让普通民众理解其内涵。

  其三,法律是事后的惩罚,事前起威慑作用,能部分阻止百姓向恶,而教人向善却是礼乐的强项。法律体系再完善,都不是治本的方法,取代不了道德约束的作用。

  其四,法律规定越细、越繁杂,那些用以约束极少数“坏人”的条款,反而限制了大多数“好人”的权益和自由。

  其五,法律越多,百姓就越难全部了解,人们对律师的依赖性越强。出于金钱、时间成本、各种风险考虑,能真正运用法律的来保护自己权益的的民众反而就越少。打过官司的人都知道——累啊。好比用法律来追款,一诉、上诉要慢慢等,请律师、取证、调查要慢慢熬。律师们常说:“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意思是举证太难,谁会随时准备着与人打官司,事事保留证据呢?官司赢了对方还等着法院上门强制执行才付款,或者再来个“躲猫猫”,要是你追的金额只有几万块,中国原本警力就不足,能调配出几个人来负责你这事?所以还是孔子说得对,听讼的关键在于使国家“无讼”,这只能依靠道德教育才能实现。

  当然,我们指出法律的不足,并非要否定国家的法制化方向,而是要说明法制与礼制不可偏废。

  《论语》中的“礼”,不仅指社会道德规范,也包括了今天我们法律规定的某些内容。比如孝养父母,过去属于礼的范畴,今天写入法律了,缺少点人情味了,是不是就一定能杜绝不孝养父母的现象呢?看看报纸就有答案了。用法律规定的效果未必比用道德约束的效果好,但少了“有耻且格”的好处。

  也许有人会叫嚣:“封建道德意识是压在人心上的大山,要打倒它!”可是细一想,教人为善怎么能算压制人性呢?难道允许“自由”杀人才有人性?那叫兽性!道德就是要约束恶人的兽性,使小人也容易管理。所以,有多重视法制,就需要有多重视道德,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道之以德”,道,导也,指社会宣传工具的舆论导向。象杰可逊脔童的案子,法院判决他无罪,全世界有几个人相信?可他就能拍拍屁股昂头走出法院。司法腐败要是没有道德的谴责,则社会公平何在?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礼范畴。”

  上章讲“德”的好处,现在来看一章孔子的修学报告: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曾经辉煌而走入没落的贵族家庭,到他父亲叔梁纥(hé)的时候,境况并不理想。父亲死后,孔子与母亲受“大奶”排挤,一起迁居到另一地生活,用度拮据。孔子年轻时不为当时的权贵所接受,在一次参加季氏举行的宴会时,被阳货无情地拒之门外。但是孔子并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有志于学。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

  三十而立。现在说的“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乃成家立业之年。但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我们看孔子年谱就知道,他三十岁时便成立私学,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报名费是腊肉十条。表明三十岁的孔子,已经是个学识渊博而且知礼达人的人。我们还应该看到,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我常听朋友说“人到中年万事休”,那意思是“三十即惑”啊。人立身善道,在遇到逆境、诱惑时,往往会内心动摇。孔子则不然,四十岁已能真正守死善道,绝对信得过了。

  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关键。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说明道为阴阳之和变,道自性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说明天命指的是人的体性,即天赋之命、形而上的命体。《说文解字》说天从“一大”,这么说天命就是“一大命”,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可见孔子的确是天生的圣人。知天命以后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真正出仕,非常耐人寻味。

  那么天命与生命不是一回事情吗?人难道有两条命?这个“我是谁”的问题,是一切宗教、哲学的重点所在,我们且多花些笔墨,稍加探讨。

  儒家讲:“率性之谓道,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性与道是一。而孔子有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能通天、地、人的生命的本体。

  佛家认为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地(有形物质属性)、火(温度)、水(湿度)、风(运动属性)的假合,不是真我。那个真我,就是能发起听、看、嗅、尝、触、思各种作用的功能,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与三世诸佛不一不异。器世间的万事万物,好比以金作器,而器器皆金,究其缘起都是这个性空之佛性,此外无物无心。

  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道家的“道”也指人形而上的本体。

  实际上基督教里的“上帝”,也是佛、道的意思。《圣经》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和宇宙万物,就如道家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佛家的心物不二,万法唯心生。《圣经》记载,有人问耶稣:您是上帝的儿子,能否让上帝现身给我们见一见。耶稣说:你们怎么到现在还不肯相信呢?我便是与上帝一体的啊(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以上帝的称谓与佛、道一样,是勉强给人形而上的功能一个称呼而已。世上颇有愚人,非要去考证“上帝”的存在,那怕是要等到驴年才有消息吧。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也如同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一样: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漆黑一片,象一个鸡蛋。这时,伟大的英雄盘古辟开天地:阳气上升为天空,阴气下降成大地。盘古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顶天立地,变化身体,天高一尺,他的身体高一尺,地深一丈,他的身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