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166章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66章

小说: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连连点头:“当然,不是人才,我也不会留他那么久,还让他管理无忧山庄。主公,这样看来,这北边也暂时不需要我出力了,我想去荆州了,毕竟,那里是您下一个目标。”   
    曹操注视了我一会儿,才点头:“也罢,你做你的去吧!过几天,我也要去邺城了,只是,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我笑了笑:“我会的。对了,如这次去江东,收获不小,主公有兴趣知道吗?”   
    曹操笑了起来:“我也知道你去江东不是救人这么简单,说吧!”   
    大致把江东的情形和我对山越族的利用计划讲了一遍:“所以,山越一族只要用的好,就是江东的心腹之患,对我们太有利了。”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干得好,这个许群,日后定要好好赏赐他。江东既然有这么多闲置的土地,安置山越人当然不是问题。田畴在给我的信中,也提出了用土地安置异族的设想,他建议我将归顺的异族分散安置到兖、扬、豫、冀州去,实行和这些地方民众混杂居住的办法,说这样就便于管理,并可以逐步同化这些人,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边界被侵扰的麻烦。看来,你们两个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我摇头笑笑,这个方法本来就是我们两个商量的结果,当然,这个我不会告诉曹操:“田先生了解那些异族,就像我了解山越人一样。主公,这北界的匈奴、鲜卑,西界的羌、回,江东的山越,交州的粤人,益州的蜀蛮,人口加起来绝对不少。这些人一直就没有真正安静下来,接受统治过。这些人也有像匈奴贵族那种自大狂妄的人,可绝大多数的人想得到的不过是相对平等的待遇,也就是他们渴望的田地。我大汉疆域宽广,肥土沃野遍布大江南北,按理说,养活这些人,甚至比这些人多好几倍的人都没有任何问题。几百年来的民族纷争,固然有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者的说法,可大多数地人也没有什么异心,也没有能力搞什么异心。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个矛盾激化的责任在当政者身上。汉人享有中华大地上最肥沃的土地,最灿烂的文化,骨子里不怎么看得起这些异族,所以,一直以来,从官到民都没有给予这些民族足够的尊重,从来没有人想到能将他们融合到汉族这个大家庭中来。主公,如这些年和鲜卑、匈奴、山越等打了很多交道,知道他们也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我想,田先生提出的法子,应该是解决这些民族矛盾的有效方法。”   
    曹操边听边想边说:“你们的想法都不错,我已经让元直、孝先、董昭他们对这个方案仔细斟酌,先就在冀州和并州安置一些归顺过来的鲜卑等族,看看效果。”   
    我灵光一闪:“田先生说的同化很不错。主公,依我看,您不如在邺城建一个学文馆,让崔大人他们这些才学大师们,悉心教导一些异族首领的后代。嘿嘿,我想,他们是很羡慕我大汉文化的,也乐意学习这些,这样,也可以加快民族融和的步伐。您觉得如何?”   
    曹操想了想,大笑起来:“好主意,真是个好主意,嘿,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子云,你不亏有怪才之称。”   
    我笑了笑,不再说话了,陪着曹操慢慢散步,今天说的让他慢慢消化好了。对于这个民族大融合的方法,说心里话,我自己都一点把握也没有,山越族用这个方法进行融合很简单,他们中毕竟汉人血统已经占了很重的比例,但是,那些塞外的民族,特别是匈奴一族,他们天生的血性真的能慢慢磨灭掉吗?虽然,羽哥哥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我始终不太明白羽哥哥说的那种天下人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言论,羽哥哥的怪论真多。只是,我思考了很久,找不出比他这个法子更好的办法,加上田畴也很赞同这个方法,才向曹操提出的。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早做安排(下) 
    默默走了很长一段路,突然,前面大树背后传来很小声地说话声,我立刻掩在了曹操的身前,下一刻,我就明白自己显然过分紧张了,那是两个孩子的声音。回头尴尬地看了看曹操,他做了一个禁声手势,我们两个悄悄地靠了上去。   
    “这样真的可以吗?”一个微颤颤的声音小声问着什么。   
    “应该可以,我见那些家将就这样裹伤的。”一个清脆的童音很有把握地说。   
    “可是,它这样跑不动,会不会又被二公子抓住了?”刚才的声音还在问。   
    “不会,我们把它悄悄在这边放了,二哥不会知道的。好了,小兔乖,你要听话,自己藏在树洞里不要出来哟,这些草够你吃很久了。”   
    就着好奇,我和曹操同时转过树干,看向蹲在地上的两个小家伙,一个是曹冲,另一个是秦朗。两人看见我们,也吓了一大跳,急忙站起身来,秦朗吓得话都说不顺了:“大,大人,我们没,没干什么。”   
    秦朗是杜夫人的孩子,他的父亲原来是徐州的旧部,曹操拿下下邳的时候,得到了他的母亲杜夫人。这位夫人据说是极美丽的一个人,连素有傲骨之称得关羽都曾经喜欢过她,结果,被好色的曹操揽入府中。杜夫人是一个好母亲,当然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曹操也就顺理成章地收秦朗做了义子。不知道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本身就有些自卑,还是曹府的大环境让秦朗学会了谨慎处事,这个孩子一直就表现得比较懦弱,尽管曹操对他也不错,尽管没有人去欺负他,他还是非常胆小怕事,让人觉得可怜可叹。曹操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见秦朗又是这幅惊下过度的样子,曹操眉头一皱,刚想说什么,我轻笑一声,拉了他一下,蹲下身子,去看树底下的一处小洞口。这个树洞并不大,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点白色的小身影蜷缩在里面,而洞里洞外塞满了刚扯下来的青草。   
    我看得一笑,知道是曹冲爱心大发,把曹彰他们抓的小兔子偷偷拿了过来,还给它裹伤,孩子心性。不等我伸手去把兔子抓出来,曹冲护住洞口直摇头:“不要抓它,它好小。”   
    我乐了,故意去逗他:“小公子,你把小兔子藏在这里面,是怕它被二公子他们抓走吗?那你今天晚上就没有很香很香的烤兔肉吃了。”   
    曹冲把小嘴一翘:“我才不要吃什么兔肉,它很可怜的,被二哥伤了腿。父亲,不要抓它了,好吗?”   
    曹操看着这个心爱的小儿子一脸乞求的样子,也笑了起来:“好,我下令不允许伤害它,这样可好?”   
    曹冲一下子笑了起来,还冲我做了一个鬼脸:“听到没有?父亲下令,不许伤害它呢。”   
    我也笑了:“那你能把它抱出来,让我给它看看伤吗?我可是个很好的大夫。”   
    曹冲马上就把小兔子从洞里拉了出来,放在我手里:“小兔乖哟,让先生给你治伤。”   
    孩童的天真让我和曹操一扫刚才的沉重,都笑了起来。我也很认真地给小兔的后腿上了一层伤药,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到树洞里:“好了,两天就好。”   
    曹冲很认真地对我说:“谢谢先生。先生还去府上吗?我还想听您给我讲故事。”   
    由于我的特殊身份,曹操几乎就让我当了曹府的专治大夫,只要我在许都,那曹府上下所有的病痛都由我负责,当然,这中间治病的时候自然很少,可总要做出大夫的样子来。曹操的儿子中,很有几个身体虚弱的,一半是因为曹操那些年的不稳定,带累这些孩子在襁褓中就经常颠沛流离,还有一半是天生体弱多病,而他们中间就有曹冲。   
    曹冲的聪明伶俐在曹操的儿子中是最出色的,年仅五岁的时候,就因为对事物的见识不凡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博得小神童之名,更在前年,交州太守进献大象,被曹冲用船载之法,量出大象体重后,这神童之名已经传遍了天下。更难得的是这个孩子有一颗仁爱的心,经常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一些犯错的人逃过曹操的惩罚,甚至曹府中的家人犯了错,都去求曹冲,而曹冲很乐意帮助这些人,这点让他也获得了几乎是满朝臣子的赞扬。   
    我对曹冲的所有了解当然也是起源于羽哥哥对他的夸奖,对于他的早夭,羽哥哥很是痛心。因此,在我当了曹操的家庭大夫后,对这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一直非常留心,并自编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晨练操教授给他和几个体弱的兄弟,要他们一起加强身体的锻炼。我也利用为他看病的机会,刻意获得他的欢心和信任,好为我以后的打算着想。   
    要获得一个小孩子的欢心,莫过于把自己放低年龄,去和他一起玩耍,去投其所好,我就是这样做的。每次见他,都会给他一些从各地收集来的特色玩具,给他讲很多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曹冲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每次见到我都缠着我要我陪他一起游戏,要听我讲故事。   
    因此,看着眼前孩子期盼的目光,我笑着点头:“我会去大人府上的,我还给公子带了一点好玩的东西,是专门在江东给你买的。改天我来的时候,给你带去。”   
    曹操在旁听的直笑:“子云,冲儿跟你很有缘分呀,我还真有让你做他先生的想法,可惜,你总不在我身边。这次迁去邺城,我有意让崔太傅做这几个孩子的授业之师,你觉得如何?”   
    “崔大人是有名的名士,他教的学生遍天下,才学出众者甚多,大人让他来教导几位公子,是再好不过的了。只是……”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时机是否妥当。   
    曹操听我没有了下文,他很奇怪:“子云,有话你就说完,吞吞吐吐的干吗?”   
    我叹声气:“大人,邺城的气候不比许都,特别是冬天,十分寒冷。您的几位公子身体都有些虚弱,他们的年龄也都不大,迁去邺城,对他们来说,不太好。”   
    曹操听我这么一说,他愣了一下,又低头沉思起来。我在旁苦笑,却不敢再多说几句,害怕被他察觉出什么。过了一会儿,曹操叹气:“看来你说的有些道理,这样,洛阳的重建我这就和文若他们商量商量。”   
    曹操并没有往其他上面想,他大概以为我是用这个借口来催促他建都洛阳,所以才这样说。我也笑了笑,没有解释下去,再解释,曹操该生疑心了。   
    看着两个孩子牵手向营地跑去,我突然想到了皇宫别院里的小皇子和那两个小太监,他们的年龄都差不多,境遇相差得却如此悬殊。想了想,我把我的思路和安排向曹操进行了说明,毕竟,要留下这个皇子的性命不可能瞒着曹操,再说,我也不想瞒着他。   
    曹操听完,定定地看着我:“子云,你还没有放弃你的那个把皇帝撵给刘备的想法,是吗?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这个必要这样做吗?”   
    我明白曹操的想法,可是不这样做,云哥哥怎么办,这个皇帝怎么办:“主公,您想拿这个皇帝怎么办?经过了这两件事,特别是您又杀了皇后和皇子,您和皇帝之间注定是死活不能并存的关系。如果您真愿意取而代之,杀了这些人也行;如果您下不了这个决心,那留下他们早晚有用。无论以后您把这个皇帝杀、放,或者推给别人,早做好一定安排,我们的主动性就增加一些。留下董妃母子的性命,只要他们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无论发生任何变故,我们都可以从容面对了。您说呢?”   
    曹操摇摇头:“你不是已经见了我女儿,现在的皇后了吗?她已身怀六甲,早晚会有皇子诞生,这样一来,董氏的那个儿子,就会成为绊脚石,留下并无好处。”   
    唉,这个曹操,这种事情上,他就怎么想的这么简单:“主公,您想什么?想曹皇后的儿子当皇帝吗?您想看到以后的叔侄之争?还是您真的就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无条件地奉献给大汉江山了?”   
    曹操神情迷茫起来:“我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一家人之间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我苦笑:“主公,您怎么……天子家里无私情,就算是您的外孙当了皇帝,他要维护的依然是这个大汉江山,依然会和您抢夺权利,他坐了江山,一样不会把您供奉在太庙里。主公,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您是要您的皇帝孙子当一个杀尽母亲家族的冷血皇帝,还是想看着您的曹家后代灭了您的亲外孙?”   
    曹操愣愣地不说话,我则再叹一口气,继续说:“所以,留下董妃的儿子继承这个皇位,才更有利于曹家的生存。真到了和皇帝兵戎相见的那天,我们下手也没有了任何顾忌,您或您的外孙也不会自相残杀,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一段亲仇争位的描述。”   
    曹操不再说话,而是带着一脸悲苦的神情向营地走去。我也不再说话,默默地跟在他身后,刚才说的已经完全表达了我的意思,孰是孰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快到营地的时候,曹操转身对我说:“你想得周到,你就自己做主,安排这些事情好了。我会下令给子廉,让他听从你的安排。至于以后到底怎样,以后再说。”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天换命(1)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七十四章改天换命   
    再回到家中,已经快到了夕落西山的时候了。我前脚才进家门,后脚就有家人来报,说一个年轻人今天求见了我几次了,现在人又来了,问我见不见。我很是奇怪,平时到我这里来的,基本上只有几个哥哥和他们的家人,从来没有我不认识的人上门求见的,还不要说天色已近黄昏,这个时间并不是递拜贴的时候。仔细问了问这个人的相貌打扮,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带着一肚子疑惑好奇,吩咐家人将来人迎到外堂。   
    进来的年轻人果然像家人说的那样,非常年轻,他脸上还浮现出那种没有成年的稚气,人长的很好看,身上却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很特别的气质,是那种……不带人间烟火气,飘逸潇洒的特殊气质。如此年轻而有型的人,我却没有半点印象,只有这种气质有点……我好像在谁的身上也有过同样的感觉。只是想了想,还是没有一点头绪,这让我对他的好奇心重了起来。   
    看见我一脸好奇地打量他,他也不上前自我介绍一番,而是和我对看起来,也是用很好奇地目光,上下左右不停地打量着我,那目光很快就有些若有所思的般地停留在我脸上了。   
    被他注视了半天,还是我先沉不住气了:“请问先生尊姓大名?赵如并不认识您,不知您见我有何贵干?”   
    来人这才醒过神来似的摇摇头,嘴里嘟囔了一句什么后,才回答我:“在下姓管名辂,字公明,今日冒昧求见,的确唐突。只是,我夜观星相,有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必要亲自上门求证后,方才能弄清事情缘由。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原谅。”   
    很斯文的一个人,他说话的语气和他本人的气质却不怎么相符,这不是他的本性。当然,我也不可能强求他对一个才见面的陌生人展露他的真性情。管辂,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想了半天,我才恍然大悟。要说这个管辂这半年在许都是小有名气,传说他五岁就熟知易经,推演周易八卦无有不准,到了十岁,就已经是算无遗漏,能预知未来过去的神人了。上次回许都得时候,我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神人出现在许都,并因为及其准确的推演和神算,成为官宦府中的贵客。只是,我也不去算什么以后将来,与这些方外术士也并无交往,所以,当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