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代理人 作者:燕飞(纵横vip2013-04-30完结)-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出150万到200万套。也就是说按照MI现在的售价来看,今年MI营收大约在3亿美元左右,明年大约是4。5亿美元到6亿美元之间。
如果取百分之五十利润率计算,今年利润大约是1。5亿美元,明年是2。25亿到3亿美元,再按照美国同类企业市盈率进行动态估值的话,MI现在大约值40亿到50亿美元。
显然,MI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企业,这俩个新创明星企业的结合显得有些特别。
“是的,其实大家都可能知道,SAL和MI俩个公司的大股东都是同属于一个天才科学家,那就是现在还在麻省理工读博士的杜克博士,这次SAL和MI合资成立MI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就是为了整合硬件产品的生产,现在合资公司准备投产的主要产品就是脑波念力头盔和导航仪。”
杜克是SAL公司的技术灵魂,这个之前大家都知道这个情况,但是SAL准备涉足硬件产品生产这个信息对于大家来说,显然也是新情报,所以几个风投大佬停下来交头接耳了一会儿。然后才等着蔡思强的进一步解说。
“我们研发的全语音GPS导航仪,初步确定以为5寸和7寸屏幕俩种规格为主,集导航、泊车和娱乐功能于一体,具备业界独有即时响应全功能智能语音控制和GPS安全控制功能,可以无缝接驳移动网络实现上网功能,定位于导航仪的高端产品市场。”
蔡思强接着介绍SAL开发出来的导航仪产品,随即播放了一段工程样机试用的视频资料。
视频中一个驾驶员打开导航仪开关后,完全不用再做什么操作,直接随口报出一个自己准备前往的地址,导航仪立刻接收到这个地址信息,开始反馈系统选择的推荐路线,然后用如同真人一般的自然语音和口气询问驾驶员是否有别的要求。
驾驶员回答需要途经某个站点,导航仪马上根据新的要求给出了新的路线,整个过程就像俩人聊天一样就完成了这样一次导航路线选择。这个导航仪仿佛就是驾驶员的一个助理一般,能够通过语音准确理解驾驶员的需求。
而且整个过程反应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没有多少延时,而路径的选择智能化也非常强,这是应用了杜克智能路径选择算法开发出来的导航功能,底层支撑的操作系统也被杜克优化过,整个软件系统效率之高完全不是现在市场上在售产品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样优化出来的产品,当然比起当前市场上的导航仪强悍得多,不但是市面上的山寨产品望尘莫及,也远胜当前各种高端产品。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导航仪使用过程中,驾驶员根本用不着看一眼屏幕,这个比起现在的导航仪来说,对于行进途中导航仪的使用安全性,提升了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级。
这些风投大佬们显然都是用惯了导航仪的主,乍一看这样一个导航仪出现在自己眼前,几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直观印象里,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导航仪,而是一个自己行车路线助理。
反应快就不说了,只是这个导航仪的人工智能不免太牛了吧,可以完全没有一次手动操作就能够完成所有导航需求,从GPS中传出来的语音也是一点都没有一般导航仪合成语音或预录制语音的生硬,而是自然友好的人机界面,同现在的导航仪相比完全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蔡总,你们的这个导航仪研发现在进展到什么状态?”IDG首席合伙人刘程远忍不住问道。这个产品太惹眼了,如果真实场景的产品实际应用中,确实有这样的表现,大家有理由相信这个产品一定会火的。看过这样的导航仪后,四个风投大佬都觉得自己的导航仪可以扔掉了。
“我们的研发工作基本完成,工程样机各项测试都在顺利进展之中。现在大家看到的视频就是一个月前外场测试场景实录。”蔡思强回答道。这个产品研发已经到了晚期,所以研发进展现在不必严格保密了。
“刘先生如果感兴趣,会后可以同我们的赵建武副总裁实地感受一下。”蔡思强微笑着建议道。
“嗯,好,待会儿我倒是真想见识见识。”刘程远笑着说道。
“我们的导航仪产品,已经同一汽的达成了标配的协议,从明年一月份开始供货。”蔡思强继续抛出了重磅爆料,果然这个信息又是大家所不曾掌握的。
“蔡总,冒昧的问一下,你们同一汽的合同供货数量是多少吗?”软银总裁孙赛也忍耐不住问了一个问题。
“不好意思,这个订货数量涉及一汽同SAL之间商业秘密,恕难提供具体数字。”蔡思强故作为难地说道。这个数量既然不是很大,还不如藏拙好了,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好。
“在导航仪的生产和销售、售后服务方面,我们拟收购欧洲TOMTOM公司作为我们的导航仪生产基地。”蔡思强终于放出了今天最大的底牌。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风投(二)
各位风投大佬们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今天果然是来对了!还真是赶上大买卖了。
按照刚才蔡思强的讲解,SAL公司的这个导航仪在产品功能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地方了,功能即便还说不上完美无缺,但是比起现有市场上面的产品,绝对是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只是仅仅有SAL开发出来这个导航仪样品,原来大家还觉得差了点什么,现在蔡思强把收购TOMTOM公司的这个底牌揭开后。
大家立刻就明白原来SAL公司已经完全想到,自己在导航仪方面还欠缺生产制造的工程经验以及销售服务渠道、品牌等方面,不过SAL公司既然提出了收购计划,证明在这个方面已经考虑得比较成熟了。
如果真能够按计划将TOMTOM这个业界前三名的老牌导航仪制造商收购下来,SAL公司等于将这方面的短板就完全补上了。
在座大佬中有研究过导航仪产业的,当然知道TOMTOM这俩年的日子不好过,在各个对手的挤压下,市场萎缩得比较厉害,营收节节败退,股价已经基本到了谷底。按照市场分析人士的说法,TOMTOM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收购。
TOMTOM现在依靠地理优势和先入优势,在欧洲市场还勉强维持住了老大的位置,美国市场已经一塌糊涂,从原来的老二位置退缩到三甲之外,现在苦苦支撑下来,估计也是期待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收购计划。
SAL公司的这一群年轻人,看起来青春痘都还没有褪光,但是做事却是非常老道,能够将目标对准TOMTOM,显然对于整个导航仪产业了解得也比较透彻,能够将导航仪整个产业链条想得如此清晰,直接切中要害,了不起,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群风投大佬按照敬佩之余,又暗生警惕,看这架势,这群年轻人可是一点都不好忽悠,看来今天这个开价可不低。
“各位财神爷,今天将大家请来,就是为了这个收购计划,坦率地讲,以我们SAL公司现在的现金储备来说,尚不足收购TOMTOM。”蔡思强微笑道。“因此,需要向各位财神爷化缘来完成这项收购工作。”蔡思强开着玩笑道。
“蔡总,情况呢,我们基本上都了解了,如果是按照刚才你讲产品来说,我个人觉得收购TOMTOM这个计划可行性很高,我们凯雷投资非常有兴趣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来,只是,不知道这个项目究竟准备投入多少?”凯雷投资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周琛问道。
“整个收购计划我们预计耗资将达到十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控股权收购费用5亿美元,以及收购后产能整合和渠道整合、品牌推广等费用5亿美元。按照我们的预测,预计收购完成后第一年,导航仪业务这块公司的全球营收可以达到20亿到25亿美元,第二年实现30亿至35亿美元,第三年实现40亿到50亿美元。
我们期望导航仪业务最终能够实现大约每年一百亿美元营收规模。”
十亿美元?
四个风投大佬一听这个报价,心中快速计算了一下后,感觉这个数额还是比较靠谱。
收购公司大概花掉5、6亿美元取得控股权,后期运营推广留出3、4亿美元,整合费用预计再花去1亿美元,这个资金量基本可以应付。
配合SAL刚才演示的那个杰出产品,如果说打造一个导航仪世界第一品牌,这个还有点夸张,但是将这个产品做起来,能够成一定气候那是相当靠谱的。
导航仪这个市场虽然现在非常混乱,但是如果仔细细分的话,其实在高端市场还是非常有机会的,最混乱无序集中在千元以下,在这个激烈搏杀的红海市场中,不但厂家众多,山寨产品林立,还要不断承受来自手机内置导航的冲击。
而在3千元以上高端产品市场上就好多了,毕竟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就那么几家,所以竞争相对有序,基本上各有基本盘维持着,这几个厂家也不至于做杀鸡取卵的事情。
从这几年汽车销售量来看,中高端汽车销售量巨大,以宝马、奔驰、奥迪三大高端豪华车品牌销量来说,连续几年突破400万辆,其中仅中国市场销售量一年就突破了一百万辆。
而从全球汽车销售量来说,这几年全球销售均突破7000万辆,据专业机构预测仅仅是导航仪销售的潜在市场容量每年超过200亿美元,而高端产品的市场总容量如果按照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份额估算,估计高达50亿美元到60亿美元。
加上地图服务等附属业务,市场容量还会扩大三成左右。如果未来能够整合进去移动网络信息服务,整个市场就更加可观了。
所以导航仪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有可为之处。
这些信息在各位风投大佬脑海中一闪而过,感觉SAL公司这个收购计划大致靠谱,以领先的技术加上TOMTOM现在的品牌、渠道,在导航仪市场冲击一下,重新为TOMTOM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应该是有希望的。
想到目前世界第一的Garmin现在市值超过九十亿美元,而被SAL并购后的TOMTOM,很有可能在短短几年间再次击败Garmin回到第一的宝座,那么届时TOMTOM的市值相信也会重回原来的价位,取代Garmin的地位,这样单单只计算这一块,十亿美元投资的增值就可能超过八、九倍。
显然,仅仅从这个方面来看,这已经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买卖。何况SAL本身还具有那么多的卖点。
“你们的这个计划看起来是很不错,产品从样品演示来看也很有优势,但是SAL本身还很年轻,我很好奇你们准备怎么来操作这个国际并购?还有,购并后的管理团队方面是怎么考虑的?”IDG首席合伙人刘程远问道,不愧是老牌风投人,这个问题问得那才是叫一针见血。直接命中SAL公司现在最大的软肋之一。
被人击中软肋,蔡思强却毫无愧色,“刘先生这个问题也是今天我邀请大家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老实说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优势,但是在座各位都是投资界的大腕、前辈,具备丰富的资产运作经验,非常期望各位前辈能够给我们一些宝贵的建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蔡思强倒是非常光棍,直接坦陈事实,从专家这里取经。这个坦率的态度让四位风投大佬情不自禁地笑了。
刘程远也感觉自己这一拳好像打在了空气中一般,可是却毫不介怀,能够看清楚自己优缺点的团队,在他遇到的风投推演中实在太少,因此更加值得信赖。
很少有创业团队认为自己的商业计划、管理团队有缺陷,通常,遇到这种自信到盲目自恋的创业团队,刘程远通常都是一笑而远避之。
同傻子比智商,那是二货;同样,同自恋狂谈生意,那是自找失败。
蔡思强既然能够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却能够找对人,那么这个缺点就不再是缺点了。
而资本运作,的确是风投们最擅长的业务之一,蔡思强找上他们那真是找对人了。能够借脑借到这个地步,蔡思强也算是将风投们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了。
好吧,这下大家真没有什么问题了,有产品、有计划、有资金,人才好像也可以找到,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十亿美元究竟值得了多少股份?
在一定限度内,钱的数量对于风投来说真不是什么问题,几百万美元、几千万美元的投,与几亿美元的投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他们需要关心的是这部分钱用来干什么,使用是否合理?自己在这笔买卖中收益有多少?
“好吧,其他方面我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我们来谈谈这十亿美元值多少SAL的股份?”凯雷投资的周琛率先提出了这个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谈完这个问题后,我们四个再谈谈这个联合投资的出资比例。”
赵建武和董锋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自始至终都是冷静旁观,看到蔡思强逐渐说服这些风投大佬下定决心来投资这个项目,心中对于蔡思强开出的十亿美元虽然有疑问,但是也以为这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谈判把戏。
哪里知道到了现在,这些风投大佬对于这个狮子大开口居然毫无异义,开始直接谈起这些钱值多少股份的问题来。
意外,赵建武和董锋真的感觉太意外了。俩人这才知道在商业运作方面,自己与蔡思强差距究竟有多大。
但是这些东西既然自己搞不懂,就由蔡思强去操作好了,说起来,蔡思强才是公司的二老板,如果他都不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自己还怕什么。
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投(三)
“SAL公司为此增发五千万普通股,也就是说每股作价20美元。”蔡思强轻轻吐出这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赵建武和董锋这下是真傻了,直接楞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会吧,究竟是我们听错了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狂,现在都时兴漫天要价吗,还能够这样直接翻倍出价的?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啊。
他们俩人当然很清楚之前风投给SAL的估值,现在总共十亿股的SAL估值大约在百亿美元左右,换句话说就是每股10美元。现在增发五千万股,每股是20美元,换算成为整个SAL,现在的估值等于210亿美元。虽然自己关门算如果过了明年,收入增加一倍没有问题,可是今年都还没有过完呢。
也就是说蔡思强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将这个估值比之前翻了一倍都还要多。嘴巴一张就是一百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百块啊。二百亿美元,那就是1000多亿人民币呢,放眼中国股市当前2000多只股票,能够超过千亿人民币的有没有三十只?
够狠!赵建武和董锋心里抽搐了一下后同时冒出了这样一个词来,不过我喜欢,这么一来,等于兄弟们身家又厚了一倍。只是,这么一来就是一记猛的,这些风投大佬们能够接受得了吗?
想到这里,这俩兄弟眼神忍不住瞟了瞟对面的风投大佬。
还好,虽然一时间看不出这几个风投大佬内心的想法,但是个个的脸上至少还能保持平静状态。没有特别吃惊、特别惊讶的神色。
这俩兄弟看不出几个风投大佬内心的想法,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
蔡思强这个报价对于他们来说在思想上显然有些准备不足,比起他们预期的价位实在太高了一些。
听了刚才蔡思强对于SAL现状和将来业务发展的简短介绍之后,他们都估计到原先一百亿美元这个估值可能是给低了一些。毕竟未来单单sala的广告收入合起来大概年收入在6亿多美元,这是SAL最令人垂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