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449-为了世界更美好 >

第2章

5449-为了世界更美好-第2章

小说: 5449-为了世界更美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日成谈到,任何力量都无法涣散继承了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无法推翻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社会主义。他说,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在任何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中,都将毫不动摇地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社会主义的旗帜前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    
    作为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通过这次访问,江泽民同志与金日成等朝鲜老一代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还结识了朝鲜新一代领导人金正日。    
    江泽民总书记抵离机场时,金正日都到场迎送。金正日还参加了多场活动,在江泽民总书记和金日成的会谈中,他多次发表见解,给江泽民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问朝鲜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到大城山朝鲜革命烈士陵园和朝中友谊塔,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牡丹峰麓,朝中友谊塔前松苍柏翠,安静肃穆。    
    朝中友谊塔的设计图由金日成和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建成于1959年10月25日,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9周年,1983年底至1984年10月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友谊塔保持原样,塔高由20米增至30米,塔周围的绿地由5万平方米扩大到12万平方米。金正日曾两次视察扩建工地,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友谊塔正面,一块重30吨的花岗石上镌刻着碑文:“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同我们一起在这块土地上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你们不朽的功勋和朝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的国土上永放光芒。”    
    推开塔背面一吨重的青铜大门,里面是一个面积100平方米的圆形石室。石室内保存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收入烈士22700名,其中团级以上干部180名,战斗英雄130名。石室周围的墙壁上,绘有反映志愿军入朝参战、浴血战斗、战后恢复建设情况的3幅大型壁画。    
    江泽民总书记敬献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江泽民总书记用手轻轻整理着缎带,神情凝重。默哀毕,江泽民总书记迈着庄重的步伐进入塔内石室,仔细地翻阅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提笔写道:“英雄血洒邻邦土,浇开友谊花怒放。”


第1章 1990年 — 1992年难忘的“阿芙乐尔”——访问苏联

    1991年5月15日—18日    
    1991年5月15日至18日,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同戈尔巴乔夫举行正式会晤。这是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后两国首次最高级别会晤,也是1957年以来两国最高领导人在莫斯科的首次会晤,还是苏联最后一次接待来访的中国领导人。    
    江总书记在与戈尔巴乔夫会谈时说,政治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极为重要。没有稳定就很难推进改革,更谈不上发展。只有政治稳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政治稳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改革的步骤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    
    1991年5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同戈尔巴乔夫举行正式会晤。这是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后两国首次最高级别会晤,也是1957年以来两国最高领导人在莫斯科的首次会晤,还是苏联最后一次接待来访的中国领导人。    
    苏联的最后一个春天    
    5月的苏联,万物复苏。但当时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势却异常严峻。戈尔巴乔夫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按“新思维”对苏联体制进行改革。然而,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麻烦。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停滞,连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都出现了严重短缺。    
    在人民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设立超越党派的苏联总统,重新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苏共的执政党地位摇摇欲坠。另外,在大力提倡“公开性”的情况下,苏联国内蓄积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通过主权独立宣言,苏联面临解体的危险。    
    1989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立刻发来贺电。其后,又4次正式邀请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1991年2月,苏共中央副总书记伊瓦什科访华时,当面把戈尔巴乔夫的邀请信交给江泽民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信中强调:“这种新的最高级别会晤必将推动双方在各个领域互利关系的加深。希望以后苏中两国友谊和睦邻的关系能把两党、两国连在一起,造福于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    
    中国方面之所以做出这次访苏的决定,是认为江泽民总书记的访问会有助于巩固和增进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有助于在国际局势变化中稳定中国和北方邻邦的关系,也有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的遏制。江泽民同志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双重身份,踏上了这次苏联之旅。    
    在莫斯科伏努科沃二号机场,江泽民总书记受到了苏联方面的隆重欢迎。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苏共中央副总书记伊瓦什科、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苏联驻华大使索洛维约夫等走近专机迎接。他们同江泽民总书记紧紧握手,还用俄语互致问候。乐队高奏两国国歌,江泽民总书记在亚纳耶夫副总统陪同下,检阅了苏军仪仗队及仪仗队的分列式行进。    
    江泽民总书记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他说:“我这次访问的目的就是要继续推动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发展的进程。中苏两国是具有7000多公里边界的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良好前景。”    
    正午时分,江泽民总书记一行的车队驶抵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的花园里,一片片盛开的郁金香春意浓浓。格奥尔基大厅内,灯火通明,江泽民总书记和戈尔巴乔夫分别从两侧沿红地毯迎面走向大厅中央。他们站在两国国旗下握手致意,摄影记者们拍下了这一历史性的场面。


第1章 1990年 — 1992年戈尔巴乔夫如是说

    5月15日下午,江泽民总书记同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大厅举行会谈。叶卡捷琳娜大厅历来都是苏联最高领导人会见各国政要的地方。这是一次范围极小的交谈,除了江泽民总书记和戈尔巴乔夫外,在场的只有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及翻译。    
    戈尔巴乔夫说,苏中两国同志终于清除了多年的相互猜疑所造成的障碍。我们要一起坚持互相之间的谅解和同情,这种相互谅解和同情在我们两国人民的历史和民族性格中是根深蒂固的。现在,我们两国都选择了建设“开放经济”、积极进入世界经济轨道的方针。    
    他把话题转到苏联的改革,说道,苏联历史上曾经历国内战争,受到外来干涉和威胁,后来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恢复时期,都需要高度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在这些历史转折时期,高度集中的方式是有成效的。然而,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了,科技新成果难以应用推广,旧的体制运转不灵了。必须进行改革,进行所有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解决马克思、列宁曾提出的“人对所有制、生产资料、文化、政权等的异化问题”。    
    戈尔巴乔夫说,没有充分估计到的是,在推进“公开性”的改革进程中,苏联长期以来潜伏着的民族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决定,在坚持社会主义选择的前提下,对所有制、政治及民族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有句俗话说:“不要惊动睡觉的人。”而我们恰恰将睡觉的人都惊动起来了,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了。    
    戈尔巴乔夫谈到,在政治方面,苏联国内各种力量明显对立。苏联社会中的主要力量在苏共一方,工人、农民反对实行资本主义,主张以公有制为主,允许某种程度的私有制。他们希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不使社会出现大分化。为此,我们提出实行“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现在,左派和右派都批评我。他们有的想走回头路,这不现实;有的提出要加快速度,大步向前,这是冒险。    
    江泽民总书记通报了中国国内的情况。他说,当前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中国制定了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这个规划和纲要包括发展,也包括改革。    
    江泽民总书记还谈到,他本人曾长期在中国的经济部门工作,后来当上海市市长,现在到中央工作。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意识到,政治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极为重要。没有稳定就很难推进改革,更谈不上发展。只有政治稳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政治稳定。


第1章 1990年 — 1992年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5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国内的情况时坦诚地说,前几年中国经济建设中曾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一度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戈尔巴乔夫很感兴趣。他问道:你们是采取什么措施控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在你们制定的政策框架中,土地是否允许自由买卖?你们有没有失业的现象?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由国家规定、还是由农民根据市场行情自行定价?国家对农产品有没有最高限价?    
    看得出来,戈尔巴乔夫希望了解中国在经济改革中的经验,看看有无可资借鉴和参考之处。    
    江泽民总书记介绍了中国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情况。他说,中国已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步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从过去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江泽民总书记介绍了中国控制物价的一些方法。他说,我们对货币的发行实行了总量控制,并逐步提高存款利率,加快资金回笼。中国允许部分商品由生产者自己定价,而且逐步加大了市场定价的比例,同时根据情况,对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实行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对重要农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    
    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几十年的建设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改革的步骤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    
    “能和你一起唱歌,我们太高兴了!”    
    江泽民总书记年轻时曾在苏联学习和工作过,对苏联怀有特殊的感情。5月16日晚,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会见了400多位苏联各界友好人士。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今天到场的苏联友好人士,是维系中苏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是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开路先锋”。    
    苏联友人多数年事已高,头发斑白,不少将军特意穿上当年的军服,胸前挂满金光闪闪的勋章,显得格外意气风发。有位叫布拉戈维辛斯基的老人自豪地让江泽民总书记看了他珍藏多年的证书,这是他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志愿飞行员证明。他是唯一因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屡建战功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飞行员。    
    34年前,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当年为建桥倾注心血的苏联专家组组长西林,这时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稀疏的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江泽民总书记面带微笑,走到他面前,两人握起手来依然非常有力。    
    有位年逾古稀的长者大声问:“我们何时再相逢,在莫斯科,还是在北京?”江泽民总书记用俄语回答:“我想,是在北京。”话音未落,老人的眼眶变得湿润起来。    
    这时,全场同声唱起了中国歌曲《歌唱祖国》,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指挥大家合唱。一曲终了,原苏联援华专家总顾问、原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和几位苏联老将军、老战士意犹未尽,他们和江泽民总书记手牵手,又一起唱《海港之夜》等苏联歌曲。整个大厅顿时变成了歌声的海洋,阿尔希波夫噙着热泪对江泽民总书记说:“今天能和你一起唱歌,我们太高兴了!”    
    5月17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了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1955年至1956年,他曾在这里实习。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年就是由这个工厂派专家帮助设计和建造的。    
    在电机车间,江泽民总书记看到了当年曾亲手修理过的5号机组。他在曾值过班的动力控制室里对周围同志回忆说:“那时,为了保证供电稳定,我们合闸、拉闸都特别细心、果断。”    
    工程师费金娜拿出一张35年前的合影,那是她和另外5名青年工程师同江泽民同志的合影。江泽民同志那时只有29岁,照片上的他略显清瘦,很有精神。    
    江泽民总书记用中俄两种文字为该厂博物馆题词:“祝利哈乔夫汽车厂面貌日新月异。愿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中国驻苏联大使于洪亮还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莫斯科市民赠送礼品。江泽民总书记带了5个车皮的罐头、糖果、玩具、旅游鞋、运动衫和茶叶等,作为礼物分别赠送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市)市民。


第1章 1990年 — 1992年难忘“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

    5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列宁格勒。涅瓦河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在一位苏联海军中将陪同下,江泽民总书记健步登上“阿芙乐尔”巡洋舰。他首先观看了军舰舰首的主炮。十月革命的第一声炮响,就是从这尊大炮发出的。    
    江泽民总书记注意到,列宁于1917年11月7日亲自起草的文件《告俄国公民书》仍珍藏在这里。这份文件通过舰上电台发向全俄。在电台舱壁上写着:“‘阿芙乐尔’电台是第一座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电台。”江泽民总书记热情称赞这艘为十月革命立下卓越功勋的战舰,他奋笔题词:“一九一七年‘阿芙乐尔’的炮声永远激励人民奋进!”    
    5月19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斯莫尔尼宫。这所昔日的贵族学校在十月革命中是列宁的指挥部。从1917年11月中旬到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江泽民总书记来到列宁的工作室和起居室。岁月的距离似乎一下子缩短了,70多年前震撼世界的革命在这里生动形象地重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眼前。江泽民总书记换了一副眼镜,仔细观看这些珍贵的文物,还将一幅丝织的列宁肖像赠给了列宁办公室纪念馆。    
    皮斯卡廖夫烈士陵园位于列宁格勒市的东北郊。在苏联卫国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